Workflow
村镇银行改革化险
icon
搜索文档
退潮添注脚 村镇银行现破产案例
北京商报· 2025-08-11 00:34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同业竞争加剧与自身治理短板的多重压力下,部分村镇银行陷入资本薄弱、不良 高企、区域受限的困境。近日,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进入破产程序的消息,为村镇银行的转型与退潮 增添注脚。在以往的案例中,村镇银行多以被吸收合并作为"重获新生"的主要路径,而破产清算则是风 险处置的"少数派"。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村镇银行更面临着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转向以精细化管 理、特色化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提升"成为关键。 谈及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破产的原因,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悦指出,在行业环境变化方面, 城商行和大银行分支机构的扩张不断挤压市场份额,同时部分小微企业贷款逾期率上升,迫使抗风险能 力较弱的小型机构不得不退出市场。 事实上,蒙商银行曾在2021年年报中提出,其收购承接原包商银行设立的村镇银行"资产质量较差、历 史包袱较重",并表后对集团经营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到了2023年,蒙商银行年报再度提及,村镇银行 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资产尚未出清,风险处置化解正在推进。受村镇银行资产质量影响,并表信贷风险 管控压力较大。 王德悦分析认为,蒙商银行可能由于自身战略调整和资源整合需求,无意继续输血支持高风险的村镇银 ...
又现破产案例,村镇银行退出的“少数派”
北京商报· 2025-08-10 22:08
在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同业竞争加剧与自身治理短板的多重压力下,部分村镇银行陷入资本薄弱、不良高企、区域受限的困境。近日,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 行进入破产程序的消息,为村镇银行的转型与退潮增添注脚。在以往的案例中,村镇银行多以被吸收合并作为"重获新生"的主要路径,而破产清算则是风险 处置的"少数派"。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村镇银行更面临着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转向以精细化管理、特色化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提升"成为关键。 8月8日,大连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原则同意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进入破产程序。大连金融监管局要求,该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后续工 作。如遇重大情况,及时向大连金融监管局报告。 就在同一天,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发布了致客户书,公布了相关承接事宜。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表示,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同意,该行的存款已由大连 农商行承接,客户已办理的存款、资金安全及交易安全不受影响。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连农商行将对原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网点进行整合优 化,客户可持已办理的存单、存折、银行卡等交易介质及相关证件在大连农商行下辖服务网点正常办理业务。 公开信息显示,大连金州联丰村镇银行于2010年正式成立, ...
常熟银行大动作!今年三起“村改支”计划
券商中国· 2025-07-28 07:22
常熟银行"村改支"计划 - 公司拟吸收合并3家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该议案需8月11日股东大会通过[1] - 这是公司2024年第三次"村改支"计划,前两次分别于6月底完成3家支行开业和6月30日公布如东融兴村镇银行合并计划[1] - 2024年以来公司已完成多批"村改支":2-6月完成江苏江宁、宝应、宿城3家村镇银行合并并设立支行,监管批复至开业仅5天[4][5];2023年底完成镇江丹徒蒙银村镇银行改设为2家支行[5] 吸收合并对象分析 - 最新计划涉及3家"外系"村镇银行:盐城滨海兴福村镇银行(兴福系)、镇江润州长江村镇银行和常州钟楼长江村镇银行(长江系)[2] - 长江系村镇银行原由武汉农商行发起,武汉农商行2023年末持有47家村镇银行,近期正出售部分股权,其中润州长江和钟楼长江分别挂牌45%(8703万元)和40%(3200万元)股权[2] 战略动机与优势 - "村改支"模式优势:利用被收购银行现有客户基础、业务网络和运营经验,结合母行成熟管理体系、风控技术和资本实力,降低异地扩张风险[7] - 战略目标:填补地级市服务空白,将普惠金融从县域延伸至核心区域,实现以地级市为单元的集约化运营[7] - 异地业务贡献显著:2023年末常熟以外江苏省内地区贷款占比55.36%,营收占比73.52%,拨备前利润占比80.48%[8][9] 行业背景与模式 - 村镇银行改革加速:2020年底监管出台改革化险通知后,2024年兼并重组提速,全国已有上百家村镇银行通过吸收合并"消失"[10] - 主流重组方式包括"村改支"和"村改分",前者更常见[10] - 行业特点:多数村镇银行由区域中小银行发起,品牌化运作明显(如兴福系、长江系、沪农系等),国有大行如工行2024年6月首次完成"村改支"[11]
村镇银行整合加速,“村”改“支”成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52
