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贸易

搜索文档
临港新片区经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仓龙:做实“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 打造第二总部集群
搜狐财经· 2025-08-20 07:59
经济表现与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 [3] - 新增市场经营主体10万家 累计达15.6万家 [3] - 保税维修进出口值300亿元 同比增长180% [11][14] - 实到外资复合年均增速约9.8% 2025年1-7月实到外资10.18亿美元 同比增长142.3% [14] 企业发展与集聚 - 境内外上市企业从2020年9家增至2024年17家 [3] - 总部类企业从2020年14家增至2024年89家 [11][14] - 集聚700余家金融机构和投资企业 [3] - 本外币存贷款规模年增长20% [3] 离岸贸易创新 - 离岸贸易收付汇总额4300亿元人民币 离岸贸易占比70% [12][16] - 完成超15000笔离岸贸易真实性验核业务 [12][16] - 试点企业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完成离岸贸易结算 累计规模63亿元 [6] - 离岸贸易企业海外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30% [5] 金融开放与创新 - 国际再保险登记中心场内交易规模39.26亿元 登记保费超842亿元 [7] - 创新飞机租赁承保模式 境内分保比例达80% 承保价格下降超1/3 [8] - 开展算力设备融资租赁业务 服务算力产业国际化发展 [8] - 累计减免税款1.82亿元 惠及377家企业 [8] 制度创新与开放举措 - 形成首创性案例166个 其中全国首创79个 [3] - 实施ODI备案审批事权优化 办理效率提升 [5] - 开展数据跨境"负面清单+操作指引"模式 [9] - 允许外资企业开展增值电信业务 [9] 人才引进与人口增长 - 累计引进落户人才14.1万人次 年均增长80% [4] - 片区常住人口达58万人 [4] 服务平台建设 - "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面积超2000平方米 设10个咨询窗口 [11][15] - 集聚专业服务机构500余家 服务出海企业超1000家 [12][15] - 建立全球40余个联络站 覆盖10多个省份 [11][15] - 线上服务矩阵提供备案咨询 国别风险查询等工具 [12][16] 产业发展重点 -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等关键产业 [8] - 推动跨境医疗服务创新 发布实施方案 [9] - 打造"全球接单 境外加工 离岸结算"模式 [6] - 构建"分入+分出+经纪"再保险业态 [7]
“头雁”临港新片区以制度创新答题
搜狐财经· 2025-08-18 08:54
制度创新成果 - 形成突破性制度创新典型案例166个 其中全国首创案例79个 [1][2] - 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破冰探索 已有20多家企业开展"来数加工"业务 [1][2] - 建立"负面清单+操作指引"数据跨境管理模式 设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并搭建跨境数据专线 [5] 外资开放试点 - 成功帮助三家外资企业获得增值电信试点牌照 包括科戈波特货运代理公司 [3] - 试点放开外资增值电信业务持股比例限制 为外资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3] - 外资增值电信试点覆盖国际数据云服务、离岸金融贸易、航贸数字化等创新领域 [3] 贸易便利化措施 - 洋山特殊综保区首创"径予放行"政策 货物通关时间由2天缩短至2小时 [4] - 政策减少企业50%报关成本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9% [4] - 政策覆盖上海港主要口岸 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时效敏感产业受益显著 [4] 跨境金融创新 - 落地全国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 金额1.48亿元 [6] - 试点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 帮助国内企业境外收购 [6] - 离岸贸易免征印花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 试点范围全国扩围 [6] 离岸贸易发展 - 离岸贸易规模突破150.4亿美元 增长23.6% 占全市比重48.2% [7] - 集聚超百家企业开展离岸贸易 央行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试点 [6][7] - 离岸贸易审单结算从几天缩短至秒级 破解结算效率难题 [6] 再保险制度探索 - 建立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 推出凭证和数据标准化方案 [7] - 减少保险机构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尾差"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7] - 制定中国特色再保险登记交易标准 提升全球话语权 [7] 科技创新支持 - 高新技术企业从254家增长至1596家 [9] - 启动"拨改投"创新试点 单个团队最高支持500万元 [9] - 每年投入2亿元资金 通过专项补贴支持早期创业团队 [9] 人才与城市建设 - 发布创客新政"十二条" 启动近1万平方米"临港·创客之家" [8] -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区和青年创业生态标杆区 [10] - 强化对科创青年人才集聚的支持 以制度创新滋养创新创业城市 [8][10]
助力跨境企业高效结算,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落地首笔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离岸贸易业务背景核验试点业务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08:40
业务创新 -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成功落地首笔跨境金融服务平台离岸贸易背景核验试点业务 为某化工外贸企业完成近50万美元离岸转手买卖结算[1] - 通过平台实时核验贸易背景真实性 业务办理时效较传统模式提高2-3个工作日[1] - 该业务通过平台与海关 税务等多部门数据安全共享与交叉验证 运用大数据手段显著提升背景核验自动化 标准化与可信度[2] 战略意义 - 离岸贸易是提升我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新型国际贸易形态[1] - 试点业务是深入贯彻国家支持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决策部署的有效实践[1] - 业务依托金融科技赋能 服务上海"五个中心"特别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1] 行业痛点解决 - 离岸贸易因"两头在外"特点 长期存在背景真实性核查信息获取难 链条验证繁 耗时长等痛点[2] - 新模式下银行单证审核时间大幅缩短 有效防范业务风险[2] - 切实解决离岸贸易企业背景证明难题 为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扫清关键障碍[2] 发展前景 - 公司将继续拓展离岸贸易结算 跨境融资等多元化服务[2] - 为更多"引进来""走出去"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离岸经贸结算服务[2] - 助力构建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离岸贸易金融生态[2]
