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

搜索文档
京口创新形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 让法治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
镇江日报· 2025-07-14 07:50
法治教育活动主题 - 京口区教育系统以"'典'亮成长路,法治润校园"为主题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推动青少年宪法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1] - 活动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守护青少年成长的"活屏障",通过丰富内容和创新形式实现 [1] 学校具体活动内容 - 市红旗小学毕业班举办"迈好青春第一步 法治护航成长路"主题思政课,家长钱警官结合小升初特点讲解法律权利与责任知识 [1] - 京口区实验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大市口派出所,通过"行走的思政课"近距离了解警务工作 [1] - 江滨实验小学开设"未来法官体验营",学生自主完成真实校园案件改编的法治剧本,并扮演"小法官"学习法律思维 [1] 校园安全专题教育 - 京口中学、中山路小学举办法治副校长"防欺凌"专题讲座,通过案例解析普及法律知识 [1] - 镇江市实验小学开展禁毒宣传活动,重点讲解新型毒品识别与防范 [1] - 中山路幼儿园、江滨幼儿园通过唱儿歌、扮演"小交警"、消防演习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法律知识 [1] 网络法治教育创新 - 恒顺实验小学学生通过VR技术"沉浸式"学习网络安全知识 [2] - 学府路小学将网络文明法规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2] - 桃花坞幼儿园开展"打击网络谣言"专项宣讲,提升师生网络法治意识 [2] 活动覆盖范围与效果 - 活动覆盖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采用情景模拟、实地体验等创新形式 [2] - 法治教育更接地气、入脑入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坚实法治防线 [2]
护航青春 伴法成长 丁卯街道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
镇江日报· 2025-07-11 07:40
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 - 镇江经开区丁卯街道蕴德社区联合法院开展"护航青春,伴法成长"模拟法庭活动,旨在引导中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并增强法治意识 [1] - 活动前,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师生实地参观法院场所,了解法庭运作流程和诉讼常识,建立对司法工作的初步认知 [1] - 学生通过扮演审判员、原告等角色,沉浸式体验真实案例改编的庭审全流程,包括法庭调查、辩论等环节 [1] 模拟法庭实践效果 - 学生戎啸惟在担任审判员过程中感受到法律庄严性,认为实践锻炼了逻辑思维并深化对正义守护的理解 [1] - 法官在庭审后开展点评和互动交流,结合案例普法并探讨职业发展,强化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1] 活动核心目标 - 法院庭长曹涌指出模拟法庭的核心目的是通过零距离司法实践替代书本教育,培养青少年规则意识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 - 活动设计注重沉浸式体验,旨在青少年心中植入法治观念种子,塑造权利义务认知 [2]
【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 沙鋆:“法官妈妈”陪伴孩子们一路与法“童”行
环球网· 2025-06-10 16:48
法治副校长工作成果 - 沙鋆现任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负责少年审判工作,获评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浙江省优秀法官等荣誉 [1] - 带领庭室获得2024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2023-2024年度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称号 [1] - 打造的"陪伴式未成年人司法"机制入选共青团中央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典型案例,系全国法院系统唯一 [1] 法治教育创新实践 - 2021年起担任三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通过"沉浸式"法治研学累计接待8万余人次 [3][4] - 2024年6月试点开设"春风心语"法官信箱,覆盖13所学校6000余名学生,收到来信135封,化解矛盾纠纷28件 [6] - 牵头组建"法治陪伴讲解团"大学生志愿者队,上线"温暖协同守未"数字化平台,推出"法官妈妈云课堂"等五大课堂 [6]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例 - 通过单独谈话帮助六年级女生小梦解决父母离婚涉及的抚养权法律困惑 [3] - 为八年级女生曼曼提供心理辅导并联系班主任化解校园社交孤立问题 [4][5] - 法治小记者王芷馨通过手绘漫画、安全诊所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影响包括表弟在内的周边群体 [9][10] 法治教育方法论 - 提出法治教育需"活"起来,课程形式要新颖鲜活,通过VR场景体验、环幕剧场等感性体验提升效果 [4] - 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信箱+课程+会议+指导+谈话+联席会)实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6] - 采用"线上+线下"双模式,包括体验馆VR云游指南与实体研学活动相结合 [6]
文昌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 开启青少年“沉浸式”学法新体验
海南日报· 2025-05-30 09:03
