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
搜索文档
巴比食品(605338):深度报告:包罗万象,蒸蒸日上
长江证券· 2025-10-23 13:4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1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3.15、3.50亿元,EPS分别为1.21、1.32、1.4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18、17倍 [10]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作为包点连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内生外延双管齐下实现门店数量持续增加,门店提质增效改革效果突出 [3][10] - 团餐业务依托新产品和完善的供应链能力开拓众多新客户,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6.0%提升至2024年的22.8% [3][21] - 公司积极探索跨界业务,借助供应链能力及管理能力,有望逐步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3][10] 公司概况与业务模式 - 公司是长期专注于中式面点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中华包点领军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全冷链配送”模式,整合直营、加盟与团体供餐相结合的多元化渠道 [7][19] - 产品体系分为自产面点、自产馅料及外采食品三大系列,SKU总数逾百,构建起以“蒸制面点与馅料为主,水煮、煎炸等面点为辅”的矩阵化产品结构 [7][20] - 业务定位以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门店总数从2017年的2,311家稳步扩张至2025年6月底的5,685家 [7][19][31]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公司收入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16-2024年复合增速为11.1%,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16.71亿元 [21][12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77亿元,扣非净利率始终在8%-13%的区间内保持稳定,凸显主营业务盈利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28][29] - 自2020年上市以来股利支付率持续提升,2024年现金分红达1.92亿元,股利支付率达69%,股息率提升至4.63% [50][51] 门店运营与市场拓展 - 公司持续推进第四代门店升级,提高外卖业务覆盖率和渗透率,增加中晚餐产品品类,探索增加小型堂食面积的门店模型以提升单店收入 [9][89][91] - 加盟门店季度贡献收入自2024Q2开始同比降幅收窄,2025Q2实现正增长,体现门店优化积极效果 [7][19][37] - 华东地区仍为最主要市场,收入占比超60%,随着外延并购推进,华东门店数占比自2024年以来小幅度提升 [23][25]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包点市场规模为704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742亿元,同比增长5.4%,至2031年有望突破千亿元 [8][56][57] - 行业正从分散的夫妻店模式向品牌化、规模化升级,2022年行业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合计仅为5.1%,头部企业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8][71] - 对于中国消费者,在家做及街边店购买早餐是主要消费选择,在早餐店选中偏好中,55.40%的消费者更偏向连锁加盟餐饮店 [8][69] 内生增长与战略举措 - 内生提效方面,公司通过门店形象升级、运营效率优化与用户体验提升三大维度推进第四代门店升级 [9][89][91] - 外延方面,公司自2021年开始试水、2022年正式落地外延并购,至2025年中已完成5起并购项目,整合区域性包点品牌 [9][89][98] - 大客户业务通过优化产品体系与分渠道深耕推动发展,2025年上半年定制馅料渠道销售额约3,000万元,同比增长约90% [9][99][102] 供应链能力与新业务探索 - 公司已在全国建成上海、东莞、天津、武汉、南京五大中央厨房,业务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华中地区 [99][106] - 公司积极探索新门店业态,如开设日日鲜面食馆和“巴比扒包”汉堡店,并借助供应链优势布局宠物食品赛道,于2025年初成立贝雅福宠物食品公司 [108][109][113] - 研发费用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2025上半年研发团队共探索开发93款产品,其中39款已上市试销,产品出新率与成功率均维持较高水平 [114][115]
初中辍学卖包子,安徽老板年入16亿
创业邦· 2025-10-06 18:2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面点行业的龙头企业,被誉为“中国包子第一股”[4][15] - 公司年营收达16亿元,市值数十亿[4]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公司在全国的加盟门店数量已达5685家,上半年净增542家[15] 创始人背景与早期发展 - 创始人刘会平出生于1977年,来自“中国面点师之乡”安徽怀宁江镇[6] - 创始人早期创业屡次失败,1998年带着借来的4000元到上海发展[8] - 2001年,创始人在地段极佳的黄浦区南京路开设“刘师傅大包”店,凭借口味和价格优势(每个包子卖7毛)获得成功,一年赚取30万元第一桶金[8] 品牌建立与标准化运营 - 2003年,品牌从“刘师傅大包”更名为“巴比馒头”,以提升品牌形象并便于连锁扩张[11] - 公司坚持加盟正规化路线,统一网站、装修和经营[13] - 公司建立中央厨房以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例如菜包子馅料的青菜需清洗六遍以确保卫生[13] - 创始人注重品质把控,曾从国外进口监测仪检测馅料异物,并在2007年设备调试中左手拇指受伤[13] 财务业绩与增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9.31%;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大增18.08%[15]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4.65亿元,同比增长13.50%;净利润达9445.53万元,同比增长31.42%,增速显著加快[1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团餐渠道实现营收1.99亿元,同比增长18.99%,占总收入的23.8%[15] - 线上渠道表现亮眼,盒马销售额同比激增超187%,美团小象超市销售额同比增长近90%,天猫同比增幅超20%[15] 挑战与战略应对 - 2022-2023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曾同比下降[16] - 加盟店单店收入曾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25.45万元降至2024年的24.23万元,导致大量加盟店退出[16] - 公司通过门店改造、外卖运营赋能、培训扶持等多重举措改善单店模型,2025年第二季度加盟商平均单店收入同比增加2.7%,实现企稳回升[16] 扩张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2025年7月完成与浙江品牌“馒乡人”的战略投资合作,并切换其约250家门店的供应链[18] - 公司计划加速布局华中市场,销售团队已进驻江西、河南、湖南等省份,以武汉智能制造中心为核心打造覆盖华中地区的“中央厨房”[18] - 公司愿景是打造“中华包点世界第一面点品牌”[18]
人均40+抢着买!“猪油渣”小吃店,下一个网红还是昙花一现?
