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潮

搜索文档
港股“狂飙”:一日五锣敲响上市盛宴,上市潮汹涌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7-09 22:50
港股IPO市场概况 - 7月9日港股市场5家企业集体上市 包括蓝思科技 极智嘉 峰岹科技 讯众通信 大众口腔 创下单日最多上市记录 [2] - 2024年上半年港股主板IPO数量超40家 募资总额达1067亿港元 同比激增688.56% [7] - 港交所CEO透露2025年初筹备IPO超100宗 财政司司长表示已收到约200宗申请 [7] 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 蓝思科技从递交招股书到上市仅用100天 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苹果为其最大客户 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 [4] - 极智嘉为仓储机器人领域独角兽 服务806家终端客户 覆盖40余国 累计交付AMR设备56000台 上市市值220亿港元 [4] - 峰岹科技专注BLDC电机驱动芯片 2022年已登陆科创板 讯众通信和大众口腔均有新三板背景 开盘均大涨 [5] 行业上市趋势 - 消费领域形成上市热潮 泡泡玛特 老铺黄金 蜜雪冰城等股价大涨 带动布鲁可 沪上阿姨等消费公司集中登陆 [8] - 半导体企业加速赴港 兆易创新 豪威集团已公告计划 纳芯微 芯迈半导体等递交申请 江波龙 天岳先进披露计划 [8] - "A+H"模式受追捧 立讯精密等市值超2500亿的A股公司宣布赴港上市 [8] 市场资金动态 - 上半年42家港股IPO中36家获基石投资 基石金额占比达43.7% 高瓴 红杉中国等头部机构积极参与 [10] - 宁德时代 蜜雪冰城等超级IPO基石投资者实现可观盈利 蜜雪冰城基石持股浮动收益显著 [11] - 港股成为海外资金投资中国公司主要渠道 当前国际资本市场窗口期可能仅剩一年半 [11]
港股上市潮迸发:6家同日启动招股,上半年230余家公司递表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6-30 17:37
港股上市潮概况 - 2025年6月30日港交所共有6家公司披露发售公告,均于6月30日至7月4日招股,预计7月9日上市,上一次集中打新为一年前的6月28日(7家公司同日招股)[1] - 6月30日另有3家公司挂牌上市(泰德医药、云知声、IFBH),均实现高开,发行价分别为30.6港元/股、205.0港元/股、27.80港元/股[1]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主板新股上市数量超40只,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30%,5-6月有20余家上市,累计募资超100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7倍)[17] 上市公司详情 6月30日上市企业 - **泰德医药**:募资总额5.14亿港元(净额4.29亿港元),基石投资者为石药集团和微光创投(各出资500万美元)[7] - **云知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9.39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75亿元、3.76亿元、4.54亿元,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位(47.8%、39.4%、39.4%)[4][5] - 募资总额3.20亿港元(净额2.06亿港元),基石投资者包括商汤旗下SensePower等(合计认购9550万港元)[8] - **IFBH**: - 泰国即饮饮料公司,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第一,全球第二,募资总额11.58亿港元(净额10.74亿港元),引入11名基石投资者(如UBS AM Singapore)[8] 7月9日拟上市企业 - **蓝思科技**: - 拟募资45.58亿-47.68亿港元,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认购15亿港元),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20亿元、30.42亿元、36.77亿元[9][10] - **极智嘉**: - 拟募资23.52亿港元,2022-2024年营收14.52亿元、21.43亿元、24.09亿元,净亏损15.67亿元、11.27亿元、8.32亿元[11] - **峰绍科技**: - 科创板转港股,募资总额19.64亿港元(净额18.46亿港元),2022-2024年净利润1.42亿元、1.75亿元、2.22亿元[11][12] - **讯众通信**: - 拟募资4.12亿-4.61亿港元,2022-2024年净利润7466万元、7658万元、5064万元(连续两年下降)[13] - **首钢朗泽**: - 拟募资2.92亿-3.81亿港元,无基石投资者,2022-2024年净亏损2385万元、1.10亿元、2.46亿元[14] - **大众口腔**: - 拟募资2.17亿-2.32亿港元,无基石投资者,2022-2024年净利润5645万元、6703万元、6250万元[14][15]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初至今港交所主板共230余家公司递交招股书,6月单月递表70家(含超10家"A+H"公司),6月27日单日16家递表(含5家A股上市公司)[17] - BOSS直聘拟通过港股增发募资22亿港元(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富卫集团等多家公司处于招股或聆讯阶段[16][17]
亿纬锂能拟赴港IPO!
