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

搜索文档
山西忻州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
中国发展网· 2025-07-28 16:31
"2024年3月15日,巡查发现河道有疑似非法采砂痕迹,随即联动水利、公安、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核查; 4月20日,整改完成,河床复绿……"这样的"河长日志",忻州市2734名河长(市级9名、县级130名、乡 级420名、村级2175名)每人都有一本,如同"生态管家",覆盖每一段河道。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郭建军报道 盛夏的汾河川湿地公园,绿草随风摇曳,白鹭掠过水面留下阵阵涟漪, 蝉鸣与流水声交织成曲。居民王凤香女士牵着孙子的手走过亲水步道,指着粼粼波光说:"从前这河面 上总漂着垃圾,现在你看,连水草都清清爽爽,水清得能照见人影,周末来散步的人越来越多。" 这条孕育三晋文明的母亲河的崭新变化,这份触手可及的生态幸福感,正是忻州市以河长制为"总钥 匙"打开生态治理之门的生动注脚。从2016年年底启动河长制,到2017年全面建立工作体系,几年间, 忻州市积极推动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全民参与,不仅实现了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 从"管得住"到"管得好"的跨越,更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书写了生态文明建设水治理的"忻州样本"。 织密责任网络:从"双总河长"到"千名巡查员"的立体守护 2019年,忻州市率先在市级实 ...
兰州西固区柳泉:“河长制”促“河长治” 守护黄河安澜
中国发展网· 2025-07-15 14:53
河长制制度建设 - 制定镇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及责任制度、举报投诉受理制度、例会和协调推进制度、巡查制度、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制度 [1] - 建立"镇级河长+村级河长+网格员"三级责任体系,明确镇村两级河长工作职责 [1] - 编制"一河一策""一河一档"方案,明确河流管护工作内容,加强源头治理、生态治理 [1] 河道治理成效 - 完成巡河270人次,镇级河长每月巡河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月不少于4次 [2] - 整改宣家沟兰和铁路项目乱堆2处,乱建1处 [2] - 累计出动垃圾清运车1460余次,清理生活垃圾1210余吨,整治生活垃圾乱堆乱放160处 [3] 公众参与与宣传 - 利用微信、抖音、QQ群、流动广播等平台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和节水宣传活动 [3] - 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洁"专项行动、河道塑料垃圾清漂专项行动等多项环境整治行动 [3] - 清理房前屋后、田间地头445处,286吨 [3]
李荣灿在南渡江澄迈段开展巡河
海南日报· 2025-06-19 08:53
河长制落实情况 - 省政协主席李荣灿在南渡江澄迈段开展巡河 检查河长制落实情况 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面深入落实河长制 [2] - 李荣灿先后来到金江镇大塘桥段 大塘村农村污水处理站和蛋鸡养殖企业等地 听取河长制落实情况 实地察看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 [2] 水污染治理措施 - 河流水污染问题 表象在水里 根源在岸上 要全面落实河长制 扛牢治水兴水的政治责任 进一步落实落细水质监测 岸线管理等各项治水措施 [3] - 要着眼全流域治理 源头治理 坚持上游下游统筹 干流支流联动 岸上岸下兼治 一体推进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 [3] - 要加快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 加大畜禽散养污染治理 解决好直排乱排 散养乱养等问题 [3] 农村污水处理 - 要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 建好 管好 用好污水处理设施 坚决防止闲置空转 [3] - 做好截污纳管 雨污分流等基础性工作 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 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3] 汛期安全管理 - 当前正值汛期 台风天气频繁 要加密汛期巡河频次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安全度汛 [3]
深化河湖长制!长春汽开区生态环保再行动……
新浪财经· 2025-06-10 11:46
环保活动组织 - 长春汽开区开展"深化河湖长制 共建幸福河湖"集中清洁日活动,标志着河长制宣传月正式启动 [1] - 活动组织一汽红旗制造中心、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等志愿团体及社区志愿者共300余人参与 [5] - 活动清理河道6公里,清除各类垃圾80余袋,整治卫生死角30余处 [5] 企业参与情况 - 一汽红旗制造中心作为企业河长单位参与西湖公园沿岸垃圾清理工作 [3] -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志愿者在汽车公园参与永春河及两岸环境清理 [3] - 众意保洁有限公司受汽开区城市管理局组织对后二道河子西沿线进行"地毯式"清理 [3] 活动实施细节 - 在西湖公园清理湖畔绿化带杂物及打捞河中漂浮物 [3] - 在汽车公园清理永春河白色垃圾并向群众宣传环保 [3] - 在永春河海棠湾公园组建专业清理队伍开展"拉网式"排查 [3] - 广兴街道志愿者全面排查辖区河道并开展环保宣传 [5] 宣传推广措施 - 汽开区房管局组织沿河物业小区通过条幅、微信群、LED屏进行环保宣传 [5] - 计划宣传"绿动力"保护河湖企业联盟的优秀企业河长事迹 [7] 长效机制建设 - 将常态化开展"河湖清洁日"活动并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 [7] -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并深入社区开展多样化宣讲活动 [7] - 持续巩固活动成果,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7]
