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大市场建设

搜索文档
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两新”政策成效明显
中国经营报· 2025-08-04 23:18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金额同比增长11.1% [1] -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同比增长45.3% [1]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同比增长56.6% [1] - 家具零售同比增长34% [1] - 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同比增长25.4% [1] -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1] 制造业发展情况 - 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9% [1] - 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9% [1] 新质生产力与创新产业 - 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1% [2] - 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9.9% [2] 统一大市场建设 - 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40.7%,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2]
从“低效竞争”到“创新竞合”,中央多措并举“反内卷”
搜狐财经· 2025-08-03 23:24
扩内需的同时,如何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至关重要。当前,一些行业、领域出现"内卷"、无序 竞争、市场失序等问题。这些也将成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半年的治理重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指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良性竞争一定程 度上能为消费者带来价格优惠和消费福利;然而,竞争也是有规律、有底线的,如果过了头、越了界, 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出现质量下降、服务缩水、侵权假冒等现象,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拖累企业发 展,让整个行业陷入低效无益的"内卷式"竞争。 王任飞表示,当前,一些行业、领域出现"内卷"、无序竞争、市场失序等问题。下一步,要努力将有效 市场和有为政府这"两只手"作用结合得更好,发挥好两者的优势。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进一步明确招商 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治理和防范有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行为和做法,依法依规整治企 业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优质优价,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近年来,部分行业尤其是新兴领域出现"内卷式"竞争,企业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导致资源浪费和发展低 效。针对这一问题,近日,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正通过法律修订、政策引导、行业自律等系统 性 ...
国家发展改革委:适时加力实施好已部署的各项政策举措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2:50
经济表现与政策信号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 [1] -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出口增长7.2%,进出口规模站上20万亿元台阶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比规上工业整体快3.1个百分点 [2] - 国家发改委已下达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前三批累计下达2380亿元 [1] 新兴产业与创新动能 - 人工智能开源模型、国产CPU、创新药等成果涌现,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2] - 政策将重点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数据、开源等基础支撑,加快形成动态敏捷的治理格局 [2] - "人工智能+"消费将成为扩消费的重要方向 [3] 投资与消费政策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即将设立,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机制以提高投资回报 [3] - 扩消费措施包括促进居民收入提升、培育国货"潮品"和发展"人工智能+"消费 [3] - 核电领域民间资本引入经验将推广,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力度加大 [3] 市场秩序与改革 - 将治理行业"内卷"和无序竞争,明确招商引资鼓励与禁止行为,整治妨碍统一市场的做法 [4] - 修订《价格法》以界定低价倾销标准,重点打击低于成本价倾销和服务领域不正当定价 [4] - 制定《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行为防范事项清单》,清理市场准入壁垒,规范地方招商引资信息披露 [5] 统一大市场建设 - 研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推动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等系统性改革 [5] -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行动,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以促进市场统一 [5]
