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搜索文档
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经济日报· 2025-11-04 06:34
近年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节能")以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路径为抓手, 全面提升生态资源转化效能,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贡献了央企智慧和力量。实践证明,通过深化改 革、完善机制,不断释放生态要素的经济潜能,有利于开辟新发展空间、注入新发展动能、构建新发展 格局,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三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探索乡村生态振兴新模式。在清洁能源与现代农业融合方面,推广"光伏 +"智慧农业模式,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例如,在陕西渭南建设的大荔20兆瓦光伏农业 大棚,是集光伏发电、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示范项目;在山东临沂建设的2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 大棚,通过"光伏+玫瑰"模式提高鲜花生产质量,推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这些探索表明,通过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与产业生态化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四是助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帮扶行动。中国节能在民族地区实施了多个山水林田湖 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比如在贵州武陵山区,围绕4条生态廊道和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保护 保育、自然恢复、人工辅助修复和生 ...
点绿成金 向美而行 “两山”理念绘就浙江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中国新闻网· 2025-11-01 18:52
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 - 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将废弃矿坑改造为“瀑布咖啡”景点,采用“地质+生态+产业”开发模式,预计未来三年可带动就业120人,年均客流量25万人次,为村集体每年创收30余万元[3] - 长兴县陈湾石矿经生态修复后建成龙之梦乐园超大型旅游度假区,吴兴区埭溪镇东红村婆棚山废弃矿区通过治理变为千亩茶山[3] - 嘉兴市嘉善县祥符荡经过系统性生态治理,从“烂泥塘”蝶变为长三角“生态绿心”,吸引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载体落地[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浙江省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并开发“生态信用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搭建“两山合作社”推进竹林碳汇交易试点[6] - 丽水景宁实现一笔100万元的“空气净化服务”成交,丽水龙泉将瓯江源头水资源定价为每吨0.12元[7] - 缙云胡源乡通过集体统管山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改革,将2.3万亩荒废、低效山林变成可连片开发资源,6456户家庭获得收益权证[6] 绿色能源与低碳产业 - 温州乐清湾亨泰550兆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年均发电量约3.2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7万吨,每亩滩涂每年可额外创造约3000元渔业产值[9] - 桐昆集团通过原液着色项目每年可减少电耗约5亿度,减少染色废水产生量约1000万吨,并设立以废丝为原料生产再生聚酯的造粒车间[9] - 浙江省形成宁波前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绍兴上虞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平台等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2025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额1980亿元、同比增长15.2%,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10]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2020年以来浙江省建成幸福母亲河65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6.32%[4] - 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计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4个[4]
【省自然资源厅】10案例获评陕西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陕西日报· 2025-10-31 08:34
此次评选出的典型案例共分为4种模式:在修复整治综合开发模式中,"榆林市煤矿开采与生态保护 协同发展践行'两山两化'案例"对煤矿开采实施全周期治理,矿区林草覆盖率由20%提升到65%。在生态 产品市场化交易模式中,"石泉县草池湾田园综合体推动生态产品转化案例"将闲置农房、集体林地转化 为可抵押融资的旅游资产,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0万元。通过生态资源产业化发展模式,延 川县深度挖掘红枣叶资源,打造"延安枣芽茶"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产业链增值。通过生态修复与文旅融 合模式,"浐灞湿地修复 打造城市'生态绿芯'案例"实施水系连通、水质提升、生态重建一体化治理,让 湿地区域成为鸟类翔集的城市"生态绿芯"、市民郊游的"城市会客厅"。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指导各地创新探索,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 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走深走实。(记者:沈谦) 10月30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该厅日前完成全省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 案例评选,10个典型案例从全省46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 ...
