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直播预告】重磅揭秘!科技板块下半年如何演绎?
天天基金网· 2025-07-31 20:07
由天天基金独家播出的《下半年配置诊疗室》直播特别策划现已正式上线! 长按下方二维码 或 点击文末阅 读原文 提前锁定心仪场次,预约直播不迷路! 更有京东卡、遮阳伞等大量好礼等你来抽~ 明天(8月1日),东方基金、北信瑞丰基金以及工银瑞信基金将带来三场直播,讲述下半年科技、AI、港股科技板块的 投资机会,欢迎一键预约观看哦~ 8月1日(周五)14:00 主题:《抢先看!科技板块下半年如何演绎?》 时间:8月1日 14:00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预约↓ 8月1日(周五)15:00 主题:《下半年AI板块行情催化剂是什么?》 还有好礼等你赢! 分享、点赞、在看 顺手三连越来越有钱 时间:8月1日 15:00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预约↓ 8月1日(周五)16:00 主题:《下半年甘谷科技投资机会展望》 时间:8月1日 16:00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预约↓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天天基金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 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转引的相关 ↓ 点击"阅读原文" 预约查看更多直播 ...
QDII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机构加码布局港股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1:53
QDII基金规模与配置趋势 - 截至6月末中国境内QDII基金数量达319只规模6837.7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1.85%创历史新高[1][2] - 二季度投资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在份额增幅前十中占八席港股科技主题表现尤为突出[1][2] - 华夏恒生科技ETF(QDII)份额大增95.13亿份居首其他科技主题ETF份额增幅在21-36亿份区间[2] - 非科技板块中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QDII)份额增长11.57亿份[2] 全球资产配置动态 - 博时标普500ETF华夏纳斯达克100ETF等权益类QDII基金份额增长显著[3] - 南方亚洲美元收益债券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券等固收类QDII产品同样受资金青睐[3] 公募基金港股配置情况 - 内地可投港股公募基金(非QDII)达4048只总资产2.62万亿元环比增1532亿元[4] - 主动型基金港股持仓7343亿元环比增12.8%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升至39.8%的历史高位[4] - 生物科技银行保险板块持仓提升最多媒体娱乐制药零售板块持仓绝对值最高[4] - 信达生物三生制药泡泡玛特成为二季度公募增持最多的港股标的[4] 港股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年内分别上涨27.43%和26.77%领跑全球主要市场[5] - 嘉实基金认为港股科技资产性价比提升AI智能驾驶先进制程是长期方向[6] - 万家基金看好港股因宏观经济反弹全球竞争力企业聚集及降息周期带来的资本流入[6]
劝君不做孙正义
虎嗅APP· 2025-07-24 08:18
孙正义的投资生涯 - 2022年马斯克亏损1650亿美元打破孙正义保持22年的"史上亏钱最多"纪录(原纪录为586亿美元)[3] - 投资风格呈现极端波动性:2020财年创日本企业最高年度净利润,随即因WeWork上市失败刷新单季度亏损纪录[3] - 通过ARM上市实现千亿美元回血,此前曾因监管问题搁置400亿美元出售计划[35] 早期资本积累 - 70年代通过美日电子产业时间差套利:将日本过气游戏机空运至美国销售,物流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3天[11][12] - 80年代受《美日半导体协议》影响前完成原始积累,代购模式依赖国家间产业发展时间差[14] - 1995年投资雅虎200万美元,次年追加1亿美元获30%股份,科网泡沫期间创造近百倍回报[15] 关键投资案例 - 1999年2000万美元投资阿里,2014年上市时回报达2900倍[24][25] - 2005年预判iPhone颠覆性,2006年斥资155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日本子公司,2008年获iPhone日本独家代理权使市占率从17%升至23%[26][27] - 2016年240亿英镑收购ARM,2023年上市后市值超1500亿美元[35] AI领域布局 - 2016年起在季度报告中提及AI超500次,愿景基金向400余家AI公司投入1400亿美元[36] - 但26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AI初创公司中仅投中1家,主要项目被微软/谷歌/亚马逊等产业资本垄断[37] - 2019年指出日本AI人才匮乏,2025年计划每年支付30亿美元引入OpenAI技术[40][42] 投资哲学与局限 - 投资逻辑依赖技术代际差套利,从美日电子产业到中美互联网均体现该特点[28] - 与巴菲特形成对比:追求成为创新踏空者而非接盘侠,但受限于日本本土创新生态[45][46] - 当前困境体现为:在AI竞赛中日本缺乏技术人才,软银资本优势被产业资本稀释[41][43]