央行、证监会:根据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审慎开展新设金融基础设施工作
第一财经· 2025-08-01 20:15
央行、证监会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金融基础设施管理部门要加强规划引领,按照构建 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统一部署,促进金融基础设施之间有序互联互通,按照安全、高效原则,不断优 化金融基础设施布局,增强整体性,加强金融基础设施治理体系建设,促使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服从 大局、优先维护公共利益,进一步完善治理,提高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防止过度追求利润和承担风 险,促进服务市场与支持监管并重。根据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审慎开展新设金融基础设施工作,对于 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外溢性强的金融基础设施,保持国家绝对控制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
国家税务总局答红星新闻:坚决抵制以损害税收公平为代价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搜狐财经· 2025-07-28 12:43
税务部门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措施 - 税务部门开展违规招商引资涉税问题专项治理 明令各级税务机关抵制地方违规招商引资 不得参与配合或设置企业迁移障碍 [3] - 依托税收大数据建立监测指标体系 按月监控分析税费申报 收入和减免异常 已发现3000多条疑点线索并组织排查 核实问题后推动查处纠正 [3] - 发布系列税费政策执行口径 避免各地理解不一带来的执法差异 在华东 东北等六大区域统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实现区域内执法标准统一 [3] - 将征管程序和服务标准嵌入信息系统 为税务执法提供"公平秤"和"标准尺" 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执法差异 [3] 税收公平环境建设 - 调整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纳税地点 从证券账户开户地改为上市公司所在地 防止股东通过转移账户变换纳税地点享受地方违规奖补 [4][5] - 对实行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明确实质性运营标准 防范骗享优惠带来的区域间不公平竞争 [5] - 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颁布实施 引导平台间 商户间及线上线下公平竞争 [5] 税务管理体制优势 - 实行以税务总局为主的管理体制 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具有基础和条件 做到上下同心 步调一致 [3]
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分析全省上半年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新华日报· 2025-07-17 23:51
经济形势分析 - 全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实现速度与效益、内需与外需、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与安全的较好统筹[1] - 高质量发展呈现向新向好态势,成绩源于全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各地各部门积极作为[1] 下半年工作部署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存在,但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需坚定信心完成全年目标及"十四五"收官任务[2] - 重点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巩固经济回升基础[2] 扩大内需措施 - 提振消费为核心,优化以旧换新政策,扩大中高端及服务消费,推动文商旅体联动[3] - 加强产业项目要素保障,支持交通、水利、能源、数字信息、地下管廊、高标准农田等基建领域[3] 外贸外资与产业链 -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开拓多元市场,健全海外服务体系,推进内外贸一体化[3] - 鼓励外资深化投资合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3] 新质生产力培育 - 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招商模式[3] - 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抢占全球产业与创新竞争先机[3] 就业与民生保障 - 完善助企纾困政策,推进产教融合,稳定就业存量并解决结构性矛盾[3] - 挖掘就业增量,保障民生改善[3] 风险防控重点 - 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抓好防汛抗旱、能源保供、安全生产及生态环境治理[3]
市场主流观点汇总-20250709
