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团结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区位、发展优势持续释放!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是新疆真实写照
央视网· 2025-09-20 11:49
央视网消息: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疆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深化文化润疆,持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深度。 据介绍,新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建成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1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1个、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14 个。 同时,不断深化文化润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让各族干部群众树牢正确的历史观,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 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 此外,持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度深度。在青少年交流、互嵌式居住、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伟俊介绍,2024年过境中欧(亚)班列1.64万列,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万列以上。公路、铁 路、航班的跨越山河、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日益发达,与世界大市场紧密相连。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核心地带,站在新疆远眺的是整个世界。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是新疆的真实写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表示,塔城市哈尔墩社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天山南北石榴红
新华社· 2025-09-20 06:14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9日电 题:天山南北石榴红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初杭、张瑜 石榴咧嘴柿泛红,正是秋实好时节。入秋后,新疆街头巷尾售卖的红石榴,颗颗籽儿紧紧相拥。当 地人常以这"石榴籽"象征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分。 "石榴籽"的比喻,是 习近平总书记 在2014年新疆考察期间听一位维吾尔族乡亲说起的。这句源自 生活的质朴感言,触动了总书记的心弦。 2014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 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而今,"石榴籽"早已在天山南北扎根生长,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 共"的共同体理念,也在朝夕相处的点滴里,悄然结成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红心 "火洲"吐鲁番到了丰收季。鄯善县达朗坎乡的葡萄园里,葡萄一串串垂成沉甸甸的绿珍珠。葡萄架 下,人们围坐在凉 床 聊天。有人随手点开手机里存的一段视频,画面里也是相似的场景,却藏着一段 让人心头一热的对话。 "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幸福是从妈妈肚子里生下来,生到这个美丽的国家!" 不久前,这个新疆女孩关于幸福的理解"刷屏 ...
看这边风景
中国青年报· 2025-09-18 16:13
金秋九月的新疆,从城市建筑到乡镇街头,再到边境口岸,飘逸律动的"70"字样总在不经意间映入眼 帘。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颜色取自丝路沙漠绿洲之绿、石榴花之红与胡杨 林之黄。其中蕴含的山川图景和文化脉络,在车轮与脚步的丈量中、在一次次快门闭合声中,逐渐内化 到人的心里。 在这里,世外桃源和门庭若市并存。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蓝天雪山下,牧场和棉花田一望无际;伊宁 繁华的六星街上,土生土长的青年扎根创业,日子过得红火。 在这里,秩序与浪漫共舞。边境口岸车水马龙,中欧(中亚)班列和中外货运卡车有序通关;口岸的另 一边,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在国门前留下"人生照片"。 在这里,各民族人民结下石榴籽一般的情谊。站在伊犁河三桥上,45年前从四川嫁到伊犁的袁美芝回忆 起人生低谷时维吾尔族邻居们对她的帮助和支持,仍感动落泪。在额敏县榆柳巷有一棵百年老树,榆树 干和柳树干环抱共生,而这条巷子里的维吾尔族居民库尔鲁西·乌斯曼和汉族居民林忠东,也将父辈结 下的邻里情谊延续给后代,半个多世纪来两家人不分你我,诠释了民族团结的真谛。 9月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直播基地,24岁的喀比力·喀地尔正在直播 ...
新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央视新闻· 2025-09-17 14:03
石榴籽小院的幸福生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塔城地区,生活着汉族、维吾尔 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众多民族。当地各族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早就深深融为一体、不分你我,像 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新疆的塔城地区,生活着29个不同民族,而在这个叫作哈尔墩的社区,就有14个,大家世世代代生活 在这里,早已成了一家人。所以这里也有不少的民族家庭,这一户门牌上有6个石榴,每个石榴代表一 个民族。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木哈拉木·米吉提说:"我们现在家里边有六个民族,哈萨克族、维 吾尔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等。" 在哈尔墩社区,像木哈拉木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不在少数,超三成的家庭都由两个以上的民族组成,标 记着不同数量石榴的门牌随处可见。在这个小院里,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邻里节"做准备。 院子主人哈力旦大姐,是这次"邻里节"的主理人,布置场地,烹饪美食,忙得不亦乐乎。而每当这个时 候,邻居们也都会过来一起帮忙。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哈力旦·依拉洪说:"今天你看我刷墙,还有做甜品,都是我的邻居 过来帮忙的,都是很普遍的。如果他们家有什么事情我会去帮忙,一直都这样。" ...
