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策略
搜索文档
银河中证800指数增强型基金将于11月10日发行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7:17
罗博采用"多因子选股+事件驱动策略"相结合的模式,辅以严谨的风险模型进行全程调控。多因子模型如同一个不知疲倦 的"精密筛网",从成长性、估值水平、盈利能力等多个维度对成分股进行综合扫描与打分,并能动态调整因子权重,争取适应 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力求策略的有效性与生命力。事件驱动策略则致力于挖掘那些可能为个股带来超额收益的资产,力求为 组合带来收益。 "银河中证800指数增强基金不仅仅是一只基金产品,更是一个投资方案,它运用纪律性与前瞻性并存的量化策略作为武 器。"罗博表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让专业的量化模型为持有人提供投资思路,或许是通往理性投资的可选方 式。" (编辑 张明富) 中证800指数是目前A股市场上较具代表性的指数之一,自2004年末发布以来,便奠定了其在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地位。 中证800指数的战略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市场代表性上。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随着外资回流、居民财富向金融资产转移等多重流动性共振,加之宏观经济呈现复苏迹象与产业政 策持续发力,布局这样一款能够全面反映经济结构调整成果的指数工具,或正逢其时。 据了解,银河中证800指数增强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罗博不满足于被动复制 ...
井喷!历史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10-30 00:44
量化策略基金发行概况 - 截至2025年10月29日,今年以来公募量化策略基金合计成立158只,比去年全年的95只增长超过66%,创历年新高 [3] - 量化策略基金年内募资总规模为830.64亿元,比去年全年的368.55亿元增长125%,超出历史上任何年份 [3] - 在158只新基金中,增强指数型基金达到132只,占比超过八成,是发行的主力军 [3] - 量化策略基金平均单只发行规模为5.26亿元,募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21只,其中增强指数型基金占19只,占比高达九成 [3] - 行业首只公募量化策略基金成立于2004年,目前公募量化策略基金已成为数量超过700只、总规模超3800亿元的群体 [3] 量化策略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28日,公募量化策略基金年内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28% [5] - 有70只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过50%,其中前三名均由主动量化基金占据 [5] - 汇安成长优选表现最佳,年内收益率接近150%,宏利绩优增长和浙商汇金量化精选灵活年内收益也均在80%以上 [5] - 多只有色金属指数、科创50指数的增强基金期间收益超过70% [5]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 AI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基金公司引入机器学习等量化手段,以突出收益引发市场关注 [1][5] - 量化策略产品主要涵盖各类指数增强、主动量化选股以及多空策略等多元化产品矩阵 [5] - 指数增强基金和主动量化选股基金尚未形成竞争红海,也未出现明显马太效应,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5] - 未来通过进一步创新,有望推动该品种实现飞跃式发展,为中小型基金公司提供通过差异化策略寻求弯道超车的机遇 [5]
井喷!历史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10-30 00:15
【导读】公募量化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创历史新高 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9日,今年以来公募量化策略基金合计成立158只,比去年全年的95只 增 逾66%,并创出历年 来 年 度新高。 从发行规模来看,量化策略基金年内募资总规模为830.64亿元,超出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年份,比 去年全年的368.55亿元增长125%,较 2021年409.01亿元的历史次高点也实现翻番。 具体来看,今年设立的158只量化策略基金中,增强指数型基金达到132只,占比超过八成,是名副其实的 " 主力军 " 。量化策略型基金 平均单只发行规模为5.26亿元,募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21只,其中增强指数型基金 有 19只,占比高达九成。 2004年3月22日,易方达上证50增强发行设立,至今已超过20年,这是行业首只增强指数基金,也是第一只公募量化策略基金,当时募集 规模超过了50亿元。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公募量化策略基金 已成为数量超过700只 、 总规模超 3800 亿元的群体。 量化策略基金表现亮眼 随着AI技术的突飞猛进,部分基金公司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等量化手段,以突出的收益引发市场关注。 中国基金报记者 ...
