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icon
搜索文档
养老护理人才供给如何更好满足需求(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11-16 05:51
读者关切 养老护理人才供给如何更好满足需求? 我的母亲是一位失能老人,平时我和丈夫轮流照护,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想请护工照料母亲,又担心有 些护工的经验和能力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是否有针对性政策培养更多养老护理人才? 加强政策引导,让人才供得上。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政策 文件,提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岗前 培训力度。民政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了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养老服务技能人 才专项培训实施方案》印发,聚焦有意愿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就业重点群体、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养 老服务机构一线在职技能人员等,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训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养老服务 技能人才150万人次左右。目前,民政部正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动加快建立养老服务师职业资 格制度。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 加强养老护理人才供给、提升养老服务技能人才照护能力水平,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广大老 年人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截至202 ...
盐城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新华日报· 2025-11-15 05:05
做优"原居享老",让居家养老更安全舒心。盐城持续扩大居家上门服务覆盖面,惠及31.48万老年人, 年服务近400万人次。通过为经济困难独居老人安装智能安防设备、建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推进老年 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一系列举措,筑牢居家安全网。特别是2025年实施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 提升行动试点项目,创新推出"五床联动"模式,有效破解居家高龄、失能老年人的专业照护难题。 做实"社区安老",织密"15分钟服务圈"。全市已建成一批城市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乡村互助养老睦邻 点,构建起涵盖生活照料、探访关爱、助餐助浴等多功能的服务网络。老年助餐服务发展迅速,其经验 模式获全国推广。同时,积极发展"老伙伴计划"等互助养老模式,注册志愿者超3万人,促进社区养老 良性循环。 重阳佳节之际,盐城市成功举办2025年"敬老月"老年文艺展演,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生动展现 了新时代盐城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此次活动不仅是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 更是盐城市近年来系统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一个生动缩影。 展演活动在市文化馆群星剧场举行,紧密围绕"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主题 ...
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发布:山东省4市入围“领跑”,数量全国第一
凤凰网财经· 2025-11-11 16:24
据悉,这是国家信息中心连续第四年发布该项研究成果。报告从政策措施支持度、财富储备充足度、服 务体系完善度、社会环境友好度、银发经济成长度等5个维度,采用49个具体指标对我国337个地级及以 上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 省民政厅表示,近年来,我省立足老年人口第一大省实际,持续完善老龄工作领域政策制度体系、服务 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积极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的老 龄工作高质量发展格局,推动各项为老服务更加可感可及,山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持续走在全国 前列。 11月10日,新黄河记者从山东省民政厅了解到,近日,国家信息中心正式发布《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5)》,我省青岛、烟台、济南、济宁4市入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引领 型城市(领跑级),占入围总数的五分之一,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一。 此外,我省枣庄、济宁、德州、青岛4市入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引领型城市,青岛市入围积 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财富储备引领型城市,青岛、烟台、济南、济宁、临沂、德州、威海7市入围积极应 对人口老龄化服务体系引领型城市,青岛、烟台、临沂3市入围积极应对 ...
“十四五”以来山东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大众日报· 2025-11-07 09:00
政策制度体系建设 - 推动颁布实施《山东省慈善条例》《山东省志愿服务条例》《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 [2] - 针对城乡低保、特困人员认定、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老年助餐服务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文件 [2] - 在全国率先建立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3] 社会救助体系发展 - 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132.5万人、特困人员34.8万人 [2] - 投入保障资金970.5亿元,较"十三五"增长88.2% [3] - 构建救助政策主动告知、对象主动发现、信息主动公开的"三主动"工作机制 [3] - 高水平建成山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汇聚28个部门77类救助数据资源 [3] - 将186万低收入人口和840万重点关注对象纳入监测范围 [3] - 兜底保障对象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 [3]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2] - 构建覆盖县、乡、村、家庭的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2] - 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4万处,稳步推进老年助餐 [3] -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达1125家,数量稳居全国首位 [2][3]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76.4% [3] - 成为全国首批"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3个试点省份之一,争取试点资金、发放消费券数量均居全国首位 [4] 民政服务创新 - 在全国首创婚姻登记全流程免费政策,每年为群众节省费用约1000万元 [3] - 全国首张"跨省通办"结婚证从济南市历下区发出,"十四五"以来累计办理跨区域结婚登记34.7万件 [3] - 推动"婚育一件事""社会救助一件事""身后一件事"等重点民政服务事项集成改革,实行"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提交" [4] - 在全国率先推出"居民身后一件事"全省域集成办、高效办,整合12个部门37个事项一次联办 [4] 改革试点与资金争取 - 先后承接民政领域全国性改革试点24项,争取试点补助资金9.3亿元 [2][4]
弘扬尊老敬老美德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辽宁日报· 2025-10-29 09:05
社会保障体系 -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3192.1万人,较上年末增加21.4万人 [2] - 个人养老金账户共开立346.3万个,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不断完善 [2] - 40.4万名老年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12.08万名老年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政策 [3] - 30.7万名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2.8万名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1.05万名老年人享受护理补贴 [3] 养老服务供给 - 获得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1.86亿元,支持5个公办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建设 [4] - 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发展到2421家,床位21.22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56.4% [4] - 养老机构服务人数达10.84万人 [4] - 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万户,"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改造4.2万户 [7] 健康服务与医养结合 - 全省有老年医院17家,63%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 [5] - 建成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646家,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190家 [5] - 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比例超过80%,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 [5] 人才队伍建设 - 高校重点建设39个养老服务紧缺专业,养老类专业布点204个,年培养毕业生2.57万人 [5] - 全省养老机构从业人员2.6万人,其中养老护理员1.64万人 [5] 老年友好环境建设 - 2024年建设完成完整社区试点40个 [7] - 新增或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1628辆,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20条 [7] - 建立137个老年大学,419个老年学校,4019个社区(村)学习中心和300个新时代数字化学习社区 [7] 银发经济与产品创新 - 省内9家企业的11项优质老年产品入选《2024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6] - 1家企业的2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入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4年版)》 [6]