我家门前有条河,一起来晒晒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56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各地区各部门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 持之以恒护河治水 [3] - 生态环境部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 水利部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推动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 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3] -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也是"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 [3] 西河治理案例 - 湖北省远安县嫘祖镇定林村农民杨洪旺20多年来拍摄4万多张西河照片 记录从污染到治理的过程 [4][5] - 西河2016年创新探索河长制 2017年吸纳民间河长 通过涉河问题整改和河道综合治理 水质从浑浊变为清澈 黄柏河东支跨界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Ⅱ类标准 达标率100% [4][5] - 杨洪旺8年来累计巡河126次 撰写巡河笔记93篇 反馈解决河库大小问题60多个 [5] 穿紫河治理案例 - 湖南省常德市从2004年开始系统整治穿紫河 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通过截污净化、加强保洁、建造人工生态湿地等措施 将臭水沟变为景观河 [7] - 穿紫河治理后带动常德河街发展 2017年正式开街 现有83个非遗项目入驻 成为省级非遗街区示范点 [7][8][9] - 非遗传承人潘能辉以穿紫河为灵感创作巨型木雕 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长25米、宽1.5米的作品 [8] 黄河玛曲段治理案例 - 甘肃省玛曲县阿万仓镇河长道琦丹珠负责23公里塘曲河段巡护 该河段是黄河一级支流 [11] - 玛曲县黄河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 有38条一级支流和300多条二、三级支流 是"黄河蓄水池"和重要生态功能区 [11] - 当地120多名河长共同守护"黄河蓄水池" 通过治水、治岸、治山、治污联动 实现"水清河畅、鱼翔浅底" [13] 治理成效 - 西河从过去河面漂垃圾、岸边堆粪便变为绿意盎然、水质清澈 白鹭戏水、花开正盛 [5] - 穿紫河从排污河、臭水沟变为市民游客打卡的景观河 河里有鱼群欢游、野鸭凫水 浮岛四季花开 [7] - 玛曲草原黄河段生态改善 藏原羚、岩羊、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时有出没 黑鹳、黑颈鹤、斑头雁等鸟类增多 [13]
“河长制”让二圣水库变身生态乐园
镇江日报· 2025-06-01 07:53
水库运营管理 - 二圣水库总库容5720万立方米,是句容第一大水库,承担1.1万亩农田灌溉及十余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任务[1] - 受干旱影响水库容量下降500万立方米,通过24天累计补水310万立方米保障用水需求[1] - 水库已完成除险加固工程,大坝评定为"一类坝",溢洪闸、输水涵洞等建筑物运行稳定[2] 智能化监测体系 - 水库配套自动化水平预报、启闭及安全监测系统,实现水位、水质、工程状态实时监控[2] - 依托河长制构建"监测智能化、防控立体化、责任网格化"防汛抗旱体系[1] - 暴雨前需全面排查水工建筑物隐患及调试金属机电设备[1] 生态保护成效 - 库区水质连续多年稳定在Ⅱ类,达标率100%,成为省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重要水源涵养地[2] - 通过生态空间管控与水土流失治理形成"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格局[2] - 水库与赤山湖成为白鹭、野鸭等珍稀鸟类栖息地,构建完整生态系统[2] 社会经济效益 - 水库保障下游5.97万人、50平方公里区域及104国道等重要设施安全[2] - 治理后成为休闲打卡地,周末大堤停满外地车辆,带动周边旅游发展[2] - "河长制"推动水资源规范化管理及生态修复,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目标[3]
为家门口的河流写下新时代绿色编年史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水环境治理成效 - 新开河水质显著改善,从早期"有污水流出""河面漂着很多树叶"变为"河面无漂浮物""水质清澈"的高频描述 [3] - 胡福庆10年累计巡河里程上万公里,记录3700多篇巡河日记,河水透明度达86厘米符合"水清"标准 [1][2] - 浙江省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3年推进"五水共治",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达91%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5][6] 治理机制创新 - 形成"5+X"全民河长制体系,包含区/街道/社区河长、执法河长、民间河长及社会力量,实现问题10小时内联动处置 [8] - 浙水美丽智慧平台实现水系数字化管理,公众上报问题实时显示并督办,提升解决效率 [9] - 全国建立省/市/县/乡/村5级河湖长制,120万名河湖长上岗,每一条河流均有人管理 [11] 社会参与与产业带动 - 民间护河队伍扩大,上城区注册护水志愿者达6.96万人,19所学校参与"跟着胡爷爷去巡河"活动 [10][11] - 治水推动城市更新,未来社区吸引"第二人生"3D摄影舱等科创企业入驻,3D打印技术0.3秒完成196张照片抓拍 [15] - 杭州202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448亿元同比增长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一季度增加值285亿元同比增长14.7% [16]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南星街道改造旧仓库为文旅书房,年举办上百场研学活动,形成宋韵体验等新业态 [16] - 3000多条幸福河湖带动"八带百廊千明珠万里道"全域格局,成为文旅与共富载体 [6][16] - 城中村转型后立体花园与科创企业集聚,生态环境优化促进青年创客落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