百亿级私募再扩容 数量增至108家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7:07
三是渠道合作意愿强。量化策略高频交易特征能为券商带来可观的佣金及流动性贡献,双方合作黏性 强,券商在代销资源上也更倾向于推动量化产品,形成规模增长的正向循环。 四是指数增强型产品需求提升。随着资产配置理念深化,投资者对指数增强类产品认可度不断提高。量 化私募能够通过模型在跟踪指数基础上持续获取超额收益,契合市场对"贝塔+阿尔法"的双重需求,成 为规模增长的重要来源。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4日,有业绩展示的70家百亿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30.49%,其中69 家百亿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达98.57%。实现正收益的百亿私募中,8家今年以来收益率在10%以内, 22家收益率在10%—29.99%,35家收益率在30%—49.99%,另外有4家收益率超60%。 值得一提的是,百亿量化私募明显跑赢主观百亿私募。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45家百亿量化私募今年 以来平均收益率达33.06%,而同期有业绩展示的21家主观百亿私募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25.92%。 随着今年以来行情回暖,百亿级私募扩容脚步越走越快。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8日, 百亿私募数量增长至108家。从投资模式来看,百亿级 ...
300增强ETF(561300)盘中涨1%,关注日历效应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15:08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300增强ETF(561300)不仅紧跟沪深300指数,还叠加了量化策略,试图在优质beta的基础上追求超额 收益。 国海证券指出,沪深300作为宽基指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呈现出"绝对的低波"特征,主要对应市场中 长线资金。这类资金考核周期较长,偏好强景气趋势资产和红利资产,无需频繁交易。从行业层面看, 沪深300的拥挤度效果不及行业层面显著,尤其在宽基指数中,红利资产(如中证红利、红利低波等) 的拥挤度指引效果更为有效,因其成分股逻辑较为相似。当前市场环境下,红利资产如银行等正进入高 胜率区间,参考日历效应,岁末年初可增加关注。 ...
兴证全球基金田大伟:运用量化策略,打造风格清晰的指增精品
上海证券报· 2025-10-26 23:37
公司产品与策略 - 公司计划推出一只由田大伟管理的中证500指数增强型基金 [3] - 该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旨在构建新股票组合以战胜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组合 [3] - 策略通过寻找强且稳定的阿尔法因子来累积超额收益 阿尔法因子得分需与指数成分股拉开差距 [3] 指数特征与定位 - 中证500指数体现中盘成长风格 相较沪深300指数超配电子、医药生物等领域 [3] - 指数成分股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市值权重占30% 更契合经济转型升级方向 [3] 量化策略方法论 - 量化策略通过编程检验大量历史数据 在不同维度中寻找规律性阿尔法因子 [1] - 单因子难以在不同市场环境中持续有效 因此策略引入因子组合概念进行线性组合构建 [1] - 成功的量化策略被视为一个完整体系而非单一因子 具有强大自生力并可不断繁衍 [2] 行业发展趋势 - 指数增强量化策略的投资方法仍在发展中 未来可能步入人工智能和金融工业化时代 [1] - 随着AI成熟 大模型或能通过学习进行选股和交易 并实现业绩稳定可持续 [2] 公司业务基础 - 公司自2010年起布局指数增强领域 在主动增强与量化增强策略方面储备丰富 [2] - 截至今年6月30日 公司旗下4只指数增强基金的持有人合计超61万 [2]
打卡一家上海地区黑马私募:量化私募业绩榜Top2,以复合策略追求超额收益
私募排排网· 2025-10-22 08:00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上海锦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二级市场证券投资,策略覆盖量化选股、量化多资产及股票多头等 [4] - 公司秉持"科学创造价值"的投资理念,重视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4] - 截至2025年9月底,在0-5亿规模量化私募中,公司旗下产品今年来收益均值位列量化私募业绩榜Top2 [4] - 截至2025年8月底,在上海地区量化私募中,公司旗下产品近1年业绩、今年来业绩均领衔10强,旗下3只产品平均收益表现突出 [4] 核心团队 - 核心成员拥有十多年量化投资经验,投研团队由3-4名量化系列人员和2-3名主观多头人员构成 [8] - 