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民问题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陷治理危机?荷兰选举卡壳,政治散、经济乱,或牵扯更大麻烦
搜狐财经· 2025-10-30 20:52
荷兰政治格局与选举 - 荷兰即将举行议会选举,第二议院150个席位将分配给各政党,但民调显示选举结果可能比往年更碎片化,没有明显多数派[2][3][5] - 政治碎片化源于上届政府因移民政策分歧于6月垮台,8月看守政府又因在加沙问题上站队分歧而彻底解散,选民对传统政党失望,票数可能分散至七八个甚至更多党派[5] - 组阁谈判可能耗时数月,荷兰或将再次进入看守政府模式,上一届正式政府仅存活336天,组阁却用了223天,过去两年多荷兰主要由临时政府管理[5] 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 - 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超过六成中小企业表示不敢接长期订单,因为无法预测下个月的税收和补贴政策变化[15] - 荷兰经济部对芯片制造商Nexperia采取行动,限制其在中国扩产,据称背后有外部压力,此举导致生产线波动,进而影响依赖该公司的欧洲汽车制造商[12][13][14] - 企业主普遍对政策走向不明朗感到头疼,投资决策趋于保守,攥紧钱包[5][15] 核心政治议题 - 移民问题是关键争议点,本地人抱怨移民增多导致学校、医院和住房紧张,荷兰房价上涨速度快于工资涨幅,年轻人购房困难[8] - 有政党提出严格的移民限制十点方案,而另一派则主张通过建造100万套新房来解决民生问题以分流矛盾[8] - 对外关系是另一痛点,荷兰作为北约成员,在加沙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上难以站队,看守政府的摇摆立场曾导致党内分歧[9][11] 欧洲政治趋势的缩影 - 荷兰政治乱局是欧洲治理危机的缩影,政治碎片化、民粹主义抬头和传统政党失效等问题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同样存在[21] - 右翼势力崛起,例如右翼自由党在去年大选中得票最多,但其强硬的移民立场成为联合政府的不稳定因素,并在今年6月导致政府垮台[16] - 右翼政党受欢迎是因为其主张收紧移民、减少介入国际事务和增加本国人福利,迎合了民众对传统政党不解决实际就业和住房问题的不满[17][18]
第三届明斯克欧亚安全国际会议讨论多项国际安全议题
新华社· 2025-10-29 07:38
会议基本情况 - 第三届明斯克欧亚安全国际会议于10月28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开幕 [1] - 会议由白俄罗斯外交部主办,为期两天 [9] - 参会方包括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7家国际组织的政要和专家 [1] 主要议题 - 会议研讨议题包括战略稳定、军备控制、区域合作、信息和经济安全以及移民问题 [1] -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强调了区域伙伴关系在解决移民和经济安全问题方面的重要性 [7] 主要国家观点 -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开幕式上表示西方单极世界秩序对全球稳定构成威胁,倡导建立互相尊重主权的多极世界 [2] -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指出欧洲必须放弃对许多欧亚国家的敌对立场,俄方愿就构建欧洲安全关系新模式进行讨论 [5] -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敦促各方采取惠及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包容性方法 [7]
斯塔默访印,移民问题这根“刺”难拔
环球时报· 2025-10-09 06:48
访问背景与代表团构成 - 英国首相斯塔默对印度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其担任首相后的首次正式访印,印度总理莫迪称之为历史性访问[1] - 随行代表团由125人组成,包括英国高校代表和商界领袖,英国首相称此为史上规模最大的英国贸易代表团[1] 会谈焦点与合作协议 - 双方会谈焦点集中在金融科技、贸易和防务领域,并寻求加强在交通、关键和新兴技术等领域的合作[1] - 印度和英国于7月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英国首相计划尽快推动该协议落地执行,并已指示本国团队加快推进,称此协议是英国脱欧后签署的最大自贸协议,对英国非常重要[1] 潜在合作行业 - 金融科技行业成为关注点,两国领导人将共同出席在孟买举行的全球金融科技峰会[1] - 贸易、防务、交通以及关键和新兴技术行业被列为寻求加强合作的重点领域[1] 移民问题对合作的影响 - 移民问题仍是英印关系中的紧张点,英国首相明确表示将拒绝企业关于允许更多印度高技能工人赴英工作的要求[2] - 英国首相强调英印自贸协议不涉及签证情况,英国不会开放更多签证[2]
波兰内政部长:在移民问题上不接受任何于波不利方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5 22:06
