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金融数据日报-20250623
国贸期货· 2025-06-23 13:30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因素对股指驱动力度不强,基本面表现偏弱,政策相对真空,海外地缘政治局势扰动加剧,以伊冲突持续升温,股指短期预计偏弱震荡,可综合运用期权工具对冲宏观风险 [7] 金融市场数据 货币市场 - DRO01收盘价1.37,较前值变动0.29bp;DR007收盘价1.49,较前值变动 -5.00bp;GC001收盘价1.45,较前值变动16.50bp;GC007收盘价1.59,较前值变动3.00bp;SHBOR 3M收盘价1.63,较前值变动 -0.10bp;LPR 5年收盘价3.50,较前值变动 -10.00bp [4] 债券市场 - 1年期国债收盘价1.36,较前值变动 -0.99bp;5年期国债收盘价1.51,较前值变动 -0.39bp;10年期国债收盘价1.64,较前值变动 -0.32bp;10年期美债收盘价4.38,较前值变动0.00bp [4] 公开市场操作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开展9603亿元逆回购操作,有8582亿元逆回购到期及1820亿元MLF到期,全口径净回笼799亿元;本周将有9603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2420亿元、1973亿元、1563亿元、2035亿元、1612亿元,周一还有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4][5] 股票市场 - 沪深300收盘价3847,较前一日变动0.09%;上证50收盘价2674,较前一日变动0.31%;中证500收盘价5640,较前一日变动 -0.66%;中证1000收盘价6000,较前一日变动 -0.80% [6] - 上周沪深300下跌0.45%至3846.6;上证50下跌0.1%至2673.7;中证500下跌1.75%至5639.5;中证1000下跌1.74%至5999.6 [6] -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上周仅银行(2.6%)、通信(1.6%)、电子(1%)上涨,其余板块皆下跌,纺织服饰( -5.1%)、医药生物( -4.4%)、有色金属( -3.6%)、社会服务( -3.3%)、农林牧渔( -3.1%)领跌 [6] - 上周A股日成交量分别为11575亿元、11524亿元、11390亿元、11920亿元、10153亿元,日均成交量较前一周减少1422.5亿元 [6] - 截至6月19日,A股两融余额为18154.6亿元,较上一周增加42.1亿元 [6] 期货市场 - IF当月收盘价3804,较前一日变动0.2%;IH当月收盘价2637,较前一日变动0.6%;IC当月收盘价5588,较前一日变动 -0.5%;IM当月较前一日变动 -0.6% [6] - IF成交量93277,较前一日变动 -20.6;持仓量213382,较前一日变动 -12.2;IH成交量54538,较前一日变动 -4.2;持仓量72451,较前一日变动 -13.3;IC成交量95848,较前一日变动 -9.5;持仓量208030,较前一日变动 -8.7;IM成交量211961,较前一日变动 -7.2;持仓量307602,较前一日变动 -8.6 [6] - IF升贴水当月合约到期,下月合约15.42%,当季合约0.02%,下季合约5.35%;IH升贴水当月合约到期,下月合约19.38%,当季合约5.88%,下季合约3.06%;IC升贴水当月合约到期,下月合约12.72%,当季合约11.31%,下季合约9.69%;IM升贴水当月合约到期,下月合约15.16%,当季合约14.48%,下季合约12.85% [8]
宏观金融数据日报-20250620
国贸期货· 2025-06-20 13: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央行运用中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过去一年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立场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未来将持续评估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4] - 2025年陆家嘴论坛聚焦金融市场长效发展 对短期资本市场提振效果有限 国内因素对股指驱动力不强 基本面表现偏弱 政策相对真空 海外不确定性犹存 股指短期预计偏弱震荡 可运用期权工具对冲风险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金融数据 - DRO01收盘价1.37 较前值变动-0.06bp DR007收盘价1.54 较前值变动1.75bp GC001收盘价1.28 较前值变动-34.50bp GC007收盘价1.56 较前值变动-8.00bp SHBOR 3M收盘价1.63 较前值变动0.00bp LPR 5年收盘价3.50 较前值变动-10.00bp 1年期国债收盘价1.36 较前值变动0.25bp 5年期国债收盘价1.48 较前值变动0.45bp 10年期国债收盘价1.64 较前值变动0.50bp 10年期美债收盘价0.00 较前值变动-1.00bp [3] - 央行昨日开展203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操作利率1.40% 当日1193亿元逆回购到期 单日净投放842亿元 [3]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8582亿元逆回购到期 其中周五到期2025亿元 [4] 股指行情 - 昨日收盘 沪深300下跌0.82%至3843.1 上证50下跌0.54%至2665.5 中证500下跌1.2%至5676.8 中证1000下跌1.42%至6048.2 沪深两市成交额12506亿 较昨日放量596亿 行业板块普跌 采掘、石油、燃气行业逆市走强 多元金融等板块跌幅居前 [5] - IF当月收盘价3840 较前一日变动-0.8% IH当月收盘价2659 较前一日变动-0.7% IC当月收盘价5678 较前一日变动-1.0% IM当月收盘价6050 较前一日变动-1.2% IF成交量117508 较前一日变动11.2% IF持仓量242993 较前一日变动2.0% IH成交量56937 较前一日变动17.6% IH持仓量83607 较前一日变动2.8% IC成交量105878 较前一日变动19.0% IC持仓量227844 较前一日变动4.0% IM成交量228414 较前一日变动21.4% IM持仓量336516 较前一日变动4.5% [5] 期货升贴水 - IF当月合约升贴水25.56% 下月合约14.64% 当季合约7.96% 下季合约5.59% IH当月合约升贴水86.54% 下月合约21.40% 当季合约7.13% 下季合约3.69% IC当月合约升贴水-6.23% 下月合约13.18% 当季合约12.05% 下季合约10.35% IM当月合约升贴水-13.13% 下月合约16.03% 当季合约15.89% 下季合约13.75% [7]
宏观金融数据日报-20250619
国贸期货· 2025-06-19 16: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8582亿元逆回购到期 近期央行综合运用中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将持续评估完善 [4] - 2025年陆家嘴论坛聚焦金融市场长效发展 对短期资本市场提振效果有限 国内因素对股指驱动力度不强 基本面表现偏弱 政策相对真空 海外不确定性犹存 股指短期预计偏弱震荡 可运用期权工具对冲宏观调整风险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金融数据 - DRO01收盘价1.37 较前值变动-0.06bp DR007收盘价1.53 较前值变动0.40bp GC001收盘价1.63 较前值变动-7.00bp GC007收盘价1.64 较前值变动2.00bp SHBOR 3M收盘价1.63 较前值变动-0.40bp LPR 5年收盘价3.50 较前值变动-10.00bp 1年期国债收盘价1.36 较前值变动-1.00bp 5年期国债收盘价1.47 较前值变动0.25bp 10年期国债收盘价1.64 较前值变动0.50bp 10年期美债收盘价0.00 较前值变动-7.00bp [3] - 央行昨日开展156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操作利率1.40% 当日1640亿元逆回购到期 单日净回笼77亿元 [3] 股指行情 - 沪深300收盘价3875 较前一日变动0.12% IF当月收盘价3872 较前一日变动0.1% 上证50收盘价2680 较前一日变动-0.15% IH当月收盘价2677 较前一日变动-0.1% 中证500收盘价5746 较前一日变动-0.09% IC当月收盘价5738 较前一日变动-0.2% 中证1000收盘价6135 较前一日变动-0.10% IM当月收盘价6124 较前一日变动-0.1% [5] - IF成交量105667 较前一日变动10.5% IF持仓量238264 较前一日变动0.2% IH成交量48430 较前一日变动-4.4% IH持仓量81317 较前一日变动-1.5% IC成交量88945 较前一日变动3.0% IC持仓量219162 较前一日变动0.4% IM成交量188199 较前一日变动4.6% IM持仓量321988 较前一日变动-2.4% [5] - 昨日沪深两市成交额11911亿 较昨日缩量161亿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 电子元件等板块涨幅居前 农药兽药等板块跌幅居前 [5] 升贴水情况 - IF升贴水当月合约13.05% 下月合约13.74% 当季合约7.43% 下季合约5.22% IH升贴水当月合约17.17% 下月合约18.31% 当季合约6.02% 下季合约3.22% IC升贴水当月合约25.00% 下月合约15.85% 当季合约12.46% 下季合约10.65% IM升贴水当月合约33.27% 下月合约19.75% 当季合约16.98% 下季合约14.40% [7]