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物理数学等专业,具有丰富的实盘策略研究及国内市场投资经验 [8] - 团队曾公开管理过20多只私募基金,多数产品业绩优于同期市场基准指数,具备持续迭代模型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8] 代表策略及产品:量化复合多头策略 - 策略概述为使用CTA策略、股票策略、可转债策略等多种策略组合,根据择时模型决定策略组合和权重,目标在指数上涨时获取多倍指数收益,指数下跌时跌幅接近指数 [14] - 策略架构为股票策略占比40%-60%,可转债策略占比20%-30%,CTA策略占比20%-30%,量化模型跟随市场风格动态组合各子策略 [15] - 策略具备快速调整能力,例如2024年用储备策略替代不佳子策略并调整因子比例,仅用一个月完成所有策略调整,后续产品业绩迅速回升 [15] - 团队已形成每月或一个半月优化一次子策略的机制,以力争组合稳定性 [15] - 代表产品为锦望诺铖进取,成立于2021年1月27日,为R5高风险复合策略产品 [16] - 该策略适合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乐观、能承受较大波动的投资者,旨在通过高弹性特性帮助把握指数上涨红利 [17] 代表策略及产品:量化股票策略 - 策略采用全市场选股,相较于单一指数增强产品更能抓住市场机会 [18] - 策略平均持有200~300只股票,持仓1~3日,为中低频交易,年换手率约20倍 [18] - 策略结合量价因子与基本面因子,采用因子组合预测和打分制双联动,动态捕捉市场风格Beta以追求收益最大化 [18] 代表策略及产品:可转债策略 - 转债通常具有较高盈利、较低回撤的特性,有利于积累长期复利 [19] - 转债与股市、债市不完全相关,可增加资产配置篮子的不相关性 [19] 核心优势 - 量化策略具备收益长期可持续性较强及可复制的特点 [20] - 多策略组合带来收益弹性大,在市场Beta基础上追求叠加相对稳定的超额收益,长期持有有机会获取更高的利润安全垫 [21] - 策略分散度高,有助于减缓策略衰减速度 [22] 行业背景 - 截至2025年9月底,管理规模在20亿以下的私募管理人有近7200家,占比超90%,是私募行业数量庞大的中坚力量 [3]
公募基金量化遴选类策略指数跟踪周报(2025.10.17):关税担忧再起,常青低波再发挥降波作用-20251021
华宝证券· 2025-10-21 19:55
核心观点 - 近期市场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扰动,波动加剧,风险偏好受到压制 [3] - 在此环境下,常青低波策略展现出良好的防御性,10月以来回撤仅2.35%,显著优于基准及中证全指 [3] - 市场短期或高位震荡,但中长期向上趋势未改,策略上建议逢低布局,并利用不同策略进行组合配置以优化风险收益特征 [5] A股市场与策略配置 - 上证指数逼近4000点后,市场面临盈利盘了结压力及外部不确定性,短期上行阻力加大 [5] - 市场回调空间有限,高位震荡整固后有望重启上行趋势,策略上可采取逢低逐步吸纳 [5] - 在公募基金策略内部,股基增强策略在当前时点更具弹性,常青低波策略则适合作为底仓配置以优化组合波动 [5] - 银行等防御性板块经历调整后,长期配置价值提升 [5] 海外市场与配置价值 - 美股近期受政府停摆、关税担忧等因素影响,呈现高位震荡格局 [6] - 美国经济基本面未现显著风险,科技发展趋势强劲,美股中长期上行趋势仍被看好 [6] - 全球化投资,特别是通过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策略,具有较强的分散化配置价值 [6][22] 工具化基金组合表现跟踪 - **常青低波基金策略**:本周收益-1.801%,超额收益2.676%;今年以来收益10.615%,策略运行以来收益19.251% [13] 该策略在减小净值波动的同时保持了不错的收益水平,低波动和小回撤属性持续有效 [15] - **股基增强基金策略**:本周收益-3.196%,超额收益1.282%;今年以来收益18.424%,策略运行以来收益27.351% [13] 组合偏均衡配置,在当前环境下获取超额难度大,但随市场环境转暖,其挖掘低估值的逻辑有望显现Alpha收益 [7] - **现金增利基金策略**:本周收益0.027%,持续跑赢比较基准;策略运行以来累计超额收益达0.516% [8][13][19] -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策略**:本周收益-1.507%,超额收益1.963%;策略运行以来收益达38.292% [13] 该组合在美联储降息通道及人工智能科技带动下积累了较高超额收益 [22] 工具化基金组合构建思路 - 通过量化方法构建全新风格体系下的基金优选池,以满足不同市场环境和风险偏好的投资需求 [23] - **常青低波基金组合**:基于基金历史净值回撤和波动率等具有延续性的指标,结合持仓估值水平,从多维度优选低波动的主动权益基金 [27] - **股基增强基金组合**:旨在挖掘具有更强Alpha能力的基金经理,通过分析基金收益来源,聚焦于选股超额能力的延续性来构建组合 [28] - **现金增利基金组合**:综合考量费率、久期、杠杆、机构持仓占比等多维因子,构建货币基金优选体系,旨在提升现金管理收益 [29] - **海外权益配置基金组合**:基于海外市场指数,运用长短期技术指标进行筛选,选择处于良好上涨趋势的指数对应QDII基金进行配置 [30][26]
同比大增89%!前三季度私募备案数据出炉,量化产品暴增102.66%!