波兰边境安全政策立场 - 波兰宣称其在边境安全问题上的立场已成为欧盟领导者,整个欧洲开始追随其做法[1] - 波兰政府强调不会接受任何可能威胁波兰或波兰人民安全的移民问题解决方案[1] - 波兰支持与欧洲各国共同制定最佳的移民和庇护政策模式,但明确反对任何关于重新安置的法规[1] 边境检查措施实施情况 - 波兰与德国、立陶宛的边境检查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并将继续实施以确保边境安全[1] - 延长与德国和立陶宛边境临时检查的条例于10月5日正式生效,将检查期限延长半年至2026年4月4日[1] - 该边境检查最初于7月7日开始实施,并已从8月6日延长至10月4日[1]
日本掀起反印度移民浪潮,马斯克连发四条推文支持
搜狐财经· 2025-09-30 17:17
日印经济合作 - 日本计划未来10年对印度投资10万亿日元,用于发展高铁、AI芯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2] - 日本决定未来5年向5万名印度人发放“特定技能”签证,以促进两国人员交流[2] 日本国内社会反应 - 日本网友在社交平台强烈反对印度移民,并将“5年5万印度移民”的指标夸大至“5年50万”[2] - 世界首富马斯克发表言论,支持日本网友反对移民的立场,称移民政策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犯罪行为”[4][8] - 日本多地爆发反对印度移民的游行,年轻人打出“日本属于日本人”等旗帜,并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13] 日本移民政策背景与争议 - 日本移民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大部分来自中国、越南、韩国等同一文化圈国家[16] - 日本政府计划向非洲人签发特殊签证,允许其进入四座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城市工作,被部分民众解读为“割让领土”[10] - 20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对非法滞留的非洲移民采取强硬措施,逮捕两三万人并联系非洲国家将其遣返[16]
美国迷之操作!烂施关税,势力衰落,这是要步罗马帝国后尘
搜狐财经· 2025-09-27 15:58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 美国于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和太阳能电池加征高额关税 尽管绝大多数企业和机构反对 认为此举将导致美国消费者成本上升和就业岗位流失[3] - 关税政策导致成本转嫁至消费者 并造成14.2万个工作岗位的流失[3] - 2025年美国计划对中国制造商船额外收费 遭到美国商会和马士基等公司反对 美国自身年造船能力不足5艘 全球90%市场份额由其他国家占据[3] 移民政策与劳动力市场 - 2023年美国创纪录地驱逐了超过250万移民[5] - 当前有330万份移民庇护申请积压 申请人需等待数年才能获得结果[7] - 移民政策被两党用作选举筹码 导致2024年一项包含所有改革条款的移民政策改革方案未能通过[7] - 得克萨斯州将超过9万名移民转移至民主党州长所在的州[7] - 美国农场持续面临劳动力短缺 养老院缺乏护工 而被驱逐的移民本可填补这些岗位空缺[7] 内部政治与社会分裂 - 民粹主义抬头 普通民众因工作岗位流失和物价上涨而产生不满情绪[9] - 政客倾向于渲染外部威胁 如霸权挑战和竞争 而非解决国内实际问题[9] - 精英阶层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小团体受益 并利用移民问题炒作热度 加剧了内部矛盾[10]
特朗普联大演讲:批评联合国,警告俄罗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9:05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对联合国、北约、气候变化等多个议题提出批评,并警告俄罗斯若不结束战事将面临严厉关税 [1][2] 对联合国的批评 - 质疑联合国的意义,认为其行动仅限于措辞强硬的信件,缺乏实际效果 [1] - 批评联合国纽约总部翻新项目,称其选择承包商后花费20至40亿美元,远超其提出的5亿美元重建方案,且未达到承诺的装修标准 [1] - 指责联合国在移民问题上使用3.72亿美元现金支持62.4万名移民进入美国,认为其行为是助长边境渗透而非阻止入侵 [2] 对北约及俄罗斯的立场 - 指责北约国家虚伪,一方面与俄罗斯作战,另一方面从莫斯科购买石油和天然气 [1] - 警告俄罗斯若不结束战事,美国将实施非常严厉的关税,并要求欧洲国家同步实施 [2] - 提及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关系良好,曾以为乌克兰冲突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1] 对其他国际议题的评论 - 在加沙问题上,敦促立即采取行动释放所有人质,并警告单方面承认巴勒斯坦国将等同于对哈马斯暴行的奖励 [2] - 对气候政策和可再生能源进行了抨击 [2]
矛盾已不可调和!欧洲愤怒的火山即将喷发,西方人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51