搜狐财经· 2025-09-28 12:28
文 | 职业餐饮网 三水 昔日边角料——猪油渣,竟然摇身一变,成了排长队的小吃专卖店? 最近,职餐记者观察发现,在北京合生汇、长楹天街等大型商圈,陆续开出了一批以吉屋出猪、岛姜家为主的"脂渣专营店"。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一 批"脂渣专营店"也陆续冒头。 它们以"脂渣"这一单品为主打,搭配猪油或鱼片等产品一起售卖,现做现炸,人均价格40元以上。 这批"脂渣店"在模式上有何特点?这场从 "餐桌配角" 到 "主角门店" 的逆袭,又能否火遍全国? 从餐桌"边角料"到小吃的逆袭, "脂渣"专营店火了! "口感紧实有嚼劲,越嚼越香""挺热闹的,排队的人很多""回家当零食解馋"…… 以往想到"脂渣",大多是家庭熬完猪油剩下的边角料,但眼下它们正成为小吃赛道的"主角"。 1、选址在高流量商圈,抢占"休闲小吃"赛道 "正餐小吃化,饮食零食化。" 在这样的消费趋势下,像阿甘锅盔、小蹄大作、亲爱的锅包YOU等越来越多品牌因把传统菜品"小吃化"而走红。 如今的脂渣店同样如此。它们打破了猪油渣家庭自制的传统场景,把它从过去的餐桌"边角料"变成小吃,甚至开出专门的档口店。 在具体形式上,这批脂渣专营店也自成特色。 首先在选址上,与很 ...
同庆楼: 同庆楼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15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1亿元,同比增长4.6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06%至7199.86万元,主要受新店开办费用及折旧摊销增加影响 [2][13] - 餐饮、宾馆、食品三大业务板块形成协同发展格局,通过"三轮驱动"战略增强竞争优势,其中富茂酒店已开业11家并进入上海、杭州等核心市场 [6][9][11] - 食品业务表现突出,端午期间名厨粽销售额突破4200万元,并通过直营+直采+经销+代销模式拓展渠道,与头部直播平台建立合作 [12][13]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996亿元,增长3.6%,大众餐饮需求持续释放 [4] - 速冻食品赛道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1374亿元,同比增长11.8%,中式糕点零售市场规模6110.7亿元,市场份额超西式糕点达50.4% [5] - 政策层面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商务部及发改委等部门从提升服务品质、智能升级等维度提供支持 [4] 财务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39%,主要因收入增长及收到部分退税款 [2][13] - 财务费用增长47.54%至4083万元,系贷款增加导致利息费用上升 [13] - 研发费用增长145.32%至123万元,主要用于数据化系统研发 [13] 业务发展 - 直营门店总数达133家,包括58家同庆楼餐饮门店、11家富茂酒店及64家新品牌门店 [6] - 食品业务创新产品策略,推出"一颗粽子一道菜"概念,开发红烧肉粽、小炒黄牛肉粽等新品 [12] - 鲜肉大包连锁店已开业150家,待开业50家,通过全时段经营模式提升单店收益 [13] 品牌建设 - 确立"传统江南优雅生活方式"品牌定位,创立"同庆糕团"、"庆小粤"子品牌强化文化内涵 [7] - 针对宴会市场打造"十大喜宴"场景,包括满月宴、婚宴、寿宴等,并通过帕丽斯艺术中心与会宾楼品牌提供一站式服务 [8][19] - 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五钻级酒家等多项权威认证 [17] 技术创新 - 自研酒店预订管理系统、CRM系统、灵活用工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 [18][30] - 通过合肥零距离网络科技公司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强化技术壁垒 [30] - BI数据分析系统与ERP系统集成,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及门店信息实时化 [18] 公司治理 - 取消监事会架构,将原监事会职能移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33] - 2024年度现金分红3108万元,占净利润31.05%,上市以来累计分红占净利润30.18% [27] - 组织董监高参加专项培训,包括防范财务造假、海外并购等主题课程 [32]
茶百道境外业务加速落地 已布局8个国家和地区 近期官宣多地新店即将开业
智通财经· 2025-08-29 19:5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4% [1] - 期内利润增至3.33亿元 [1] 海外业务拓展 - 境外门店覆盖8个国家及地区 [1] - 签约门店数超40家 [1] - 韩国市场取得特许经营资质并拥有18家门店 [1] - 成功拓展至韩国首都圈外及济州岛旅游区 [1] - 法国首店与美国首店即将开业 [1]
蜜雪集团上半年净利超27亿元增超四成,全球门店数增至5.3万家
第一财经· 2025-08-27 15:05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达148.75亿元 同比增长39.3% [1][2] - 净利润实现27.18亿元 同比增长44.1% [1][2] - 每股基本盈利7.23元 同比提升38.2% [2] 收入结构分析 - 商品设备销售收入144.95亿元 同比增长39.6% 占总收入97.5% [4] - 加盟及相关服务收入3.8亿元 同比增长29.8% [4] - 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门店网络扩张和商品销售增加 [4] 盈利能力表现 - 毛利总额47.06亿元 同比增长38.3% [2][4] - 商品设备销售毛利率30.3% 因原材料成本上升和收入结构变化而下降 [4] - 加盟服务毛利率达82.7% 受益于规模经济效益提升 [4] 市场网络扩张 - 全球门店网络超5.3万家 覆盖中国及海外12个国家 [4] - 门店扩张成为收入增长核心驱动因素 [4] 股价市场反应 - 午后股价出现短线拉升后快速下挫 [2] - 当日跌幅达5.47% 报收459.4港元 [2]