两项金融服务政策已取得积极进展
金融时报· 2025-07-25 10:28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实施八项政策举措 包括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和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优化升级 [1] - 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首创以离岸贸易专营公司为载体 依托自由贸易账户"电子围网"功能 实现"一线"彻底放开 [1] - 截至7月18日 参与试点的离岸贸易专营公司共完成离岸贸易业务22笔 跨境收支合计6.48亿元 [1] 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于6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及指引 [1] - 试点依托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自由贸易账户子系统开发专项监测模块 有效防控风险 [1] - 下一步将推进条件成熟的银行和企业开展试点业务 扩大政策受益面 探索数字人民币在离岸贸易结算中的应用 [1]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6月19日发布《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 - 账户功能升级旨在构建"较高准入门槛 二线审慎可调控的有限渗透 一线自由收付"的资金管理架构 [2] - 正在推进试点银行和企业遴选准备 RCPMIS-自由贸易账户子系统数据采集及专项监测模块系统开发相关工作 [2]
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在横琴落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20:07
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施离岸贸易免征印花税政策 广东集星金属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受益企业 其1.2亿元合同享受免税[1]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4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适用范围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企业离岸转手买卖业务[1] - 广东集星金属通过政策实现3.5万元税额减免 公司长期开展离岸贸易业务[1] 政策实施效果与优势 - 合作区具备"澳车北上"和"一签多行"政策优势 地理条件利于跨境要素流动和澳门经济多元发展[1] - 税收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吸引跨境企业在合作区集聚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形成[1] - 横琴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筛选符合条件企业 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 推动政策直达快享[2] 后续推进措施 - 税务部门将联合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推动离岸贸易业务健康发展[2] - 持续收集企业反馈 解决政策享受过程中的新问题 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2]
舟山市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作出最新部署
期货日报· 2025-07-21 07:17
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 舟山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蓝色门户,在油气全产业链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保税燃料油加注量跃居全球前列,原油非国营贸易试点催生千亿级交易市场 [1] - 2024年11月13日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舟山迎来开放发展历史性机遇 [1] - 2025年3月舟山市政府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舟山行动方案》,提出10项市级层面支持事项和任务举措 [1]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 2025年6月28日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整合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浙江省能源集团、浙江省海港集团资源,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多品类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 [2] - 该中心是浙江省构建现代化大宗商品流通体系、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一步,对深化国内外市场联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2] "舟山价格"体系发展 - "舟山价格"成为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保税船燃油现货价格指数,打破海外市场垄断 [3] - 2025年发布国内首个绿色燃料仓储市场价格指导产品,包括"舟山生物柴油仓储综合价格"和"舟山生物柴油仓储可用商业库容" [3] - 截至6月末通过舟山价格窗口(POZZ)系统成交现货2.45万吨,涉及金额约8830万元 [3]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舟山市政府研究梳理大宗商品期现一体化场外市场政策体系,承接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4] - 起草制定《舟山大宗商品人才筑基垒峰行动实施方案》,完善人才专项政策 [4] - 下一步将加快交易中心建设,深化期现联动,丰富交易品种,优化交易模式,提升交易规模和价格影响力 [4]
“同江桥头经济区”中俄经贸合作洽谈会举行 26个项目集中签约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19:52
