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

搜索文档
河南省“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启航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签约助力金融赋能
搜狐财经· 2025-09-17 18:21
事件概述 - 河南省"专精特新"专板于9月16日在郑州正式开板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作为合作金融机构代表出席仪式并签署协议 [1] - 该专板设立是河南省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深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1] 金融机构支持措施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为全省2100家相关企业提供授信 覆盖率高达42% [1] - 该分行将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并提升服务质效 进一步赋能中小企业成长 [1] - 分行将充分发挥国有大行金融主力军作用 为河南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动力 [1] 战略定位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积极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1] - 分行持续提升对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1]
香港资本助力中国企业出海,海上丝绸之路再拓新局
财富在线· 2025-09-16 18:07
2025年9月12日,中国空中商学院企业家俱乐部主办,旷逸国际(01683.HK)承办的"香港金融资本助力中 国企业出海,再造海上新丝绸之路"经济论坛,在香港金钟海富中心暨中国空中商学院企业家俱乐部香 港办举行。这也是继9月10号香港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后,接力举办的又一项"一带一 路"主题活动。同日,中国空中商学院企业家俱乐部香港办、萨摩亚独立国驻香港办、旷逸国际 (01683.HK)新址同步举行开业剪彩和揭牌仪式,三喜齐至、福缘齐聚,这是本次活动取得的又一实质性 具体成果。 本次经济论坛发出行动倡议:一、共建金融赋能平台。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搭建跨境投融 资对接通道,实现资源共用、风险共担、红利共享。二、共享全球合作生态。构建"中国企业+香港服 务+沿线国家资源"合作模式,促进产业、资本、技术在丝路沿线高效流动。三、创新金融赋能路径。 发挥香港金融科技优势,支持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扬帆 出海。四、合作共赢走向世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从单一项目投融资向全产业链赋能的范式 升级,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携手迈向繁荣未来。 ...
恒丰银行多措并举助燃文旅“出圈”更“出彩”
齐鲁晚报· 2025-09-16 15:15
盛夏的江苏大地,文旅活力正蓬勃涌动。古韵悠悠的秦淮河畔游人如织,消夏避暑的海水浴场人声鼎沸,遍布街巷的非遗体验、舌尖美味引人驻足,再加上 "苏超" 足球赛事的强势出圈,万千景致共同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勾勒出江苏文旅消费市场多元融合、活力迸发的生动图景。 文旅热潮的背后,离不开银行信贷资金的"添柴加火"。恒丰银行结合江苏丰富的文旅资源禀赋,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景区运营企业普遍面临的轻资产、 周转难等核心痛点,通过倾斜信贷资源、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等多重举措,为江苏文旅消费复苏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专项贷款助燃秦淮烟火 作为南京的城市名片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秦淮风光带常年位居全省文旅"顶流"之列。今年上半年,这里更是人气爆棚、烟火升腾,日接待游客屡创新 高,累计接待游客2891万人次,同比增长12.15%。 在景区运营提升的关键阶段,恒丰银行南京新街口支行主动对接南京某旅游商务管理有限公司,深入调研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流动资金缺口,第一时间制定定 制化融资方案,迅速发放960万元文旅专项贷款,并以优惠利率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该笔资金将专项用于景区设施维护、服务品质优化与文化 ...
