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债平衡策略

搜索文档
高盛警告美国债长期高利率风险,上调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期至4.5%
环球网· 2025-05-18 10:19
美国国债收益率预测调整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4.38%,2年期收益率为3.85% [1] - 高盛将10年期美债收益率预测从4%上调至4.5%,2年期从3.3%上调至3.9% [1] - 市场预期美联储在2025年9月前降息的概率低于40% [1] 预测调整的核心驱动因素 - 美国经济增速持续高于潜在水平,劳动力市场紧张推动薪资上涨 [3] - 通胀回落速度放缓,核心PCE回落至美联储2%目标的时间可能推迟至2026年 [3] - 市场对降息周期预期延后,预计2025年联邦基金利率中值维持在4.0%-4.25% [3] - 美国政府债务规模扩大及债券供给增加,加剧长期国债供需失衡风险 [3] 利率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 中性利率可能已结构性上升,国债收益率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位 [3]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5%可能引发跨资产配置重大调整,压制科技股估值 [3] 市场潜在影响 - 借贷成本上升,房地产与高收益债市场承压 [3] - 美债收益率优势吸引海外资本回流,加剧新兴市场汇率波动风险 [3] - "股债平衡"策略失效,传统投资组合需重新评估对冲逻辑 [3] 极端情景分析 - 地缘政治冲突推高能源价格或生产率突破性增长可能导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短期上探5% [4] - 若美联储因金融稳定风险被迫提前降息,收益率曲线可能陡峭化反转 [4]
不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股债平衡帮你掌控投资心理
雪球· 2025-05-06 17:04
股债平衡策略的核心观点 - 股债平衡策略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帮助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中找回"控制感",摆脱情绪化决策 [2] - 该策略从投资心理学角度解决"满仓套牢"带来的无力感和焦虑情绪 [2][7] - 通过提供直接控制(主动操作)和次级控制(心态调整)双重机制改善投资体验 [4][5][6] 控制感的心理学基础 - 控制感分为直接控制(主动改变环境)和次级控制(调整自身认知)两种类型 [5][6] - 市场大跌时满仓投资者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 [7] - 股债平衡打破被动局面,提供可操作空间从而缓解焦虑 [7][12] 股债平衡的运作机制 - 典型配置采用60%股票+40%债券的比例结构 [8] - 动态平衡要求当比例偏离目标时进行反向操作(涨卖跌买) [9][10][11] - 例如股市跌10%时需卖出债券买入股票使比例恢复60/40 [9][10] 心理调节作用 - 下跌时"卖债买股"的操作满足直接控制需求,缓解无助感 [12] - 债券部分相当于"现金储备",使下跌转变为买入机会 [14] - 将市场下跌重构为"打折购物"的积极认知框架 [14][15] 规则化管理的优势 - 预设的再平衡规则(时间/偏离阈值)降低决策焦虑 [18] - 程序化操作替代情绪化反应,创造秩序感 [18] - 债券配置天然降低组合波动性,改善持有体验 [19] 实践建议 - 建议采用5%-10%的偏离阈值触发再平衡 [20] - 可结合市场估值动态调整操作频率(高估值减少操作) [20] - 书面记录投资计划和操作以强化控制感 [21] - 推荐"100-年龄"法则作为配置比例参考起点 [22] 资产配置理念 - 通过股票债券的资产分散实现风险收益平衡 [23] - 动态再平衡实现"低买高卖"的逆向操作 [10][11] - 长期坚持需要匹配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配置比例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