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技术

搜索文档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7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0 17:30
销售情况 - 2025 年 6 月销售 382585 辆,同比增长 12.0%,上半年累计销售 2145954 辆,同比增长 33.0%,新能源累计销售超 1270 万辆 [2] - 自 2021 年新能源乘用车进入巴西市场,产品获超 13 万巴西家庭青睐,今年第一季度巴西销量突破 2 万台成当地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5 月在巴西汽车品牌零售销量排行中跃升第四,市占率达 9.7% [5] 合作项目 - 2025 年 7 月 7 日,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香港科技大学 - 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公司未来数年将投入数千万港元支持实验室运营,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探索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研究,开发新方案降低数据获取成本,用于训练具身智能大模型,还将开展自动驾驶方向深度合作 [2][3] 工厂进展 - 当地时间 7 月 1 日,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的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2023 年 7 月宣布在此建设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达 55 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 71 亿),新能源整车生产线规划产能 15 万辆,预计创造 2 万个就业岗位,还将构建本土化产业协作模式 [4] 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超级 e 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 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核心三电全维升级,充电功率 1 兆瓦(1000kW),1 秒 2 公里,闪充 5 分钟畅行 400 公里,单模块单电机功率 580kW,最高车速超 300km/h,首发搭载于汉 L、唐 L [6][7]
比亚迪(002594)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5-05-16 18:14
销量情况 - 2025 年 4 月公司销量 380089 辆,乘用车销售 372615 辆,同比增长 19.4% [2] - 4 月比亚迪品牌王朝丨海洋销售 347053 辆,腾势汽车 15388 辆,仰望汽车 135 辆,方程豹汽车 10039 辆 [2] - 4 月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售 78705 辆,同比增长 91.9% [2] 海外工厂布局 - 当地时间 4 月 28 日,比亚迪柬埔寨乘用车工厂奠基 [2] - 2025 年一季度,比亚迪在柬埔寨订单数同比增长 521% [2] - 2025 年 3 月 1 - 2 日金边白宫车展,比亚迪车展总订单量占比 24% [3] - 计划年底前在柬埔寨建成 10 家品牌门店,金边旗舰店占地 1.5 万平方米 [3] 澳大利亚市场进展 - 已布局 46 家门店,覆盖七大主要城市 [4] - 形成覆盖纯电、混动的全场景产品矩阵,含六款车型 [4] 电动化技术突破 - 发布超级 e 平台,推出闪充电池、3 万转电机和全新一代车规级碳化硅功率芯片 [5] - 充电功率 1 兆瓦(1000kW),1 秒 2 公里,闪充 5 分钟畅行 400 公里 [5] - 单模块单电机功率 580kW,最高车速超 300km/h,首发搭载于汉 L、唐 L [5] 兆瓦闪充站建设规划 - 未来规划在全国各地建设 4000 多座兆瓦闪充站 [6] - 独创“双枪充电”技术,全球首创“智能升压”充电技术 [7]
日产2024财年净亏损超300亿元,CEO警告需“背水一战”
搜狐财经· 2025-05-14 16:36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公司从盈利转入全面亏损,净亏损6709亿日元(约326 2亿元人民币)[1] - 全球销量334 6万辆同比下降近3%,合并净销售额12 6万亿日元(约6126 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 4%[1] - 营业利润698亿日元(约33 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下滑至0 6%[1] - 业绩下降主因是外汇、材料成本增加以及销售业绩下滑[1] 市场压力 - 中国区销量约69万辆,较三年前的113万辆近乎腰斩[4] - 在东南亚和北美市场因产品迭代和新品推出节奏缓慢而面临巨大压力[7] - 相较于丰田两个财年内接近两千亿日元的利润下滑,公司超过万亿日元的利润变动更凸显市场压力[4] 调整计划 - 新财年推出全新调整计划,包括降低成本、重新定义产品和市场战略、加强合作伙伴关系[9] - 短期降本计划目标实现约5000亿日元(约243 9亿元人民币)成本降低,可变和固定成本各占50%[10] - 截至2027财年全球制造工厂从17个减少至10个,年产能降至250万辆并备用50万辆产能冗余[10] - 同期裁员2万人,其中制造部门占65%,销售管理部门和研发部门分别占18%和17%[10] 战略调整 - 暂停在日本本土的磷酸铁锂工厂投资[10] - 将皮卡车型生产从阿根廷整合到墨西哥,并与雷诺重组印度市场业务[10] - 暂停2026财年之后的新品研发,优化现有供应商[10] - 考虑将中国供应商纳入中国以外的制造生态系统[11] 中国市场 - 未来搭载中国合作技术的车型将出口海外[11] - 公司表示将重塑中国市场的价值[11] 合作与挑战 - 在车辆智能化和电气化领域保持与本田的合作[11] - 正与其他日系车企探讨新的合作方式应对美国市场关税政策[11] - 暂停对2025财年营业利润、净利润和汽车自由现金流的指引预测[11]
深蓝汽车邓承浩:“淘汰赛”还在继续,今年目标是扭亏为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8:51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目标是扭亏为盈,2024年已实现单月盈利,成本控制良好 [1][7] - 当前处于高投入期,渠道、产品、技术、服务投入较大,但产品具备较好毛利 [1][8] - 现金流状况良好,品牌投入是关键期,渠道正全面焕新形象以迎接新车型S09 [6][8] 产品与技术合作 - 发布大六座旗舰SUV深蓝S09,售价23 99万-30 99万元,基于超级增程技术,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和乾崑智驾ADS3 3,2024年下半年将首批升级至ADS4 [1] - 与华为合作开发ADS SE智驾方案,目标价格从20万元下探至15万元,S09是双方在20万-30万元价位的合作典范 [1][2] - 采用双智驾路线:自研Deepal AD系统与华为乾崑系统并行,根据用户需求灵活提供 [1] 华为合作模式 - 定位为华为"最佳CP"而非"第六界",通过投资企业引望(长安系参投)获得技术普惠优势,避免重资产投入 [2][3] - 引望协助产品传播,公司聚焦年轻价格敏感用户群体,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体验 [3] 海外市场拓展 - 欧洲与东南亚为海外重点市场,依托长安现有海外团队、渠道、服务体系轻量化扩张 [4] - 欧洲市场策略强调技术领先与成本优势转化,将成本红利投入品牌与服务升级 [5]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行业淘汰赛将持续,差异化产品、领先技术、无短板+长板能力是关键存活条件 [8] - 短期竞争力依赖产品,长期依赖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持续领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