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亿纬锂能(300014):技术为先,以产品力驱动出海之路
长城证券· 2025-09-16 21:00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核心观点 - 公司以电池技术为本夯实出海步伐 顺应欧洲电动化趋势精准部署当地市场并积极与主流车企合作共赢 [8]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亿元 76.8亿元 87.9亿元 对应PE分别为30倍 20倍 17倍 [8]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487.84亿元 同比增长34.4% 2024年营业收入486.15亿元 同比微降0.3%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达675.21亿元 同比增长38.9% 2026年达896.14亿元 同比增长32.7% 2027年达1173.84亿元 同比增长31.0% [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40.50亿元 同比增长15.4% 2024年归母净利润40.76亿元 同比增长0.6% [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将达50.05亿元 同比增长22.8% 2026年达76.83亿元 同比增长53.5% 2027年达87.88亿元 同比增长14.4% [1] - 预计ROE将从2024年的10.3%提升至2026年的15.5% [1] - 预计每股收益将从2024年的1.99元提升至2027年的4.30元 [1] 技术优势 - Omnicell大圆柱电池具备标准化 零膨胀和高强度等特性 全极耳技术可降低阻抗60% [2] - 定向泄压防爆设计可在4毫秒内触发 5秒内释放50%以上热量 [2] - 新一代硅基负极技术使能量密度提升超15% [2] - 系统层面钢壳强度达550MPa 结合1500MPa热成型钢底座与3500MPa航空级玻璃纤维 碰撞吸能高达1000J [2] - 搭载该电池的宝马新世代iX3车型实现CLTC综合续航超900公里 支持10分钟快速补能400公里以上 [2] 欧洲市场布局 - 匈牙利工厂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预计2026年竣工投产 为宝马集团德布勒森工厂供应大圆柱电池 [8] - 项目可为当地创造约1000个就业岗位 [8] - 公司发挥"全球制造 全球交付 全球服务"的体系能力 [8] 行业监管环境 - 欧盟《电池规例》已于2025年8月18日全面替代旧的电池指令 [3] - 自2027年2月18日起 在欧盟市场投放或投入使用的轻型交通工具电池 电动汽车电池及容量超过2kWh的工业电池必须配备数字记录 [3] - 欧盟电池护照制度将于2027年正式进入强制实施阶段 [3]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5日收盘价73.92元 总市值1512.20亿元 [4] - 近3月日均成交额28.84亿元 [4]
小鹏P7新电池技术发布
环球网· 2025-09-16 19:03
全新小鹏P7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全新小鹏P7正式发布并启动交付 上市首周销量表现良好 [1] - 702长续航Ultra版本订单比例达50% 成为较受欢迎配置 [1] 电池技术升级与性能 - 超薄磷酸铁锂5C电池由亿纬锂能与小鹏汽车联合研发 [1] - 电池包为行业较薄型号之一 有助于增加乘舱空间 [3] - 采用矮包叠片工艺 使得后排腿部空间有所增加 [3] - 具备较高能量密度 支持长续航能力 [3] - 支持800V+5C超快充技术 10分钟可补充525km续航 [3] - 从10%充电至80%需11分钟 [3] - 智能升压技术可适配多种公共充电桩 在180kW国网桩上10%-80%补能需22.5分钟 [3] 电池安全与耐久性 - 采用高于副车架设计和热成型钢底护板 [5] - 能有效应对托底、泡水、柱碰等工况 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 [5] - 经过1000次满充满放循环后电池健康度保持在90%左右 其中约2/3为5C超充 1/3为快充 [5] 企业合作与供应链关系 - 小鹏汽车与亿纬锂能合作自2020年开始 至今已超过五年 [7] - 亿纬锂能为小鹏G3、P5、P7、G9、X9等车型提供电池 [7] - 截至2024年双方合作装配车辆累计超过15万台 [7] - 亿纬锂能曾获得小鹏汽车"优秀供应商奖"等评价 [7] - 亿纬锂能产品出口至包括宝马在内的部分欧洲车企 [3] 公司背景与业务范围 - 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 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 [7] - 主要业务包括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7] - 客户涵盖部分国内及海外车企 [7] 行业发展趋势 - 电池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正在不断深化 [8] - 相关技术改进和产品升级预计将对用户体验和行业发展带来影响 [8]
每日速递|电动化进程低于预期,宁德时代退出芬兰电池项目
高工锂电· 2025-09-04 19:05