起点锂电· 2025-06-10 18:23
亿纬锂能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将成为继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之后第三家实现A+H上市的动力电池巨头[1] - 上市目的是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与综合竞争力,推进全球化战略,目前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细节[3] - 此次宣布距离宁德时代港股上市仅20天,显示2023年港股新能源企业上市潮将持续[4] 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 - 采用CLS全球合作经营模式(合作Cooperation/技术许可Licence/服务Service)降低海外投资风险[6] - 与戴姆勒卡车、帕卡、康明斯等企业在北美设立电芯厂ACT,通过技术授权和服务支持实现双赢[6] - 欧洲市场:匈牙利工厂临近宝马德布勒森工厂,规划30GWh大圆柱电池产能配套宝马电动化转型[8] - 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工厂2023年动工,2024年投产轻型动力电池,速度快于匈牙利项目[9] - 已完成北美、欧洲、东南亚三大洲产能布局,全球化扩张加速[10] 锂电行业港股上市潮 - 2023年4月为上市高峰期:正力新能(市值210.5亿港元)、国民技术、中伟股份、南都电源、星源材质、赛力斯等企业集中申报[14][15][16][17][18] - 国际资本对新能源赛道兴趣高涨,港股新能源板块市值从10年前1250亿美元增至2023年3月的5680亿美元[20] - 上市驱动因素包括:A股IPO收紧、港交所审批宽松(对未盈利企业更宽容)、出海战略需求及国际资本对接[22][23] - 行业背景:2023年新能源行业进入调整期,产能过剩压力促使企业寻求港股"回血"[2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已形成全球竞争力,获国际资本市场认可[20] - 港股新能源板块当前市净率处于低位,但具备高增长潜力,吸引美国/中东/北欧资本[21] - 未来两年上市潮将持续,企业通过港股获取国际资本支持出海,交易所也借此提升活力[25] - 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中国电池企业将在各洲展开市场份额争夺,建立全球化客户体系[25]
中企掀港股上市潮:消费与硬科技领衔,创投迎来退出盛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5:00
港股市场热度 - 2025年1-4月已有19家企业完成港股上市 同比增长4家 募集资金213亿港元 接近去年同期3倍 截至5月20日共有24家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 合计募集资金超600亿港元 目前排队上市企业数量约150家 [1] - 港股市场流动性大幅改善 消费股表现突出 "新消费三姐妹"泡泡玛特 蜜雪冰城 老铺黄金市值分别达3000亿 2000亿 1500亿港元 带动消费企业赴港热潮 [5] - 港交所推出18A 18C章节及"科企专线"新政 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已商业化企业市值门槛从60亿降至40亿港元 未商业化企业从100亿降至80亿港元 并支持保密递表 [6][7] 上市企业表现 - 消费领域:蜜雪冰城上市首日涨40% 市值超2000亿港元 老铺黄金首日涨70% 市值1500亿港元 布鲁可首日涨40% 市值近400亿港元 [4] - 科技领域:地平线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 越疆机器人股价从18.8港元涨至60港元 市值240亿港元 映恩生物首日涨116.7% 市值近200亿港元 [2][4] - A+H股案例: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等45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 旨在获取国际融资 拓展海外业务 提升品牌影响力 [7] 投资机构回报 - 蜂巧资本清仓泡泡玛特股份 14年投资回报达数百倍 Pre-IPO轮回报超10倍 黑蚁资本同时投资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 高瓴成为蜜雪冰城最大外部股东 [10] - 新鼎资本去年3家被投企业港股上市 今年预计7-8家IPO 君联资本为布鲁可最大机构股东 嘉御基金为沪上阿姨最早投资方 [1][2] - VC/PE退出渠道改善 但仅头部企业股价飙升 普通企业赚钱效应有限 机构需向更早期投资下注 [11] 行业趋势 - 消费赛道:老乡鸡 遇见小面 零食很忙等已递表港交所 科技赛道特斯联 群核科技 希迪智驾等冲刺上市 [9] - 行业适配性:商业航天 集成电路卡脖子项目适合A股 芯片设计 自动驾驶 氢能等全球化竞争企业倾向港股 [9] - 茶饮 餐饮及房地产企业通常更适宜选择港股上市 [10]
赴港上市掀起高潮!年内第4只“AH”股诞生
天天基金网· 2025-05-26 19:26
