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观

搜索文档
供需关系入手 破除“年龄歧视”(专家观点)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16
银发经济现状与挑战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3亿 银发群体成为消费市场重要力量 [1] - 银发消费面临隐性"年龄歧视" 影响个体生活质量并削弱内需动力 [1] - 老年消费权保护缺位制约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1] 制度保障与政策创新 - 需通过立法保障老年群体在文旅 体育 购物等领域的平等权利 [1] - 《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包含反歧视条款并明确处罚措施 [1] - 北京"孝心保"构建"政府支持+保险分担+企业参与+组织共担"协同机制 [1] 供需关系调整与产业引导 - 旅行社 健身房等场所因"不挣钱 责任大"排斥老年消费者 [1] - 需通过产业 财税政策引导企业创新适老产品 拓宽服务渠道 [1] - 调整供需关系是实现老年消费市场共赢的关键 [1] 服务专业化与标准建设 - 需培养精通老年需求的专业服务队伍 提升旅游领队 养老护理等岗位技能标准 [2] - 应制定老年消费细分领域服务规范 重点解决"强制购物""霸王条款"等痛点 [2] 社区服务与资源下沉 - 推动养老资源向社区下沉 鼓励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2] - 通过公租房优先配租 法律援助等机制实现服务公平可及 [2] 社会观念重塑 - 需树立"老有所享 老有所为"的积极老龄观 构建包容尊重多元的社会认知 [2] - 消除老年消费障碍是市场完善要求和社会文明标尺 [2]
北京市672家医院建成老年友善机构
北京青年报· 2025-06-24 09:12
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 全市672家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1]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达69% [1][2] - 13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占比超过90% [1] 老年健康服务基础设施 -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1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 [1] - 19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向康复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32家,安宁疗护中心20家 [1] - 医养结合机构198家,2个区获评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3家机构获评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2] 老年人免费健康服务项目 - 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可免费享受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分别为69%和76%) [1][2][3]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受脑健康体检服务(50岁及以上高危人群放宽年龄限制) [3]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可接种流感疫苗,65岁及以上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3] - 322个社区试点提供心理健康评估、科普讲座等心理关爱服务 [3] 老年人就医便利化措施 - 60岁及以上持医保卡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机构就诊减免医事服务费自付部分 [4] - 市属医院全量门诊号源提前2周向基层投放,支持预约转诊 [4] - 慢性病老年人可享受最长3个月的长期处方服务 [4] - 签约家庭医生的城乡居民医保老年人取消首诊转诊限制 [4]
北京322个社区设老年人心理关爱点
新京报· 2025-06-23 10:36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 北京市672家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1][2] - 322个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服务,提供心理健康评估、科普讲座、就医指导等免费服务 [1][3] - 构建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6个环节 [1] 医疗机构资源配置 - 北京市拥有国家老年医学中心1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 [2] - 13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占比超过90% [2] - 19家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向康复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32家,安宁疗护中心20家,实现区级全覆盖 [2] 医养结合发展 - 北京市198家医养结合机构正常运行,2个区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3家机构被命名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2]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率69%,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6% [2] 老年人免费健康服务 - 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每年可免费享受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3] - 50岁及以上有慢性病史或记忆力下降的居民可享受脑健康状况测评服务 [3]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可享受流感疫苗接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可享受1次肺炎球菌疫苗接种 [3] 社区医疗服务优化 - 60岁及以上持医保卡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享受普通门诊减免医事服务费自付部分 [4] - 经家庭医生转诊到二、三级医院的,医事服务费报销金额增加1元 [4] - 患慢性病老年人可享受最长3个月的长期处方服务,签约家庭医生的城乡居民医保老年人不设首诊转诊限制 [4]
19部门联合发文!推进老有所为
新华社· 2025-05-23 21:4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民政部等1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 推动实现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 明确2029年和2035年阶段性目标 [1] - 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 占总人口22% 未来比例将持续上升 [2] - 政策旨在开发60-69岁低龄老年人资源 其具备健康体魄 良好教育背景及丰富经验 [2] 老年志愿服务发展 - "银龄行动"累计吸引老年志愿者超700万人次 开展援助项目4000多个 覆盖4亿受益群众 [3] - 政策要求丰富志愿服务内容 创新模式 完善保险等保障措施 加强注册认证管理 [3] 教育与文体服务优化 - 加强国家老年大学建设 鼓励设立老年教育发展基金 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4] - 推动文化娱乐场所增设老年人优惠时段 提供免费/优惠有线电视服务 简化电视操作 [4] - 提升旅游设施适老化水平 取消年龄限制 改用健康状况评估 [4] 银发经济与消费场景 - 老年人需求呈现多元化 差异化特征 银发经济潜力巨大 [5] - 支持企业开发教育 文化 体育等领域适老产品 发展普惠性老年教育及旅居养老等旅游产品 [6] - 推动公共场所无障碍适老化改造 营造便利消费环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