电池行业动态 - 宁德时代退出芬兰维美德汽车公司20.6%股份 芬兰政府与Pontos接手并注资3500万欧元 因欧洲电动化进程低于预期及汽车市场下行导致订单萎缩 [2] - 辉能科技与法国CEA-Liten合作开发可拆解式固态电池模块 支持单颗电芯更换以降低废弃量与维修成本 预计2025年慕尼黑车展展示 [3] - 金晟新能源再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业务覆盖三元及磷酸铁锂电池再生利用 产品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 [4][5] - 南都电源高压锂电产品通过美国UL9540A和UL1973认证 广泛应用于美国数据中心项目 提升国产储能技术国际认可度 [6][7] 材料领域进展 - 久吾高科中标罗布泊盐湖老卤提锂项目 金额8150万元 占公司2024年营收15.28% 预计提升盐湖提锂市场占有率及业绩 [7] 海外市场布局 - SK On与美国Flatiron Energy签署协议 2026-2030年供应最多7.2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 [8][9] - SK On将美国佐治亚州工厂部分电动车电池产线转为储能电池产线 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交付 [11] - 大众汽车削减美国工厂ID.4纯电动SUV产量 10月底起160名员工休假 因当地销量未达预期 [12] - 丰田宣布在捷克工厂生产纯电动车型 系欧洲首款本土制造电动车 配套电池设施获捷克政府6400万欧元投资 [13][14]
宁德时代港股涨超7%,A股大涨超12%!瑞银:上调H股目标价27%,由390港元上调至49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29 12:50
股价表现 - 宁德时代H股早盘涨超7% 中午收涨7.12%报436.20港元 成交额18.71亿港元 [2] - 公司A股大涨超12% H股自5月上市以来累计上涨57% [2] - H股较A股溢价约31% [2]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瑞银上调宁德时代H股目标价27% 由390港元升至49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2] - 目标价调整反映相对A股溢价25%的预测 [2] - 盈利及基本面预测维持不变 估值提升基于H股进一步上升可能性及同业估值参考 [2] 投资者观点与市场地位 - 全球投资者较国内投资者更看好宁德时代 认可其电池技术全球领导地位 [2] - 公司在欧洲市场份额呈现增长趋势 [2]
宁德时代申请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和用电装置专利,改善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金融界· 2025-08-27 09:12
公司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申请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和用电装置专利 公开号CN120545440A 申请日期2025年07月[1] - 专利采用第一加强件设计 与第一极耳连接区域总面积比值为1.0至1.5 提升结构稳定性[1] - 正极集流体厚度≥10μm且<13μm 负极集流体厚度≥4μm且<6μm 实现材料精细化控制[1] - 电解液含质量分数8%至30%羧酸酯类溶剂 优化电池化学性能[1] - 加强件材料与极耳极性匹配 正极极耳用铝/铝合金 负极极耳用铜/铜合金[1] 公司基本运营状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总部位于宁德市 属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 - 注册资本达440339.491万人民币 体现规模化运营实力[2] - 对外投资13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18次 显示产业链整合能力[2] - 拥有658条商标信息 5000条专利信息 996项行政许可 凸显知识产权优势[2]
比亚迪申请极片、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专利,提升极片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
金融界· 2025-08-26 08:28
公司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极片、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的专利 公开号CN120545304A 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1] - 专利通过差异化活性材料粒径分布设计 第一边缘区域与第一中间区域活性材料平均粒径D50不同 第二边缘区域与第二中间区域活性材料平均粒径D50大小关系相反[1] - 该技术可提升极片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 降低极片两端疲劳失效速率 提高极片使用寿命[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 总部位于深圳市 主要从事汽车制造业[2] - 企业注册资本达303906.5855万人民币[2] - 公司对外投资企业106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996次[2] 公司知识产权布局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1820条 专利信息5000条[2] - 公司还拥有行政许可149个[2]
国轩高科取得电池包和电池系统专利,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金融界· 2025-08-21 15:08
公司专利技术突破 - 公司于2025年8月21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电池包和电池系统"专利 授权公告号CN223245672U 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 [1] - 专利通过将电池管理模块设置在壳体接插板和电池模组之间 优化内部空间利用率 提升电池包能量密度 [1] - 采用接插板集成接插口设计 使采集线束直接引出至接口 减少线束长度约30% 避免影响电池模组布局 [1] 公司综合实力 - 公司成立于2006年 注册资本1000亿元人民币 专注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 - 公司拥有5000项专利技术储备 69项商标注册 28项行政许可 体现强大研发创新能力 [2] - 通过54家对外投资企业构建产业生态链 参与332次招投标项目显示市场活跃度 [2]
