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AGI)

搜索文档
又一位剑指AGI的华人理工男!这家百人“作坊”,凭什么年入70亿,还成了OpenAI的“御用陪练”?
混沌学园· 2025-08-01 20:06
据路透社报道,这家公司正启动首轮融资,目标募资10亿美元,估值或达150亿美元 (约合1000亿元人民币) 。 这听起来像个天方夜谭,但它真实发生了。 在今天这个AI的"淘金热"时代,所有人都坚信着"大力出奇迹"的"规模法则"(Scaling Law)——更大的模型、更多的数据、更强的算力,就能换来更聪 明的AI。然而,就在所有巨头都在疯狂堆人、烧钱、扩大规模时,一个"异类"悄然崛起。 这家公司仅有110名正式员工,却在2024年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约70亿人民币)的年营收,甚至反超了拥有上千员工、背靠Meta这棵大树的行业霸主 Scale AI。 故事的主角叫Surge AI,一个在AI"军备竞赛"的后勤线上掀起风暴的"隐形帝国"。它的创始人,37岁的华人理工男Edwin Chen,面对外界对竞品Scale AI的热捧,只是淡淡地回应: "他们在追逐资本时,我们在打磨数据纯度。真正的AGI(通用人工智能),需要人类智慧的精粹,而非廉价标签。" 这句话,几乎点明了Surge AI逆袭的所有秘密,它在告诉世界: 在通往AGAI的路上,高质量的"人性",远比海量的"人数"更重要。 风口上的"数据民工" 喂不饱真 ...
中国在AI领域超越美国已是板上钉钉?吴恩达:美国无法保持领先
机器之心· 2025-08-01 12:23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与美国在MMLU、HumanEval等基准测试中的差距从双位数下降到几乎持平 [1] - WAIC大会展示了中国在AI应用、智能体和新模型方面的迅猛迭代 [2] - 中国凭借活跃的开源模型生态和半导体领域的进取,展现出超越美国的潜在路径 [8] 美国人工智能政策与竞争 - 特朗普宣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主张在最少监管下刺激美国AI产业发展 [4][5] - 美国白宫发布的《AI行动计划》支持开源,但不足以确保长期领先优势 [9] - 美国顶尖闭源大模型如Gemini 2.5 Pro、Claude 4 Opus等仍占主导 [11] 中美技术生态对比 - 中国开源模型生态竞争激烈,涌现DeepSeek R1-0528、Kimi K2、Qwen3系列等领先产品 [12] - 美国企业采取高度保密策略,知识流动高成本且缓慢 [14] - 中国通过开源和快速知识扩散加速技术迭代,美国侧重闭源商业竞争 [19] 半导体与硬件进展 - 华为推出CloudMatrix 384系统,通过堆叠芯片与英伟达GB200竞争 [15] - 中国在GPU性能上仍落后于英伟达B200,但通过架构创新寻求突破 [15] - 出口限制推动中国企业加大自主技术研发投入 [16] 行业专家观点 - 吴恩达认为中国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和知识扩散机制赋予其巨大动能 [9] - 黄仁勋称赞中国企业在受限条件下实现世界级创新,如深度求索、阿里巴巴等 [19] - AI技术将渐进式演进,不存在单一「终点线」,领先优势将带来经济增长与国家实力差距 [10][11] 未来竞争格局 - 中国可能通过开源生态和半导体进展实现「弯道超车」,类似电动汽车领域 [16] - 行业已为中国主导开源大模型的未来格局做好准备,当前处于这一阶段初期 [17] - 良好的竞争态势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中国有望在AI领域转为领先 [20]
Ilya之后,两位90后撑起OpenAI核心研究
量子位· 2025-08-01 12:23
Ilya之后,谁是支撑起OpenAI研究的人? 正是他们两个人撑起了OpenAI的核心研究,Chen负责组建和管理研究团队;Pachocki 负责制定研究路线图,并确立长期技术愿景。 除此之外,他们两个还透露了不少细节,比如为什么要解散超级对齐团队,平时又是如何协作等细节。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小扎疯狂 挖人、GPT-5发布前夕,不排除有奥特曼一些特殊的考量,也许是给大家一颗定心丸。 GPT-5发布前夕,奥特曼公开了他背后的两位90后得力干将。 Mark Chen ,首席研究官,小扎挖人首份名单,"拒绝了小扎10亿美金薪酬"。 Jakub Pachocki ,Ilya的接替者,OpenAI的新首席科学家,曾被奥特曼称赞为"我们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之一"。 白交 鹭羽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网友调侃:合作伙伴关系如此牢固,甚至ChatGPT都称他们为爸爸妈妈。 小扎刚刚更新了他的名单。 不过,你又怎知小扎没有早早下手,但却又是现在这样一个结果。(Doge) 两位90后OpenAI顶梁柱 这两位OpenAI顶梁柱有不少共同点,都是90后(Mark Chen 90年,Jakub Pach ...