2025服贸会 |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金融赋能是构建乡村可持续新生态的关键支撑
北京商报· 2025-09-10 23:56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 金融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 需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1]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扩大农村信贷投放 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1] - 重点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农业产业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乡村治理领域以增强农村造血功能[1] 科技驱动农业现代化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大数据 人工智能 遥感技术 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1] - 构建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 精准农业发展新格局[1] - 鼓励企业 科研机构和高校协同创新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 模式创新与资源整合 - 各地需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特色乡村振兴路径[2] -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持续推进百千万行动 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产业发展及人才培育等重点领域[2] - 搭建多方合作桥梁推动政策 资金 技术 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汇聚 助力乡村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发展[2]
2025服贸会|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金融赋能是构建乡村可持续新生态的关键支撑
北京商报· 2025-09-10 16:34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 金融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支撑 需要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 [1]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扩大农村信贷投放 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1] -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业产业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治理等领域 [1] 科技支撑农业现代化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大数据 人工智能 遥感技术和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 [1] - 构建智慧农业 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发展新格局 [1] - 鼓励企业 科研机构和高校协同创新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 乡村振兴模式创新 - 各地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探索特色乡村振兴路径 [2] - 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持续推进百千万行动 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人才培育等重点领域 [2] - 搭建多方合作桥梁 推动政策 资金 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汇聚 助力乡村新产业 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 [2]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0
经济发展成就 - 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从1965年3.27亿元增长至2024年2765亿元 累计增长155倍 年均增长率达8.9% [1] - 中央财政对西藏转移支付累计超过万亿元 金融存贷款余额双破6000亿元 [1] - 银行机构自2011年累计让利超1300亿元 惠及23.5万户经营主体 [1]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1980年起免征农牧业税 1985年实施义务教育三包政策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 [1] - 证监会2016年起对西藏企业IPO实行"即报即审 审过即发"优惠政策 [2] - 2023年实施"格桑花行动"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覆盖全区公路电力通信网络建成 [1][2] 产业投资机遇 - 生态资源 清洁能源 矿产资源 文旅资源形成特色产业投资磁石 [2] - 需加强青稞增产 牦牛提质等农牧业现代化金融支持 [2] - 推动水能 风能 太阳能开发利用 深化文旅融合与农旅互动 [2] 重大项目与资金保障 - 雅下水电工程 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提高产业链资金链活跃度 [3] - 金融需做好五篇大文章 为创新创业创富提供资金保障 [3] - 通过政策高地和资源宝地挖掘 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2][3]
金融赋能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园蓬勃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9-06 23:36
银行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定位 - 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需从机制 模式 产品 科技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 为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1] 构建服务机制 - 银行应建立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相匹配的专属服务体系 包括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和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专员 [1] - 服务专员通过专业培训深入理解农业产业规律与园区运营模式 提供从融资咨询到风险管理的全流程专业服务 打破传统金融与农业产业之间的信息壁垒 [1] 创新融资模式 - 银行可重点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 以园区内核心企业为依托 梳理其与上下游农户 合作社 中小微企业的业务往来关系 [1] - 将核心企业信用延伸至产业链各端 为上下游主体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 有效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的资金短缺问题 [1] 信贷产品定制与开发 - 银行应针对不同类型园区的产业特色及经营主体实际 打造专属信贷产品体系 [2] - 对种植养殖主体推出与生产周期相匹配的季节性信贷产品 灵活设置还款期限 [2] - 对农产品加工 仓储物流企业开发以固定资产 应收账款等为抵质押的融资产品 拓宽担保渠道 [2] - 对智慧农业 绿色农业项目设立专项信贷产品并给予利率优惠 引导资金流向高附加值 可持续的农业领域 [2] 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 - 银行应加快金融科技在农业场景的应用 搭建线上化 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 实现园区企业贷款申请 资料提交 审批放款 贷后管理等全流程线上操作 [2] - 运用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整合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 信用信息 交易记录等多维度信息 构建更精准的农业信贷风控模型 [2] - 减少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 为信用良好但缺乏抵押物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更多融资机会 [2] - 通过线上平台为园区经营主体提供金融知识普及 市场行情分析等增值服务 助力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 金融支持的重要性 - 银行必须始终以园区需求为导向 不断优化服务 创新产品 提升效率 将金融资源更高效地配置到产业园建设的关键环节 [3] - 为推动农业现代化 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3]
