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性通胀

搜索文档
乐观情绪提振亚太股市,东南亚多国二季度GDP好于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7-28 07:39
亚太股市表现 - 亚太股市全线上涨,日经225指数周涨4.11%或1637.12点,报41456.23点,创历史新高 [1] - 韩国KOSPI指数周涨0.25%,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周跌1.03% [1] - 东南亚股市多数上涨,越南胡志明指数周涨2.41%,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周涨3.17%,新加坡海峡指数周涨1.71% [1] 贸易协议影响 - 美日达成贸易协议,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获得90%利润,日本开放汽车、农产品市场,美国对日征收15%关税 [1] - 美菲达成协议,美国对菲征收19%关税,菲律宾对美国开放市场并实行零关税 [3] - 美印尼贸易协议细节公布,短期内市场乐观情绪升温 [3] 市场驱动因素 - 亚太股市上涨因贸易冲突担忧缓解、流动性宽松及政策支持,东南亚多国降息提振情绪 [2] - 越南股市创3年半新高,外资本月净买入4.137亿美元,得益于GDP增长和贸易不确定性下降 [3][4] - 若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或推动资金流入亚洲高增长市场 [4] 经济数据与预测 - 马来西亚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5%,新加坡增长4.3%,越南增长7.96% [6] - 世界银行下调东南亚经济预测,越南、菲律宾、印尼2024年增速分别为5.8%、5.3%、4.7% [6] - AMRO预测东盟+3地区2024年经济增长3.8%,2026年3.6%,较前次下调 [6] 政策应对与经济风险 - 马来西亚、印尼7月实施降息,东盟+3地区具备进一步刺激政策空间 [7] - 日本经济仍面临风险,美国关税或导致日本产业链外流,可能引发经济衰退 [8] - 东南亚经济逆风包括欧美放缓、高利率、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债务压力 [6]
海外宏观研究笔记(三):如何看待美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异化?
华安证券· 2025-07-25 19: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失业率与通胀关系的重要理论,仍是美联储重要分析工具,回溯其理论历代版本或能解释美联储政策困境来源 [2] - 近年来菲利普斯曲线长期呈扁平化特征,影响货币政策灵活度,其背后受预期因素调整、贸易全球化、劳动投入端扰动等因素推动;2020 以来短期数据呈现局部陡峭化特殊情景,拉高视角看本质或是美国经济循环变化导致曲线局部断裂 [8][10][11][12] - 美联储当前面临市场通胀预期不可控和关税冲击叠加宽松政策引发持续通胀的担忧,对于推迟降息行为有压制通胀能力下降、降息效果取决于全球美元体系、通胀预期管理重要、遵循引导预期惯例等方面的思考 [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历代版本 - 1926 年,欧文·费雪指出失业与价格反向关系,强调未预期价格变动对经济作用 [3] - 1958 年,菲利普斯指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负相关,绘制菲利普斯曲线,但未纳入通胀分析框架 [3] - 1960 年,萨缪尔森和索洛提出“失业 - 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将通胀纳入框架,表明失业率和通胀此消彼长,成为凯恩斯主义政策工具核心 [4] - 1962 年,奥肯提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失业率,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共同构成凯恩斯主义政策框架基础 [5] - 70 年代初,弗里德曼和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附加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引入自然失业率概念,分短期和长期解释通胀与失业双高 [6] - 70 年代中期,理性预期学派主张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均垂直,否定政策有效性 [7] - 80 年代后,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系统化,引入粘性价格模型,美联储基于此框架强调前瞻性预期管理 [7] 菲利普斯曲线异化 扁平化 - 失业率与通胀负相关关系减弱,政策制定者调控难度上升,对“抗通胀”挑战更大,政策容错空间收窄 [8][9] - 推动因素包括预期因素调整、贸易全球化、劳动投入端扰动 [10] 局部陡峭化 - 2020 以来短期数据呈现此情景,疫情后大规模财政刺激和供给侧结构性断裂使曲线陡峭化,遗留的政府债务压力削弱后续曲线弹性 [11] 美联储政策态度 - 面临市场通胀预期不可控和关税冲击叠加宽松政策引发持续通胀的担忧,需让市场看到通胀可控 [14] - 推迟降息的思考包括压制通胀能力下降、降息效果取决于全球美元体系、通胀预期管理重要、遵循引导预期惯例 [15]
