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创作
icon
搜索文档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揭晓 《好东西》获得最佳故事片奖
新华社· 2025-11-16 00:41
金鸡奖获奖名单 - 《好东西》获得最佳故事片奖,宋佳凭借该片获得最佳女主角奖,钟楚曦凭借该片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1] - 易烊千玺凭借《小小的我》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1] - 陈思诚、戴墨凭借《唐探1900》获得最佳导演奖 [1] - 袁富华凭借《水饺皇后》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1] - 《哪吒之魔童闹海》获得最佳美术片奖 [1] - 《志愿军:存亡之战》获得评委会特别奖,该片还获得最佳录音奖和最佳摄影奖 [1][2] - 乔榛、肖桂云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2] 电影节规模与行业意义 - 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参评影片共212部,覆盖主旋律、文艺片、商业巨制等多元类型,参赛影片数量及题材丰富性创近年之最 [2] - 金鸡奖定位为中国电影专家奖,旨在为行业树立专业标杆,本届评奖强化对创作生产动态的把握,以推出精品佳作并激发电影界创新创造活力 [2]
电影分镜艺术,重新打开感官|上海艺术周展览推荐
第一财经· 2025-11-09 11:07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概况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将于11月13日至17日举办,期间将集中举办超过百场艺术活动 [1] - 第十二届西岸艺博会联动五个展馆,成为历年来展出面积最大的一届 [1] - 第十三届ART021艺博会首次迎来东南亚画廊集中亮相,搭建"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新平台 [1] - 第15届上海双年展已于11月8日率先开启 [1] 重点展览活动详情 - Prada荣宅展览"一种语言:电影分镜艺术与其他视觉语言"汇集国内外30位电影创作者的分镜,展期为2025年11月4日至2026年2月1日 [2] - 第十五届上海双年展主题为"花儿听到蜜蜂了吗?",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展期为2025年11月8日至2026年3月31日 [5] - 上海久事美术馆举办"浪奔浪流:2025陈幼坚、欧阳应霁双个展",展期为2025年11月15日至2026年2月1日,是沪港双城文化对话的载体 [8] - 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10——60"展览,从近500位艺术家中精选近200件佳作,展期为2025年11月13日至2026年2月23日 [10] - 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融古烁新:宋元明清铜器的复古与创新"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联合主办,展期为2025年11月12日至2026年3月16日 [12][13] - 余德耀美术馆举办韩国艺术家崔旴嵐个展"奥德赛",展期为2025年11月15日至2026年3月1日,横跨其三十多年创作生涯 [14][15] -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重新发现时间:第二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展期为2025年11月9日至2026年3月22日 [17]
朱丽叶·比诺什亮相北京,现场喊话中国导演毕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6 15:50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中法影像对话活动 - 活动于本周在北京圆满闭幕,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重磅嘉宾,包括法国国际电影明星朱丽叶·比诺什 [1] - 活动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和中法建交61周年而特别策划,旨在深化中法电影文化互鉴,推动创作理念融合 [11] - 活动包含高端对话、艺术展映和学术交流等形式 [11] 活动参与阵容 - 中方代表阵容强大,汇聚导演乌尔善、薛晓路,演员刘烨、刘敏涛、冯绍峰、窦骁,电影音乐家蒙柯卓兰,制片人宁宁,学者尹鸿、董强、陈刚等电影、文化与学术领域代表 [13] - 法方代表团阵容豪华,由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领衔,包括国际电影大师让-雅克·阿诺、著名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卓别林电影家族成员卡门·卓别林与乌玛·卓别林等 [14] 朱丽叶·比诺什的职业生涯与成就 - 朱丽叶·比诺什是世界影坛享有盛誉的演员,职业生涯跨越四十余年,以深邃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洞察力闻名 [3] - 她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的主演,并凭借《蓝》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4] - 凭借《英国病人》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6] - 凭借《合法副本》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影史首位包揽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大满贯的演员 [7][19] - 其他代表作包括《新桥恋人》、《布拉格之恋》等 [9] 朱丽叶·比诺什的新作《亦吾亦舞》 - 比诺什自导自演的电影《亦吾亦舞》于9月19日亮相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并将其亚洲首映放在北京,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16] - 影片以纪录片形式呈现了2007年比诺什与编舞家阿库·汉姆共同创作舞剧《我之深处》及全球巡演的全过程,通过电影语言重构台前幕后的创作过程 [17] - 影片素材拍摄于2007年前后,由比诺什的妹妹记录,原始影像长达170小时,经过与3位剪辑师合作,第一版剪出9小时,最终通过挑选200张关键图片来构建影片结构 [21] 朱丽叶·比诺什对电影艺术的观点 - 对于电影的未来,比诺什认为市场回报只是一种评价标准,票房低的电影不一定不是精品,创作者应专注于创作精品,传递独特的思想和表达 [29] - 她建议年轻创作者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倾听内心的声音,关注最独特的感受,在迷失中找到方向,在挣扎中重获力量 [29] - 谈及片中舞蹈展现的亲密关系,她认为建立长久的爱情需要强大或成熟的智慧,要为彼此创造空间,容忍甚至喜欢上彼此的不同,包容不完美 [24] 朱丽叶·比诺什与中国的联系及合作展望 - 比诺什多次造访北京,表示每次来中国都仿佛“回到了纯真的孩子一般”,满怀好奇心地探索中国社会与文化,并期待未来继续参与中法电影文化交流 [26][11] - 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她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并为中国青年导演毕赣的《狂野时代》颁发特别奖,称赞其影片技法丰富、运镜复杂、充满独特想象力,精美得像手工艺品 [27] - 她表现出极大的期待,表示非常乐意与毕赣合作完成一部电影 [29]
《南京照相馆》编剧张珂:“相机与刺刀同样是武器”的隐喻深入人心
环球时报· 2025-08-28 06:53
电影叙事与创作特点 - 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切口和浸润式情感表达方式 以照片为载体折射南京大屠杀历史[1] - 通过相机与刺刀同样是武器的隐喻展现历史对立关系 照片既是记忆载体也是反击侵略的武器[1] 史料支撑与角色塑造 - 创作团队反复研读《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等史料 日军随军摄影师日记直接成为影片情节灵感来源[2] - 完整保留日军摄影师对血红色江面感叹画面绚丽的历史记载 融入角色池田的戏份中[2] - 伊藤角色设计为日本军国主义与法西斯的缩影 通过伪善表象揭示残酷本质[2] 海外传播与历史意义 - 影片陆续登陆北美 澳新 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通过电影媒介发出中国声音[3] - 明确宣示抗日战争胜利是反侵略 反法西斯 反军国主义的胜利 反驳日本右翼的终战表述[3] - 选择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特殊节点 海外传播具有重申历史真相的深远意义[3]
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聚焦“电影和观众在一起”
新华社· 2025-08-23 22:52
行业论坛与政策导向 - 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吉林长春举办 聚焦电影创作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主题为"从生活中来 到观众中去——电影和观众在一起" [1] - 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强调行业面临观众代际更迭 技术革命加速 竞争格局变化 国家战略召唤等机遇与挑战 呼吁新力量加入 [1] - 论坛由中宣部电影局主办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承办 吉林省委宣传部协办 [2] 创作方向与行业研讨 - 业界研讨现实题材影片创作 动画电影创新 观众变化与创新表达三大核心议题 [1] - 行业共识为扎根生活沃土 讴歌时代精神 抒发人民心声 实现电影与观众双向奔赴 [1] 市场数据与作品表现 -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覆盖2015年春节至2025年暑期 累计完成61个档期 67次周末 568部影片评价 [1] - 2025年度单片满意度前三名为《南京照相馆》《哪吒之魔童闹海》《罗小黑战记2》 [1] - 论坛发布30余部新片片单进行宣介 [1] 产业活动与人才培育 - 配套举办"中国电影新力量"展 展示不同时期代表性导演编剧经典作品 重点关注近年崛起的新生力量 [2]