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潮 - 恒瑞医药5月23日登陆港交所成为年内第4只"AH"股 上市首日港股暴涨25 20% 总市值达3642亿港元 [1] - 吉宏股份将于5月27日登陆港交所 成为年内第5家"AH"股 [1] - 当前有二十余家A股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其中5家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包括海天味业 百利天恒 三花智控 安井食品 康乐卫士 [1] - 康乐卫士为北交所股票 或将成为"北+H"第一股 [1] 港股市场表现及吸引力 - 2025年以来港股上演"创新药牛市" 港股创新药指数今年涨超30% [1] - 港股IPO赚钱效应持续凸显 赤峰黄金 钧达股份 宁德时代等上市后股价均有优异表现 [1] - 恒瑞医药表现优异的原因包括公司质量佳 港股创新药牛市及IPO赚钱效应 [1] 港股作为国际金融平台的价值 - 企业通过港股平台链接国际资金 接轨全球估值体系 实现"好公司不仅要被看见 更要被公平定价" [2] - 相比2019-2021年中概股回归 本轮港股上市潮更具主动性 [2] - 宁德时代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司主动选择香港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2] - 港股正逐步成为中国资产价值发现的核心平台 [2]
50亿,杭州夫妻档,干出2025年第一个饭馆IPO
36氪· 2025-05-16 12:29
公司上市概况 - 绿茶集团于5月1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开盘价7.19港元,总市值约50亿港元 [1] - 公司是2025年首家餐饮IPO,也是半年内继小菜园、古茗、蜜雪集团等之后又一家登陆二级市场的消费股 [1] - 招股引入8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8733万美元,包括紫燕食品(3500万美元)、正大食品(709万美元)等战略合作伙伴 [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为王勤松(持股53%)和路长梅(持股44%)夫妇,合计控制65.8%股份 [3][10] - 起源于2004年杭州西湖边的"绿茶青年旅舍",2008年开设首家独立餐厅 [3][4] - 从杭州扩展到北京(2010年)、上海等地,目前拥有489家门店,2022-2024年门店数复合增长率29.8% [2][5] - 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按门店数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市场份额0.7% [5] 经营数据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2.93亿、23.75亿、35.89亿、38.38亿元,同期净利润1.14亿、1657.9万、2.96亿、3.5亿元 [12] - 2024年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从2023年26.2%降至-10.3%,翻台率从3.3次/日降至3次/日,人均消费从61.8元降至56.2元 [13] - 2024年新开120家门店,计划2025-2027年分别新增150/200/213家 [13] 产品研发情况 - 招牌菜如烤鸡、火焰虾等仍为2008年开发产品 [3][14] - 2021-2024年分别推出178/172/168/203道新菜品,但未能替代经典菜品地位 [20] - 菜单更新频率约每2天1款新品,但消费者仍偏好传统菜品 [20] 行业背景 - 港股成为消费企业IPO首选,2025年Q1新股数量同比增25%至15只,融资额增287%至182亿港元 [26] - 近年港股餐饮上市公司包括海底捞(2018)、九毛九、奈雪的茶等,2025年出现古茗、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集中上市 [24] - A股消费类IPO难度加大,蜜雪冰城、老乡鸡等转战港股 [24]
4000家周六福要IPO了
投资界· 2025-03-10 15:39
公司概况 - 周六福珠宝由广东汕头人李伟柱、李伟蓬两兄弟于2004年创立,最初名为"深圳市周天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周六福 [7] - 公司采用"轻资产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截至2024年底拥有4129家门店,其中自营店仅91家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02亿元、51.5亿元、57.18亿元,同期利润分别为5.75亿元、6.6亿元、7.06亿元 [8] - 黄金珠宝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3.4%提升至2024年的76.5%,成为主要营收来源 [9] - 上市前李氏兄弟合计持股比例高达94.46%,掌握绝对控制权 [9] 上市历程 - 公司自2019年以来已5次冲刺IPO,此前多次尝试A股未果,2023年7月起转战港股 [5][9] - 2024年港股已迎来老铺黄金、梦金园等珠宝企业上市,其中老铺黄金股价涨幅惊人 [5] - 2018-2021年曾引入永诚资本、道阳横琴等机构投资,后因上市受阻触发回购条款 [9] 行业动态 - 2024年港股消费IPO热潮显著,蜜雪冰城上市首日市值超1000亿,认购金额超1.8万亿港元创纪录 [11] - 老铺黄金上市8个月股价暴涨10倍,美妆品牌毛戈平涨幅近40% [12] - 2025年初多家消费品牌排队赴港上市,包括老乡鸡、海天味业、安井食品等 [12] -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预计约有100家公司正在筹备港股IPO [13] - 2024年以来香港市场涨幅超10%,成为全球表现最好市场之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