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班组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班组“一根针” 穿起“千条线”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08:39
伴随着旷野弥漫的收获气息,送变电公司乘着秋高气爽的好时节抓紧推进在建项目。一线班组踏晨露、战烈阳、迎晚霞,活跃在全 区各盟市项目现场。 "两米及以上即为高空作业,务必规范使用安全帽、安全带、防坠器、安全绳等工器具,大家相互检查、确认无误后再上塔作 业。"在汇能长滩500千伏线路工程铁塔组立现场的站班会上,项目经理正按照工作票内容逐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一线班组是项目建设的执行单元,亦是"安全、质量、进度、技术、创优"等主要工作的落脚点。一直以来,送变电公司高度重视班 组管理。从开工至投运,所属项目部结合地域地形地质、季节性气候、特种作业条件、各项工序的安全风险点等,对班组实施严格管 理。其中,除基础施工与验收消缺外,线路施工还包括铁塔组立、导线展放、跨越钻越等关键环节;变电施工还涉及架构吊装、电气一 次安装、电气二次安装、全站设备调试等重要节点。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送变电公司全面运用安全管控一体化平台和智慧工地平台加强现场管理。项目部坚持"干字当头、奋勇争先"的 工作作风,对照项目投运期限适时倒排施工计划,同时有针对性地优化施工方案和安全质量管控措施,并建立"月上报、周安排、日计 划"的工作机制,科学规划现场 ...
兰州石化“四着力”强化班组建设
中国化工报· 2025-08-25 10:09
公司管理优化 - 通过党支部联系班组 座谈讨论 安全检查等方式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并收集合理诉求 [1] - 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关心员工心理健康 及时消除思想顾虑 [1] - 采用集中授课 师带徒 现场演练等方式帮助操作人员夯实理论功底 [1] 人才培养机制 - 持续开展班组岗位练兵学习活动并制订培养计划 [1] - 利用岗前培训机制集中一线生产班组交流学习先进做法和管理经验 [1] - 定期开展班组课堂活动 由班组长担任讲师将培训搬到检修生产一线 [1] 标杆建设与激励 -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鼓励员工与其他班组横向对比 [2] - 选择思想能力素质过硬的优秀人员作为标杆模范 [2] - 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员工比学赶超学习热情 [2]
起于累土 成于精工——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班组建设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05-23 10:2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起源于1977年无棣县硫酸厂,最初仅有8名员工,现已发展为拥有6000余名员工、30余家独立法人企业的大型化工集团[18][19] - 公司从简陋的黄席棚起家,成功研发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奠定发展基础[18] - 2024年公司旗下祥海科技氯化法钛白粉项目投产仅4年,团队以80后、90后为主力[12] 班组管理机制 - 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实行"半成品市场化运作"机制,将各工序模拟为独立经营单元进行市场化核算[4][5] - 推行"日清日毕日考核日兑现"理念,绩效工资按月兑现,激发员工积极性[4][5] - 安全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2024年海生生物开展39次安全检查,整改完成率100%[5][6] - 祥海科技氯化车间通过合理化建议制度实现年减排废酸10800立方米,节约成本57万元[13] 人才培养体系 - 建立"1+1+1+3"模式(组织网络+劳模品牌+招聘战略+成长平台)和5条职业通道(管理/技术/技工/营销/大学生)[10] - 近5年累计培训1012人,考核合格率85.38%,祥海科技实行3个月"一对一师带徒"制度[20] - 大学生入职后需先进入产线,表现优异者最快3年可晋升至副主任级别[10][11] - 氯化车间主任张式敏从13人团队起步,现管理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团队[19][20] 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 - 海生生物分解车间配备智能头盔实时监测生产动态,引入磁悬浮真空泵等新型设备[16] - 祥海科技作为全国少数掌握氯化法钛白粉工艺的企业,持续优化尾气洗涤系统[12][13] - 公司坚持"标准岗"建设,执行"四清四化"标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5] 企业文化传承 - "黄席棚精神"作为核心文化持续传承,强调艰苦奋斗和执行力[19] - 通过师带徒制度不仅传授技术,更传递企业精神,形成代际传承[20] - 班组建设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结合,设立安全专项奖励基金(30-100元/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