中俄经贸合作洽谈会成果 - 同江桥头经济区举办中俄经贸合作洽谈会,现场签约26个重点项目,涵盖智慧物流、跨境贸易、高端制造、农业合作等多个领域 [1] - 签约项目包括"两国双园"模式创新探索、"设备研发+技术服务"联合体市场开拓以及跨境金融、数字供应链等新业态布局 [2] 同江口岸区位优势 - 同江市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犹太自治州,是同江口岸所在地,具备水运、公路、铁路三种运输方式,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多式联运口岸 [1]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同江市委书记表示将全力打造中俄合作新高地,提供开放政策、优质资源及贴心服务支持企业发展 [1] - 同江市长推介政策支持、产业布局及营商环境,邀请企业参与跨境结算、供应链金融、离岸贸易、资源加工、跨境电商及新兴产业等领域合作 [1] 对俄贸易组织化进展 - 同江市对俄贸易产业协会正式揭牌,标志着对俄经贸合作进入组织化、规范化新阶段 [2] 俄方合作意愿 - 俄罗斯犹太自治州代表表示愿与中方拓展多领域合作,推动跨境协同发展 [1] 项目战略意义 - 签约项目将发挥同江口岸优势,促进中俄资源、技术、市场高效对接,助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2]
厦门自贸片区让“买卖全球”更便利
金融时报· 2025-06-24 10:04
厦门自贸片区发展成就 - 厦门自贸片区10年累计推出632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53项,31项经验被国务院全国推广,5个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3] - 片区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二步,成为改革政策密度最高、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 [3] -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需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 [1] 离岸贸易创新突破 - 厦门2018年率先探索离岸贸易,上线"环球供应链与离岸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物流信息交叉验证 [4] - 2025年获批全国离岸转手买卖免征合同印花税试点,预计企业年均减负4000万元 [4][5] - 工商银行通过电子单证审核、风控模型校验等技术简化跨境收付汇流程,并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 [5] 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 - 2024年外汇管理局在厦门实施5项经常项目和3项资本项目试点政策,优质企业收付款效率显著提升 [7] - 某国企超期限退汇业务办理时间从一周缩短至1个工作日 [8] - 跨境人民币结算近5年平均增速27.7%,2024年新政策撬动结算增量212.88亿元 [9] 人民币国际化实践 - 厦门金华南公司通过跨境人民币结算规避美元汇率波动风险,500万美元订单锁定3615万元人民币收入 [10] - 跨境人民币结算使企业资金周转周期缩短,财务管理成本降低 [11] - 中信银行表示政策红利推动企业跨境结算降本增效,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作用持续增强 [11]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索离岸金融的发展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5-21 20:38
离岸金融的战略意义 - 我国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索离岸金融发展路径,立足国内实体经济需求并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形成境内外协同发展新格局 [1] - 离岸金融是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对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具有关键作用 [2] 离岸金融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 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能吸引全球金融资源汇聚,提升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如新加坡、中国香港、伦敦等案例 [2] - 离岸金融业务(银行、保险、债券、衍生品等)丰富金融市场功能,满足多元化需求,强化资源配置能力 [3] - 推动金融机构国际化,促进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经验 [4] 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的协同效应 - 离岸金融为离岸贸易提供跨境支付、信贷等服务,助力企业应对资金压力并拓展业务 [5] - 离岸金融赋能中资企业境外经济活动(产能转移、跨境并购等),形成与离岸经济的良性循环 [6] 离岸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 境内外离岸金融标准不一致导致监管套利问题,如贷款条件差异 [8] - 境内离岸账户体系功能不足(如自贸区账户适用境内规则),限制人民币国际化 [9] - 离岸金融产品创新滞后,自贸区探索多处于理论阶段,未进入实质性试点 [10] - 法制建设进度缓慢,仅自贸区账户和自贸债立法取得进展 [11] 离岸金融发展的路径建议 - 在上海自贸区试点设立离岸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监管,服务境内外企业 [12] - 加快离岸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延长沙盒测试时间以探索风险应对方式 [13] - 推动境内外市场互联(如债券通南向通扩容)、监管协同(区块链技术应用)及税收优化(豁免增值税) [14][15] -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CRS、反洗钱框架),设立离岸贸易法院,并加快离岸金融立法 [16][17]
厦门自贸片区发布十条举措助力离岸贸易加速发展
人民网· 2025-04-18 18:28
离岸贸易支持政策发布 - 厦门自贸片区发布《十条举措》涵盖金融便利化、数字化赋能、人才保障、监管协同等五大类共十条举措 [1] - 政策包括购销合同免印花税、离岸贸易利润奖励、人民币跨境结算奖等 [1] - 通过多维度政策系统集成形成"政策+服务+生态"组合拳 [1] 印花税优惠政策 - 厦门获批全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试点地区 [1] - 政策预计每年可为厦门企业减负4000万元 [2] - 印花税协税模块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提升企业办税效率 [3] 金融服务平台升级 - 环球供应链与离岸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二期)新增印花税协税模块 [3] - 平台实现合同与国际收支精准匹配、协税信息一键送达 [3] - 平台整合企业、银行及政府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 [2] 政策实施效果 - 政策将显著增强厦门离岸贸易国际竞争力 [2] - 支持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2] - 促进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 [2] 厦门自贸片区发展 -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是厦门自贸片区重要平台 [3] - 片区积极探索做强离岸贸易优势业务 [3] - 持续推动离岸贸易产业集聚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