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搜索文档
防洪工程如何进一步“强筋健骨”(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22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举措 - 构建由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综合运用蓄洪、滞洪、泄洪、排洪等措施增强洪水调控能力 [1] - 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年行动,开工建设一批国家蓄滞洪区,推进七大江河干流重要堤防达标建设 [1] - 以流域为单元,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优化防洪工程布局,协同增蓄、扩排、分滞工作 [2] 重点流域工程进展与规划 - 海河流域已完成黄庄洼等14处国家蓄滞洪区的划界工作,以解决围堤隔埝不达标、进退洪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2] - 淮河流域实行"蓄泄兼筹"方针,上游实施出山店、昭平台等大型水库扩容,中游实施行蓄洪区调整与建设,下游实施入江水道整治和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2] 数字化技术应用 -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洪水过程演进模拟时间从40分钟压缩到5分钟以内,为防汛决策抢出宝贵时间窗口 [2] - 加快数字孪生流域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开展洪水演进预演以优化调度方案,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前瞻性 [3]
松辽水利委员会调研松辽流域“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工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9-02 07:45
本站讯 按照水利部有关工作部署,2025年1月至8月,松辽水利委员会主任张延坤先后赴哈尔滨市、黑 河市、白城市、松原市、沈阳市、赤峰市、通辽市、乌兰浩特市、齐齐哈尔市等地,调研松辽流域"十 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工作。 调研立足东北地区"五大安全"战略使命,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 治理的意见》要求,聚焦新形势下制约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全面提升松辽流域水安全保 障能力为核心目标,以服务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方向,深入了解流域水网规划建设、防洪减 灾体系完善、重点区域水生态治理及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等重点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广泛 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系统谋划流域"十五五"规划重点任务,为推动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攻坚堵点难点,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围绕"十五五"时期全面推进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完善、排涝通道建设、"三道防线"建立健全等核心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流域水库运行管理、堤防达标治理、蓄滞洪区启用等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老 哈河等中小河流系统治理、松花江干流等重点河流围堤隐患整治、沈阳等重要城市防洪工程布局、水文 站网布局等影响流域防洪安全的 ...
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水旱灾害防御如何部署
新京报· 2025-07-17 16:58
防汛关键期形势与挑战 - 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是全年防汛形势最复杂严峻的时期 [1] - 今年入汛时间早,水旱灾害极端性特点突显,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冬春旱,华北、黄淮、西北等北方部分地区出现春夏旱情 [1] - 强降雨过程频繁,中小河流洪水频发重发,11条河流发生了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 [1] -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黄河、海河、松辽等流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可能有较强台风北上影响北方地区 [2] 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 水利部加快构建由气象卫星、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加降雨预报模型、产汇流水文模型、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 [2] - 全国已建水利测雨雷达101部,覆盖全国24个省区共110条河流 [3] - 全国水文部门已建成各类水文测站13.3万处,其中水文(流量)站9660处、水位站23212处 [3] - 组织指导长江陆水流域、黄河三小区间等15个试点流域初步建成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 [3] - 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有力有效应对了台风"蝴蝶"和多轮暴雨洪水过程 [3] 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 水利部从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4] - 全国已有23个省份成立了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保障中心) [5] - 完成汉江、澧水、伊洛河、北江等14条河流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提升建设 [5] - 主汛期水利部建立了部领导"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机制,针对性安排部署重点流域、区域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5]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1-5级堤防31.8万公里,其中1-3级重要堤防7.7万公里 [6] - 已完成包括重要堤防在内的29.1万公里堤防在全国堤防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利一张图中空间位置坐标的标绘工作 [6]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水库安全鉴定4万余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约1.8万座 [6] - 在应对台风"蝴蝶"暴雨洪水过程中,珠江、长江、太湖流域(片)694座大中型水库投入拦洪运用,拦蓄洪水66.7亿立方米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