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估值修复
搜索文档
基本面“接棒”驱动行情 看好四类资产配置价值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4:17
进入四季度,券商机构对港股市场明年行情展望陆续出炉,今年年初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的港股 在经历近期调整后能否重拾涨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的行情,2026年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港股进一步行情的 重要因素,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率 (ROE)改善,继而带动市场估值抬升;从资金面看,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场, 结构上也有望更加均衡;就配置而言,在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同时,港股创新药、券商以及部分周期风 格资产也值得关注。 ● 本报记者 胡雨 基本面改善驱动进一步行情 自2024年初触底反弹以来,港股市场在2025年整体延续强势表现,并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主要 股指今年纷纷创出阶段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 企业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29.37%、30.22%、25.83%。 不过从整体行情节奏看,4月初港股市场经历过一次较为明显的调整,主要股指在4月7日集体创出两位 数跌幅,之后指数震荡上涨、逐步收复失地;在10月初创出阶段新高后,港股市场再度 ...
超198亿港元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近百亿港元买入两只港股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2:05
昨日(10月13日),港股市场调整之际,超198亿港元南向资金大举杀入抄底。而从盘后公布的交易数 据来看,盈富基金(HK02800)和恒生中国企业(HK02828)两只港股基金最为"吸金",两只基金共获 得94.18亿港元净买入,成为昨日南向资金抄底的最大赢家。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创近两个月最大纪录 昨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合计高达198亿港元,创下今年8月5日以来最大净买额纪录。而在8月5 日当天,南向资金净买入额高达234亿港元。当时南向资金的积极买入,也助推港股展开一轮强劲涨 势,恒生指数从25000点下方发力,到10月2日涨到了27381.84点。 从昨日盘后公布的交易数据来看,南向资金重点净买入的并非阿里、腾讯等个股标的。其中,阿里巴 巴-W(HK09988)被净卖出约16亿港元,腾讯控股(HK00700)被净卖出约24亿港元。此外,中芯国 际(HK00981)也被净卖出了约5亿港元。其他被净买入的个股,金额也不算大。 相比之下,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两只港股基金成为南向资金借道扫货的主要对象,两只基金被合计 净买入94.18亿港元,也成为南向资金扫货的最大赢家。 盈富基金:南向资金净买入超72亿 ...
南向资金大举抄底 两只港股基金“吸金”近百亿港元成最大赢家
搜狐财经· 2025-10-14 11:47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创近两个月最大纪录 昨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合计高达198亿港元,创下今年8月5日以来最大净买额纪录。而在8月5日当天,南向资金净买入额高达234亿港元。当时南向 资金的积极买入,也助推港股展开一轮强劲涨势,恒生指数从25000点下方发力,到10月2日涨到了27381.84点。 从昨日盘后公布的交易数据来看,南向资金重点净买入的并非阿里、腾讯等个股标的。其中,阿里巴巴-W(09988.HK)被净卖出约16亿港元,腾讯控股 (00700.HK)被净卖出约24亿港元。此外,中芯国际(00981.HK)也被净卖出了约5亿港元。其他被净买入的个股,金额也不算大。 相比之下,盈富基金和恒生中国企业两只港股基金成为南向资金借道扫货的主要对象,两只基金被合计净买入94.18亿港元,也成为南向资金扫货的最大赢 家。 盈富基金:南向资金净买入超72亿港元 具体来看,昨日南向资金净买入盈富基金金额高达72.8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金额为52.0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金额为20.75亿港元。 盈富基金为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股票型ETF基金,该基金跟踪恒生指数,最新基金份额规模为56.81 ...
国庆港股走势先扬后抑 主题基金年内最高已赚155% 止盈还是加仓?
北京商报· 2025-10-08 19:50
回调或由获利了结导致 10月8日,港股早盘低开。Wind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48%,报26829.46点。同期,恒 生科技指数下跌0.55%,报6514.19点。 10月8日,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港股遭遇回调。具体来看,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双双下 跌0.48%、0.55%。若拉长时间至10月以来,港股市场则呈现先扬后抑态势,恒生指数突破年内新高后 连续回调。回顾年内,在港股走势表现亮眼的背景下,多只港股主题基金业绩突出,最高已赚155%。 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港股仍有向上空间,科技板块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板块或呈现"波动上行、 龙头领跑"的格局。港股主题基金未来仍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特别是聚焦新经济、科技和创新产业的 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在港股细分板块中,创新药行情的"狂飙"备受关注。仅从市场多只指数基金跟踪的中证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来看,据中证指数官网,截至9月30日,该指数年内涨幅已达118.52%。 这一背景下,多家公募旗下的港股创新药ETF或相关被动指数基金的前三季度收益也均翻倍,包括万家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A/ ...
