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化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002594):2025年Q3点评:毛利率和单车盈利提升,盈利能力向上趋势明确
长江证券· 2025-11-10 07:3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能力呈现向上趋势,毛利率和单车盈利实现提升 [1][5] - 尽管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滑,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显著增长,显示出盈利能力的改善 [2][5] - 公司在智能化战略下坚定转型,发布超级e平台革新纯电技术,持续巩固电动化优势 [2][11] - 通过腾势、仰望与方程豹等品牌加速布局高端市场,同时海外业务持续发力,渠道与车型矩阵将进一步完善 [2][11] - 预计下半年旺季将提升规模效应,伴随出海与高端化放量,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2][11]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49.8亿元,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3.0% [2][5] - 实现归母净利润78.2亿元,同比下降32.6%,但环比增长23.1% [2][5] -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8.9亿元,同比下降36.6%,但环比增长26.9% [2][5] - 扣除比亚迪电子后,汽车业务收入约为1,523.1亿元,同环比分别下降3.3%和3.1% [11] - 第三季度总销量为111.4万辆,同环比分别下降1.8%和2.7% [11] - 海外销量维持高位,达到23.1万辆,环比下降10%,出海销量占比约为20.8% [1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毛利率约为17.6%,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11] - 整车业务毛利率约为20.6%,环比提升1.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11] - 毛利率改善主要得益于经销商返利影响消散、终端价格战趋缓以及持续降本 [11] - 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约为13.0%,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环比变化分别为+0.0/-0.2/-0.4/+0.8个百分点 [11] - 扣除比亚迪电子后,2025年第三季度单车利润为0.62万元,同比下降33.7%,但环比增长26.0% [11] - 进一步加回减值后,单车利润为0.67万元,同比下降36.7%,但环比增长22.8% [11] 业务发展与展望 - 公司发布超级e平台,标志着纯电技术迎来重大革新 [2][11] - 腾势、仰望与方程豹等品牌车型储备丰富,正加速布局高端市场 [2][11] - 海外业务持续发力,未来海外渠道与车型矩阵将进一步完善 [2][11] - 预计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50亿元,对应市盈率(PE)为27倍 [11]
IPO雷达|冲A未果临工重机转战港股IPO,营收波动大,上半年高空作业设备业务下滑57%
搜狐财经· 2025-11-08 21:17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临工重机于2025年11月6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兴证国际 [1] - 公司曾于2022年12月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但于2024年1月鉴于市场状况和公司战略自愿撤回A股IPO申请 [3]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矿山设备和高空作业设备企业,专注于矿山、高空作业、物料搬运等领域机械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 [3]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矿山运输设备及挖掘机市场排名位列中国内地企业中第三 [5] - 以2022年至2024年各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非公路宽体自卸车领域排名第一 [5] - 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于全球高空作业设备市场排名位列中国内地企业中第五,在亚太区同一市场排名第三 [5] - 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新能源矿山运输设备领域排名位列中国内地企业中第一,在全球无人驾驶矿山运输设备市场排名位列中国内地企业中第四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05.29亿元、98.97亿元、120.28亿元及55.31亿元 [7] - 同期年度/期间利润分别约为9.54亿元、9.74亿元、10.00亿元及6.35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23%,但利润同比增长21.6%,呈现“增利不增收”态势 [7] - 公司收入波动较大,2023年同比下滑6.0%,2024年反弹增长21.5%,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再度转负,同比下降14.2% [11][12] 业务板块分析 - 矿山设备是公司绝对支柱业务,其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54.4%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3.8%,但该业务增速仅0.6%,增长乏力 [8][9] - 高空作业设备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1.6亿元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13.6亿元,降幅57%,是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下滑的主因 [9] - 物料搬运机械收入虽增长208%,但绝对值仅1.58亿元,对公司整体收入贡献有限 [9] 财务指标与运营数据 - 公司毛利率呈现改善趋势,从2022年的17.