机构研究周报:有一点2014年底味道,利率下行趋势或放缓
Wind万得· 2025-07-14 06:42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环境与2014年底有相似之处,包括投资者赚钱效应积累、政策目标明确等,市场等待催化因素 [1][5] - 中长期债市仍值得看好,但短期利率下行趋势或放缓 [1][18] - 资金驱动成为A股主导逻辑,科技板块是核心进攻方向 [4] - 港股具备高性价比及弹性空间,互联网龙头与新消费资产值得关注 [6][7] - 反内卷政策与AI技术驱动下半年行业配置 [9][10] - 美债保持相对突出的投资价值,源于稳定的票息收益和市场对利率中枢下移的预期 [20] 焦点锐评 - 中国6月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首转涨,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14个月新高 [2] - 6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2] - 下半年低通胀格局或将延续,国内政策利率下调空间较大 [2] 权益市场 - A股市场已与传统宏观因子脱钩,资金驱动成为主导逻辑,保险资金全年增量预计近万亿,其中30%用于A股投资 [4] - 科技板块具备高胜率和高赔率的投资逻辑,是资金配置的核心进攻方向 [4] - 港股盈利预期不弱,配置价值凸显,美联储潜在降息及南向资金流入有望继续改善港股流动性 [6][7] - 大类资产表现回顾:万得全A今年以来上涨8.00%,恒生指数上涨20.34%,标普500上涨6.43%,COMEX黄金上涨27.61% [8][9] 行业研究 - 反内卷政策驱动钢铁、新能源等领涨,AI推动科技龙头表现 [9] - Grok-4推出后,AI推理能力大幅跃升,多模态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10] - 短期市场流动性或持续偏强,建议关注港股银行、AI算力、反内卷和稳定币等主题 [11] - 行业表现:房地产一周上涨6.12%,钢铁上涨4.41%,非银金融上涨3.96%,计算机上涨3.22% [12][14] 宏观与固收 - 中长期债市仍值得看好,但短期利率下行趋势或放缓 [18] - 当前转债价格和估值均处于高位,平均收盘价和中位数均达2020年以来93%分位数 [19] - 美债保持相对突出的投资价值,源于稳定的票息收益和市场对利率中枢下移的预期 [20] 资产配置 - 建议继续采取"红利基础仓+小盘成长"的哑铃型配置策略 [22][23] - 红利基础仓重点关注高股息和高自由现金流回报资产,小盘成长方面偏向政策催化效应显著的高弹性次新股 [23]
Google 收编Windsurf,xAI估值或达2000亿美元:2025年投资机构怎么看? | Jinqiu Select
锦秋集· 2025-07-12 14:24
宏观背景与科技投资 - 科技投资核心逻辑围绕识别重大技术变革浪潮,从大型机到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当前AI革命影响可能超越以往 [3] - 纳斯达克指数1985年以来年化回报约15%,远超道琼斯指数,科技板块目前占美股总市值近50%,未来可能升至75-80% [5][8][11] - 科技行业领导地位更迭迅速,2015年Top10公司中部分已跌出榜单,新王者如NVIDIA崛起,Top10总市值占比从31%升至47% [15][16] - 科技股高回报伴随高波动,英伟达曾经历7次超50%回撤,市场持续淘汰落后者,约1/3顶尖公司5年内被取代 [12][14] AI超级周期特征 - 微软2025年4月单月处理50万亿AI token,呈现指数级增长,云服务商资本支出从2021年预期1520亿上调至2025年实际3650亿美元 [49][50] - ChatGPT仅用2个月实现月活从400万到8亿,企业AI付费订阅渗透率达42%,速度远超历史同类技术 [53][56] - 用户使用ChatGPT后Google搜索浏览量年增长率从4%降至-8%,AI正改变信息获取方式 [59] - AI芯片分配格局变化,亚马逊GPU份额低于其云收入占比,新兴厂商如CoreWeave获得更多资源 [61] 市场结构与竞争动态 - "Mag7"出现分化,微软AI布局强劲而苹果战略受质疑,电力基础设施公司因AI能源需求受关注 [26][28][31] - 比特币波动性首次与纳斯达克趋同,可能向成熟资产演化,但历史回撤幅度仍达76% [36][39] - SaaS发展轨迹显示AI投资回报周期约5-6年,当前亏损类似早期云计算投入阶段 [64][71] - 1990-1998年高估值伴随高回报的历史可能重演,AI生产力提升或支撑当前估值 [74] 私募市场新生态 - 私募融资两极分化,AI领域占超50%份额,非AI融资持续下滑,大型独角兽融资占比显著提升 [102][107][114] - Anthropic收入增速创纪录,21个月达10亿,随后3个月增第二个10亿,2个月第三个10亿 [119] - 2025年IPO市场强劲反弹,CoreWeave等公司上市后表现优异,符合"40法则"企业受青睐 [121][124][125] - 并购市场复苏,2025年10亿以上交易年化达1350亿,远超2022-2023年水平 [129]
