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航运
搜索文档
中远海控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近27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1:35
在集装箱航运板块,公司双层客服体系+供应链控制塔,护航全球供应链无忧交付;AI智能验箱系统, 实现从检验数据采集到修箱报价单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较传统人工效率大幅提升。在码头业务板块, 旗下港口公司基于AI技术,实现了业务、流程、数据、设备的高度协同,大幅提升了智慧码头的作业 效率,其"智慧港口L4级自动驾驶应用"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入选首批中国企业人工智能 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在行业生态建设方面,报告期内,电子提单海关在线校验服务于拉美地区获得新突 破,中远海控依托GSBN数字化平台目前签发电子提单已超68万票,覆盖80余个国家,打通上下游全链 数据,助力提升全球贸易效率,数智化行业新生态显现规模效应。 中远海控通过船队发展绿色化、船舶燃料清洁化、全链运营智能化等措施,为实现中长期脱碳目标打下 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成功首航,创下多项行业第 一。"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完成全球首创甲醇双燃料系统改装,为大型集装箱船舶的绿色低碳运营提供了 宝贵经验。近期,公司与合作伙伴在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上部署了具备全生命周期减 碳排放能力船舶,标志着 ...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迈向“全面建成” “十五五”聚力高端航运服务业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4:15
"上海代表处的开业,对伦敦船东互保协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伦敦船东互保协会主席John Lyras如是说。上周,伦敦船东互保协会(英国)上海代表处在上海浦东揭牌。至此,11家国际航运经 济组织、近1.3万家航运企业与高端服务机构齐聚浦东,形成更加完善的航运生态。 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排名全球第一、全球班轮连通度连续14年第一、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均成交 额破15亿美元、全球少数同时具备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十四五"以来,上海海空枢纽港建设 稳步推进,航运服务软实力持续提升,绿色智慧航运加快转型,2025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 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重要节点。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连续六年保持全球国际航运中心第三名,2025年较老 牌国际航运中心伦敦分差仅0.01分。展望"十五五"时期,多名业内专家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海国际 航运中心建设要充分"扬长补短"。一方面,继续巩固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先发优势,主动推 进航运脱碳,用AI等新兴技术赋能航运全产业链;另一方面,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业等短板,提升 航运金融、海事仲裁等"软实力",缩小同老牌航运中 ...
2025年航运业转型融资研究报告解读(32页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10-28 20:07
这份报告是由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与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航运业转型融资研究报告——立足绿色船舶视角》,旨在探讨航 运业向绿色转型的过程中,特别是绿色船舶领域,金融支持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下是对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的解读分析: 一、报告背景与目的 - 背景:全球航运业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但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增加,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成为 必然趋势。国际海事组织(IMO)等机构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目的:报告旨在分析中国和国际金融支持绿色船舶发展的现状,探讨金融支持绿色船舶发展的路径和模式,识别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 促进航运业的绿色转型。 二、绿色船舶产业全景图 1. 船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 中国绿色船舶产业主要分布在江苏、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上海等地,各地区基于自身优势,形成了差异化的绿色船舶发展路径。 2. 国际金融支持绿色船舶的路径: 3. 国内外金融支持绿色船舶的对比分析: - 国际上,IMO等机构提出了明确的减排目标,如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 ...
深圳三大港区LNG燃料加注全覆盖
深圳商报· 2025-10-26 01:24
深圳港LNG加注业务里程碑 - 大铲湾码头首次实现LNG船用燃料加注服务,完成约4400立方米(1950吨)LNG燃料补给 [1] - 此次加注标志着深圳盐田、蛇口、大铲湾三大集装箱港区形成LNG加注全域覆盖网络 [1] - 华南地区绿色航运服务能力因此迈上新台阶 [1] LNG加注业务增长态势 - 2025年1-7月深圳港LNG加注量达31.0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57%,已超过2024年全年加注总量(28.6万立方米) [1] - 截至2025年9月底,前三季度累计加注量攀升至37.06万立方米,同比增幅保持在103% [1] - 业务规模稳居国内港口前列 [1] 盐田港领先地位与服务案例 - 盐田港作为最早布局LNG加注的港区,已形成成熟服务体系 [2] - 2024年创下国内"一港双船"同步加注纪录,为两艘2万标箱级集装箱船单次加注超9700立方米燃料 [2] - 达飞轮船旗下全球最大2.4万标箱双燃料船"达飞塞纳河"号多次在深进行LNG燃料补给,单次加注量约8000立方米 [2] 业务经济效益 - 2024年盐田港全年LNG加注量高达30万立方米,接近2023年全年加注量的6倍 [2] - 其中,中石油贡献26.28万立方米,中海油贡献3.47万立方米 [2] - 加注业务创造了近7亿元的产值 [2]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推动绿色航运发展,将航运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1:40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推动绿色航运发展,将航运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宜昌报道 10月23日,2025绿色能源发展大会(湖北宜昌)在宜昌城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作主旨报告。 同时,要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燃料标准与认证体系。特别是碳源,中短期内应将化工厂、火电 厂碳捕集纳入,这对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尤为重要,为我国绿色燃料在国内国际应用提供有力支 撑。 "中国的能源绿色转型将为绿色航运提供可持续绿色能源,为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 撑。"黄震表示。 今年是"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我国的能源转型取得了重要进展。 黄震在会上表示,这五年中,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完善、最大的新能源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到 中游的设备制造,再到下游的项目开发与运营,各个环节均具备较强竞争力,为能源转型提供了坚实产 业支撑。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新三样"等产业不断壮大。"双碳"目标引领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 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随着未来可再生能源装机的不断增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由传统的'源随荷动'转向'荷 随源动'。"黄震认为,储能将成为能源转型中的一个不可 ...