本周ETF总规模增长超7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20 00:07
ETF市场整体表现 - 本周ETF总份额增加近170亿份达到2.94万亿份 总规模增长超过700亿元涨幅1.34%达到5.32万亿元[1] - 跨境型ETF规模增长明显 多只产品单周增长规模超10亿元[1][2] 港股及科技主题ETF资金流向 - 港股资产最受青睐 科技和互联网主题ETF新增资金量均超过10亿元[1] -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单周增长规模近60亿元 易方达中概互联网ETF、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和华夏恒生互联网ETF增长规模均超10亿元[2] - 资金对港股估值修复预期增强 叠加内地资金配置需求上升推动规模扩张[1][2] 行业与主题ETF表现分化 - 金融行业ETF份额增加最大 有24只基金跟踪[1] - 中证酒指数主题ETF份额增加最大 有1只基金跟踪[1] - 证券公司指数标的份额增加最大 有13只基金跟踪[1] - 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收益最高 有3只基金跟踪[1] 证券板块ETF资金流入 - 多只证券ETF单周规模增长达数十亿元[3] -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释放利好 包括交易制度优化和投行业务扩容预期[3] - 市场情绪回暖背景下资金布局低估值高弹性金融资产[3] 科技行业投资逻辑 - 科技板块景气度回升带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 净值贡献显著[1][2] - AI技术处于加速迭代和商业化落地初期 但整体估值已不再处于低位[2][3] - 高估值对短期业绩兑现要求苛刻 易受市场情绪及宏观因素冲击[3]
午后港股走弱,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40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9-19 13:4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9月19日午盘港股走弱,但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40亿 [1] - 恒生中国企业ETF微涨0.1%,其成分股涨跌互现,京东集团-SW领涨3.13%,网易-S领跌2.41% [1] 宏观流动性环境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区间,预计年内累计降息50基点,明年及后年各可能降息一次25基点 [1] - 招商证券观点认为港股市场主要由流动性驱动,内外流动性充裕有望推动港股上涨 [1] - 流动性改善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推进、香港市场资金面偏紧问题缓解、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中报盈利担忧利空出尽 [1] 港股市场前景与估值 - 中长期看,随着供需格局改善和经济企稳回升,可能迎来需求景气拐点,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底部反转 [1] - 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估值修复空间很大 [1] 恒生中国企业ETF概况 - 恒生中国企业ETF紧密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该指数追踪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表现 [2] - 截至2025年9月19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76%,包括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等 [2] - 建议持续关注恒生中国企业ETF(159960) [2]
【盘前三分钟】9月19日ETF早知道
新浪基金· 2025-09-19 09:01
市场温度计 - 上证指数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97.7% [1] - 深证成指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84.12% [1] - 创业板指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为50.68% [1] 短期行业轮动表现 - 电子行业当日涨幅为+0.93% [1] - 通信行业当日涨幅为+0.19% [1] - 社会服务行业当日涨幅为+0.03% [1] - 传媒行业当日跌幅为-0.33% [2] - 家用电器行业当日跌幅为-0.39% [2] - 汽车行业当日跌幅为-2.25% [2] - 非银金融行业当日跌幅为-2.81% [2] - 综合行业当日跌幅为-2.85% [2] - 有色金属行业当日跌幅为-3.56% [2] 资金流向 - 煤炭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9.99亿元 [2] - 房地产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28亿元 [2] - 石油石化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44亿元 [2] - 非银金融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5.97亿元 [2] - 电子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04.81亿元 [2] - 计算机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6.60亿元 [2] 重点ETF表现 - 电子ETF(515260)当日涨幅0.67% 近6月涨幅38.57% [2] - 智能制造ETF(516800)当日涨幅1.52% 近6月涨幅29.18% [3] - 药ETF(562050)当日涨幅1.78% [3] - 智能电动车ETF(516380)当日涨幅0.89% 近6月涨幅23.01% [3] - 科技ETF(515000)当日涨幅1.19% 近6月涨幅40.62% [3] 高换手率ETF - 券商ETF(512000)换手率8.13% 成交额28.37亿元 [3] - 金融科技ETF(159851)换手率14.95% 成交额16.83亿元 [3] - 化工ETF(516020)换手率8.73% 成交额2.38亿元 [3] - 食品ETF(515710)换手率6.03% 成交额0.73亿元 [3] - 有色龙头ETF(159876)换手率19.60% 成交额0.63亿元 [3] 电子行业分析 - 电子板块9月18日领涨两市 电子50指数收盘涨近3% [3] - AI算力需求爆发推动电子产业链价值重塑 [3] - 近5日主力资金买入电子板块超百亿元 居申万一级行业净流入额Top1 [3] - 电子行业处于创新阶段 未来将经历终端创新突破、业绩释放、利润爆发等阶段 [3][4] 港股市场分析 - 美联储降息25BP 市场进入对后续宽松节奏的再定价阶段 [5]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9月18日跌超2% 当日振幅逾4% [5] - 短期港股市场主要依靠流动性驱动 内外流动性充裕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 [5] - 中长期看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 估值修复空间较大 [5] 指数产品信息 - 电子ETF(515260)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 指数基日2008-12-31 [5]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 指数基日2016-12-30 [7] - 电子50指数ROE为0.69 市净率分位数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 [5][7] - 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市盈率分位数100% 市净率分位数100% ROE数据截至2014年9月30日 [7]
人民币持续走强!南向资金9月加仓超1100亿港元
券商中国· 2025-09-18 05:45
9月17日, 离岸人民币升破7.1,创下11个月新高。 中信证券跟踪发现,在美联储降息的宏观背景下,主动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产。目前港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中,外资占比 从低位略有回暖,目前占比在66%的水平,对比外资占港股投资比例2022年79%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或预示着人民币资产将开启长期升值周期。而港股的中国科技资产对美联储降息的敏感度更 高,9月17日,恒生科技指数已经成功突破前期震荡箱体,站上6300点,创下4年来新高。 9月至今,南向资金加仓超1100亿港元,而互联网龙头公司成为流入重点。其中,南向资金已经连续19日净买入阿里巴 巴,共计548.90亿港元。 离岸人民币升破7.10关口 9月17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7.10关口,最高升至7.0995,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也在7.10关口徘 徊,最高7.1036,同样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高。 今年年初,在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均波动贬值,但4月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明显,在岸、离岸市场接连突破多个重要 关口,目前已逼近"7"整数关口。 与此同时,港元也从8月14日开始,进一步脱离7.85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 ...