GLM-4.5大模型杀出重围 “领跑者”智谱走上台前
北京商报· 2025-07-31 22:55
当业界探讨智能体功能、开发环境时,近日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低调发布新一代旗舰 大模型GLM-4.5,这是一款专为智能体应用打造的基础模型,在复杂推理、代码生成及智能体交互等通用能力上实现 能力融合与技术突破。OpenAI"跳票"多次的GPT-5也强调融合,并在6月底将智谱列入全球竞争对手,没想到智谱率先 登场,GLM-4.5的综合得分位列全球第三、国产第一。 在资本市场,智谱也是"沉默的领跑者",4月已在北京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成为第 一家启动IPO上市的"大模型六小虎"。根据辅导备案报告,8月智谱将进入正式辅导期第二阶段,在这期间,这家脱胎 于清华的大模型公司还密集收获多地国资的战略投资。从实验室到产业,智谱走出了中国通向AGI(通用人工智能) 的另一条路径。 全球第三,国产第一 最近的开源浪潮中,智谱的GLM-4.5发布仅2小时,就被X平台推荐上了首页,发布12小时后,它已经位列国际开源社 区Hugging-Face榜单全球第二,创增速纪录。 2024年1月,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推出可能被称为GP ...
微软与OpenAI加速谈判 拟突破AGI限制条款
搜狐财经· 2025-07-31 15:43
微软与OpenAI谈判进展 - 微软正与OpenAI进行关键谈判以突破现有合同中"通用人工智能(AGI)里程碑"的限制条款 [1] - 若协议达成微软将获得OpenAI最新模型及技术的长期使用权即使OpenAI宣布实现AGI目标 [1] - 原始协议规定当OpenAI开发出具备"在多数经济价值工作中超越人类"能力的AGI系统时微软将失去对后续技术的访问权限 [4] 微软的投资与整合情况 - 微软已向OpenAI累计投资超1375亿美元 [4] - 微软深度整合OpenAI技术至Azure云服务、Windows、Office及GitHub Copilot等核心产品线 [4] OpenAI的技术进展与影响 - OpenAI近期在多模态AI、自主进化技术等领域突破显著 [4] -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多次宣称AGI"比预期更早到来"加剧微软的紧迫感 [4] 监管环境 - 欧盟与美国监管机构已对微软与OpenAI的合作展开反垄断审查担心其形成AI技术垄断 [4] - 微软若在谈判中进一步扩大控制权可能引发更严厉的监管干预 [4]
晚点播客丨IMO 金牌、Kimi 翻盘、抢人大战,与真格戴雨森复盘 2025 AI 中场战事
晚点LatePost· 2025-07-31 13:37
AI模型能力突破 - OpenAI通用大语言模型首次达到IMO金牌水准,六道题做对五道,未针对数学优化且未联网[7][8] - Google DeepMind的Gemini DeepThink模型同样取得IMO金牌,使用纯自然语言解题[14] - 数学证明题属于"hard to produce, hard to verify"任务,突破意义大于编程和围棋[16][18] - 模型推理能力提升验证inference scaling law,优化空间来自post-training而非底层架构[9][10] 技术演进趋势 - 解锁AI生产力的三大主线:推理(reasoning)、编程(coding)、工具使用(tool use)[56][68] - 模型架构仍处Transformer范式内演进,但能力从1到10提升显著[57] - 工具使用呈现两条路径:API接口调用和视觉模拟操作现有软件[68] - 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成为关键,分通用信息、组织层面、个性化记忆三层[26][61] 应用层发展 - Agent产品进入Early Adopter阶段,Manus/Genspark等完成模糊目标到任务执行的闭环[34] - 应用价值被低估,优秀产品设计能形成护城河,如Kimi长文本技术方向的前瞻布局[49][51] - 生产力场景token消耗呈10-100倍增长,远超聊天场景,如分析师可同时覆盖50家财报[83] - 