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2.4% [8]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费用占收入比例为5.4%,高于2024年同期的4.4% [8] - 公司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规模较大,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61.473亿元,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223天 [16] - 存货水平持续上升,从2022年12月31日的17.305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9.92亿元 [19] 客户与市场分布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五大客户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36.2%、35.2%、35.8%及28.4% [18]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26.8%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0% [15] - 公司销售版图触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欧洲、非洲及美洲等关键市场设立附属公司 [15] 公司技术与战略 - 公司实现了矿山设备领域混合动力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中国首创",并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开发出电控矿用挖掘机产品的企业 [3] - 公司是智慧矿山行业的先行者,与多家无人驾驶与新能源新锐厂商合作,实现批量无人驾驶与新能源矿山设备在多个矿山的应用 [3] - 公司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各主要和新兴市场成为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的绝对领导者 [4]
“新三驾马车”发力,上汽集团前三季度营收近4700亿元
观察者网· 2025-10-30 17:24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644.9% [1] - 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689.9亿元,同比增长9.0%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7.3% [1]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9.4亿元,同比增长70.9% [1] 销量表现 - 第三季度整车批发销量114.1万辆,同比增长38.7% [1] - 前三季度整车批发销量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 [1] - 前三季度自主品牌累计销量204.4万辆,同比增长29.2%,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4% [3] -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 [3] - 9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9万辆,创历史新高 [3] 业务亮点:新三驾马车 - 自主品牌前三季度销量占比64%,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3] - 上汽乘用车公司销售59.6万辆,同比增长23.8% [3] - 多款新上市智能电动车型表现强劲,如新一代智己LS6上市27分钟锁单破1万份,全新MG4单月交付超1万辆 [3] - 前三季度海外市场累计销售76.5万辆,同比增长3.5% [3] - 新能源汽车在海外销量达21.5万辆,同比增长69.7% [3] 技术与研发投入 - 公司加速量产半固态电池、"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智能化、电动化技术 [4] -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已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 [4] - 已形成近2.6万项有效专利 [4]
均胜电子(600699.SH)上半年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11.13%
格隆汇APP· 2025-08-25 19:5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03.47亿元 同比增长12.0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8亿元 同比增长11.13% [1] - 基本每股收益0.51元 [1] 订单情况 - 新订单总金额约312亿元 汽车相关订单占比超过66% [1] - 汽车安全业务新订单金额约255亿元 [1] - 部分海外订单获取节奏延迟 但对下半年新订单获取持乐观态度 [1] 技术发展 - 积极推进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1] - 确保在行业前沿技术上保持竞争优势 [1]
新车看点丨“半价Model 3”,零跑B01醉翁之意不在酒
观察者网· 2025-07-28 19:53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零跑B01定位为紧凑型纯电轿车 全系售价8.98万-11.98万元 主打"半价Model 3"的高性价比策略 [1][3] - 公司采用错位竞争打法 通过自研降本能力在10万元级A级轿车市场扮演挑战者角色 [3][6] - A级轿车细分市场上半年累计销售183万辆 市场份额16.8% 但规模同比下滑4.5% 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3][4] 技术配置与性能 - 采用CTC 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后排腿部空间932mm 后备厢拥有460L常规空间加70L下沉储物区 [9] - 搭载七合一高性能油冷电驱 最大功率160kW 峰值扭矩240N·m 百公里加速6.4秒 [9] - 提供三种电池容量选择:43.9kWh/56.2kWh/67.1kWh 对应CLTC续航430km/550km/650km [13] 智能化系统 - 配备高通8650驾驶辅助芯片与8295智舱芯片 支持高速领航/城市记忆领航等26项辅助驾驶功能 [11] - 搭载14.6英寸2.5K超清中控屏与Leapmotor OS 4.0 Plus交互系统 采用27颗高精度感知元件 [11] - 27合1超级集成热管理系统使布置空间节省30% 系统减重15% 百公里电耗低至11.4kWh [13] 市场竞争环境 - 细分市场长期被比亚迪秦/驱逐舰等车型主导 小鹏MONA M03同样聚焦该价位段竞争 [4][6] - 公司需在强调低价的比亚迪与突出智能化的小鹏之间平衡成本与产品力 [6]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7:30