国光连锁: 江西国光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4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6.50%,净利润1989.79万元,同比增长4.15%,经营现金流净额1.44亿元,同比增长12.44% [2] - 公司通过聚焦"单品王"经营策略和优化商品结构提升竞争力,同时关闭效益不佳门店并推进瑞金商业综合体项目 [2][5][6] - 零售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升级类商品和网络零售增长显著 [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6.50%,主要因商品销售提升 [2] - 营业成本11.28亿元,同比增长8.09%,与收入增长同步 [5] - 归母净利润1989.79万元,同比增长4.15%,扣非后净利润下降1.41%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4亿元,同比增长12.44%,因销售商品现金流入增加 [5] - 总资产27.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0%,净资产11.73亿元,增长4.85% [2] 业务结构 - 超市业务收入13.30亿元,占比91.8%,毛利率17.15% [5] - 百货业务收入2018.09万元,同比下降13.80%,毛利率48.20% [5] - 吉安地区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9.09%,赣州地区收入5.14亿元,增长5.43% [5] - 拥有41家门店,自有物业占比45.97%,面积43.16万平方米 [5] 资产与投资 - 货币资金3.4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5.99%,因购买理财产品和项目投资 [6] - 交易性金融资产4.05亿元,大幅增长847.54%,主要为银行理财产品 [6] - 在建工程7823.20万元,增长299.83%,因支付瑞金商业综合体款项 [6] - 无形资产2.03亿元,增长38.45%,因取得瑞金项目土地使用权 [6] 行业环境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二季度增速加快至5.4% [3]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24.9%,限额以上超市零售额增长5.4% [3] - 升级类商品增长显著,金银珠宝类增11.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22.2% [3] - 县乡市场消费活力增强,占社会消费总额比重38.9% [3] 战略进展 - 推进瑞金商业综合体项目,已支付7200万元转让款并出具4300万元银行保函 [12] - 实施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个行权期完成577.15万股行权,总股本增至5.01亿股 [13] - 取消监事会治理结构,优化决策效率 [7] - 通过"裸价"采购政策降低关联交易成本,关联采购额仅741.28万元 [12]
21书评|专访投资人羊东:为孩子埋下商业思维的种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2:55
书籍销售与市场表现 - 儿童财商启蒙绘本《会讲故事的经济学》热销25万套、500万册,登上多个电商平台国内财商绘本品类销量榜首 [1] - 该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获林毅夫、樊登、俞敏洪、周鸿祎等联袂推荐,俞敏洪称赞其"一口气读完",樊登认为"以寓教于乐方式解决财商教育困惑" [1][3] - 两位大V在抖音等平台荐书为书籍带来巨大流量 [1] 作者背景与创作动机 - 作者羊东为国内知名投资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曾任职美林证券、软银赛富基金合伙人,投资案例包括知乎、樊登读书会、58同城等文化传播类项目 [1][14] - 创作动机源于观察到创业者普遍缺乏商业思维,认为商业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技能之一,传统财商教育局限于投资理财和勤俭节约,与真正的商业本质认知存在差距 [2] 书籍内容与教育理念 - 全书共20册,通过10大行业(餐饮、零售、物流等)故事体系化讲解分工合作、博弈论、品牌建设、长期主义等商业原理,并融入心理学、数学等跨学科知识 [8][9] - 采用剧本化叙事手法设计矛盾冲突,与传统儿童读物平缓情节形成差异,部分小学已将其引入课外阅读清单 [8][5] - 教育理念强调商业思维与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例如台积电的专业分工原理与芯片设计、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与汽车制造 [6] 商业思维培养方法 - 建议家长通过生活场景启发孩子思考,如观察港口城市与金融中心的关系(贸易逻辑)、连锁经营模式(麦当劳案例)、品牌价值(购物时讨论)等 [7] - 书中用"小熊卖鱼"等故事讲解沉没成本等投资概念,认为商业思维需长期培养,如同芒格评价巴菲特"60岁后仍有进步" [12][13] 行业趋势与投资观点 - 认为AI是能力优秀的工具但无法替代人类决策,引用叔本华观点强调"天才能看到AI无法发现的目标" [13] - 分享58同城投资案例,体现从传统分类广告到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敏感度 [14] - 提出希望各行业专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儿童可理解的内容,呼应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理念 [14]
