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岸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两项金融服务政策已取得积极进展
金融时报· 2025-07-25 10:28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政策举措 - 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实施八项政策举措 包括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和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优化升级 [1] - 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首创以离岸贸易专营公司为载体 依托自由贸易账户"电子围网"功能 实现"一线"彻底放开 [1] - 截至7月18日 参与试点的离岸贸易专营公司共完成离岸贸易业务22笔 跨境收支合计6.48亿元 [1] 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于6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及指引 [1] - 试点依托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自由贸易账户子系统开发专项监测模块 有效防控风险 [1] - 下一步将推进条件成熟的银行和企业开展试点业务 扩大政策受益面 探索数字人民币在离岸贸易结算中的应用 [1] 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6月19日发布《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 - 账户功能升级旨在构建"较高准入门槛 二线审慎可调控的有限渗透 一线自由收付"的资金管理架构 [2] - 正在推进试点银行和企业遴选准备 RCPMIS-自由贸易账户子系统数据采集及专项监测模块系统开发相关工作 [2]
舟山市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作出最新部署
期货日报· 2025-07-21 07:17
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 - 舟山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蓝色门户,在油气全产业链改革中取得显著成效,保税燃料油加注量跃居全球前列,原油非国营贸易试点催生千亿级交易市场 [1] - 2024年11月13日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舟山迎来开放发展历史性机遇 [1] - 2025年3月舟山市政府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舟山行动方案》,提出10项市级层面支持事项和任务举措 [1]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 2025年6月28日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整合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浙江省能源集团、浙江省海港集团资源,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多品类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 [2] - 该中心是浙江省构建现代化大宗商品流通体系、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一步,对深化国内外市场联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2] "舟山价格"体系发展 - "舟山价格"成为全球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保税船燃油现货价格指数,打破海外市场垄断 [3] - 2025年发布国内首个绿色燃料仓储市场价格指导产品,包括"舟山生物柴油仓储综合价格"和"舟山生物柴油仓储可用商业库容" [3] - 截至6月末通过舟山价格窗口(POZZ)系统成交现货2.45万吨,涉及金额约8830万元 [3]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舟山市政府研究梳理大宗商品期现一体化场外市场政策体系,承接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4] - 起草制定《舟山大宗商品人才筑基垒峰行动实施方案》,完善人才专项政策 [4] - 下一步将加快交易中心建设,深化期现联动,丰富交易品种,优化交易模式,提升交易规模和价格影响力 [4]
“同江桥头经济区”中俄经贸合作洽谈会举行 26个项目集中签约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19:52
中俄经贸合作洽谈会成果 - 同江桥头经济区举办中俄经贸合作洽谈会,现场签约26个重点项目,涵盖智慧物流、跨境贸易、高端制造、农业合作等多个领域 [1] - 签约项目包括"两国双园"模式创新探索、"设备研发+技术服务"联合体市场开拓以及跨境金融、数字供应链等新业态布局 [2] 同江口岸区位优势 - 同江市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犹太自治州,是同江口岸所在地,具备水运、公路、铁路三种运输方式,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多式联运口岸 [1]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同江市委书记表示将全力打造中俄合作新高地,提供开放政策、优质资源及贴心服务支持企业发展 [1] - 同江市长推介政策支持、产业布局及营商环境,邀请企业参与跨境结算、供应链金融、离岸贸易、资源加工、跨境电商及新兴产业等领域合作 [1] 对俄贸易组织化进展 - 同江市对俄贸易产业协会正式揭牌,标志着对俄经贸合作进入组织化、规范化新阶段 [2] 俄方合作意愿 - 俄罗斯犹太自治州代表表示愿与中方拓展多领域合作,推动跨境协同发展 [1] 项目战略意义 - 签约项目将发挥同江口岸优势,促进中俄资源、技术、市场高效对接,助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2]
厦门自贸片区让“买卖全球”更便利
金融时报· 2025-06-24 10:04