村镇银行行业整合趋势 - 2024年初至年末共有超75家村镇银行被合并吸收、超55家被收购,涵盖河北、山东、湖南等10余省份 [1][5]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底村镇银行数量超1600家,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超三分之一 [3] - 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降至4295家,较2023年减少195家,创近三年最大单年降幅 [8] 典型并购案例 - 天津银行合并蓟州村镇银行(2008年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天津首家村镇银行)[1][3]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2024年7月吸收合并舟山普陀、岱山稠州村镇银行并新设支行 [4] - 哈尔滨银行跨省收购重庆酉阳融兴村镇银行,设立3家支行 [6] - 辽宁农商行吸收合并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含11家村镇银行 [5] 村镇银行经营困境 - 规模普遍较小,吸收存款困难,业务拓展受限 [10] - 盈利模式单一,依赖传统利差收入,抗风险能力弱(如山西银行合并村镇银行后净利暴跌93 86%)[10] - 股东治理缺陷频发,如晴隆兴安村镇银行违规过渡资金被罚30万元,象山国民村镇银行存在信贷资金入股等违规 [11] 政策驱动与改革方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5月明确要求加速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优化机构布局 [11] - 城商行通过并购实现跨区域扩张(如天津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28 77亿元,净利润33 44亿元)[12][13] - 改革模式包括"村改支"(合并后设支行)、"村改分"(合并后设分行)及直接收购 [6] 历史发展阶段 - 村镇银行发展历经起始期、催化期、提速期及平稳发展期四个阶段 [6] - 2022年前法人数量持续增长,2022年起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8] - 过去三年银行机构退出加速:2022年35家、2023年77家、2024年同比激增153% [8]
“村改支”之后须防范过度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41
村镇银行改革化险现状 - 近三年村镇银行退出数量近200家 其中2023年上半年超80家消失[1] - 高峰时期村镇银行数量突破1600家 当前正加速瘦身健体[1] - 改革化险呈现两种主要方式:吸收合并与股权增持[1] 村镇银行发展痛点 - 吸储能力差导致盈利能力弱 注册资本少且民营股东资质不齐[1] - 内部治理结构不明晰引发经营混乱 数字化能力薄弱[1] - 风控管理存在隐患 频领监管罚单[1] 改革化险典型案例 - 四川首例"村改分"落地 原锦程村镇银行改建为成都银行雅安分行[2] - 改制后依托母行资源 公司治理与风控能力显著提升[2] - 工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 面临3公里内3家支行的定位重叠问题[2] 改革面临的挑战 - 批量吸收合并后需保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定位[2] - 需防范县域金融服务出现真空或冗余 避免过度竞争[2] - 监管部门需出台指导性意见推动村镇银行回归本源[2] 退出机制与行业趋势 - 直接解散的村镇银行需妥善处理储户存款兑付与员工安置[3] - 行业从"小而散"向"精而强"转型 经营需更精准聚焦[3] - 改革本质是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优化[3]
银行投资跟踪:国有大行推进“村改支”的启示
天风证券· 2025-07-07 16: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首次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银行表现整体稳健仍具投资价值,理由包括银行股类似“高息固收产品”、“行稳致远”受投资者青睐、有政策红利加持、政策和管理层对未来经营信心足、国有大行资本雄厚化解村镇银行风险压力不大且可能获政策支持 [21] - 推荐优质地区中小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国股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村镇银行改革背景 - 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不确定使部分中小银行暴露资产质量恶化等问题,经济实力弱地区地方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更紧迫 [2][5] - 大型银行服务重心下沉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劣势凸显,业务拓展慢、生存能力弱等问题加剧 [5] - 截止25Q1,农商行不良贷款比例较商业银行平均高1.35pct,拨备覆盖率低95pct,资产质量压力严峻 [5] - 政策要求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支小定位,加快信用社改革化险,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 [5] 村镇银行改革现状 - 2024年以来村镇银行改革化险加速,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约20条相关批复,2023年同期仅个位数 [8] - 今年上半年超50家村镇银行通过“村改支”、“村改分”等方式被兼并重组 [2][8] 村镇银行改革路径 - 主要为“村改支”、“村改分”、“股权转让” [9][11] 国有大行参与村镇银行改革情况 - 2025年6月23日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支行,打破国有大行参与“村改支”空白,体现其发挥风险处置“压舱石”作用 [14] - 同日第一轮国有大行5200亿元注资计划落地,支持国有大行发挥更大作用,为化解中小银行风险提供资金支持 [14] 国有大行参与改革的影响 - 国有大行财务指标稳健,25Q1净息差平均1.3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12.29%,不良率平均1.27%,拨备覆盖率平均236.39% [15] - 以25Q1财报数据测算,收购50%、80%、100%“红区”银行,国有大行整体不良率分别上行4、6、8bp,拨备覆盖率分别下行7.1、11.1、13.7pct,影响有限 [18] 政策支持预期 - 监管当局可能给予国有大行充分政策支持 [2][19]
村镇银行大重组:90家机构“消失”背后的提质之路
第一财经· 2025-07-06 19:56