中欧“科技战队”多点开花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跻身业绩榜前列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5:48
2025年权益基金上半场表现 - 一季度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领涨市场,二季度创新药行业热度攀升,市场机会快速轮动 [1]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在震荡行情中表现突出,成为科技投资领域标杆 [1] - 中欧数字经济A上半年收益达34.48%,远超业绩比较基准的2.96% [3] - 中欧高端装备A上半年收益27.96%,同期基准为-0.82% [3] - 中欧智能制造A上半年收益27.36%,同期基准为3.09% [3] 中欧科技主题基金布局 - 公司聚焦科技主题产品超20只,实现科技行业全覆盖 [3] - 研究触达全产业链,涵盖半导体、AI硬件、大模型、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 [3] - 中欧科创主题A上半年收益24.49%,中欧互联网先锋A收益21.74%,均大幅跑赢基准 [3] 中长期业绩表现 - 中欧数字经济A近一年收益93.07%,同类排名第1(1/54) [4] - 中欧智能制造A近一年收益69.11%,同类排名前1%(13/1819) [4] - 中欧科创主题A近一年收益68.01%,同类排名前2%(3/220) [4] -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近3年收益37.05%,同类排名前1%(11/1343) [9] -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近3年收益24.22%,同类排名第2(2/23) [9]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经理冯炉丹专注AI全产业链研究,采取"短期抓景气,中期看壁垒,长期谋变革"策略 [6] -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基金经理邵洁聚焦硬科技领域,擅长挖掘AI硬件、半导体、智能制造赛道机会 [7] - 邵洁投资理念强调"相信创新价值,前瞻科技周期,寻找个股Alpha" [7] 投研体系优势 - 公司建立"中欧制造"体系,通过专业化分工、标准化流程、数智化平台提升投研效率 [10] - 投研平台覆盖全球非标准化数据库,能快速定位具备竞争力公司 [10] - 体系催生认知升级"化学反应",为科技投资提供坚实支撑 [10]
中欧“科技战队”多点开花  多只科技主题基金跻身业绩榜前列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15:20
2025年权益基金上半场表现 - 一季度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领涨市场,二季度创新药行业热度攀升,市场机会快速轮动[1] - 中欧基金旗下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在震荡行情中表现优异,多只基金位居业绩榜单前列[1] - 中欧基金"工业化"投研平台助力基金在短期和中长期均交出亮眼答卷[1] 中欧科技主题基金业绩表现 - 中欧基金聚焦科技主题产品超20只,实现科技行业全覆盖[3] - 中欧数字经济A上半年收益达34.48%,远超业绩比较基准2.96%[3] - 中欧高端装备A上半年收益27.96%,同期基准-0.82%[3] - 中欧智能制造A上半年收益27.36%,同期基准3.09%[3] - 中欧科创主题A上半年收益24.49%,中欧互联网先锋A收益21.74%[3] 中长期业绩表现 - 中欧数字经济A近一年收益93.07%,同类排名第1[4] - 中欧智能制造A近一年收益69.11%,同类排名前1%[4] - 中欧科创主题A近一年收益68.01%,同类排名前2%[4] -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近3年收益37.05%,同类排名前1%[9] -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沪港深股票A近3年收益24.22%,同类排名第2[9] - 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A近5年收益22.62%,大幅跑赢基准3.11%[10]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经理冯炉丹专注AI全产业链研究,投资组合呈现"短期抓景气,中期看壁垒,长期谋变革"特点[6][7] - 中欧智能制造基金经理邵洁擅长逆向投资和深度价值挖掘,聚焦硬科技领域[7] - 邵洁投资理念强调"相信创新价值,前瞻科技周期,寻找个股Alpha"[7] 中欧基金投研体系 - "中欧制造"体系通过专业化分工、流程化协作输出定位清晰的产品[10] - 投研平台解决专业化分工、标准化流程和数智化平台三大问题[10] - 平台建立全球非标准化数据库,能快速定位具备竞争力公司[10] - 投研护城河深厚,为科技投资提供坚实支撑[11]
“外卖战”使恒生科技指数再成焦点,恒生科技ETF(513130)获资金逆市加仓,最新份额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11:29