私募排排网· 2025-10-21 11:34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场共备案私募证券产品8935只,较去年同期的4718只同比大幅增长89.38% [2] - 备案数量增长主要受市场环境改善、监管规范化引导以及私募机构积极拓展业务三大因素驱动 [2] 按一级策略划分的备案情况 - 股票策略产品备案5849只,占比65.46%,同比增幅达99.35%,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3] - 多资产策略备案产品1278只,占比14.30%,同比增长84.68% [5]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产品913只,占比10.22%,同比增长66.00% [5] - 债券策略与组合基金备案数量相当,分别为363只和362只,占比均在4%左右,同比增幅分别为75.36%和79.21% [5] 量化私募产品备案表现 - 量化私募产品共备案3958只,占全部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的44.30%,较去年同期的1953只同比暴增102.66% [6] - 量化策略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业绩优于主观策略、技术迭代应用以及头部机构形成的良性循环 [6][7] - 股票策略量化产品备案总量达2865只,占量化产品总备案量的72.39% [11] - 在股票量化策略中,量化多头备案1843只占比46.56%,股票市场中性策略备案863只占比21.80%,股票多空策略备案159只占比4.02% [9][11] - 期货及衍生品量化策略备案产品543只,占比13.72%,其中量化CTA策略备案509只,占比12.86% [9][11] 私募管理人备案集中度 - 前三季度有产品备案的私募管理人共2322家,其中1879家备案产品在5只以内 [12] - 备案产品不少于40只的私募管理人有26家,其中百亿私募管理人达到23家,占比88.46% [14] - 在这26家管理人中,量化私募占到21家,占比80.77%,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达19家,占比73.08% [14] - 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宽德私募备案产品120只居首,黑翼资产备案114只,明汯投资备案111只,世纪前沿备案98只 [13][14]
重要市场风向标有变:前三季度私募备案量激增,百亿私募扩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7:22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总体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场共备案私募证券产品8935只,较去年同期的4718只同比大幅增长89.38% [1][4] - 量化私募产品备案数量达到3958只,占全部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的44.30%,同比增幅高达102.66% [1][5] - 备案产品数量增长被视为重要市场风向标,表明资金正通过专业机构流入股市,为市场提供活力和流动性 [1] 各策略类型产品备案分布 - 股票策略产品备案数量为5849只,占比高达65.46%,同比增幅达99.35% [3][5] - 多资产策略备案产品数量为1278只,占比14.30%,同比增幅为84.68% [3][5]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产品数量为913只,占比10.22%,同比增幅为66.00% [3][5] - 债券策略与组合基金备案产品数量分别为363只和362只,占比均为4%左右,同比增幅分别为75.36%和79.21% [3][5] 百亿级私募管理人动态 - 截至2025年9月底,百亿私募数量增至96家,较8月底的91家增加了5家 [1][8] - 正瀛资产、开思私募和太保致远(上海)私募为首次晋级“百亿俱乐部” [1][8] - 在前三季度备案产品数量不少于40只的26家私募管理人中,百亿私募管理人达到23家,占比88.46% [7] - 百亿量化私募宽德私募以120只备案产品数量居于行业首位,黑翼资产、明汯投资、世纪前沿备案数量分别为114只、111只和98只 [6] 百亿私募策略偏好与业绩表现 - 百亿私募核心策略偏好股票策略,有74家占比77.08%,12家核心策略为多资产策略占比12.50% [9] - 纳入统计的62家百亿私募前三季度平均收益率达到28.80%,其中61家实现正收益 [9] - 百亿量化私募业绩表现突出,38家有业绩展示的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达31.90%,较19家百亿主观私募24.56%的平均收益率高出7.34个百分点 [9] - 在前三季度收益率超过30%的32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达到24家占比超七成 [10] 量化私募增长驱动因素 - 量化策略在2025年市场环境中业绩表现显著优于主观策略,赚钱效应带动资金涌入 [5] - 技术迭代推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方法在策略研发中深入应用,增强模型适应能力与盈利稳定性 [5] - 头部量化机构形成“业绩提升带动规模增长、规模扩大促进产品备案”的良性循环 [5] - 中小市值指数持续走强与量化模型擅长的中小盘选股和高频交易策略形成共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