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融合
搜索文档
快讯|宇树推出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苏黎世联邦理工新型微型机器人;国内双足人形机器人最大笔种子轮融资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14 18:09
宇树科技轮式人形机器人G1-D - 公司推出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G1-D及配套的数采训练全栈解决方案 [1][3] - 机器人身高范围约1260-1680毫米,垂直作业空间为0-2米,腰关节运动空间为Z轴±155度、Y轴-2.5度至+135度 [3] - G1-D旗舰版可选配移动底盘,移动速度≤1.5米/秒,通用版和旗舰版整机自由度分别为17和19个,单臂最大负载约3千克 [3] 微型医疗机器人导航技术突破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可由外部磁场精确操控的微型机器人,用于将药物递送到体内特定部位 [6] - 机器人采用可溶性凝胶胶囊结构,内嵌氧化铁纳米颗粒以具备磁响应特性,技术难点在于微小体积下保持足够磁性 [6] - 该技术突破涵盖材料、器件设计与导航控制,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 [6] 萝博派对双足人形机器人融资 - 公司完成数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小米战投、银河通用及L2F光源创业者基金 [8] - 此轮融资为国内双足人形机器人本体领域最大一笔种子轮融资,也是小米战投等产业方在该领域的首次投资 [8]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从算法到硬件整机全栈开源的双足人形机器人企业,以低成本、高性能、开源共享为核心理念 [8] 亦方创新消费级外骨骼融资 - 公司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高瓴创投与经纬创投联合领投,老股东初心资本跟投 [9][10] - 融资将用于前沿技术研发与人才引进,推进核心产品在户外运动等消费级场景的市场化布局 [9][10] - 初代产品为行业第一款支持多关节联动的消费级外骨骼,定位于高负重、长距离户外场景以提升用户运动表现 [9][10] 西安理工大学抓取机器人控制方法 - 研究提出一种结合手部精细运动脑控范式与知识推理的脑机融合共享控制方法 [14] - 方法采用基于六类手部精细动作的脑控范式及改进的特征中间融合卷积神经网络解码脑电信号 [14] - 结合知识推理的共享控制策略,实现了抓取机器人的多目标抓取,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14]
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11:13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4个增至2024年的37个 [1] - 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行业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 [1] - 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2024年又有6个,但总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 [1] - 行业面临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 [1] - 对策包括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共享资源,医保政策需科学评估创新药价值并探索多元化支付体系 [2] 低空飞行器行业 - 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整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行业发展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 [2] - 破局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自主飞行及无人集群协同 [2] 量子产业 - 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是差异化竞争,例如布局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等新赛道 [3] - 建议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以突破封锁,助力中国成为科技强国 [3]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的脑控,和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以治疗疾病的控脑 [3] - 控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是关键 [3] - 新技术无需切片,通过磁共振扫描即可制作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基于此开展脑控和控脑工作 [3] -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 [3]
创新药、低空飞行器、量子计算、脑机接口——院士报告为颠覆性技术“把脉问诊”
科技日报· 2025-09-29 07:43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5年的4个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37个 [1] - 中国首发新药占比从4%跃升至38%,标志着行业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 [1] - 截至2024年有16个创新药在海外上市,2024年新增6个,但行业整体尚未形成重大战略性突破 [1] - 行业面临缺乏原创理论与技术、内卷式竞争、国际环境剧变以及支付体系挑战等深层隐忧 [1] - 行业需加大投入打造自主大型数据库和基础研究平台,企业需寻求差异化发展并共享资源 [2] - 医保政策需更科学评估创新药价值,探索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 [2] 低空飞行器(eVTOL)行业 - 中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呈现百花齐放、竞争激烈的局面,整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行业发展得益于航空与新能源汽车工业奠定的坚实基础 [2] - 行业面临分布式推进气动布局、高比能动力电源、复杂环境下安全控制等全新科技难题 [2] - 破局关键在于智能化,人工智能赋能的eVTOL能整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行动的深度融合,支撑全天候、全场景自主飞行及无人集群协同 [2] 量子科技产业 - 量子产业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是差异化竞争,例如布局固态量子计算和科学仪器研发等新赛道 [3] - 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加强科学仪器等基础工具的自主研发以突破封锁 [3] 脑机接口技术 - 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通过解码人脑信息控制外部设备的“脑控”,和通过外部设备改变人脑活动以治疗疾病的“控脑”两部分 [3] - “控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明确解码和调控的脑区是关键 [3] - 新技术无需切片,通过磁共振扫描即可制作更精细且能提供脑区连接信息的图谱,基于此开展脑控和控脑工作 [3] - 以帕金森治疗为例,无创精神磁刺激可针对特定脑区施加脉冲,避免传统有创手术可能引发的抑郁副作用 [3]
从实验室走向真实需求 对话强脑科技创始团队成员张胜男: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已在多场景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20:10
公司概况 - 强脑科技是全球脑机接口领域领先企业 融资规模排名第二 被誉为"杭州六小龙"之一 [1] - 公司从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 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 [4] - 2024年推出灵巧手产品 正式进军具身智能领域 成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供应商 [4] 技术路线 - 非侵入式技术通过电极传感器在皮肤表层获取脑电信号 相比侵入式更安全且应用场景更广 [3] - 突破脑电大规模精准采集难点 将脑电计算从传统算法升级为AI算法 [3] - 仿生手产品灵敏度/灵活度/反应速度优于机器人 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 [4] 市场前景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 仅美国医疗领域脑机接口市场价值就达4000亿美元 [3] - 重点布局康复/大健康领域 服务残疾人/孤独症儿童/睡眠障碍等特殊人群 [4] - 正在开发工业机械臂灵巧手解决方案 提升机器人触觉/握力反馈能力 [5] 应用场景 - 教育领域可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案制定 并推动AI课程设计与产教融合 [4] - 技术可渗透生活各方面 当前聚焦医疗健康与教育两大场景 [1][4] - 通过解决真人仿生手需求 反向拓展至机器人供应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