恒生科技ETF资金流入与份额增长 - 恒生科技ETF(513130)近三个交易日(25/7/2-25/7/4)合计获得资金净流入10.53亿元,7月4日单日吸金6.34亿元 [1] - 恒生科技ETF最新份额攀升至386.42亿份,创成立(21/5/24)以来新高,近一个月份额增长27.52亿份(25/6/4产品份额为358.90亿份) [1] - 恒生科技ETF年内日均成交额超50亿元,兼具规模和流动性优势 [1] 外卖平台大战与行业策略 - 外卖价格战的根本目标是通过高频次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交叉销售至盈利能力更强的电商和旅行业务 [1] - 长期来看,随着竞争正常化,相关龙头有望将用户获取营销支出重新配置至外卖补贴,逐渐实现适度盈利或盈亏平衡,从而提升GMV利润率 [1] 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与权重 - 恒生科技指数汇聚30只港股市场中的互联网及科技制造业龙头,是港股市场中的稀缺核心资产方向之一 [1] - 截至2025/7/4,恒生科技指数前五大权重股为小米集团-W、网易-S、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比亚迪股份 [1]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 - 港股绝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上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1] - 科技板块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盈利增速居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未来上涨空间较大 [1] 恒生科技ETF产品特性 - 恒生科技ETF(513130)支持场内T+0交易,覆盖港股市场中多家科技成长属性突出的核心中国企业 [1] - 场外投资者可关注恒生科技ETF的场外联接基金(A类015310/C类015311) [1]
韩国主权财富基金:将加大对AI初创企业的投资 看好中国科技股
快讯· 2025-07-01 08:56
韩国投资公司(KIC)资产配置调整 - 正在扩大另类资产配置以提升回报率 [1] - 探索中国科技行业投资机会 [1] - 认为中国科技行业"颇具前景" [1] 中国科技投资策略 - 当前对中国科技股投资主要通过被动跟踪基准指数进行 [1] - 考虑转向更积极的投资策略 [1] - 投资初创公司和风险投资机构可提前把握趋势并获得高回报 [1]
下半年投资“风向标”出炉 基金公司集体掘金科技与消费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16
经济基本面 - 中国经济已跨越最艰难的调整期,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转折点 [2] - 美联储预计下半年启动降息周期,欧洲央行释放鸽派信号,全球主要央行进入降息通道或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 [2] - 国内财政政策通过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工具精准支持基建与战略性产业,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基调,预计下半年或有1次至2次降准及LPR下调 [2] - 政策工具箱充足,新动能逐步释放,经济有望在波动中实现韧性增长 [2] 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 A股市场在当前估值水平下具备向上的潜在支撑,内生增长与政策红利的共振或将推动市场走出独立行情 [3] - 科技赛道被重点关注,AI板块有望在下半年迎来较好表现,中国AI产业在全球竞争力强劲 [3] - 2025年或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未来十年有望成为极具成长性的黄金赛道,投资机会可从供应链公司和拓展机器人业务的企业两个维度挖掘 [3] - 半导体行业建议维持30%至50%的ETF底仓,搭配红利类ETF进行"哑铃策略"配置 [4] 消费板块投资逻辑 - 精神消费、性价比消费和消费品牌"出海"构成新消费的中长期投资逻辑 [4] - 潮玩兼具"消费+情感+收藏+社交"属性,零食量贩折扣业态是性价比消费的典型代表 [4] - 建议把握新消费崛起的中期趋势,沿体验式消费、AI+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形式挖掘机会 [4] 债券市场展望 - 债券市场偏积极的大方向未改,前期短期震荡调整已结束 [5] - 建议积极拥抱票息资产,以偏多思维参与波段交易 [5] - 银行二级债虽利差较低但仍具配置价值,转债估值处于中性水平,有望成为下半年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5] - 利率债短期内收益率或继续保持震荡,可维持中性偏多仓位,中长期利率下行概率较大 [5] 资本市场整体展望 - 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政经格局演变和技术迭代背景下展现出独特韧性和活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