上汽通用五菱取得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专利,提高模组及电芯的返修性
金融界· 2025-08-16 10:10
公司专利技术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名为"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专利 授权公告号CN223230386U 申请日期为2024年07月 [1] - 专利涉及电池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 包括壳体 液冷组件和电芯固定盘 液冷组件支撑于电芯固定盘上 [1] - 液冷组件包括两个集水室 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 两个集水室之间连通多个散热管 相邻散热管之间形成电芯安装位 [1] - 电芯下端与电芯固定盘之间 电芯外壁与散热管侧壁之间通过导热结构胶连接 多个电芯上端通过集流板电连接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 位于柳州市 从事汽车制造业 [1] - 企业注册资本166807.6667万人民币 [1] - 公司对外投资1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356次 [1]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2685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721个 [1]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14 21:58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共建 [2][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 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市场增速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 [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和三晶股份 [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 [4] - 美国为最大市场 因户外运动群体大和房车文化盛行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应急用电需求增长最快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和应急需求 [4]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EcoFlow、德兰明海BLUETTI、华宝新能Jackery、安克创新Anker、大疆DJI、Goal Zero、马贝罗MARBERO、公牛、纽曼Newsmy和绿联UGREEN [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加剧 [5] 技术发展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严峻 [5] - 移动电源新国标强制实施 对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5] 论坛议程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 [9]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电池技术趋势、欧美市场趋势、出海供应链策略、智能BMS技术、高安全电池解决方案 [9] - 分析便携式储能新国标安全变化、大圆柱电池应用、固态电池应用、户外经济与应急备灾市场、移动储能机器人、出海认证与价格竞争、电芯到系统安全 [9] - 研讨下一代大电芯户储技术路线、高功率产品安全、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日标JET与欧标VDE安全门槛、新国标高安全电池产品、固态与钠电池应用趋势 [9] 参会规模与企业 - 线下600+核心企业决策者参与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11]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储能、便携式储能、锂电池及配套材料设备领域 包括华为、比亚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贝特瑞、恩捷股份、先导智能等头部厂商 [13]
中国铁塔申请通信基站蓄电池远程核容方法等专利,实现高效、低成本、高精度的蓄电池容量管理
金融界· 2025-08-09 17:03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通信基站蓄电池的远程核容方法、系统及设备"的专利 公开号为CN120446765A 申请日期为2025年05月 [1] - 专利属于电池技术领域 涉及通信基站蓄电池的远程核容方法 包括初次核容 数据拟合 备电时长计算 浅度放电 误差判断等步骤 [1] - 技术方案通过拟合基准放电曲线和公式 实现远程监测电池性能 误差超出预设范围时需重新确定基准数据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总部位于北京市 主营业务为土木工程建筑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达1760084.7102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182条 专利信息771条 行政许可76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