模拟法庭活动概况 - 文昌市人民法院联合文昌中学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以名誉权纠纷案为案例,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庭审流程 [2] - 活动于5月27日上午在文昌中学举行,8名学生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等角色,全程参照实际庭审程序进行 [2] - 模拟案例涉及小红书社交平台发布的帖子对瑜伽馆经营造成影响,原告要求3000元赔偿及道歉 [2] 活动流程与内容 - 庭审环节包括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和法庭宣判,完整再现法庭审判场景 [2] - 原告诉讼代理人主张被告在小红书发布帖子导致经营受损,被告诉讼代理人辩称不构成名誉权损害 [2] - 最终模拟法庭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活动在"审判长"法槌声中结束 [3] 教育意义与学生反馈 - 活动通过普法教育形式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提升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3] - 法官助理与参演学生提前沟通案例细节,讲解庭审流程和角色职责 [3] - 扮演"审判长"的学生表示活动加深了对法律的尊崇,坚定了未来从事法律工作的目标 [3] 学校与法院合作 - 文昌中学近年来创新法治教育形式,通过此类活动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 [3] - 法院与学校合作旨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治保障 [3]
“红巷少年法学院”正式启航 开设多项特色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5-15 10:17
红巷少年法学院成立 - 由上城区人民检察院和小营街道联合打造的"红巷少年法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依托小营街道红色资源,深度融合法治精神与红色基因,面向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和预防保护 [1] - 课程设置包括"少年观察团""模拟法庭少年议事厅""论法沙龙"等特色活动,并推出"模拟微议案"实践项目,引导青少年通过调研参与社会治理 [1] 检校合作模式 - 上城区人民检察院2019年与天杭实验学校合作创设全省首个"少年法学院"实体阵地,开启检校合作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 [1] - 多年来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等活动300余场,覆盖3万余人,学生法治作品获"全国青少年优秀模拟政协提案" [1] 教育模式创新 - 传统法治教育以单向授课为主,"少年法学院"通过实践性、互动性活动让青少年从"被动学法"转向"主动用法" [1] - "模拟微议案箱"同步启用,部分模拟微议案将提交人大代表,为社会建言献策 [2] 合作与拓展 - 已与杭州第十中学、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合作,每周开设法治主题课并举行校园法治实践活动 [2] - 未来将拓展至更多社区和学校 [2]
为推动校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仪征开展联学共建
扬子晚报网· 2025-04-30 15:42
校地党建共建活动 -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与仪征市司法局党组联合开展"校地协同筑堡垒党建引领促发展"主题联学共建活动 [1] - 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司法行政机构、签订共建协议、专题报告、互动活动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3][5][6] - 双方签署《党建共建协议》明确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等合作机制 [3] 活动具体内容 - 参观仪征市社区矫正中心、真州司法所和公证处了解司法行政职能与党建工作成果 [3] - 仪征市司法局派驻纪检组组长作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报告并剖析典型案例 [5] - 开展法治产品制作、法治知识问答等互动活动提升法治意识和廉洁意识 [5] - 参观中共仪征党组织诞生地旧址和江上青烈士纪念馆并现场讲授微党课 [6] 活动成果与展望 - 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化党员法治意识和廉洁自律观念 [8] - 为校地合作和党建与法治教育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8] - 未来将深化合作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推动校地高质量发展 [8]
带头“开盒挂人”,网络安全博士眼里哪有“安全”
新京报· 2025-04-14 06:46
网络安全行业事件 - 网络安全在读博士利用专业能力实施"开盒挂人"行为,导致3000余人受害,波及主播及关联人群[1] - 涉案人员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1] - 网络安全高学历人才涉案暴露行业伦理教育缺失问题[2] 网络暴力治理动态 - 中央网信办2023年11月将"开盒挂人"列为7类重点整治问题[1] - 2024年暑期专项整治针对未成年人的"开盒挂人"乱象[1] - 2024年法院数据显示292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刑,91人因侮辱诽谤罪获刑[3] 平台监管责任 - 粉丝团体和亚文化社区是"开盒挂人"高发区域,平台需加强巡查处置[3] - 平台需完善敏感信息识别、违规账号处理等机制[3] - 网络社区管理被列为治理"开盒挂人"的核心环节[3] 行业治理方向 - 高等教育机构需强化网络安全与法治结合的教育[2] - 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未成年人矫治机制[2] - 技术甄别能力提升是追责网暴参与者的关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