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管制
icon
搜索文档
谈判提前结束,美财长暗示关税威胁生效,中国会继续买美国大豆?
搜狐财经· 2025-11-01 17:38
中美双方在吉隆坡的经贸磋商达成了初步共识,双方将按各自的国内程序进行批准。然而,美方却声称中国并未实行稀土管制,这与实际情况明显不 符。同时,美国财长也暗示,关税威胁奏效,大豆采购可能恢复。这是美国在没有其他应对措施的情况下释放的烟雾弹吗?即将到来的APEC峰会是 否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契机? 中美的这次经贸谈判比上次提前一天就结束了,与以往不同,这次并不是谈崩了,而是双方已经把需要谈的内容都讨论 了。中方代表李成钢表示,接下来将是各自履行国内批准程序。也就是说,这次谈判虽然没有达成最终协议,但双方确实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接下来只需要走流程。这对于当前紧张的中美关系来说,已经是一个难得的积极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会后特别强调,这次磋商取得的成果 并不容易,希望美方能够珍惜。美国如果真具备战略眼光,就应当摆脱短期的政治算计,回到理性务实的轨道上。毕竟,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从来不 是零和博弈,而是深度交织、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如果强行脱钩,伤害的不仅是中国,美国自己也会付出代价,这一点美国内部许多人都已经意 识到了。 然而,对于美国来说,仅仅"想见面"是远远不够的。美国非常清楚,如果想在稀土、大豆等具体议 ...
会晤结束后,华尔街日报报道:“美高层表示,美国将立即降低关税,以换取配合。”
搜狐财经· 2025-11-01 07:10
然而,细究美高层宣称的这些"成果",水分着实不小。所谓降低关税换取配合、放松稀土管制等说法,目前仅有部分内容得到有限证实——仅确定东方大国 采购一定量农产品后,某类关税从20%降至10%。稀土出口问题疑似需每年谈判,甚至可能涉及以稀土换特定芯片的交换条件,其余内容均未明确。市场此 前因会晤氛围对成果预期过高,如今看来,美高层此番表态更像是自我标榜的"政绩秀",试图将有限进展包装成重大突破。 事实上,双方在核心利益、贸易规则等领域的分歧仍未得到有效化解,单边施压与利益交换难以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历史经验表明,对抗只会加剧双 边关系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才是破局之道。 10月30日下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高层在会晤后表示,美国将立即下调部分关税,以此换取某东方大国配合打击特定化学品出口,该化学品与某类 物质生产相关。美贸易代表还称,东方大国将放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此外,美高层透露,东方大国同意大规模采购大豆,且农产品采购将迅速启动。 合则二利,斗则二伤。希望双方关系正常发展,推进世界和平与进步! ...
商务部李成钢回应稀土管制与绿色发展:抓好安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更好的发展才能保障更强大的安全
新浪财经· 2025-10-31 12:16
转自:智通财经 【商务部李成钢回应稀土管制与绿色发展:抓好安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更好的发展才能保障更强大的 安全】智通财经10月31日电,国新办10月31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拓展绿色贸易相关 情况。发布会上,外媒记者提问:中国最近出台的稀土管制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绿色发展?商务部国际贸 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回应:出口管制,关注的是安全问题,绿色发展是一种理念。"我理解你的 问题实际上聚焦的是安全发展关系,那么概括来说,抓好安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更好地发展,才能 保障更强大的安全。" ...
李成钢回应稀土管制与绿色发展
财联社· 2025-10-31 11:23
国新办10月31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拓展绿色贸易相关情况。 发布会上,外媒记者提问:中国最近出台的稀土管制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绿色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回应: 出口管制,关注的是安全问题,绿色发展是一种理念。"我理解你的问题实际上聚焦的是安全发 展关系,那么概括来说,抓好安全,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更好地发展,才能保障更强大的安全。" ...