国投期货· 2025-07-09 19:0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意在客观反映行业内期货公司、证券公司对大宗商品各品种的研究观点,追踪热点品种,分析市场投资情绪,总结投资驱动逻辑等 [2] - 报告中策略观点和投资逻辑是基于所采纳的机构当周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对各期货品种的多空观点、交易逻辑进行整理加工汇总而成,收盘价数据选择上周五,周度涨跌为上周五较前一周五收盘价变动幅度 [2] 行情数据 大宗商品 - 螺纹钢收盘价3072.00,周度涨跌2.57% [3] - 铁矿石收盘价732.50,周度涨跌2.23% [3] - 生猪收盘价14305.00,周度涨跌2.14% [3] - 白银收盘价8919.00,周度涨跌1.44% [3] - 黄金收盘价777.06,周度涨跌1.39% [3] - 棕榈油收盘价8472.00,周度涨跌1.15% [3] - 原油收盘价503.50,周度涨跌1.00% [3] - 焦炭收盘价1433.00,周度涨跌0.81% [3] - 玻璃收盘价1026.00,周度涨跌0.69% [3] - 豆粕收盘价2954.00,周度涨跌0.27% [3] - 铝收盘价20635.00,周度涨跌0.27% [3] - 甲醇收盘价2399.00,周度涨跌0.25% [3] - 乙二醇收盘价4277.00,周度涨跌0.14% [3] - 铜收盘价79730.00,周度涨跌 -0.24% [3] - PVC收盘价4906.00,周度涨跌 -0.26% [3] - 玉米收盘价2353.00,周度涨跌 -1.30% [3] - PTA收盘价4710.00,周度涨跌 -1.42% [3] A股 - 沪深300收盘价3982.20,周度涨跌1.54% [3] - 上证50收盘价2740.44,周度涨跌1.21% [3] - 中证500收盘价5911.44,周度涨跌0.81% [3] 海外股市 - 标普500收盘价6279.35,周度涨跌1.72% [3] - 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价20601.10,周度涨跌1.62% [3] - 富时100收盘价8822.91,周度涨跌0.27% [3] - 法国CAC40收盘价7696.27,周度涨跌0.51% [4] - 日经225收盘价39810.88,周度涨跌 -0.13% [4] - 恒生指数收盘价23916.06,周度涨跌 -0.28% [4] 债券 - 中国国债10年期收盘价1.64,周度涨跌0.06% [4] - 中国国债2年期收盘价1.36,周度涨跌 -0.85% [4] - 中国国债5年期收盘价1.50,周度涨跌 -1.52% [4] 外汇 - 欧元兑美元收盘价1.18,周度涨跌 -0.48% [4] - 美元中间价收盘价7.15,周度涨跌 -0.91% [4] - 美元指数收盘价96.99,周度涨跌 -1.49% [4] 大宗商品观点汇总 宏观金融板块 股指期货 - 采集8家机构观点,看多2家、看空1家、震荡5家 [5] - 利多逻辑为6月PMI数据边际改善、上周融资净买入资金增加、中财委会议引发供给侧改革预期升温、产业股东减持与公司回购情况变化、日均成交额小幅放量 [5] - 利空逻辑为美就业数据偏强致短期降息预期回落、中小盘股冲高后减持意愿强、各指数逼近去年10月高点且估值高于历史均值、特朗普关税施压增加不确定性 [5] 国债期货 - 采集7家机构观点,看多3家、看空0家、震荡4家 [5] - 利多逻辑为货币政策预期宽松、政府债供给压力可控、中上旬资金面季节性宽松、基本面弱修复支撑债市 [5] - 利空逻辑为6月PMI环比回升、长端品种价格偏高、财政政策发力或带动经济数据改善 [5] 能源板块 原油 - 采集9家机构观点,看多1家、看空2家、震荡6家 [6] - 利多逻辑为北半球处于原油消费旺季、原油库存去库、俄罗斯减产、美国减税法案带来财政扩张可能、油价利空风险前期释放充分 [6] - 利空逻辑为OPEC+增产、中东地缘风险降温、全球炼厂秋检或使原油库存增加、北美地区原油供应增加 [6] 农产品板块 棕榈油 - 采集7家机构观点,看多2家、看空1家、震荡4家 [6] - 利多逻辑为美国生柴政策提振需求、印度6月进口激增61%、机构预计马棕6月产量下滑且出口增长、印尼上调7月毛棕参考价 [6] - 利空逻辑为国内到港量增加、全球关税争端加剧、油厂开机率高企致豆油累库 [6] 有色板块 铝 - 采集7家机构观点,看多0家、看空3家、震荡4家 [7] - 利多逻辑为宏观环境回暖、月差回升显示产业支撑强、行业铝水比例提高延缓库存累积、铝锭库存低位 [7] - 利空逻辑为铝锭社会库存累库、下游铝棒加工费跌至负值、铝价高位抑制采购意愿、光伏组件及出口需求现拐点、终端需求进入淡季 [7] 化工板块 玻璃 - 采集7家机构观点,看多0家、看空1家、震荡6家 [7] - 利多逻辑为现货市场形成正反馈、下半年需求季节性改善预期增强、价格低位有估值修复需求 [7] - 利空逻辑为湖北地区仓单压制盘面、供应压力小幅增加、贸易端囤货持续性存疑、地产偏弱终端订单不足 [7] 贵金属 黄金 - 采集7家机构观点,看多4家、看空1家、震荡2家 [8] - 利多逻辑为美国财政赤字及债务风险上升、全球央行增持黄金、非农数据潜在下修及失业率回升强化降息预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高 [8] - 利空逻辑为关税谈判延期、美元指数可能反弹、中东局势缓和 [8] 黑色板块 焦煤 - 采集7家机构观点,看多2家、看空1家、震荡4家 [8] - 利多逻辑为下游焦钢企业补库、“反内卷”政策引发供给侧改革预期、蒙煤通关偏低、口岸及煤矿库存去化良好 [8] - 利空逻辑为前期停产煤矿复产、现货反弹后套保盘压力显现、焦炭降价后盘面已计价涨幅预期、反弹需需求端改善 [8]
股指期货:震荡偏多格局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7 09: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指期货:震荡偏多格局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市场重心上行尾盘冲高回落,行情核心驱动是中财委会议强调“反内卷”,新能源、建材期货反转带动股票市场相关题材活跃,价值风格表现更强,海外美股创新高 [1] - 当前外部地缘局势平静、全球风险资产强势,国内经济预期平稳、结构性改革发力,股市风险偏好回升,期指呈多头格局,但利多超预期动能不足,指数震荡上涨,若外力和国内调结构无超预期变化,震荡上行格局有望延续,本周关注6月经济数据 [2] - 关注国内经济和海外关税谈判进展 [3] 策略建议 短线策略 - 日内交易频率参照1分钟和5分钟K线图,IF、IH、IC、IM止损位和止盈位分别参照76点/95点、58点/31点、66点/121点、84点/142点设定 [4] 趋势策略 - 