社会动荡与移民冲突 - 伦敦街头发生数十万反移民者与数千名反种族主义者的严重暴力对峙 导致数十名警察受伤及多人被捕 [1][3] - 反移民主体为英国土著白人 主要诉求为反对移民抢占工作岗位和福利资源 [3] - 对峙方为移民群体 其对抗动机源于担忧工作岗位丢失、福利削减及被驱逐出境的风险 [3] 移民潮形成机制 - 欧洲工业化国家因低生育率和享乐主义导致劳动力短缺 被迫引入非洲、中东及南亚移民填补产业工人缺口 [4] - 俄乌冲突导致上千万乌克兰难民涌入欧洲 加剧移民规模压力 [4] - 中东与非洲战乱持续产生难民潮 通过各类渠道向欧洲迁移 [4] 经济与福利体系压力 - 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能源价格飞涨 导致依赖俄罗斯能源的企业出现裁员、倒闭及产业转移 [4] - 德国总理默茨公开承认德国经济能力无法持续支撑现有社会保障体系 [8] - 欧洲多国福利待遇持续下降 民众生活水平由富裕转向拮据 [4] 劳动力市场竞争 - 本土白人被迫降低身价从事传统轻视的脏活累活岗位 [5] - 移民群体实际占据大量基层工作岗位 形成对本土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6] - 移民群体逐步渗透官场和权力机构 获得话语权提升 [6] 长期趋势预测 - 英法德三大欧洲经济体均出现系统性社会矛盾 其他高福利国家面临可持续性挑战 [8] - 少数族裔人口比例临近临界点 预计15-20年内西方现有社会模式将面临结构性变革 [8]
马斯克隔空喊话伦敦10万抗议者:英国需要“革命性变革”
金十数据· 2025-09-15 11:36
马斯克政治言论 - 马斯克呼吁英国进行革命性政府变革 包括解散议会和更换政府 [1] - 马斯克通过线上直播支持极右翼抗议活动 称暴力正在来临 人民应该反击而非屈服 [1] - 马斯克指责左派为谋杀政党 并称其公开庆祝美国活动家查理·柯克遇害事件 [1] 英国抗议事件 - 极右翼人士汤米·罗宾逊组织大规模抗议活动 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 聚焦非法移民 国家认同和言论自由议题 [1] - 抗议引发警民冲突 导致26名警察受伤 其中4人伤势严重 包括骨折和脑震荡 另有至少25人被逮捕 [1][3] - 英国商务大臣承认抗议反映公众对移民等问题存在重大关切 政府需加倍努力解决 [2] 马斯克政治介入记录 - 马斯克曾批评英国2023年《网络安全法》 称其威胁言论自由 并预言英国内战不可避免 [2] - 马斯克与英国改革党领袖法拉奇结盟后破裂 因后者拒绝支持极右翼人士罗宾逊 [2] - 马斯克介入德国政治 公开支持极右翼选择党 称其能拯救德国 引发德国总理对政治稳定的担忧 [2] 欧洲政治争议 - 马斯克指责法国司法系统滥用权力 称其监禁极右翼政党领袖勒庞是激进左翼行为 遭法国总统等高官批评 [3] - 马斯克多次介入欧洲多国政治事务 包括德国选举和法国司法案件 引发广泛关注与争议 [2][3] 事件背景与影响 - 抗议活动恰逢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访英 而英国下次大选需等待四年 [2] - 英国首相斯塔默强调不容忍警察遇袭或种族主义行为 警方公布逮捕24人及26名警员受伤的具体伤情 [3]
超10万人参加,伦敦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和警察发生暴力冲突,马斯克“意外现身”,他呼吁英国“更换政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1:06
移民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 - 2025年9月13日英国伦敦爆发大规模对立游行,极右翼组织的反移民游行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另有约5000人举行反对种族主义游行 [1][5] - 为维持秩序,伦敦警方部署超过1000名警员,反移民示威者与警方爆发肢体冲突,造成26名警察受伤,至少25人被捕 [1][5] - 企业家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意外现身该右翼反移民抗议活动,呼吁英国“更换政府”并“解散议会”,此前他曾支持组织者罗宾逊等极右翼人士 [7] 英国政府移民政策转向 - 英国首相斯塔默于2025年5月11日宣布全新移民政策,旨在结束“开放边境”做法,该政策曾导致英国年净增移民人数上升至一百万 [8] - 具体措施包括将申请永久居留权的最低居住年限从5年延长至10年,取消海外护理人员的健康与护理签证,并提高工作及家庭签证的薪资与英语要求 [10] - 政策收紧被视为工党为回应国内对移民问题的普遍关切,以应对持反对移民立场的英国改革党支持率上升的竞争压力 [12] 非法移民现状与归因 - 移民问题已成为英国政治核心议题,2025年已有超过28000名非法移民乘坐小艇横渡英吉利海峡抵达,移民庇护申请量创新高 [7] -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非法移民人数创新高归咎于英国“脱欧”,称其未能达到加强边境管制的目的 [13] - 英国政府2025年7月初数据显示,当年1月至6月已有近2万人乘小船偷渡至英国,创下同期偷渡者人数新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