销售情况 - 2025 年 6 月销售 382585 辆,同比增长 12.0%,上半年累计销售 2145954 辆,同比增长 33.0%,新能源累计销售超 1270 万辆 [2] - 自 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进入巴西市场,产品获超 13 万巴西家庭青睐,今年第一季度巴西销量突破 2 万台成当地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5 月在巴西汽车品牌零售销量排行中跃升第四,市占率达 9.7% [5] 合作项目 - 2025 年 7 月 7 日,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香港科技大学 - 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公司未来数年将投入数千万港元支持实验室运营,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探索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研究,开发新方案降低数据获取成本,用于训练具身智能大模型,还将开展自动驾驶方向深度合作 [2][3] 工厂进展 - 当地时间 7 月 1 日,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的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2023 年 7 月宣布在此建设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达 55 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 71 亿),新能源整车生产线规划产能 15 万辆,预计创造 2 万个就业岗位,还将构建本土化产业协作模式 [4] 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超级 e 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 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充电功率 1 兆瓦(1000kW),1 秒 2 公里,闪充 5 分钟畅行 400 公里,单模块单电机功率 580kW,最高车速超 300km/h,首发搭载于汉 L、唐 L [6][7]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5-05-16 18:14
销量情况 - 2025 年 4 月公司销量 380089 辆,乘用车销售 372615 辆,同比增长 19.4% [2] - 4 月比亚迪品牌王朝丨海洋销售 347053 辆,腾势汽车 15388 辆,仰望汽车 135 辆,方程豹汽车 10039 辆 [2] - 4 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 78705 辆,同比增长 91.9% [2] 海外工厂布局 - 当地时间 4 月 28 日,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2] - 2025 年一季度,比亚迪在柬埔寨订单数同比增长 521% [2] - 2025 年 3 月 1 - 2 日金边白宫车展,比亚迪车展总订单量占比 24% [3] - 计划年底前在柬埔寨建成 10 家品牌门店,金边旗舰店占地 1.5 万平方米 [3] 澳大利亚市场进展 - 已布局 46 家门店,覆盖七大主要城市 [4] - 形成覆盖纯电、混动的全场景产品矩阵,含六款车型 [4] 电动化技术突破 - 发布超级 e 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 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 [5] - 充电功率 1 兆瓦(1000kW),1 秒 2 公里,闪充 5 分钟畅行 400 公里 [5] - 单模块单电机功率 580kW,最高车速超 300km/h,首发搭载于汉 L、唐 L [5] 兆瓦闪充站建设规划 - 未来规划在全国各地建设 4000 多座兆瓦闪充站 [6] - 独创“双枪充电”技术,全球首创“智能升压”充电技术 [7]
日产2024财年净亏损超300亿元,CEO警告需“背水一战”
搜狐财经· 2025-05-14 16:36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公司从盈利转入全面亏损,净亏损6709亿日元(约326 2亿元人民币)[1] - 全球销量334 6万辆同比下降近3%,合并净销售额12 6万亿日元(约6126 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 4%[1] - 营业利润698亿日元(约33 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下滑至0 6%[1] - 业绩下降主因是外汇、材料成本增加以及销售业绩下滑[1] 市场压力 - 中国区销量约69万辆,较三年前的113万辆近乎腰斩[4] - 在东南亚和北美市场因产品迭代和新品推出节奏缓慢而面临巨大压力[7] - 相较于丰田两个财年内接近两千亿日元的利润下滑,公司超过万亿日元的利润变动更凸显市场压力[4] 调整计划 - 新财年推出全新调整计划,包括降低成本、重新定义产品和市场战略、加强合作伙伴关系[9] - 短期降本计划目标实现约5000亿日元(约243 9亿元人民币)成本降低,可变和固定成本各占50%[10] - 截至2027财年全球制造工厂从17个减少至10个,年产能降至250万辆并备用50万辆产能冗余[10] - 同期裁员2万人,其中制造部门占65%,销售管理部门和研发部门分别占18%和17%[10] 战略调整 - 暂停在日本本土的磷酸铁锂工厂投资[10] - 将皮卡车型生产从阿根廷整合到墨西哥,并与雷诺重组印度市场业务[10] - 暂停2026财年之后的新品研发,优化现有供应商[10] - 考虑将中国供应商纳入中国以外的制造生态系统[11] 中国市场 - 未来搭载中国合作技术的车型将出口海外[11] - 公司表示将重塑中国市场的价值[11] 合作与挑战 - 在车辆智能化和电气化领域保持与本田的合作[11] - 正与其他日系车企探讨新的合作方式应对美国市场关税政策[11] - 暂停对2025财年营业利润、净利润和汽车自由现金流的指引预测[11]
