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稳就业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
央视网· 2025-10-29 20:05
就业形势 - 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1] 社会保障覆盖 - 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4亿人 [3] - 截至9月底,全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8亿人 [3] - 截至9月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04亿人 [3] - 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3.9亿人,覆盖98.9%的人口 [3] - 其中11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3]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44
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 - 1—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一、二、三季度均值分别为5.3%、5.0%、5.2% [2] -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1—9月均值为5.1%,较全国整体水平低0.1个百分点 [2] 季度失业率波动与季节性因素 - 三季度受毕业季及暑期高温多雨影响,7、8月份失业率环比上升至5.2%和5.3%,9月份回落至5.2% [2] - 31个大城市三季度失业率走势与全国一致,7、8月份为5.2%和5.3%,9月份回落至5.2% [2] 重点群体与服务业就业状况 - 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三季度失业率均值为4.8%,较全国城镇水平低0.4个百分点,9月份保持在4.7% [3] - 受暑期文旅消费活跃带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 [3] - 在一系列促进就业政策带动下,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环比增幅较上年收窄,9月份环比明显回落 [3]
王萍萍: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17
全国就业总体形势 - 1-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其中一、二、三季度均值分别为5.3%、5.0%、5.2% [2] - 9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2%,环比7、8月份的5.2%和5.3%下降0.1个百分点 [2] - 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1] 大城市与重点群体就业状况 -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1-9月均值为5.1%,较全国城镇整体水平低0.1个百分点 [2] - 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均值为4.8%,较全国城镇整体水平低0.4个百分点 [3] - 7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升高至4.9%,8、9月份回落并保持在4.7% [3] 服务行业就业表现 - 三季度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 [3] - 暑期文旅消费活跃带动了相关服务行业的就业 [3] 青年群体就业动态 - 受毕业季影响,7、8月份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环比季节性上升,但环比增幅较上年收窄 [3] - 9月份随着毕业生逐步落实就业岗位,该群体失业率环比明显回落,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3]
江苏出台稳就业政策“组合拳”
江南时报· 2025-09-25 23:29
就业是民生之本。9月25日,记者从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政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面对当 前就业领域的新形势与新需求,我省立足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已形成一套覆盖广、含金量足、增量 显著、落地高效的稳就业政策体系,通过岗位扩容、技能提升、服务优化、保障强化等多维发力,全方 位筑牢就业"稳定器",全力确保全省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覆盖面广:政策贯穿全程、惠及各类主体 增量明显:精准聚焦重点群体需求 聚焦重点群体所急所需所盼,制定实施一系列就业增量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 高校毕业生提供 1次政策宣讲、1次职业指导、5个高质量就业岗位信息、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 的"1151"服务。针对困难群体就业,明确对登记失业人员建立"3日内办结登记、7日内主动联系、按月 动态跟踪服务" 工作机制,落实常住地就业援助政策,允许登记失业人员中的大龄、残疾、长期失业、 低收入人口等劳动者在常住地申请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与本地户籍人员同等享受社保补贴、岗位补贴 等就业扶持政策,将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受外部冲击明显企业失业职工纳入临时公益性岗位 安置范围。针对大龄劳动者就业,明确对有就业能力和求职意愿的超过 ...
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人民日报· 2025-09-21 05:48
政策导向 - 将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 -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深入落实一系列稳就业政策 [2] - 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 行业与公司举措 - 支持企业积极稳岗扩岗,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2] - 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精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1] - 通过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1] -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举办更多“小而美”“专而精”的招聘活动,满足不同劳动者的差异化就业需求 [2] - 用好各类市场化创业孵化资源,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2]
谌贻琴出席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时强调 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华网· 2025-09-20 22:02
活动概述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于9月1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国务委员谌贻琴宣布开幕并调研就业工作 [1] - 谌贻琴于20日实地观看了大赛技能展示交流区和制造类、交通类、服务类等竞赛项目 [1] 政策导向与战略重点 - 强调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深入落实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支持企业积极稳岗扩岗 [2] - 要全力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2] 行业技能发展举措 - 通过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1] - 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精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有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1] - 要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举办更多“小而美”“专而精”的招聘活动,切实满足不同劳动者的差异化就业需求 [2] - 用好各类市场化创业孵化资源,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2]
谌贻琴出席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新华社· 2025-09-20 21:59
政策导向 - 将稳就业置于更突出的位置,深入落实稳就业政策[2] -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支持企业积极稳岗扩岗[3] - 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3] 技能人才培养 - 通过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2] - 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精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 - 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以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2] 就业服务与创业支持 -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举办更多“小而美”、“专而精”的招聘活动以满足差异化就业需求[3] - 用好各类市场化创业孵化资源,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3]
科锐国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稳就业政策,为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支撑
证券日报· 2025-09-16 20:17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技术加平台加服务的经营模式 [2] - 公司通过聚合行业伙伴强化数字化与线下服务的协同能力 [2]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稳就业政策并为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支撑 [2]
城镇调查失业率季节性上升,这一群体失业率下降
第一财经· 2025-09-15 15:09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 - 1-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 [3] - 8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3] - 8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 [3] 失业率季节性变化 - 7、8月份毕业季导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出现季节性上升,随着毕业生逐步就业,失业率会逐步下降 [3] - 8月失业率上升主要受学校应届毕业生集中离校进入劳动力市场影响 [3] 劳动力主体人群就业情况 - 8月30-59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3.9%,与上月和上年同期均持平,表明就业保持稳定 [3] - 8月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农民工)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城镇水平 [3] 就业形势总体评估 -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及国内就业压力,稳就业政策持续加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4] - 经济平稳运行、新质生产力培育、稳就业政策显效为有利条件 [5] - 部分行业和重点群体就业承压,结构性矛盾(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仍较突出 [5] 政策方向 - 需进一步稳就业稳经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供需匹配性 [5] - 目标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5]
国家统计局:稳就业政策持续加力 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新华网· 2025-09-15 14:18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与上年相比,8月份全 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表明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国内就业总量和 结构压力不减,各方面积极作为,稳就业政策持续加力,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非常不容易。 9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