21评论丨日本经济不确定性风险或将加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06:35
日本政治格局变化 - 日本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遭遇历史性失败 自1955年以来首次在众参两院双双丧失过半议席 [1] - 政治分歧与权力碎片化导致日本社会与经济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1] - 年轻人转而支持右翼政党 如"参政党" 主张排斥移民和减税补贴等民粹政策 [1] 通胀与民生压力 - 日本长期通缩逆转 大米价格因供给减少和游客需求增加而失控 2024年价格过快上涨 [1] - 持续三年通胀背景下 日本基准利率维持在0.5% 导致日元贬值和输入性通胀 [1] - 52%的民众支持减税 对2019年消费税上调至10%的政策感到厌恶 [3] 货币政策与债务问题 - 日本国债占GDP的250% 为发达国家最高 维持负利率有利于降低政府付息成本 [2] - 日本央行暂缓加息以避免抑制经济活力 但推迟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加剧日元贬值和通胀 [2] - 减税或增加财政补贴可能恶化财政状况 导致长期利率上涨和国债抛售 [3] 经济与资本市场影响 - 政治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国际资本逃离日债市场 引发美日资本市场风险 [4] - 日元贬值虽刺激出口 但居民购买力缩水加剧社会不满 [2] - 日本长期拒绝结构性调整 社会矛盾与权力碎片化可能引发秩序动荡 [4] 美日贸易谈判与外部压力 - 日本首相石破茂政治根基削弱 美日贸易谈判可能陷入僵局 [2] - 美国加征关税可能抑制日本出口增长 拖累整体经济表现 [2] - 美日两国均依赖宽松货币与增加债务 民众承受税收和通胀成本 社会持续"右转" [3]
Vatee外汇:通胀回升是否会打乱美联储的政策节奏?
搜狐财经· 2025-07-15 18:00
通胀数据预期 - 市场普遍预期6月CPI同比增速将升至2.7%,环比增速或攀至0.3%,创今年以来新高 [3] - 核心CPI环比涨幅预计突破0.2%至0.3%,同比增速可能接近3% [3] - 5月CPI同比上涨2.4%,环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维持在2.8% [3] 通胀驱动因素 - 能源价格回落后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可能再现 [3] - 新一轮关税措施导致制造业和消费品价格被输入性通胀重塑 [3] - ISM制造业报告显示6月原材料价格上升趋势明显,企业对加征关税政策的反应逐步定价 [3]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需观察夏季价格报告以判断通胀路径变化 [4] - 若6月通胀数据确认加速,9月降息窗口可能后延 [4] -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年底前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存在,但时间节点出现分歧 [4] 市场反应 - 近期美元指数反弹和美债收益率抬升,反映投资者对通胀重新上行的警觉增强 [4] - 部分投资者认为若通胀持续高企,全年可能仅降息一次或按兵不动 [4] - 通胀数据的小幅变动可能成为美联储政策博弈的关键变量 [4]
海外市场点评:市场对降息过于乐观了吗?
民生证券· 2025-07-02 17:21
市场降息预期 - 市场预计2025年内降息3次,截至2026年底降息5次[3] 降息节奏分析 - 联储降息节奏或比市场预期曲折,美元贬值10%将使美国年进口扩大至约3.6万亿美元,贸易赤字大概率扩大更多[4] - 关税对通胀冲击效果需时间,下半年通胀是关键影响因素[4] 通胀趋势判断 - 历史经验显示美元下跌会带来输入型通胀及滞后效应,下半年美国通胀大概率回升,若下半年CPI月均环比增速维持在0.2%左右,年底通胀同比将升至3%以上[4][5] 降息效果存疑 - 欧元区和英国经验表明,全球动荡下降息未必有效,2024年以来欧元区累计降息超200bp,但制造业PMI和GDP修复缓慢[6] - 此次降息财富效应或不同,美国私人部门持有美债增多,降息对其资产端不利影响可能更强[6] - 若降息幅度不够,美国企业置换低息贷款/债券时净财务成本可能上升[7] 风险提示 - 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或致全球经济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7]
突然崩了,全线大跌!以色列,发动猛烈空袭!