9500车级甲醇汽车运输船在江苏扬州交付开航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20:29
中新网扬州10月24日电 (陈菊琴贺聪)10月23日,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有限公司建造的9500车级甲醇汽 车运输船"安吉常盛"轮,在扬州海事全流程保障下顺利完成交付开航。此次开航不仅标志着安吉系列 PCTC(汽车运输船)订单提前八个月圆满收官,更成为扬州海事助力地方船舶产业升级、推动绿色航运 发展的生动实践。 "安吉常盛"轮为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有限公司安吉系列 PCTC(汽车运输船)的第四艘,也是最后一艘。 该轮兼具超大运输容量、先进绿色技术与卓越安全性能三大核心优势。从尺度与载重来看,该轮总长 228.0米、型宽37.80米、型深15.4米,前吃水6.5米、后吃水7.95米,总吨达87116、净吨28124,可一次 性装载9500辆汽车,运输效率较同级别传统船舶提升约15%。 "在安吉常盛"轮建造交付过程中,扬州海事搭建海事、船厂、船东三方联动平台,根据船舶具体参数与 交付需求制定"一船一策"方案,实现从建造监管到开航护航的全链条精准服务。 据扬州海事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交付关键节点的需求,扬州海事在交船验收标准解读、政务审批 材料准备等方面提供"一对一"指导。建立"走访+会商"双沟通机制,对企 ...
复洁环保:参与沼气制绿醇科研项目,助力绿色航运走廊建设
新浪财经· 2025-10-23 16:02
上港集团是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港口的运营商,最新发布的信息,其绿色甲醇加注量共计7013吨,已 经进入甲醇加注常态化运营阶段。并在打造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和上海港-汉堡港两条绿色航运走 廊绿色航运走廊基础上,最近又分别分别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共建绿色滚装 航运走廊。请问公司是否与其有合作,上海市和上海港积极推动绿色航运建设对公司有什么样的影响? 公司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 董秘回答(复洁环保SH688335):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高度重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绿色航运发展带来的 历史性机遇。近日公司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签订《战略前沿专项项目任务合同书》,由公司作为牵 头承担单位,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城投老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环 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上港集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多家单位共同开展沼 气全碳定向转化制绿色甲醇关键技术与中试验证的专项科研项目,就沼气制绿色燃料技术发展与产业化 进程进行研究,致力于为上海港绿色甲醇加注服务提供本地化燃料来源。公司将积极依托核心技术优 势,加速绿色燃料的中试验证与产 ...
复洁环保(688335.SH):将积极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加速绿色燃料的中试验证与产业化布局
格隆汇· 2025-10-23 15:41
公司战略与机遇 - 公司高度重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绿色航运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1] - 公司将积极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加速绿色燃料的中试验证与产业化布局 [1] 科研项目与合作 - 公司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签订《战略前沿专项项目任务合同书》,作为牵头承担单位 [1] - 项目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 [1] - 专项科研项目聚焦于沼气全碳定向转化制绿色甲醇关键技术与中试验证 [1] 项目目标与影响 - 项目致力于为上海港绿色甲醇加注服务提供本地化燃料来源 [1] - 研究内容涵盖沼气制绿色燃料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进程 [1] - 项目旨在为绿色航运走廊的建设提供支撑 [1]
破解航运融资难题,专家建议设立国家级航运产业投资基金
第一财经· 2025-10-22 19:13
金融企业赋能航运业,还存在相关的配套机制缺位。 "航运金融与保险正在持续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在金融衍生品、保险服务、跨境结算、融资等方面,为航运安全、贸易便利和绿色转型提供高 质量服务。" 对此,单红军建议设立国家级航运产业投资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撬动社会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船舶更新、绿色技术、智能航运和产业链的补链强 链,破解航运的融资难题。同时在政策性金融机构设立航运专项信贷额度,以低成本、长期资金引领国家航运高质量发展。 在"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期间的"金融与保险"主题论坛上,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董事长,中远海运集团原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在发言中如上表示。 对于航运实体产业链来说,航运金融相当于"血脉"和"盔甲",但参加论坛的多位嘉宾认为,金融企业赋能航运业,还存在相关的配套机制缺位。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在发言中就提到,针对航运业的财税支撑政策,目前还是以短期的激励为主,针对航运长周期、高风险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不 足。 与此同时,跨境金融配套政策也不完善。国际航运85%的结算以美元进行支付,中资企业的跨境结算便利性不足,汇率风险比较大,现行跨境金融管理政策 在账户体系、资金跨 ...
武汉全省首发“绿色船舶贷”,为航运企业绿色升级步伐提速
长江日报· 2025-10-22 09:28
发布现场 "不是不想换新能源船,而是更新船舶的融资压力实在太大。"这曾是许多航运企业负责人的共同心声。近日,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率先 推出全省首个"绿色船舶贷",以多元化融资方案精准破解航运企业"造新船、买新船"的资金难题,为长江绿色航运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内河航运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色转型直接关系到长江大保护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船舶 的更新升级与技术改造成为航运企业的迫切需求。然而,传统的融资模式难以适应船舶行业特点,抵押物评估难、风险量化难、融资周期 长、担保方式有限等痛点,严重制约了船舶企业的绿色升级步伐。 这一创新产品迅速获得了市场积极响应。发布当日,武汉鑫隆泰船务有限公司、长荣船舶等多家企业就与武汉农商行达成授信合作意 向。"这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鑫泰隆船务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正计划建造一艘新能源货船,但前期投入巨大,资金压力很大。"有了 这个专门为我们设计的'绿色船舶贷',感觉流程更对口,办起来也更快,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武汉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行将围绕绿色航运产业链,加大数智化引领,进一步优化迭代需求模型,持续深化与政府部门、 科研院所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