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康复
icon
搜索文档
运动康复治疗保障催生机遇 众安保险推出康复治疗险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0 16:00
行业趋势 - 大众健康意识增强推动运动康复需求逐步成为"刚需" [1] - 全国约4.3亿有长期运动习惯人群中有1亿运动损伤人群 但每年仅40万至50万人接受专业康复服务 渗透率极低 [1] - 国内传统医疗理念存在"重治疗、轻康复"倾向 导致自我医治或居家康养普遍 可能引发急性损伤转为慢性顽疾 [1] - 康复医疗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包括增加医疗机构/床位供给 鼓励社会办医建设连锁化康复中心 培养专业治疗师等 [1] 产品创新 - 众安保险推出"速复康"康复治疗险 针对运动/意外损伤康复场景 首创"分级治疗+康复进展"双重保障机制 [1][2] - 产品设计解决三大用户痛点:1) 对专业性的信任不足 2) 康复进程感知模糊易放弃治疗 3) 高额费用担忧 [2] - 分级治疗提供三种专业团队梯度选择 康复师定制1至3次方案 增强治疗进度透明度 [2] 市场缺口 - 运动损伤人群与康复服务供给严重失衡 当前服务覆盖率不足0.5% 存在巨大未满足需求 [1] - 专业康复资源短缺 高端设备/治疗师供给不足 制约行业发展 [1][2]
起步价上千元,运动康复忽悠了谁
虎嗅· 2025-07-30 07:32
运动康复行业现状 - 运动康复行业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爆发式增长,大量专有名词如"骨盆前倾""脊柱侧弯"等被广泛传播,引发用户自我怀疑[1] - 行业中存在大量自称"康复教练"的从业者,提供起步价上千元、完整疗程上万元的课程,但缺乏医疗监管[2] - 行业将医学概念商业化包装,淡化专业属性,转变为"谁都需要康复"的变现模式[7]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城市中产对身材和健康的双重焦虑推动运动康复需求增长,用户通过社交媒体比对体态并产生矫正需求[8] - 体态矫正被赋予多重期望,包括改变体态、消除疲劳、提升气质等,成为审美焦虑的延伸[9] - 用户如袁也因职业需求(平面模特)对体态敏感,愿意高价购买线上训练营服务,但实际效果有限[10][11] 行业问题与乱象 - 体态矫正与运动康复概念被混淆,无运动习惯或无症状的普通用户也被纳入康复干预范围[12] - 行业通过轻评估、重销售的模式制造需求,依赖肉眼观察或自测问卷"诊断"用户问题[13] - 部分从业者过度承诺疗效,将体态矫正简化为"万能钥匙",但缺乏量化标准且效果依赖主观感受[15] 商业模式分析 - 行业以用户"痛点"为卖点,通过放大轻微不适和制造焦虑扩展用户画像[14] - 线上训练营虽标榜个性化,实际采用模板化服务,用户难以获得针对性指导[10][11] - 行业具备免责机制,未达效果时可归因于用户练习不足或姿势错误[15] 行业本质与反思 - 运动康复本质是功能恢复的医学干预,但商业化后出发点变为"能否被说服"而非"是否需要"[16] - 行业在流量机制中被神化,专业性与商业性之间存在张力,需警惕人为制造的需求标准[16]
熟悉的城市热爱的行业,未来的一切值得期待
南京日报· 2025-06-26 08:25
科技行业人才发展 - 南京林业大学与小米集团合作开设工程师训练营 面向本科三年级和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讲解 课后作业及作品答辩 最终200名学生参与培训[4] - 小米集团招聘标准严格 要求培训生完成所有环节并通过考核 录用标准包括竞赛经历 实习经历 专业匹配项目及学生个人品质[6] - 南京高新技术企业聚集 为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等企业吸纳本地高校毕业生[5] 运动康复行业 - 南京维宝运动康复中心提供运动损伤诊疗服务 业务涵盖运动损伤修复 体能保障及慢性疼痛康复 服务对象包括专业运动员和大众健身人群[7] - 运动康复技术包含有氧训练 肌力训练 悬吊训练等多种方式 功能性动作筛查可定位身体薄弱环节 通过科学训练降低运动损伤风险[8] - 行业人才需掌握《运动治疗技术》《运动防护》等理论课程 并考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健康管理专业毕业生直接对口就业[7][8] 航空维修行业 -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招聘飞机维修工程师 工作内容包括飞机全面检查 排故及参数监测 确保飞行安全[9] - 飞机维修涉及发动机拆装 故障诊断等核心技术 需掌握低压电工证书 飞行器维修技术职业鉴定证书等资质[10]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飞行器维修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航空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 学生通过实操熟悉涡轮 压气机等核心部件结构[9][10]
麦澜德:生殖康复表现亮眼,多品类蓄力,未来可期-20250428
信达证券· 2025-04-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外延 + 内研”双轮驱动,生殖及运动康复表现亮眼,2024 年实现收入 4.25 亿元,同比增长 24.57% [2] - 新品推广加大,毛利率短期承压,但多品类蓄力,未来成长可期,丰富新品储备和在研项目推进为业务发展提供动力 [2]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97、5.84、6.9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7.0%、17.7%、18.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36、1.65、2.0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3.4%、22.0%、21.4%,对应 2025 年 4 月 25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 20、16、13 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25 亿元(yoy +24.57%),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yoy+13.10%),扣非归母净利润 0.82 亿元(yoy+14.