致全省老年朋友的一封信
陕西日报· 2025-10-29 06:50
政策与战略方向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1] - 省级政府聚焦老年群众关切,在优化老年人优待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精准施策 [1] - 加快推进人文环境敬老、生活环境适老、发展环境融老、法治环境护老,构建老年友好社会 [2] 行业发展与具体举措 - 全省有76个社区新入选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 [1] - 35家单位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54名个人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1] - 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顺利举办,显示养老产业活动活跃 [1] - 高龄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免申即享”改革加快推进,提升服务效率 [1] 老年群体参与与社会贡献 - 全省有52万老年人踊跃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显示老年人力资源潜力巨大 [1] - “三秦银龄行动”等5个项目获评全国老龄委老有所为重要品牌项目 [1] - 广大老年朋友积极参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展示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 [2]
民生暖镜头丨让老年人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河南日报· 2025-10-23 07:51
洛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何艳介绍,该市推进市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 老服务中心、居民小区养老服务站和家庭养老床位的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街道社区养老 服务设施全覆盖。 10月20日,在临颍县窝城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82岁的孟庆有告诉记者:"俺以前对乡镇敬老院印象不 好,一直不想住。"去年他在家人劝说下试住了几天,发现这里餐厅、医疗室、综合活动室等一应俱 全,卧室内还装有紧急呼叫器、防滑地垫、适老化扶手等设备,环境干净整洁,护工的照料也及时周 到。很快,他办理了入住。 "特困老人自愿、免费入住,每月还可领取零花钱。社会老人入住则根据护理级别,每月缴纳1000元至 2800元不等。"该中心负责人郭占营介绍,目前这里入住61名老人,其中包括34名像孟庆有这样的社会 老人,比去年多了19人。 "自2022年至今,临颍县推进9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委托6家公司进行社会化连锁运 营。"该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川介绍,转型后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院容、管理等方面均较之前有明显改 善。 "2020年4月,我们通过公建民营模式引入上海九如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承接运营,目前有床位300 ...
从养老到“享老”,一份写满幸福的“温暖答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9 09:41
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 国家战略推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1]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数量达到40.6万个 [1] -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升至2024年底的65.7% [1] 养老服务覆盖与支持 -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扩至49个,累计260万失能老年人享受待遇 [1] - 全国范围内首次面向全体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1] - 全国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 [2] 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与人才 - 已建成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 [2] - 上海城区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覆盖,湖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数量超过8500个 [2] - 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00万 [2] 银发经济发展与未来方向 - 银发专列、康养旅居等为代表的“银发经济”蓬勃发展,多元化服务供给扩大 [2] -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超过“十四五”规划目标 [2] - 养老服务体系未来将向“普惠、高质量、智慧化”方向迈进 [2]
学习进行时丨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新华网· 2025-10-03 09:59
人口老龄化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 [1] 国家战略与政策导向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均对此进行强调 [16]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作为重要改革举措 [16] - “十四五”以来,中国在环境适老、法律护老、社会敬老等方面持续发力,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不断完善 [10][17] - 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渐形成,养老服务短板弱项加快补齐,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7]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养老事业发展方向是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14] - 政策要求把政策落实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尽量把社区食堂等养老服务办好 [16] - 养老服务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16][17] 老有所为与银发经济 - 鼓励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推动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有更多作为,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 [22] - 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参加“银龄行动”的志愿者总人次已超700万,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 [24] - “银龄行动”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24] - 社区探索如组建志愿服务队、创建“时间银行”等模式,鼓励身体较好的退休职工、退役军人参与服务 [22]
“健康护航 魅力养老”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魅力老人行动项目在江苏泰州正式启动
搜狐网· 2025-09-24 18:16
项目启动与模式 - “魅力老人行动”项目在江苏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野徐镇仲润社区健康驿站正式启动 [1] - 项目致力于构建“政府指导+公益运行+社区协同”的创新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系 [1] - 项目目标是实现服务的标准化与普惠化 为地方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1] 项目活动与服务内容 - 项目活动包括健康体验、中医义诊、投壶互动、书法香囊等 将“健康+文化”有机融入为老服务 [3] - 活动旨在夯实基础健康服务并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使“魅力养老”从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民生项目 [3] 战略背景与项目要求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重要民生关切和全社会共同责任 [6] - 项目要求之一是激活“银发资源” 深入挖掘社区健康低龄老年志愿者潜力 为老年健康事业注入可持续动能 [6] - 项目要求之二是强化“协同合力” 以社区健康驿站为载体 联动政府部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构建多元助老格局 [6] - 项目要求之三是坚守“公益初心” 以精准化服务和务实举措增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 地方合作与意义 - 该项目是泰州市补齐为老服务短板、完善老龄服务体系的重要契机 [8] - 社区与项目运营方需担当作为 当好社区为老服务的“贴心人” 用心用情解决老年群体实际困难 [8] 未来规划与发展 - 项目下一步将重点跟踪优化运营 持续赋能以确保高效、可持续发展 [12] - 目标是打造可复制的本土化样本 为我国老龄事业贡献切实可行的“基金会方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