券商中国· 2025-06-23 21:37
日元汇率大幅下跌 - 6月23日日元兑主要货币全线大跌 美元兑日元一度大涨1.3%至148.0335 创5月13日以来新高 [2][5] - 日元兑离岸人民币日内跌幅超1% 瑞郎兑日元涨超1% 欧元和英镑兑日元分别上涨0.74%和0.66% [2][5] - 港元兑日元大涨1.22% 瑞郎兑日元涨幅达1.15% [5] 地缘政治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日本90%以上石油依赖中东进口 主要采购自阿联酋和沙特 全部需经霍尔木兹海峡运输 [5][9] - 以伊冲突导致原油价格飙升 可能恶化日本贸易平衡 削弱日元吸引力 [2][6] - 美国银行策略师建议买入美元/日元对冲风险 因日本能源进口高度依赖中东地区 [8][9] 油价走势及市场预期 - 布伦特原油期货6月23日一度大涨5% WTI原油涨超3% 后回吐大部分涨幅 [14] - 高盛预测若霍尔木兹海峡流量减少50% 布伦特油价或短暂触及110美元/桶 [16] - 荷兰国际警告若海峡封锁 油价可能突破120美元/桶 甚至超过2008年150美元历史高点 [16] - 摩根大通认为伊朗封锁海峡概率仅20% 预计二季度布伦特均价67美元/桶 [18][19] 其他亚洲货币风险 - 菲律宾比索、韩元和泰铢易受油价冲击 可能推迟相关央行降息进程 [11] - 韩国2023年中东原油进口占比达72% 工业部对贸易影响表示担忧 [12] - 富国银行指出印度卢比及韩元、泰铢、比索可能成为受创最严重货币 [13] 机构观点分歧 - 花旗认为油价上涨将恶化日本贸易条件 叠加央行鸽派立场加剧日元下行压力 [10] - 汇丰预计若供应不受干扰 四季度油价将呈下行趋势 [18] - 盛宝银行指出原油多头平仓可能限制油价进一步上涨 [15]
以色列突袭伊朗,日本慌了?
虎嗅· 2025-06-16 20:29
以色列空袭伊朗事件影响 - 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空袭,目标包括革命卫队高官、核设施及炼油厂 [2] - 日本首相强烈谴责以色列行动,称其"完全不能接受" [1] - 伊朗可能采取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反制措施,该海峡承担全球20%石油运输 [4] 石油市场潜在冲击 - 伊朗炼油厂遭袭可能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80美元/桶 [5] - 霍尔木兹海峡中断将威胁全球1400万桶/日供应,油价或达120美元/桶 [6] - 若封锁持续至2025年底,油价可能突破2008年150美元/桶的历史峰值 [7] 日本能源安全困境 - 日本95%原油依赖中东进口,俄乌冲突后对俄罗斯原油进口近乎清零 [3] - 中东局势动荡直接威胁日本经济命脉,如同"在大动脉上比划刀子" [8] - 日本作为贫油国,面临输入性通胀和经济运行成本上升风险 [11]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 -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中东局势影响显著 [10] - 2023年4月前五大进口来源国中仅沙特和伊拉克两个中东国家 [12] - 实际中东原油占比仍高,因马来西亚存在伊朗原油转口贸易 [15] 能源安全解决方案 - 进口来源多元化是短期策略,中国已减少中东依赖 [12] - 发展新能源是根本出路,可削减石油进口需求 [16] - 中国新能源发展初见成效,纯电动车推广增加能源危机应对筹码 [17] 全球能源格局风险 - 中东地区持续动荡,随时可能爆发新冲突影响石油供应 [9] - 石油禁运历史表明,供应中断可能导致经济滞胀 [11] - 原油进口国普遍面临"产油国断供-油价飙升-输入性通胀"传导链条 [11]
地缘冲突下的能源变局:中国经济与投资的惊涛与暗礁
搜狐财经· 2025-06-05 13:42
地缘冲突与能源市场 - 俄乌冲突及中东局势紧张导致国际油气供应不确定性增加,俄罗斯能源出口受制裁直接影响市场预期 [3] - 2024年10月伊朗与以色列紧张关系升级引发油价飙升,WTI原油5日内上涨13.16%,布伦特原油突破80美元/桶涨幅12.76% [3] - 霍尔木兹海峡等关键通道安全局势持续影响全球石油供应稳定性 [3] 能源价格对宏观经济影响 - 能源价格上涨推动主要经济体通胀率上升:美国从2.5%升至3.5%,中国从2.0%升至2.3%,欧元区从2.8%升至3.6% [4] - 中国作为最大能源进口国面临输入性通胀,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将导致全年进口成本增加数百亿美元 [8] - 能源成本传导至运输、化工等行业,物流企业运费上涨进一步推高商品终端价格 [8] 能源价格对企业影响 - 石油开采企业利润在价格上涨阶段增长30%,下跌阶段下降20%;天然气生产企业利润波动幅度为+25%/-15% [6] - 能源加工企业呈现反向波动:价格上涨时利润下降10%,价格下跌时利润回升8% [6] - 