《长安的荔枝》,“狡猾”的大鹏
虎嗅· 2025-07-16 13:30
电影改编策略 - 影版《长安的荔枝》通过压缩剧版35集内容至122分钟显著提升叙事效率[3] - 导演大鹏采用"人脉电影"模式整合付航、闫佩伦等喜剧演员及跨界客串(如贾樟柯、马伯庸)强化娱乐性[9][10] - 改编侧重满足大众情绪需求:胡商苏谅致富、郑平安免于惨死等结局调整降低观众心理不适[6] 导演创作特征 - 大鹏擅长流行元素拼贴与模板化叙事,近作均围绕"底层对抗强权"结构展开[20][21] - 镜头语言设计包含合家欢场景(游船大乐斗)与视觉符号强化(佛眼刘德华、木棉花散开)[11] - 存在艺术妥协:简化杨国忠为贪婪符号,官僚系统复杂性被牺牲以服务情绪调动[13][15] 市场定位与观众反馈 - 明确商业片定位,规避深刻议题,聚焦"看时沉浸/看完安慰"的观影刚需[4][6] - 通过职场化叙事(如将荔枝转运类比公司项目)引发当代观众职场焦虑共鸣[24] - 豆瓣未开分状态下,影评人评价呈现两极:认可娱乐性但批评艺术深度不足[25][26] 原著与改编差异 - 电影弱化马伯庸原著对王朝崩溃的微观审视,转向职场爽剧风格[22] - 关键人物关系缺乏铺垫(如李善德与苏谅友谊线),女性角色塑造流于符号化[15][16] - 保留原著核心事件(荔枝运输)但压缩7万字小说体量至标准电影时长[5] 技术表现 - 流程展示与宏观镜头调度有效呈现"荔枝之路"主题[11] - 情绪烘托段落(林邑奴牺牲、苏谅冰船救援)完成度较高[12] - 结尾独食荔枝镜头被指冗长,存在情绪讨巧倾向[17]
生活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21
电影行业现状与未来 - 中国电影院银幕总数已达全球第一 但存在"年轻人不愿进影院"的担忧 [3] - 技术进步带来多元观影方式 电影数量相比50年前有显著增长 [3] - 行业应鼓励多拍优质电影 通过大银幕提供差异化观影体验 [3] 电影创作理念 - 电影创作需注重故事普适性 确保观众能理解剧情 [1] - 优秀剧本需要长期酝酿 《天堂电影院》剧本构思耗时11年 [2] - 电影作品常源于创作者人生经历 部分电影会改编为小说 [2] 行业发展机遇 - 新技术催生新型观影模式 为行业带来发展空间 [3] - 坚持传统电影制作方式 同时积极应对行业变化 [3] - 行业新人可通过全情投入获得发展机会 [3]
金爵奖评委咏梅:女性创作仍缺乏,希望出演困境女性角色
第一财经· 2025-06-24 09:16
表演风格与成就 - 咏梅的表演风格以平静方式呈现复杂情感 过去数年塑造的角色如《地久天长》失独母亲和《出走的决心》隐忍女性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3] - 2019年凭借《地久天长》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 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演员 时年49岁 [3] - 《出走的决心》票房达1.24亿元 成功塑造困在家庭中女性形象 展现隐忍与决绝的复杂心理 [3] 职业经历与角色塑造 - 上世纪90年代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后 通过出演黑豹乐队MV进入演艺圈 从业30余年 [5] - 早期作品如《中国式离婚》中塑造独立职业女性形象 打破单亲母亲悲情刻板印象 [5] - 非科班出身的表演源泉来自生活体验 例如将父母离世痛苦融入《地久天长》角色塑造 [8] 行业观察与创作观点 - 今年上海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影片呈现多元面貌 包括中亚、拉美、欧洲作品及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9][10] - 三部入围华语片《长夜将尽》《脱缰者也》《比如父子》均获奖 年轻创作者实验性作品展现潜力 [10] - 女性导演作品在本届上影节占比提升 咏梅强调女性声音在行业中的重要性 [12] 未来发展方向 - 咏梅希望未来出演关注偏远地区女性处境的角色 帮助弱势群体被更多人看见 [1][12] - 建议年轻创作者保持耐心与判断力 在环境与创作矛盾时坚守艺术追求 [10]
李继宏:在《小王子》的光影里,编织跨越时空的文学之梦
环球网· 2025-04-15 14:20
翻译与创作计划 - 正在校订理查德·桑内特的《在一起》译稿,预计年底出版 [3] - 将翻译圣埃克苏佩里的《人的大地》,综合法文版和英文版推出全新中文版本 [3] 新版《小王子》动画电影 - 电影创作理念强调忠于原著,目标制作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3] - 电影旨在传递原著中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 [3] - 该电影是中国首次演绎外国大IP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开创意义 [4][5] - 电影将面向全球市场,有望助力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世界 [5] 出版作品 - 《我为何而活:罗素传》由果麦文化出品 [7] - 《小王子》由李继宏翻译,果麦文化出品 [9] - 《月亮和六便士》由李继宏翻译,果麦文化出品 [11] - 《瓦尔登湖》由李继宏翻译,果麦文化出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