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点评:锚定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山西证券· 2025-06-19 13:48
全球金融治理与货币政策 - 2025年以来美元持续走弱,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挑战,未来可能向少数主权货币并存格局演进[1] - 潘功胜强调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是渐进过程,将在上海开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试点[3] 金融开放与监管 - 金融监管总局将复制推广自贸区等开放经验,支持外资参与业务试点,优化外资营商环境[5] 资本市场发展 -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适应创新规律的资本形成机制、产品服务体系、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问题[6] - 吴清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五点举措,包括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等[6] 外汇市场政策 - 4月以来我国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7] - 朱鹤新指出要防范外部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高质量发展[7][8] 发展支持政策 - 以科创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8] - 助力稳就业等方面,采取支持外贸企业、推进投融资便利化、实施外汇创新政策等措施[8]
潘功胜: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6-18 11:17
金融开放举措 - 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个人征信机构 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发展自贸离岸债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试点 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试点 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试点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3]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全口径计算下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 [4] - 初步建成多渠道 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5] - 中国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8] 跨境支付技术发展 -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型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发展 重塑传统支付体系 缩短跨境支付链条 [6] - 智能合约 去中心化金融等技术将持续推动跨境支付体系演进 [6] 国际金融治理 - 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应强化经济监督职能 引导各国支持经济全球化 加强政策协调 [7] - IMF份额占比未能反映成员国全球经济地位 需尽快推动调整以提升合法性 [9] 货币政策框架 - 过去一年出台多项货币政策措施支持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优化中间变量 培育政策利率 提升传导效率 [10] -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是渐进持续过程 未来将不断评估完善 [10]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7万亿元!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8 11:15
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高频汇集并系统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各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 [1] - 该报告库将服务金融机构、宏观调控和金融市场监管 [1][3]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3] - 服务数字金融创新 [3]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 为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个人征信产品 [3] - 进一步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3] 上海金融开放试点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创新业务规则支持上海发展离岸贸易 [3] - 发展自贸离岸债 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标准 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融资渠道 [3]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 [3]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4] - 推动上海首批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4] 外汇市场发展 - 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推动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 [4] - 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 [4] 跨境支付体系发展 - 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5] - 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朝着更加高效、安全、包容、多元的方向发展 [5] 外资机构在华发展 - 全球前50大银行已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 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5]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 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7] 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 - 金融监管总局大力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 [7]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 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7]
央行行长潘功胜,最新发声!要点一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1:07
