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即担责

搜索文档
第三批IPO现场检查来袭!年内16家“中签者”无一撤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43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了2025年第三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签名单,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建新能") 与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越亚半导体")被纳入检查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两家企业均为今年9月新受理企业。 其中电建新能的沪市主板IPO申请于9月11日获受理,目前已进行首轮问询,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601995)。越亚半导体的创 业板IPO申请则于9月30日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发现,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6家A股拟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不过,与往年被抽中现场检查企业大规 模"撤单"不同,今年16家"中签"公司尚未有一家"撤退"。 这意味着,监管层严打"一查即撤",强调"申报即担责"意识的相关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企业"带病申报""卡位申报"等情况 明显改善。 两企业被抽中 从本次现场检查情况来看,两家企业分属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体量规模差别也较大。 不过,近年来,随着电力交易全面市场化改革,新能源项目盈利能力备受考验,电建新能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2022年-2025年 一季度,电建新能源风电平均上网电价由0.46元/千瓦时下降至0.39元/千瓦时,太 ...
辉芒微“带病”IPO 保荐审计均被警示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07:17
辉芒微IPO违规事件 - 深交所对辉芒微、中信证券、大华所及相关负责人处以书面警示或通报批评 [2] - 违规行为包括未充分核查经销收入内部控制有效性、资金流水核查不到位、生产周期披露不准确 [2][3][4] - 辉芒微在收到现场督导通知后删除与收入相关的业务资料,构成从重处分情形 [4] 中信证券保荐失败记录 - 中信证券两度保荐辉芒微IPO均失败,分别于2022年1月和2024年1月撤回申请 [5] - 两次撤回均因被抽中现场检查,首次为科创板转创业板,第二次为创业板终止审核 [5] 监管动态与行业趋势 - 监管强化"申报即担责",2024年1-5月各级证监部门开出38张投行罚单,5月单月7张 [6] - 深交所修订审核规则,突出财务造假防范,现场督导成为重要把关手段 [6] - 中信证券5月14日因再融资项目核查失实被上交所警示,此次为一个月内第二次受罚 [7] 中介机构具体违规行为 - 经销收入核查问题:辉芒微经销收入占比超90%,但信用政策执行与披露不符,部分原始单据存在缺陷 [2] - 资金流水核查漏洞:未充分核查与供应商及关联方的异常大额资金流向 [3] - 生产周期披露差异:实际部分产品周期远超招股书披露的6个月标准,影响存货跌价评估 [4]
申报即担责!国宏工具“撤单”一年遭罚,申万宏源保荐被通报批评
贝壳财经· 2025-04-02 21:37
文章核心观点 上交所对国宏工具IPO存在的违规行为进行追责,上市主体被拒收上市申请1年,保荐、审计、法律顾问机构遭通报批评,相关签字人员被暂停项目受理或公开谴责 [1] 分组1:国宏工具基本情况 - 国宏工具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超高精密数控刀具和集成电路封装楔形劈刀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1] - 2023年6月,上交所受理其科创板上市申请;2024年4月,撤回申请,终止审核 [1] 分组2:违规检查情况 - 2023年7月,国宏工具被抽中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现场检查 [2] - 申万宏源保荐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情形,包括未充分核查研发人员认定及研发投入金额准确性等 [2] - 国宏工具披露的研发信息“注水”,2020 - 2022年度研发投入分别为1276.30万元、1533.17万元和1864.62万元,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5.35%;截至2022年12月末,研发人员57人,占当年员工总数比例为11.61% [2] - 现场检查发现,国宏工具认定的研发人员中有15人属非研发部门且主要从事生产销售活动,2人未与发行人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累计多计研发投入727.84万元 [3] 分组3:处罚结果 - 国宏工具被拒收上市申请1年 [1] - 申万宏源保荐被通报批评,保荐代表人吴杏辉、雷晨被予以6个月内不接受其签字文件的纪律处分 [3] - 审计机构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和法律顾问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被通报批评,两名签字会计师被暂停6个月项目受理,三名律师被公开谴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