深蓝汽车邓承浩:“淘汰赛”还在继续,今年目标是扭亏为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8:51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目标是扭亏为盈,2024年已实现单月盈利,成本控制良好 [1][7] - 当前处于高投入期,渠道、产品、技术、服务投入较大,但产品具备较好毛利 [1][8] - 现金流状况良好,品牌投入是关键期,渠道正全面焕新形象以迎接新车型S09 [6][8] 产品与技术合作 - 发布大六座旗舰SUV深蓝S09,售价23 99万-30 99万元,基于超级增程技术,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和乾崑智驾ADS3 3,2024年下半年将首批升级至ADS4 [1] - 与华为合作开发ADS SE智驾方案,目标价格从20万元下探至15万元,S09是双方在20万-30万元价位的合作典范 [1][2] - 采用双智驾路线:自研Deepal AD系统与华为乾崑系统并行,根据用户需求灵活提供 [1] 华为合作模式 - 定位为华为"最佳CP"而非"第六界",通过投资企业引望(长安系参投)获得技术普惠优势,避免重资产投入 [2][3] - 引望协助产品传播,公司聚焦年轻价格敏感用户群体,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体验 [3] 海外市场拓展 - 欧洲与东南亚为海外重点市场,依托长安现有海外团队、渠道、服务体系轻量化扩张 [4] - 欧洲市场策略强调技术领先与成本优势转化,将成本红利投入品牌与服务升级 [5]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行业淘汰赛将持续,差异化产品、领先技术、无短板+长板能力是关键存活条件 [8] - 短期竞争力依赖产品,长期依赖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持续领先 [8]
比亚迪(002594):2025Q1业绩符合预期,单车盈利趋势良好
招商证券· 2025-04-26 14: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单车盈利趋势良好,公司龙头优势巩固,产品结构优化,智能化后发制人,开拓海外市场,后续受益于新产品周期,单车盈利有望继续提升 [1][6]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102.33亿、12627.91亿、15153.50亿元,同比增长30%、25%、20%;营业利润分别为74.097亿、89.852亿、128.437亿元,同比增长47%、21%、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205亿、71.851亿、102.821亿元,同比增长47%、21%、43% [3] - 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9.48元、23.64元、33.83元,PE分别为19.0、15.7、11.0 [3] 基础数据 - 总股本3039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162百万股,总市值1127.0十亿元,流通市值431.1十亿元 [4] - 每股净资产(MRQ)76.8元,ROE(TTM)19.2%,资产负债率70.7%,主要股东为王传福,持股比例17.65% [4]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 2%、18%、81%,相对表现分别为2%、22%、73% [6] 公司亮点 - 单车盈利显著提升,高端市场潜力迸发,一季度比亚迪电子销售收入、盈利分别为368.80亿、6.22亿,剔除后汽车业务收入、盈利分别为1334.80亿、87.46亿元,同比+50.89%、+109.84%;单车营收13.14万元,同比 - 5.58%;单车盈利0.87万元,同比+31.31% [7] - 蝉联销量冠军,强化行业龙头地位,2025年1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100.08万辆,同比+59.8%,为全球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冠军;腾势、方程豹、仰望品牌总销量5.26万辆,同比+36.5%,占公司总销量5.25% [7] - 海外销量大幅增长,全球化进程再加速,2025Q1乘用车和皮卡海外市场销量超20万台,同比+110%;腾势品牌开拓海外市场,预计4月在欧洲上市;第三艘汽车滚装船启航保障海外业务 [7] - 电动化技术持续突破,加速推动智能化普及,2025Q1研发费用142.23亿元,同比+34.04%,占营收比重达8.33%;电动化领域发布“超级e平台”,实现兆瓦级充电功率;智能化领域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携手大疆发布“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预计2025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5024.19亿、6465.45亿、8157.37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4310.93亿、4442.08亿、4534.81亿元 [9] - 预计2025 - 2027年负债合计分别为6462.77亿、7414.44亿、8258.3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718.36亿、3315.31亿、4221.96亿元 [9] 现金流量表 - 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30.90亿、1553.57亿、1847.7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14.28亿、 - 714.28亿、 - 714.2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0.54亿、 - 131.56亿、 - 131.56亿元 [10] 利润表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102.33亿、12627.91亿、15153.50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8031.35亿、10039.19亿、11819.73亿元 [1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9.205亿、71.851亿、102.821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年成长率分别为30%、25%、20%,营业利润年成长率分别为47%、21%、43%,归母净利润年成长率分别为47%、21%、43% [12]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0.5%、20.5%、22.0%,净利率分别为5.9%、5.7%、6.8% [12] - 预计2025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2%、68.0%、65.1%,流动比率分别为0.9、1.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