村镇银行改革化险进程加速 - 2025年上半年已有89家村镇银行完成吸收合并重组,接近2024年全年94家的总量,远超2023年11家的水平 [2][3] - 工商银行获批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改制为支行,成为国有大行首个"村改支"案例 [2][3] - "村改支"和"村改分"成为主要整合模式,城商行和农商行是主要参与者,国有大行也开始加入 [3] 整合模式与股权结构变化 - 主发起行通过吸收合并或股权增持强化责任落实,多家主发起行增持后实现全资控股 [4] - 廊坊银行将滦平盛阳村镇银行持股比例从43.74%提升至100% [4] - 大型银行未来参与村镇银行改革的案例可能较为有限,因大多数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是城商行或农商行 [4] 政策驱动与风险因素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2025年重点监管任务 [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 [5] - 村镇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面临大型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下沉带来的竞争压力 [6] 改革成效与服务质量提升 - 吸收合并使村镇银行不良资产纳入母行风控体系,根治治理缺陷,降低运营成本 [2][7] - 整合后银行可扩大业务范围,推出更多元化金融产品满足农村客户需求 [7] - 改革不是简单减少数量,而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6][7]
上半年超60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国有大行首度入局“村改支”
华夏时报· 2025-07-05 07:50
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加速 - 2025年上半年因被吸收合并、被收购等原因"消失"的村镇银行数量超过60家 [2] - 国有大行首次参与"村改支",工商银行获批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中央大街支行 [3] - 蒙商银行成为典型案例,共吸收合并11家村镇银行,仅剩1家尚未被吸收合并 [4] 重组方式与主导机构 - 主要合并方为城商行及农商行,国有大行参与尚属首例 [2] - 当前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主要采取四种方式: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改制为分支机构、相邻多家村镇银行合并、直接解散退出、主发起行增持股份 [6] - 吸收合并是当前主流模式,适合资产质量差、生存能力弱的村镇银行 [7] 主发起行责任强化 - 多家主发起行进行股权增持,部分实现全资控股,如廊坊银行对滦平盛阳村镇银行持股比例由43.74%增至100% [5] - 村镇银行设立初期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导致股权结构分散,现主发起行责任进一步压实 [5] - 监管部门强调主发起行的主体责任,大型银行设立的村镇银行占比较小 [3] 改革背景与监管导向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列为首要议题 [5]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5] - 吸收合并更契合减量提质的监管导向,但不同银行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重组策略 [7]
7000亿城商行,拟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9:33
公司动态 - 苏州银行拟收购东吴村镇银行其他股东股权,进一步强化省内布局 [1] - 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收购议案,同时通过金融市场板块职能及架构调整方案 [2] - 此次收购是继2023年徐州分行开业后,公司完善省内机构布局的又一重要举措 [2] - 公司旗下现有4家东吴系村镇银行,分别位于江苏沭阳、泗阳、泗洪和宿豫 [2]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36.67亿元,是苏州唯一上市城商行,在江苏省内设有13家分行、187个网点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7271.54亿元(较上年末+4.8%),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0.76%),归母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6.8%) [2] 行业趋势 - 2020年底银保监会发文支持村镇银行通过补充资本、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风险 [3] - 2024年多家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九江银行等)启动对村镇银行的股权收购 [3] - 专家指出市场化兼并重组是化解村镇银行风险的有效手段 [3]
7000亿城商行,拟收购!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9:27
苏州银行收购东吴村镇银行股权 - 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收购东吴村镇银行其他股东股权的议案,这是继去年徐州分行开业后强化省内布局的重要举措[1][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旗下拥有江苏沭阳、泗阳、泗洪和宿豫四家东吴系村镇银行[3] - 公司是唯一总部设在苏州的上市城商行,注册资本36.67亿元,已在江苏省开设13家分行、187个网点,并设立4家村镇银行[3] 公司经营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7271.5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3] - 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0.76%;归母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6.80%[3] - 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5.25亿元,同比增长5.14%[3] 村镇银行行业动态 - 2020年底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支持主发起行补充村镇银行资本,推进兼并重组[5] - 2024年以来多家银行包括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已开展对村镇银行的股权收购[5] - 行业专家认为市场化兼并重组有助于化解村镇银行风险并保障金融服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