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3 亿元(yoy - 10.52%);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 1.18 亿元(yoy+13.36%),归母净利润 0.40 亿元(yoy+9.85%)[1]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97、584、693 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17.0%、17.7%、18.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136、165、201 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33.4%、22.0%、21.4% [2][3] - 2024 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72.25%(yoy - 2.40pp),其中盆底康复毛利率为 68.56%(yoy - 6.18pp),生殖康复毛利率为 79.34%(yoy - 8.27pp),运动康复毛利率为 70.64%(yoy - 3.41pp);预计 2025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72.1%、72.2%、72.5% [2][3] 业务分析 - 盆底康复领域:随着 PI - ONE 系统上线,竞争实力得以夯实,2024 年实现收入 1.67 亿元(yoy+3.02%)[2] - 生殖康复业务:表现出色,2024 年营收达 1.10 亿元(yoy+126.56%),得益于产品升级、市场拓展和并购小肤科技 [2] - 运动康复领域:已构建整套康复系统,2024 年运动康复磁系列销量增长,带动业务收入增长 40.76%达 1806 万 [2] 产品储备 - 新一代盆底超声智能诊断系统处于开发阶段,全新一代雷达磁刺激仪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 [2] 研究团队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有浙江大学硕士学位,具备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有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学位,5 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2 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有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学位,1 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有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2 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 [5]
麦澜德(688273):生殖康复表现亮眼,多品类蓄力,未来可期
信达证券· 2025-04-28 16: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麦澜德“外延 + 内研”双轮驱动,生殖及运动康复表现亮眼,新品推广使毛利率短期承压,但多品类蓄力未来成长可期,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25 亿元(yoy +24.57%),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yoy +13.10%),扣非归母净利润 0.82 亿元(yoy +14.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3 亿元(yoy -10.52%);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 1.18 亿元(yoy +13.36%),归母净利润 0.40 亿元(yoy +9.85%)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97、5.84、6.9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7.0%、17.7%、18.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36、1.65、2.0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3.4%、22.0%、21.4%,对应 2025 年 4 月 25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 20、16、13 倍 [2] 业务分析 - 2024 年盆底康复实现收入 1.67 亿元(yoy +3.02%),生殖康复业务营收达 1.10 亿元(yoy +126.56%),运动康复业务收入增长 40.76%达 1806 万 [2] - 2024 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 72.25%(yoy -2.40pp),其中盆底康复毛利率为 68.56%(yoy -6.18pp),生殖康复毛利率为 79.34%(yoy -8.27pp),运动康复毛利率为 70.64%(yoy -3.41pp) [2] 产品储备 - 新一代盆底超声智能诊断系统处于开发阶段,全新一代雷达磁刺激仪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 [2] 研究团队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具备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覆盖多个细分领域;曹佳琳负责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研究;章钟涛主要覆盖中药等;赵丹主要覆盖创新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