订阅制商业模式验证成功,高端用户月均AI产品支出达1000美元[7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美模型差距缩小,Kimi K2开源模型在coding/Agent工作流等表现优于Claude[40][41] - Google强势回归,Gemini 2.5在多模态和云服务表现突出,TPU优势明显[58][59] - 人才争夺白热化,硅谷出现百万美元年薪挖角,创业公司面临人才保留压力[86][89] - 资源分配策略分化:字节全栈布局vs DeepSeek选择性突破[46][47] 团队与创新 - 稳定团队+技术前瞻性是突破关键,如Kimi核心成员合作超10年[48][49] - 优秀团队价值被低估,实际创新能力常超市场预期,如Kimi逆风翻盘[40][41] - 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社区生态活跃,开源项目获得积极反馈[5][53] - 产品设计需为未来模型预留空间,如Cursor等待Claude 3.5实现完整愿景[41][98]
苹果一个月内四名AI研究员跳槽Meta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22:45
人才流失与竞争 - 苹果公司核心多模态AI研究员张博文离职加入Meta旗下"超级智能"团队,这是近一个月内苹果"基础模型(AFM)"团队第四位被Meta挖走的AI专家 [1] - 此前AFM团队负责人庞若鸣、马克·李、汤姆·古特尔已先后跳槽至Meta [1] - 张博文属于苹果AFM团队核心成员,该团队负责推动苹果自研AI基础模型,是"Apple Intelligence"系统的底层支持 [3] - 苹果公司虽已对AFM员工略微调薪,但仍远无法与Meta提出的超高薪酬匹敌 [3] Meta的AI战略布局 - Meta成立"超级智能"团队,整合旗下FAIR、Meta AI、产品和基础模型团队,意在弥补Llama 4效果不佳及巨兽模型推出延迟带来的压力 [2] - 前Scale AI创始人汪滔被任命为首席AI官,负责集团通用人工智能(AGI)战略布局 [2] - 除了苹果公司的张博文、庞若鸣外,团队还招募了OpenAI前研究员李元志与Anthropic前工程师安东·巴赫廷 [2] - Meta对顶尖人才提供基本薪资、签约奖金和股票激励,OpenAI CEO曾表示Meta提供过高达1亿美元签约奖金 [2] 行业人才争夺现状 - 美国科技领域对AI人才的争夺犹如职业体育选手交易,薪酬竞争激烈,福利待遇堪比顶级运动员合同 [3] - 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亲自参与招聘,与应聘者直接洽谈,凸显其对AI战略的高度重视 [3] 苹果公司的应对措施 - 庞若鸣曾领导团队100多名开发者,离职后团队指挥权重构、高层动荡显著 [3] - 核心研究人员的接连离职可能推迟苹果原计划的AI产品上线,削弱其自主AI技术路线的凝聚力 [3] - 苹果已决定由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和Vision Pro项目负责人麦克·洛克威尔接管AI项目 [4] - 苹果内部考虑引入第三方AI模型(如OpenAI、Anthropic)以增强Siri的能力 [4]
AI日报丨但斌二季度美股持仓出炉:英伟达仍是第1!继续重仓美股科技股,首次买入数字货币概念股
美股研究社· 2025-07-30 19:36
AI行业动态 - 鸿海与东元电机通过换股建立战略联盟,鸿海将持有东元电机10%股份,东元电机持有鸿海0.519%股份,双方将专注于AI服务器业务[3] - AI超低功率半导体生产商Ambiq Micro将美国IPO发行价定为每股24美元,预计融资0.96亿美元[4] - AI Agent平台Delve获32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3亿美元,由Insight Partners领投[4] 教育AI发展 - OpenAI发布ChatGPT Study学习模式,提供交互式提示、支架式回应、个性化教育和知识点检查四种方法[4] - ChatGPT