苏霍同心 共赴“疆”来
苏州日报· 2025-09-17 08:21
沿着高效供应链,天山脚下的优质果蔬"鲜"达江南;依托云端课堂,苏霍两地师生共研共讨、教学 相长;穿过火热直播间,"苏霍一家亲"的留言刷屏不断……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沧桑巨变,天山南北颂盛世。既有新疆人风雨兼程,也 有在对口援疆国家战略下,全国各地的同心筑梦。 今年是苏州市对口支援霍尔果斯15周年。15年栉风沐雨,苏霍携手谱华章。以产业为基、民生为 本、文化为魂,在这片发展的热土上共同绘就了一幅深度融合、同心共赢的壮丽画卷。 从现代农业到数字经济,从教育医疗到非遗传承,一批批苏州干部奔赴塞外江南,当"新疆人"、 办"新疆事"、结"新疆缘",一棒接一棒的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 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让民族团结的石榴籽紧紧相抱。 从"输血"到"造血",加速当地产业结构优化 初秋时节,霍尔果斯的西梅果园里酝酿着丰收的喜悦。种植户们忙着采收,同时,装载15吨优质西 梅的全程冷链专车从西北边陲出发,运抵四千公里之外的苏州市场,"甜蜜"了苏州人的餐桌——这是霍 尔果斯展销中心今年组织的第3批次西梅出疆。 自"十四五"开始,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建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6 16:08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在新疆的塔城地区,生活着29个不同民族,而在这个叫作哈尔墩的社区,就有14个,大家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早已经成了一家人, 所以这里也有不少的民族家庭,像我现在所在的这一户,门牌上就有6个石榴,每个石榴都代表一个民族。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木哈拉木·米吉提:我们现在家里边有六个民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等。 在哈尔墩社区,像木哈拉木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不在少数,超三成的家庭都由两个以上的民族组成,标记着不同数量石榴的门牌随处可见。在这个小院里, 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邻里节"做准备。 石榴籽小院的幸福生活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塔城地区,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众多民族。当地各族百姓在日常生活中, 早就深深融为一体、不分你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木开西·赛买提:我是塔塔尔族,一般我们塔城人也不问什么族,塔城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塔城的人就是不分民族、 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团圆圆、幸幸福福地过日子。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沙娜木·沙尔达尔:其实就像这个庭院里 ...
从包饺子到烤面包、从小提琴到手风琴 不同民族百姓亲如一家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央视网· 2025-09-16 12:34
央视网消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塔城地区,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众 多民族。当地各族百姓的在日常生活中,早就深深融为一体、不分你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 从包饺子到烤面包,从小提琴到手风琴,亲朋好友、街坊四邻欢聚一堂,让这个小院热闹非凡,更让不同民族的百姓生活亲如一 家。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木开西·赛买提表示,塔城人不问什么族,塔城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塔城的人就是不 分民族,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团圆圆、幸幸福福地过日子。 在新疆的塔城地区,生活着29个不同民族。而在这个叫作哈尔墩的社区就有14个,大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早已经成为了一家 人。所以这里也有很多的民族家庭,这一户门牌上就有6个石榴,每个石榴都代表一个民族。 在哈尔墩社区,像木哈拉木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不在少数,超三成的家庭都由两个以上的民族组成,标记着不同数量石榴的门牌随 处可见。在这个小院里,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邻里节"做准备。院子主人哈力旦是这次"邻里节"的主理人,布置场地、烹饪美食,忙 得不亦乐乎。而每当这个时候,邻居们也都会过来一起帮忙。 新疆塔城地区 ...