平陆运河建设顺利推进 自然资源部门筑牢要素保障基石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09:35
"在开挖之前,我们已经前期做了一个土石方综合利用方案。"对于大规模的土石方如何处置,广西 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实施科副主任工程师韦帆泽提及了七大利用方向,包括抬填造地、园 区回填、土地复垦、吹填造地(海上)、工程利用、绿色建材、矿坑修复等。 据了解,目前平陆运河项目沿线土石方堆存场(弃土场)的土地复垦工作已全面启动,正在按计划有 序推进。该项工作共涉及101个堆存场(弃土场),总面积3.76万亩。各相关责任单位已根据复垦实施方案 要求,开展场地平整、地形重塑、土壤重构和复垦种植等基础性工程。 截至2025年10月23日,累计完成69个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共涉及84个堆存场,占堆存场总数的 83.17%;累计平整土地9312亩,回覆表土6969亩,复垦种植3217亩,部分复垦的土地上已生长出茂密 的甘蔗。 民生安置与配套建设同步推进。平陆运河(钦州段)涉及的15个集中安置点,截至2025年1月20日已 全部建成交付,计划安置民众1323户5833人。项目涉及钦州市主城区和滨海新城规划范围内集体土地上 房屋245户1151人已完成安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表示,将持续紧盯平陆运河工程沿线环境风险隐患 ...
黑龙江:“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创建数量、转化模式“双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7:47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成果 - 黑龙江省6地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包括双鸭山市饶河县 伊春市和所辖丰林县 大兴安岭地区和所辖呼玛县 塔河县 [3] - 4地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包括佳木斯市抚远市 汤原县 鸡西市虎林市 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 [3] - 实现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创建数量与转化模式双突破 [1] 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与案例 - 形成"生态修复+产业融合" "生态治理+价值实现" "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转化路径 [3] - 伊春市修复森林湿地16.9万亩 查处破坏林草资源案件103起 实现连续21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 [3] - 大兴安岭地区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空气 水 土壤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3] - 抚远市打造"蔓越莓+"全产业链模式 年产值突破1亿元 [3] 未来发展规划 - 将进一步强化创建指导 对申报地区实施备案管理并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 [4] - 将深化价值转化 系统提炼"两山"转化路径 打造更多特色示范样板 [4] - 将加强宣传推广 讲好龙江生态故事 邀请各界实地感受转化成果 [4]
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
中国环境报· 2025-10-21 12:49
日前,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 调,要坚持条例护山、规划控山、智慧管山、系统治山,健全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推动秦岭生 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赵一德强调,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刻吸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 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当好秦岭卫士,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化开 展野生鸟类保护及专项打击行动,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建设,织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网。要依法整治违规穿越探险行为,落细落实秦岭核心保护区管控规定,加强法治教育、生态教育、科 普教育,科学增加优质安全的替代产品供给,对违规个人和组织依法予以惩戒。 赵一德表示,要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发现问题整改,持续抓好尾矿库等问题整治,统筹做 好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各项工作,加强民宿、农家乐规范管理,推动秦岭区域风险出清、环境提质。要 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 结合谋划"十五五"储备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涉秦岭各市县和各相关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 责任感抓落 ...
如何破解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四难”问题?
中国环境报· 2025-10-21 08:2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挑战 - 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因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面临市场化水平低、难以交易流通和形成信贷现金流的核心问题 [1] - 解决“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这“四难”问题是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关键 [1] 破解“难度量”问题 - 加强本地化参数库与动态监测能力建设,基于生态地理分区和GEP核算框架开展长期观测,构建区域生态系统参数数据库 [2] - 深度融合“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物联网传感器网络,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实现实时动态量化 [2] - 探索编制区域性“生态产品总值(GEP)资产负债表”,依托统一数字平台实现核算结果透明化、可查询与可审计 [2] 破解“难抵押”问题 - 构建生态资产“资本化”的法律基础,通过确权登记、特许经营许可证等形式清晰界定生态资产的经营权、收益权等用益物权 [3] - 创新多元化绿色金融工具,鼓励金融机构基于认证的生态产品价值推出“生态资产抵押贷款”“生态信托”“绿色债券”等产品 [3] - 由政府或市场机构设立“生态价值风险补偿基金”或风险缓释凭证,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分担以降低放贷顾虑 [3] 破解“难交易”问题 - 优化政府纵向生态补偿途径,将GEP核算结果及变化率作为转移支付的核心考核依据,推动生态补偿从“按投入补偿”向“按绩效补偿”转变 [4] - 创新市场横向交易模式,健全排污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市场,将调节服务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的合规权益凭证 [4] - 推广“生态银行”模式,由政府授权机构整合碎片化生态资源,通过特许经营、租赁、入股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可持续经营 [4] 破解“难变现”问题 - 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推行基于原产地的生态标签认证体系,使农副产品、文旅服务通过品牌溢价获得生态红利 [5] - 引导地区发展依赖优质调节服务(如洁净空气、宜人气候)的生态康养、自然教育等新兴业态,将公共生态产品转化为可消费的经营性产品 [5] - 坚持需求导向的价值开发,通过政策约束(如碳配额)创造企业对碳汇的需求,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引导消费者为生态价值付费 [5]
山水颜值为发展增值(话说新农村)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09
乡村生态价值转化模式 -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过一半,淤地坝累计拦截泥沙74亿吨,形成“拦沙—造地—富民”模式 [1] - 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向纵深推进,陕西绥德辛店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超80%,实现碳汇上市交易 [1] - 陕西榆林米脂县高西沟村通过荒山披绿改善环境,将窑洞改造为民宿,实现生态价值变现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 通过改革激活生态产品价值,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发力,在生态保护补偿、市场经营开发、绿色金融等体制机制上探索 [2] - 浙江安吉打造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将竹子转化为“碳资产”,实现“竹子变票子,资源变资本” [2] - 福建长汀开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项目收益继续用于水土保持,形成保土、固碳、交易的长效运行机制 [2] 乡村绿色产业发展 - 乡村旅游持续火热,星空经济、露营经济、民宿经济、夜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3] - 甘肃天水麦积区花牛镇的苹果树产业不仅是农民致富主渠道,也成为保持水土的好帮手 [1] - 各地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3]
“河事”知多少⑮丨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郑州日报· 2025-10-16 16:49
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理念,对黄河全流域加强生态保护和系统性修复 [1] - 豫西黄土丘陵区重点推进坡耕地改造与小流域治理,以减少泥沙入黄 [1] - 湿地退化区着力通过补水、植被恢复重构栖息地 [1] - 滩区统筹结合居民迁建开展生态化改造,构建滩区—河道—堤防缓冲带 [1] 生态系统转变目标 - 推动生态系统从脆弱失衡向稳定健康转变 [1] - 黄河宁则天下平,生态兴则文明兴 [1] 生态价值转化与区域发展 - 加快黄河流域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增值转化 [1] - 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 - 让人民群众在守护母亲河的过程中共享生态红利 [1]
CCER方法学大爆发 全国自愿碳市场传递5大信号
新京报· 2025-10-15 01:16
文章核心观点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在两个月内密集发布13项新方法学,标志着碳市场建设全面提速,制度框架趋于成熟 [1][2] - 新方法学的发布是顶层设计下的有序推进,旨在实现到2027年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点领域全覆盖的目标 [2] 碳市场建设进展 - 方法学作为碳市场交易的规则书,其密集出台标志着全国自愿碳市场核心制度体系正在加快完善 [3] - 方法学体系的不断丰富将显著增强市场流动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多元主体参与 [3] - 方法学的快速扩容预示着碳市场建设已进入快车道,正朝着2027年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的目标稳步迈进 [3] 气候治理范畴扩展 - 新方法学覆盖领域广泛,包括公共建筑深度节能、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电解水制氢等,直接服务国家碳达峰方案中的十大重点行动 [4] - 方法学加强了对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和六氟化硫等强效温室气体的专项管控,形成各行业协同减排的合力 [4] - 治理范畴正从单一领域向多领域扩展,首次覆盖全经济范围和所有温室气体种类,目标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碳汇效益被量化成可交易产品,截至10月14日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超319万吨,累计成交额超2.67亿元 [5] - 将滨海盐沼、海草床等纳入方法学,为各种生态资源进行定价,丰富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5] - 新方法学为国家层面为生态产品定价、确权、交易提供标准化出厂说明书,让保护者通过卖空气获得稳定现金流 [5] 行业转型赋能机制 - CCER提供的碳减排收益为具有显著环境效益但初期投资大的减排技术提供了关键的经济激励 [6] - 以纯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为例,CCER收益能够显著改善项目现金流,帮助行业渡过转型阵痛期 [6] - 精准的赋能机制保障了减排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加速了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 [6] 国际影响力与规则制定 - 中深层地热、六氟化硫回收、淤地坝碳汇等方法学在全球主流机制(VCS、GS、CDM)里尚属空白,中国率先发布等于在国际规则之墙上钉下第一颗钉子 [7] -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方法学有助于提升中国CCER的国际认可度,为未来在《巴黎协定》第六条下开展合作奠定基础 [7] - 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的经验将增强我国在全球绿色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实现从产品出海到规则出海的质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