关税换稀土?美国战略焦虑藏不住了,中国一举措让美方破防真相揭秘
搜狐财经· 2025-10-30 03:45
这些措施不仅生效,且已产生实际影响: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9月稀土出口量降至4000.3 吨,环比下降30.9%,创下今年2月以来新低。 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言论引发了一场关于稀土管制的真相博弈。 在10月2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 郭嘉昆被问及贝森特的"中国未实际实施管制"说法时,仅平静建议记者"向主管部门了解细节",并强调 中方措施是"对出口管制体系的规范和完善"。 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与美方高调宣称关税威胁"起作用"形成了鲜明对比。 实际上,中国稀土管制措施早已通过官方公告明确落地。 2025年4月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第18号公告,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物 项实施出口管制;10月9日又连续发布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将含中国稀土成分0.1%及以上的境外制造 磁体、靶材纳入管制范围,并对稀土开采、冶炼技术实施出口限制。 贝森特的矛盾表态并非孤立事件。 10月15日,他在福克斯商业频道节目中公开提出"若中国停止实施稀 土管制,美国或许将延长对华加征关税的豁免期限",赤裸裸地将关税与稀土挂钩。 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10月13日G7会议前,贝森特还指责中国稀土管制是"对抗世界 ...
美国连签3份协议,东南亚3国同意出口稀土,中方不要掉以轻心
搜狐财经· 2025-10-29 12:48
地缘政治与贸易协议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东盟峰会一天内与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签署三份稀土贸易协议,旨在打破中国管制 [1][3] - 协议内容包括马来西亚承诺不禁止对美出口关键矿物,泰国推动供应链多元化,柬埔寨与波音公司合作 [3] - 作为交换,三国获得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关税减免,例如泰国同意取消99%美国商品的关税壁垒 [3] 东南亚国家的战略考量 - 马来西亚拥有1610万吨稀土储量,此次对美网开一面是权衡之举,美国承诺对其航空航天设备、棕榈油等产品减免关税,且马来西亚未承诺具体出口量 [5] - 泰国汽车产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协议中寻求合作的模糊表述为其保留弹性,维持平衡外交 [6] - 柬埔寨的妥协较为被动,面对美国经济压力以有限让步避免制裁,但仍希望美国进一步降低对其服装、鞋类等传统出口商品的关税 [6] 中国的技术与监管优势 - 中国是全球唯一能成熟分离全部17种稀土元素的国家,东南亚国家的稀土加工厂多数依赖中国设备和技术 [8] - 中国商务部推出0.1%原则,规定任何产品若含有中国稀土元素价值占比超过0.1%,出口必须向中国申报并获许可 [8] - 马来西亚虽与美国签约,但其稀土精炼产能仍由中资企业参与建设,显示中国技术壁垒的牢固 [8] 美国的产业短板与应对 - 2024年美国80%的稀土消费依赖进口,其中77%来自中国 [10] - 美国唯一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50%以上,尽管获得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并与苹果公司达成5亿美元合作 [10] - 美国与澳大利亚达成85亿美元关键矿产合作,并拉拢日本、印度组建倡议,但稀土精炼厂最早要到2026年投产,且此前重建供应链的尝试多次因成本问题失败 [10] 东南亚的双轨并行策略与产业链升级 - 马来西亚在与美国签约的同时,也与中国达成稀土加工合作,试图借助中国技术建设本土精炼厂以实现产业链升级 [12] - 泰国通过与中国合作生产氢氧化镧(90%销往中国),以维持其在化工原料市场的份额 [12] - 中国的技术输出深化了与东南亚的绑定,使美国单纯的矿产采购协议相形见绌 [12]
欧盟与美国关税战妥协后,已经失去与中美同台博弈的资格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50
瓦德富尔外长此前已经多次公开批评中国。10月中旬,他在纪念德国与日本友好关系的会议上表示,中国一方面宣称要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机构,另一方 面却容忍朝鲜逃避国际制裁,并在南海无视国际海洋法。他还批评中国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认为这是中国为维护自己霸权而做出的战略选择。他 表示:"中国一直在帮助俄罗斯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道,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整个中国,立场明确、准确,不容任何自 定义的解释。随即,德国外交部宣布取消了外长的访华行程,但没有明确表示是谁取消了访问,仅表示德国对此感到遗憾,理由是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 原定于26日访问中国的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计划就稀土问题展开讨论。行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德国对一中政策的立场没有变化,但解释权 应由德国掌握,其中也包括拒绝暴力改变现状。 外长访华行程的取消与俄乌冲突有何关系呢?显而易见,德国外交部的发言人可能是想引导公众情绪,因为欧盟国家已经普遍接受了美国对中国的指控, 认为中国在帮助俄罗斯恢复经济。德国外长通过将中国与俄乌战争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煽动欧洲民众对中 ...