辽宁丹东:红色薪火传 共绘同心圆
新华网· 2025-09-16 09:25
新华网沈阳9月15日电(吴京泽)秋意渐浓的鸭绿江畔,英雄城市丹东正以红色为笔,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篇章。 近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辽宁篇" 采访团走进这座边境之城,探访红房街小学、辽东学院,参 观鸭绿江断桥,在青春朝气与历史回响的交织中,深切感受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与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红房街小学:种下民族团结种子 在丹东市红房街小学举行的第四届"红石榴"校园文化节—民族文化体验日上,学生们将写有祝福的卡片贴到"祝福 墙"上。"每一张卡片都代表着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学生于戎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红石榴'不仅是一个符号,它早已成为我们的共同信念。"学生宫宁分享了自己连续四年参与"红石榴"文化节的经历, 语气中满是自豪。学生杨涵茗激动地说:"今天,我们一起种下了名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种子,这颗种子将生根 发芽,结出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 在鸭绿江断桥上,经山小学的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校服,用歌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聆 听。激昂的歌声在江畔回荡,既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最崇高的敬意,也唱响了新时代少年继承先烈遗志的坚定决心。 图为辽东学院学生在观看大思 ...
天山脚下“户儿家” 守望相助是一家
新华社· 2025-09-15 20:37
褪色的马鞍、泛黄的粮票、磨损的布票,以及墙上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老照片……在新疆阿勒泰市红墩 镇"户儿家"文化大院里,一件件老物件静静陈列,仿佛将时光拉回到那些民族互助、亲如一家的岁月。 "有好吃的大家分着吃,大家吃了大家香。""户儿家"文化大院创始人李红秀总是以这句朴素的话开启她 的讲解。2012年,她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户儿家"民俗陈列馆,收集了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民 族老物件350余件。 传承"户儿家"团结互助的精神,阿斯亚·巴合恰尔常年照料汉族邻居王大姐生病的家人,用传统草药知 识为牧民孩子缓解疼痛,组织"爱心妈妈"团队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 在政府的支持下,"户儿家"民俗陈列馆已扩展为200平方米的"户儿家"文化大院,成为展示民族团结进 步的窗口。 文化大院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李红秀和邻居合办农家乐,10余户村民开办起了民宿、手工艺品店。 游客在这里可以品民族特色菜、听"户儿家"故事,"院落纳百家"的传统在新时代延续下来。 "你帮我来耕良田,我帮你来放牛羊""'户儿家'的各族人民心连心,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如今,每 当参观者来到这里,村民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用悦耳的歌声和动人的舞蹈 ...
人民日报看新疆 | 民族团结佳话代代传(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4 21:54
走进"户儿家"民俗陈列馆,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各族群众用过的马鞍、农具、煤油灯等物件,还 有老照片,见证着各族群众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生活。 "户儿家"文化大院的负责人李红秀介绍,"户儿家"起初是对由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迁居红墩镇的汉族 居民的称呼。这些先辈们修渠引水、开垦荒地,用麦子、面粉与牧民换牛羊,渐渐地与当地牧民成了朋 友。100多年来,"户儿家"几代人与各族群众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写就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为了传承一代代人的情谊,2012年,李红秀开办民俗陈列馆,邻居们纷纷送来充满历史感的老物 件。"旧马鞍见证了各族群众转场互助的日子,犁地器具上浸润着人们辛勤劳作的汗水。"李红秀 说,"好日子是各民族同甘共苦拼来的,未来的生活会越过越美。" "我在多民族家庭长大,深切感受到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户儿家"的第六代成员阿斯 亚·巴合恰尔说。如今,她尽己所能传递温暖,加入当地"爱心妈妈"团队,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帮助有 困难的老人、儿童。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一家人。我会接着整理老物件,继续讲好'户儿家'团结互助的故 事。"李红秀说。 近年来,新疆积极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