厦门自贸片区发展成就 - 厦门自贸片区10年累计推出632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53项,31项经验被国务院全国推广,5个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3] - 片区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二步,成为改革政策密度最高、效果最突出的系统集成地之一 [3] -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需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 [1] 离岸贸易创新突破 - 厦门2018年率先探索离岸贸易,上线"环球供应链与离岸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物流信息交叉验证 [4] - 2025年获批全国离岸转手买卖免征合同印花税试点,预计企业年均减负4000万元 [4][5] - 工商银行通过电子单证审核、风控模型校验等技术简化跨境收付汇流程,并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汇率风险 [5] 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 - 2024年外汇管理局在厦门实施5项经常项目和3项资本项目试点政策,优质企业收付款效率显著提升 [7] - 某国企超期限退汇业务办理时间从一周缩短至1个工作日 [8] - 跨境人民币结算近5年平均增速27.7%,2024年新政策撬动结算增量212.88亿元 [9] 人民币国际化实践 - 厦门金华南公司通过跨境人民币结算规避美元汇率波动风险,500万美元订单锁定3615万元人民币收入 [10] - 跨境人民币结算使企业资金周转周期缩短,财务管理成本降低 [11] - 中信银行表示政策红利推动企业跨境结算降本增效,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作用持续增强 [11]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索离岸金融的发展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5-21 20:38
离岸金融的战略意义 - 我国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探索离岸金融发展路径,立足国内实体经济需求并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形成境内外协同发展新格局 [1] - 离岸金融是全球金融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对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具有关键作用 [2] 离岸金融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 - 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能吸引全球金融资源汇聚,提升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如新加坡、中国香港、伦敦等案例 [2] - 离岸金融业务(银行、保险、债券、衍生品等)丰富金融市场功能,满足多元化需求,强化资源配置能力 [3] - 推动金融机构国际化,促进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经验 [4] 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的协同效应 - 离岸金融为离岸贸易提供跨境支付、信贷等服务,助力企业应对资金压力并拓展业务 [5] - 离岸金融赋能中资企业境外经济活动(产能转移、跨境并购等),形成与离岸经济的良性循环 [6] 离岸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 境内外离岸金融标准不一致导致监管套利问题,如贷款条件差异 [8] - 境内离岸账户体系功能不足(如自贸区账户适用境内规则),限制人民币国际化 [9] - 离岸金融产品创新滞后,自贸区探索多处于理论阶段,未进入实质性试点 [10] - 法制建设进度缓慢,仅自贸区账户和自贸债立法取得进展 [11] 离岸金融发展的路径建议 - 在上海自贸区试点设立离岸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监管,服务境内外企业 [12] - 加快离岸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延长沙盒测试时间以探索风险应对方式 [13] - 推动境内外市场互联(如债券通南向通扩容)、监管协同(区块链技术应用)及税收优化(豁免增值税) [14][15] -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CRS、反洗钱框架),设立离岸贸易法院,并加快离岸金融立法 [16][17]
厦门自贸片区发布十条举措助力离岸贸易加速发展
人民网· 2025-04-18 18:28
离岸贸易支持政策发布 - 厦门自贸片区发布《十条举措》涵盖金融便利化、数字化赋能、人才保障、监管协同等五大类共十条举措 [1] - 政策包括购销合同免印花税、离岸贸易利润奖励、人民币跨境结算奖等 [1] - 通过多维度政策系统集成形成"政策+服务+生态"组合拳 [1] 印花税优惠政策 - 厦门获批全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试点地区 [1] - 政策预计每年可为厦门企业减负4000万元 [2] - 印花税协税模块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提升企业办税效率 [3] 金融服务平台升级 - 环球供应链与离岸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二期)新增印花税协税模块 [3] - 平台实现合同与国际收支精准匹配、协税信息一键送达 [3] - 平台整合企业、银行及政府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 [2] 政策实施效果 - 政策将显著增强厦门离岸贸易国际竞争力 [2] - 支持企业拓展全球业务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2] - 促进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稳定 [2] 厦门自贸片区发展 - 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是厦门自贸片区重要平台 [3] - 片区积极探索做强离岸贸易优势业务 [3] - 持续推动离岸贸易产业集聚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