钢铁等能源密集型产业受成本挤压明显,部分小型钢厂被迫减产 [9] 能源板块资本市场表现 - 标普500能源板块股价在能源上涨期间涨幅20%,下跌期间跌幅15%;上证能源板块同期波动为+15%/-12% [7] - 股价波动影响能源企业融资能力,价格下跌阶段资金流出加剧 [7] 能源结构调整趋势 - 中国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装机容量持续提升以减少进口依赖 [10] - 西部太阳能发电基地和风力发电场建设推动能源供应多元化 [10] 投资领域变化 - 传统能源投资风险加剧,需综合评估地缘政治、开采成本及政策限制等因素 [11] - 新能源投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受政策补贴和技术进步驱动吸引大量资本 [12] - 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转向储备设施(石油/天然气储备库)和智能电网升级 [14]
新加坡的核心通胀在今年剩余时间可能保持温和
快讯· 2025-05-23 15:42
新加坡核心通胀预期 - 新加坡核心通胀在今年剩余时间可能保持温和 [1] - 星展银行预计通胀面临下行风险 与新加坡金管局温和评估一致 [1] - 输入性通胀受抑制 企业成本转嫁消费者价格的压力降低 [1] 经济影响因素 - 全球贸易放缓可能损害新加坡依赖出口的经济 [1] - 国内劳动力需求和工资增长可能被削弱 [1]
生猪期货与期权2025年5月报告-20250513
方正中期期货· 2025-05-13 22: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中美关税升级,大宗商品下跌,农产品走势分化,生猪受关税直接影响小,2505合约期价修复对现货过高贴水 [3] - 2025年生猪出栏量同比增加但压力不大,4月7kg断奶仔猪价格高位震荡、标肥价差收窄、肥猪需求下降,出栏体重偏大或成5月市场主要风险 [4] - 2025年5 - 6月猪价深度跌破养殖成本概率不高,在宏观预期转强背景下,生猪期价低于13000点时可逢低做多或买入成本附近看涨期权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4月份生猪期现货价格行情回顾 - 4月中美关税升级,饲料养殖产业链利多,饲料原料领涨农产品,生猪期价高开低走,2505合约向现货补涨收敛基差 [8][10] - 生猪绝对及相对价格、盘面生猪与饲料比价均处历史低位,2025年标猪价格稳定、肥猪价格下跌,标肥价差倒挂,4月7kg仔猪价格止涨调整,育肥热度降温 [12][15][17][20] - 4月饲料价格震荡上涨,玉米涨幅明显,生猪育肥饲料价格反弹,终端消费边际改善,白条价格小幅上涨,牛肉价格强势、羊肉价格反弹,禽肉价格季节性反弹但同比仍低,美国廋肉猪价格偏强、欧洲胴体价格震荡反弹 [21][24][27][30][33][36] - 二季度生猪现货价格易季节性走强,消费季节性走强、气温回暖带动二次育肥积极性提升,支撑标猪价格 [39] 生猪产能及出栏情况 - 能繁母猪存栏较2024年3月累计增幅约5%,4月淘汰母猪及后备母猪价格整体持稳,单头母猪生产效率提高,头部企业差距缩小 [42][43][45] - 2025年5月生猪出栏量因能繁母猪产能回升及生产效率提高保持惯性增长 [49] 上市猪企情况 - 4月头部集团公司出栏量环比小幅下降、同比增幅明显,上市公司仔猪销量环比下降,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高位 [54][55][58] 近端供需基本面情况 - 4月标肥价差迅速反弹,肥猪对标猪倒挂,5月出栏体重季节性回落但处历史同期高位,屠宰量季节性回落但高于去年同期,标猪供应充足 [62][65][68] - 猪肉及杂碎进口量高位回落,二季度牛肉进口量预计环比回落,4月冻品库存低位小幅反弹 [71][74][77] - 当前月度平均盈利水平处历史中值,4月外购仔猪及自繁自养保持盈利但水平小幅下降,PSY等生产指标提高带动仔猪成本下降,规模企业完全养殖成本降至13元/公斤下方,外购育肥成本因仔猪价格上涨反弹 [80][81][84] 4月份生猪期价高开低走,近月合约较远月扛跌 - 生猪指数处于历史低位,持仓量同环比小幅回落,4月2505合约期价低位反弹对现货补贴水,近月合约定价在养殖成本附近,远月合约旺季升水偏低 [88][92][93][96] - 基差强于往年同期,关注二季度生猪现货及期现回归方式,期价远月定价偏低,元月升水低于往年同期,存在月间反套机会 [99][102] 生猪总结 - 5月关注体重偏高时近端出栏压力,二季度市场波动率有望提升,关注特朗普关税政策引起的农产品板块系统性波动 [107][108] - 需关注宏观中美关系、国内需求弹性恢复与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生猪产业周期、5月天气转热后体重过高带来的出栏压力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