“圳”兴四十五载:金融力量托举城市梦想
金融时报· 2025-08-26 09:44
核心观点 - 建行深圳市分行通过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支持深圳"双区"建设,覆盖科技、外贸、民生等领域,提供大规模资金支持并创新金融工具,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1][3][5] 科技金融支持 - 累计为超2万家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科技贷款总额达13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340亿元 [1] - 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实现贷款"秒报秒批",累计为超1万户企业放贷超百亿元 [3] - 通过全周期金融赋能体系支持硬科技企业,例如向CZ科技提供5000万元授信并联动建信信托领投A轮,推动企业估值跃至23亿元 [2] - 向LX科技提供200万元"孵化云贷"和300万元纯信用贷款,并联动建信股权完成4000万元战略直投,支持超导量子芯片研发 [2] 外贸与普惠金融 - 累计为外贸小微投放普惠贷款超20亿元,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从代工厂转型为自主品牌出海 [4][5] - 推出"平台云贷"产品,基于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数据提供纯信用贷款,几分钟内到账,助力企业年销售额逆势增长超30% [4] - 打造"大湾区跨境金融示范中心",提供16项跨境便利化服务,包括存款证明线上开、跨境理财自由配等 [5] 民生与绿色金融 - 投放13亿元安居贷款,受理近千笔共有产权房按揭贷款,托起千万家庭安居梦 [1][6] - 向妈湾电厂升级改造项目提供十几亿元独家授信,支持清洁能源转型,预计每年节约标煤2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8吨 [6] - 2025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投放超180亿元,购车分期中新能源占比近50% [6] - 布局养老金融,设立特色网点并优先支持养老产业,同时开设12家"社银"特色网点,提供70项社保业务一站式办理 [6] 区域战略协同 - 推出《助力深圳"双区"建设金融服务方案》,覆盖科技、内需、外贸、湾区、民生五大领域 [1] - 深化母子联动、商投一体协同机制,强化"商行+投行+风投"产品创新,实现资本三级跳 [3] - 联合建行(亚洲)、建银国际等境外机构构建跨境金融生态,满足客户双向跨境需求 [5]
以金融活水浇灌“双区”建设创新沃土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07:14
深圳建行金融支持成效 - 截至2025年7月末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近1300亿元较年初新增近200亿元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134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300亿元 [5] - 累计服务超2万家科技企业 [5] 科技金融创新 - 自主研发"技术流"评价体系突破传统信贷对抵押盈利依赖 [5] - 小微科技企业线上融资平台覆盖超万户企业授信近6000家累计放款超百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创新推出"深融贷""20+8产业贷"等特色产品 [5] 投贷联动案例 - 量子技术企业LX科技获200万元"孵化云贷"及300万元"科技e贷"信用支持 [6] - 联动建信股权完成4000万元战略直投助力交付全国首枚自主超导量子芯片 [6] - 芯片企业CZ科技获2000万元首授后提额至5000万元并带动股权融资达5亿元 [6] 消费金融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投放超180亿元 [7] - 信用卡专项分期累计投放43.37亿元其中新能源购车分期达15.27亿元 [7] - "以旧换新"活动投放补贴162万元覆盖5077家门店带动订单交易7062万元 [7] 跨境金融服务 - 推出"龙通湾区建圳财富"个人跨境金融方案提供六大类16项一站式服务 [9] - "建行到家"小程序实现存款证明线上秒办便利签证手续 [9] - 截至6月末为外贸小微企业投放纯信用全线上贷款超20亿元 [10] 基础设施融资 - 支持妈湾电厂升级改造项目独家授信近二十亿元总投资26.6亿元 [11] - 项目可实现年节约标准煤20.1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8.33吨 [11] - 同步支持深惠城际大鹏城际铁路盐田港东区码头等重点工程 [11] 民生领域服务 - 累计受理近千笔共有产权房按揭贷款金额约13.6亿元 [12] - 打造"健养安"养老金融品牌建设特色网点提供专属服务 [12] - 在全市开设12家"社银"特色网点实现70项社保业务专窗受理 [12]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1 20:08
核心观点 - 农行昌吉分行通过金融支持奇台县腰站子村有机小麦全产业链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 [1][4][7][8][9][10] 金融支持措施 - 农行奇台县支行为有机小麦种植户推出"惠农e贷"线上特色金融产品 为种植大户投放800万元 [4] - 截至7月末该支行累计投放"惠农e贷"3.2亿元 有效满足农业种植生产资金需求 [4] - 农行为龙头企业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000万元 助力扩大有机小麦生产产能 [7] - 农行昌吉分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 截至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48亿元 较年初增加26亿元 [8] 产业发展规模 - 腰站子村有机小麦种植面积约13000亩 建成以有机小麦产业为基础的全产业链 [7] - 种植大户贾万鹏种植冬麦11000亩 种植玉米6115亩 [4] - 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2009年成立 将全村土地统一流转统一管理 实现土地规模化种植 [4] 产业链建设 - 形成"从田间到餐桌"完整产业链条 包括面粉 油料 挂面 杂粮四大类几十个品种有机农产品 [7] - 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智能化面粉厂 实现小麦生产加工流程全链条智能化 [6] - "腰站子"品牌农产品获得多项有机认证 产品远销多地受到消费者好评 [7] 产业融合模式 - 采用"农行+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集约经营模式 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9] - 将小麦种植加工与旅游串联 实现从单一种植到"产加销游"一体化发展 [8] -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打造以小麦产业化为基础 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模式 [8] 经济效益 -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流转费和年底红利 在村工厂工作月收入5000多元 [4] - 粮食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 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共同致富 [7] - 实现从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到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华丽转身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