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

搜索文档
公募首席解读 陆家嘴论坛释放重要信号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21:40
科创板改革与科技企业融资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解决未盈利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3][4] - 推动社保、险资、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优化退出机制,吸引长期资本进入早期科技项目 [4] - 强化上市公司质量监管,优化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制度,严打内幕交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4]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减少发行上市阶段的"曝光"时间,保护科技企业信息安全 [6] - 引入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要求科创板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核心技术等非财务信息披露 [8] 资本市场政策创新与影响 - "1+6"政策形成从初创到成熟的融资闭环,包括股债联动、再融资优化、风险管理工具创新 [7] - 创业板首次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突破盈利门槛限制,覆盖更多优质创新企业 [8] - 科创债ETF聚焦AAA级科技创新公司债,吸引保险、理财等机构配置 [10] - 政策推动A股产业结构优化,形成"硬科技-创业板-主板"梯次市场格局 [8] 金融开放与跨境投融资 - 外汇局"九箭齐发"政策简化外资准入流程,提高外债额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 [11][12] - 取消前期费用登记和再投资登记,缩短外资落地周期,提升中国在全球资本配置中的竞争力 [12] - 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降低科技企业跨境并购汇兑成本和合规风险 [13]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设立,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提升上海全球人民币资产定价中心地位 [17] 沪港金融协同发展 - 沪港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清算中的应用,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效率 [14] - 上海自贸离岸债与香港点心债市场联动,扩大人民币债券全球影响力 [14] - 两地共建金融监管框架,防范跨境金融风险,形成"在岸-离岸"双循环枢纽 [14] - 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降低离岸交易结算成本,增强资金融通效率 [15] 市场影响与板块机会 - 短期利好绿色金融(新能源)、消费金融(消费)、跨境贸易(港口物流)等板块 [17] - 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门槛放宽,利好半导体、AI算力等科技板块 [17] - 金融开放政策直接受益券商、跨境支付行业 [17] - 中长期政策引导资金向硬科技集聚,推动中国资产系统性重估 [17]
深刻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与创新贡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13
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内涵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旨在夯实经济发展根基并增强安全性稳定性 [1] - 该战略从理论、实践、战略三方面统一: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循环理论,重塑国际合作竞争优势,明确经济现代化路径 [2] - 强调通过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等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经济循环理论创新 - 新发展格局深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动态循环的认识,提出需同时打通各环节堵点 [4][5] - 突出供需双侧协同发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6] - 将流通体系拓展为涵盖全国统一大市场、物流、金融等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架构 [7] 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实践 - 202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增长8.7%,占全球份额11.4%,2024年增速进一步达11.3%,体现国际循环质量提升 [9] - 通过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海南自贸港建设等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增强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 [10]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以增强国际循环话语权 [1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塑造国际新优势的关键,需突破"卡脖子"技术 [13] - 推动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占比,向创新驱动转型 [14] -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统筹产业升级与转移,提升产业链安全性 [14] 资本与安全治理 - 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作用,强调规范资本行为与有效监管 [18] - 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需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18] - 防范开放环境中的金融风险,增强动态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18]
中指研究院:产业园REITs申请和上市速度加快 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20:24
产业新城招商模式转型 - 传统以土地、税收优惠为核心的招商模式边际效益持续递减,基金投资、孵化器培育、产融结合等资本工具的应用推动招商效率高速增长 [1] - 多地加速布局产业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 - 运营商联合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母基金,通过子基金撬动资金投向重点领域,围绕龙头企业布局上下游设立主导产业基金,形成"投资—落地—集群"闭环 [1] 产业园REITs发展 - 产业园REITs申请和上市速度加快,全年新增申请、上市及扩募产品较去年明显加快 [1][2] - 区域分布上,除北上广深外,成渝、长三角等新兴经济圈成为重点布局区域 [2] - 超过半数项目的底层资产出租率同比呈现下滑,部分项目因营收承压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2] 轻重并举发展战略 - 轻重并举是产业园区运营商重要的发展战略,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产持有"与"服务输出"的协同效应 [2] - 重资产业务从"大规模开发"转向"定制化建设",通过公募REITs、私募基金等工具实现资产退出,将沉淀资本转化为滚动投资能力 [2] - 轻资产业务聚焦从基础服务到生态赋能,构建"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产业投资"三层体系 [2] 融资与运营能力提升 - 运营商综合运用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绿色公司债等多种融资模式,聚合资本市场资源,多链融合加快创新驱动 [1] - 金融创新加速园区经济发展,金融资源优势在科创、招商方面赋能园区 [1] - 运营商需持续关注租赁情况和租金增长,在供大于求背景下,提升运营服务质量是降低空置率和保护利润率的关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