金融开放举措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汇集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黄金、票据等金融子市场交易数据 [1]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1]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个人征信产品,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1]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离岸贸易发展 [1] - 发展自贸离岸债,遵循"两头在外"原则和国际规则标准,拓宽"走出去"企业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优质企业融资渠道 [1] -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实现优质企业与境外资金高效融通,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1]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2][3] - 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2]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 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从数量、价格、结构等方面出台多项措施,有效支持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 [2] -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优化中间变量,培育政策利率,提升传导效率,丰富工具箱,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 [2] -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是渐进、持续的过程,未来将不断评估和完善 [2]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中,主导货币更替反映国际格局变化和国家竞争力迭代 [3] - 国际主导货币具有全球公共品属性,存在内在不稳定问题 [3] -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讨论方向包括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和推动超主权货币如SDR成为主导货币 [3] - 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发展,可能朝少数主权货币并存、竞争、制衡格局演进 [4] - 主权货币国需强化国内财政纪律和金融监管,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 [4] SDR发展 - SDR理论上能克服单一主权货币问题,具有更强稳定性,可更好承担全球公共品职能 [4] - SDR成为国际主导货币面临政治共识不足和市场局限性问题 [5] - 需优化SDR机制安排,扩大使用范围,推动私营部门参与,发行SDR计价债券,提升储备资产作用 [5]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三大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5] - 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6] - 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重要组成部分 [9] 金融监管与稳定 - 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已全部达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99%以上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 [5][9] - 中国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III》,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影子银行风险大幅压降 [9] - 对非银行中介机构监管较弱,需加强监管 [7] 跨境支付与技术应用 -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发展,重塑传统支付体系 [6] - 智能合约、去中心化金融等技术将持续推动跨境支付体系演进 [6]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 IMF、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份额和投票权缺乏实质性调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比低于实际地位 [8] - 个别成员国单边主义政策干预国际金融组织治理和运作 [8] - 国际金融组织需推进治理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维护多边主义 [8]
潘功胜:一年来央行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有效推进
第一财经· 2025-06-18 10:25
货币政策框架演进 - 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从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维度出台措施 有效支撑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 [1] - 过去一年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优化中间变量 培育政策利率 提升传导效率 丰富工具箱并加强预期引导 [1] - 货币政策转型是渐进过程 未来将持续评估和改进框架设计 [1]
央行5月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继续暂停国债买卖
证券时报· 2025-05-30 23:04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5月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包括3个月期4000亿元和6个月期3000亿元,当月有9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2000亿元 [2] - 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不意味着收紧流动性,5月MLF净投放3750亿元,整体保持中期流动性净投放,体现适度宽松政策取向 [2] - 5月未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市场预期三季度可能重启以发挥国债收益率定价基准作用 [2] 买断式逆回购与MLF动态 - 5月买断式逆回购延续4月净回笼态势,3月以来MLF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方式,每月保持净投放 [4] - MLF可能重新成为中期流动性主要投放渠道,其期限长、投放确定性强,多重价位中标可降低资金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4] - 央行流动性工具储备充足,包括长期降准和国债买卖、中期MLF及结构性工具、短期逆回购等 [4] 国债市场与央行操作预期 - 年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6%历史低位,央行1月起暂停买入国债以平衡市场供需 [6] - 央行或在三季度恢复国债买卖,7-8月政府债净融资高峰期间操作可能性较高,以增强主权信用货币发行方式 [7] - 国债买卖将充实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强化国债收益率定价基准功能,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7]
宣昌能: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 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3 18:13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出席冰岛央行年度经济会议和国际清算银行行长例会 [2][3] - 中国经济金融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3] 货币政策转型方向 - 淡化数量目标 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 [4] - 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 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 [4] - 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等纳入其中 [4] - 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包括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安排 [5] 政策透明度与沟通 - 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 [5] - 健全可置信、常态化、制度化的政策沟通机制 [5] - 加强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 [5] 国际交流议题 - 宣昌能与BIS行长例会与会者交流全球经济金融形势 [5] - 讨论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投资问题 [5] - 探讨全球碎片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 [5] - 研究居民部门通胀预期问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