吉隆坡谈判结束,贝森特:美方不再对华加税,中方将采购美国大豆
搜狐财经· 2025-10-28 00:43
谈判核心议题与双方立场 - 谈判核心议题包括美方针对海事物流的301船舶收费、芬太尼的关税与执法合作等实际问题[3] - 中方强调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愿意谈但不会放弃核心利益[3] - 双方诉求清晰对立,美方关注11月生效的稀土管制,中方要回应美方在造船、物流领域的针对性措施[3] 美方表态与潜在动机 - 美方财政部长贝森特宣称放弃加征100%关税,但本质是暂停进一步升级,而非取消现有高关税(美方此前已将部分中国商品关税从34%提至84%)[5] - 美方急切希望中国恢复采购大豆,因美国大豆主产区库存压力已传导至种植端[7] - 贝森特让豆农保持乐观本质是缓解农业州舆论压力,这些地区的选票对执政者至关重要[7] 谈判成果的性质与后续挑战 - 当前共识为初步共识,存在变量,中方需履行内部报批程序以平衡从南美、北美采购大豆的比例[5] - 谈判价值在于将分歧落到具体议题的对接框架上,但未解决根本问题,例如芬太尼议题涉及关税与执法合作深度绑定[9] - 共识落地面临两道坎,一是双方内部报批能否通过,二是元首会晤能否在稀土、301措施等关键点上找到平衡[11] 具体行业影响 - 大豆贸易:中方已通过拓展南美货源建立替代渠道,并非非美国大豆不可[7] - 稀土行业:美方寻求放宽中方11月生效的稀土管制[3][11] - 造船与物流行业:中方要求美方取消在造船、物流领域的针对性301措施[3][11]
中美贸易谈判结束:我国稀土管制延期,准备采购美国大豆,美国承诺对中国不加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27 19:49
谈判核心成果 - 中美达成初步框架协议,美国承诺不再对中国加征100%关税[1] - 中国将对美国的稀土限制“推迟一年”执行[1] - 中国承诺采购一定数量的美国大豆[1] 协议具体条款分析 - 美国用放弃100%关税威胁换取中国将稀土出口管制延长一年执行[1][3] - 中国采购美国大豆是基于自身需求的正常市场行为,因已停止采购价格高涨的巴西大豆[3] 稀土行业战略地位 - 中国掌握全球稀土加工能力的85%以上,具有战略优势[3] - 稀土管制延期一年为双方提供缓冲期,中国保留随时调整出口的主动权[7] - 美国认识到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是其回到谈判桌的关键原因[3] 谈判策略与未来展望 - 美方调整高压姿态,强调“平等尊重”中国,是基于对中国反制能力的清醒认识[5] - 美方仍在TikTok所有权等议题保留博弈筹码,双方博弈将进入新阶段[7] - 中美结构性矛盾决定了摩擦的长期性,此次谈判只是中场休息[7]
24小时内,欧盟出两招对付中国,外媒说大实话:欧洲困境自作自受
搜狐财经· 2025-10-26 21:43
24小时内,欧盟连出两招,招招都冲着中国来。大棒还没落下,先被自家人戳破鼓面,欧洲困境纯属自 作自受。欧方若继续打压中国,只会将自己逼上绝路。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还强调,要尽快和中方进行会晤,找到"紧急解决方案"。报道中指出,今年7 月,中欧双方已经达成了关于稀土的协议,强调加快向欧洲出口的进度。但因为中方调整了稀土管制措 施,因此没有达到欧洲满意的结果。正是因此,欧洲才会紧急出招,准备对中方使出"硬手段"。 24小时内,欧盟连出两招,都针对中国而来,对中方的"敌意"已经非常明确。但大棒还没落到中方身 上,先被自家人戳破了鼓面。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指出,如今欧洲国家对中国稀土高度依赖,造成这 一切的原因是西方的短视。而这种依赖无法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西方只能"听天由命"。 中国稀土矿 俄油 日前,路透社报道称,欧盟将会对俄罗斯启动新一轮制裁,此轮制裁中,不仅限制俄罗斯外交官,还针 对俄罗斯"影子舰队"做出部署。最关键的是还将中国四家石油公司列入了"黑名单"。接下来几天内,欧 盟将会征求全部成员国的意见,随后根据相关法条正式启动这一制裁。 显然,欧洲在制裁俄罗斯的同时,还想要同时打压中国。欧盟的手段不止这一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