逢低做多,预计IF主力合约IF2507核心运行区间3826 - 4024点,IH主力合约IH2507核心运行区间2649 - 2772点,IC主力合约IC2507核心运行区间5646 - 6025点,IM主力合约IM2507核心运行区间5970 - 6372点 [4] 跨品种策略 - 近期价值、成长风格切换频繁,观望为主 [5] 现货市场回顾 全球股指表现 - 上周美股道琼斯指数周涨2.3%、标普500指数周涨1.72%、纳斯达克指数周涨1.62%;欧股英国富时100指数周涨0.27%、德国DAX指数周跌1.02%、法国CAC40指数周涨0.06%;亚太市场日经225指数周跌0.85%、恒生指数周跌1.52%等 [8] 国内指数表现 - 2025年以来各大指数上涨,上周市场各主要指数均上涨 [8] 行业表现 - 上周沪深300指数行业多数上涨,中证500指数行业上涨 [10] 股指期货行情回顾 主力合约表现 - 上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涨幅和振幅最大 [13] 成交量和持仓量 - 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持仓量回升 [16] 基差和跨品种走势 - 展示了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基差(期货 - 现货)走势和跨品种走势 [18] 指数估值跟踪 - 截止6月27日,上证指数市盈率(TTM)为14.93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TTM)为13.02倍,上证50指数市盈率(TTM)为11.18倍,中证500指数市盈率(TTM)为27.66倍,中证1000指数市盈率(TTM)为36.02倍 [19][20] 市场资金面回顾 - 展示了两市新增投资者数量、新成立偏股基金份额、资金利率价格、央行净回笼情况 [22]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何以重要
经济观察网· 2025-07-04 20:27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统一政府行为尺度",与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并列为"五统一、一开放"核心要求 [1] - 地方政府滥用裁量权、不当干预市场是建设统一大市场的主要障碍,需重点治理企业低价竞争、落后产能退出、招投标不规范等问题 [1] 地方政府行为对行业的影响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与非市场化资源配置直接相关,地方政府招商政策导致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2] -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过度承诺优惠条件,破坏公平竞争环境,且存在政策不兑现现象 [2] - 部分地方政府在采购招标中设置歧视性条款,人为制造市场分割,保护本地企业 [2]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的内涵 - 空间维度统一:要求各地在市场准入、公平审查等环节遵循相同准则,避免自由裁量权滥用 [3] - 时间维度统一:政策需保持连续性,尤其在市场监管、税收等刚性领域避免朝令夕改 [3] - 需将政府行为纳入法治框架,明确"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 [4] 统一市场建设的实施路径 - 政府行为准则应转化为服务市场的承诺清单,涵盖基础设施搭建、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 [4] - 需建立透明化监督机制,通过法律法规体系将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4]
优化信用环境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经济日报· 2025-06-01 06:0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系统性部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 -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成,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法治化标准化基础不断夯实 [1] - 信用促进融资步入机制化轨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完善,全社会知信、守信、用信意识不断增强 [1] - 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 [1] 政务诚信建设 - 政务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各类行政主体的诚信水平对全社会信用建设发挥表率和导向作用 [2] - 将"深化政务信用建设"置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任务首位,彰显"政府诚信是第一诚信"的价值理念 [2] 经营主体信用管理 - 强化经营主体信用管理,引导经营主体诚信经营、守信践诺 [2] - 为守信主体在公共服务中提供便利或优惠,支持金融机构深入挖掘信用信息价值,提升守信主体融资便利化水平 [2] - 在行政审批、证明事项、信用修复等领域推行信用承诺制,助力解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清单内事项数量压减至106项,放宽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 [3] - 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 [3] -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强调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 - 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快健全,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