发飙了!港股突然全线大涨,发生了什么?
天天基金网· 2025-09-17 16:08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迎来大爆发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大涨超3.6% 恒生指数大涨超1.4% [3] - 恒生指数年初至今上涨超过30% 相对标普500指数不足20%的涨幅出现超额收益 [8] - 恒生指数续创2021年9月以来新高 恒生科技突破前期行情高点 [8] 主要个股表现 - 百度集团盘中一度大涨超16% 最新股价131.400港元 上涨18.200港元 成交金额37.10亿港元 [3][5] - 蔚来大涨近10% 最新股价55.950港元 上涨4.900港元 成交金额3.68亿港元 [3][5] - 美团飙升超6% 最新股价106.000港元 上涨5.700港元 成交金额81.03亿港元 [3][5] - 阿里巴巴高开2.74%续创近4年新高 盘中涨幅一度超过5% 港股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4] - 京东集团上涨5.77% 最新股价137.500港元 上涨7.500港元 成交金额22.80亿港元 [5] - 中芯国际上涨5.46% 最新股价66.650港元 上涨3.450港元 成交金额74.95亿港元 [5] 外资机构观点 - 花旗维持腾讯买入评级 目标价735港元 基于综合估值方法 预期腾讯将进一步转化AI能力 [6] - 高盛将阿里巴巴云端估值上调 美股目标价从163美元/股上调至179美元/股 港股目标价从158港元/股上调至174港元/股 维持买入评级 [7] - 里昂重申对比亚迪H股与A股的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H股目标价140港元/股 A股目标价140元人民币/股 相当于预测明年市盈率19倍 [6] 市场结构变化 - 新经济相关公司在MSCI中国指数中的权重从不足30%上升至70% 恒生指数金融地产等行业占比下降明显 [9] - 多数行业动态PE修复到了2020年中位数水平 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计算机、传媒等板块估值相对偏低 [10] - 港股整体换手率依然只有60%-70% 低于A股和美股 但主要受小盘拖累 估值面对的流动性折价或已大幅下降 [10] 后市展望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情绪指标从恐慌区间小幅修复 但并未回到中性区间 对市场中期前景保持积极 [9] - 东吴证券认为港股还处在震荡上行趋势中 下行有底 美联储降息短期会利好港股上行 [10] - 外资关注中国资产 但增量资金大规模流入还需观察经济基本面实际改善情况 [10]
内外资奔涌共振驱动港股流动性稳步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9-16 00:12
资金流入态势 - 上周(9月8日至12日)南向资金合计成交净流入达608.22亿港元,单周净流入规模创下5月份以来新高,且已连续17周保持净流入态势 [1] - 5月份至7月末,长线稳定型外资机构资金累计流入约677亿港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机构资金流入约162亿港元 [1] - 港股市场资金面改善呈现内外资共振特征,南向资金作为稳定器提供增量资金支撑 [1]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9月15日,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涨幅均超30% [2] - 港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中资港股盈利继续修复,新消费及AI产业链收入增速进一步提升,且盈利维持高增长态势 [2] - 港股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当前估值水平仍显著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及A股同类公司,形成估值洼地 [2] 投资逻辑与驱动因素 - 全球资本进行再平衡调整,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兴趣显著回升,港股作为重要配置渠道吸引大量资金 [2] - 市场判断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为国际资本流向改变提供了条件 [1] - 港股估值修复具备业绩和资金双重支撑,资金涌入有助于提升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2] 结构性行情与标的 - 资金青睐有业绩支撑、有成长潜力、有政策加持的细分领域和龙头公司,例如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和中芯国际等成为南向资金最活跃交易标的 [3] - 这些公司在各自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政策支持 [3] - 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深化,助力港股流动性在海内外资金共振下进一步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