国光连锁营收增11%,董事长胡金根年过六旬、妻子儿子和妹妹均任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7-11 09:4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6.88亿元,同比增长11.43% [1] - 扣除非主营业务收入后营业收入26.82亿元,同比增长11.44% [1] - 归母净利润267.02万元,同比下降81.6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053.06万元,同比下降1768.1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6亿元,同比下降41.45% [1] - 2024年末总资产26.70亿元,同比下降0.79% [1] - 2024年毛利率22.28%,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2] - 2024年净利率0.10%,同比下降0.50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 - 2024年期间费用5.91亿元,同比增加856.25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22.00%,同比下降2.16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8% [2]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7.90% [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8.23% [2] 人力资源 - 2024年在职员工4281人,同比减少2.84% [3] - 母公司员工2580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701人 [3] 管理层与股权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报酬合计397.61万元 [4] - 董事长胡金根2024年薪酬51.6万元,与2023年持平 [4] - 董事长胡金根与董事蒋淑兰为夫妻关系,与总经理胡志超为父子关系,与副总经理胡春香为兄妹关系 [5] - 核心管理层持股稳定,2024年无股份变动 [4] 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为连锁超市、百货商场运营 [5] - 总部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成立于2005年11月,2020年7月上市 [5] - 董事长胡金根曾任多家关联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5]
达势股份(01405.HK):因市而谋 逆势扩张
格隆汇· 2025-07-01 11:06
公司概况 - 达势股份是达美乐比萨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 [1] - 2017年5月现任首席执行官王怡加入公司后启动内部改革,包括聘用本地高层、调整经营战略、扩张门店、布局外送、优化菜单 [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门店扩展至39个城市,总数达1008家 [1] - 2020-2024年营收CAGR高达41%,同店销售连续30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1] 行业分析 - 2022年全球连锁比萨店市场规模538.86亿美元,中国连锁比萨店市场规模375亿元 [2] - 2016-2022年全球/中国连锁比萨店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6%/9%,中国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 - 达美乐全球市占率稳居第一,2024年达33% [2] - 2024年达美乐中国市占率已超越尊宝位居第二 [2] 竞争优势 - 兼具高效便捷特点与国际品牌调性,适配高线城市消费者即时需求,满足下沉市场改善需要 [2] - 具备特殊配方专用预拌粉,面饼松软有嚼劲,SKU种类丰富,产品定价合理 [2] - 外送打造差异化,自建配送网络,坚守"三十分钟必达"承诺 [2] - 2023年前外送订单占比维持在72%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9%-59%) [2] 扩张战略 - 2021-2024年净新增门店105/120/180/240家,环比逐步加速 [3] - 2025/2026年计划净开店300/350家,2027年门店数量有望达2000家,2029-2030年可达3000家 [3] - 重点发力空白区域和下沉市场,预计2027年后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提升至8-10%(2024年底不到5%) [3] 经营数据 - 2023/2024年单均销售金额同比-7%/-5%,主要系新店供不应求、业务结构调整所致 [3] - 2024年底会员数量达2450万人,同比增长68% [3] - 会员收入贡献达27.83亿元,同比增长54%,收入占比达64.5%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1.96/2.56亿元,同比增速为133%/53%/31% [4] - 对应2025-2026年PEG为0.73x、1.21x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