Study可作为24小时在线家教,根据学生进度提供个性化指导,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5] - 免费版ChatGPT也提供Study学习模式[6] 人才流动与投资 - 苹果AI研究员Bowen Zhang跳槽至Meta,这是苹果一个月内失去的第四位AI研究员[7] - 东方港湾海外基金二季度美股持仓市值达11.26亿美元,环比增长29.7%,第一大重仓股为英伟达[8] - 东方港湾首次买入数字货币概念股Coinbase,持仓额5470万美元[8] 监管与合规 - Meta因在WhatsApp预装AI服务面临意大利监管机构调查,被指控滥用市场主导地位[10] - 监管机构指出Meta AI被放置在WhatsApp显著位置,可能损害竞争对手[11] - Meta表示在WhatsApp提供AI功能是让用户选择在熟悉平台使用AI[13] 企业合作与谈判 - 微软与OpenAI讨论新协议,可能使微软持续使用OpenAI技术[13] - 新协议将消除OpenAI成为营利性组织的障碍,微软希望避免失去对OpenAI技术的使用权[17] - 双方讨论微软在重组后OpenAI的股权比例可能在30%左右[29]
AI拿下奥数IMO金牌,但数学界的AlphaGo时刻还没来?
虎嗅· 2025-07-30 16:00
AI在数学竞赛中的突破 - OpenAI和谷歌DeepMind的AI模型已达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标准,在不依赖编程语言、完全使用自然语言解题的情况下取得满分 [1] - 相比去年DeepMind发布的数学模型,今年的AI模型在解题方式上有显著进步 [1] - 该突破引发关于AI是否更接近通用人工智能(AGI)以及数学研究意义的讨论 [1] IMO作为AI数学能力的衡量标准 - IMO被视为衡量AI数学能力的关键指标,因其题目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复杂推理能力 [1] - 前IMO金牌得主受邀评价AI的解法,从专业角度分析AI的数学能力 [1]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最新AI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数学问题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1] - 该进展被类比为数学界的AlphaGo时刻,标志着AI在高端数学领域的突破 [1]
国际油价大涨!发生了什么?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市场聚焦贸易局势与美联储决议
金融界· 2025-07-30 08:28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市场在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利率决议的双重影响下,三大指数集体收 跌。道琼斯指数下跌0.46%,报44,632.99点;标普500指数下跌0.30%,报6,370.86点;纳斯达克指数下 跌0.38%,报21,098.29点。 | 名称 | 现价 涨跌 | 涨跌幅 年初至今 | | | --- | --- | --- | --- | | 道琼斯工业指数 | 44632.99 c -204.57 -0.46% | | 4.91% | | 纳斯达克指数 | 21098.29 c -80.29 -0.38% | | 9.26% | | 标普500 | 6370.86 c -18.91 -0.30% | | 8.32% | 市场分析指出,投资者的关注焦点已从深度衰退和失控通胀的担忧,转向关税和新贸易协议背景下的行 业赢家与输家。Cresset Capital创始合伙人Jack Ablin认为,关税问题已逐渐被投资者"隔离",不再被视 为系统性风险,而是具体的企业层面问题。 微软则与OpenAI进行谈判,力争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后继续使用其技术,为OpenAI商业化扫 清障碍。摩根大通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