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资产质量
icon
搜索文档
寻找绩优股:2026年银行业年度策略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3 13:20
行业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预期相对沪深300指数涨幅15%以上 [72] - 核心观点:信贷增速降档提质方向明确,2026年信贷有望同比多增、增速降幅趋缓 [5] 信贷规模与增速分析 - 2024年起贷款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4.7万亿元,同比少增1.3万亿元 [9] - 预计2025年全年新增贷款16.8万亿元,同比增长6.6% [9] - 预计2026年新增贷款17.2-17.7万亿元,对应增速6.3%-6.5%,贷款增量有望同比多增 [9] - 2025Q3末人民币各项贷款规模达270.39万亿元,同比增速为6.6% [8] 信贷结构变化 - 企业贷款是主要增长驱动力,2025Q3末规模达184.30万亿元,同比增速8.2% [8] - 零售贷款增长乏力,2025Q3末规模为83.94万亿元,同比增速仅2.3% [8] - 零售按揭贷款持续收缩,2025Q3末规模为37.44万亿元,同比增速-0.3% [8] - 工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高增速,2025Q3末达26.59万亿元,同比增速9.7% [8] 银行业个体表现 - 2025Q2末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速为8.0%,其中国有行、城商行增速领先,分别为8.8%和12.9% [10] - 大型银行贷款增速自2022年起反超中小型银行,优势延续至今 [10] - 浙江、江苏、四川、山东等经济大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均值 [11] - 国有行凭借低负债成本竞争力和财政部注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12] 净息差走势与影响因素 - 银行业净息差仍处下行通道,但2025年起下行斜率趋缓、降幅有望逐年收窄 [13] - 2025H1老十六家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94%,存款成本率为1.75% [15] - 2025H1上市银行存款成本率改善25个基点,其中国有行改善47个基点 [16] -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幅趋缓,2025年6月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9% [19] 财富管理业务表现 - 2025H1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1%,其中国有行同比增长4.7% [27] - 代理业务收入实现修复性增长,农行、中行25H1代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62.3%和23.7% [27] - 2025H1上市银行零售AUM较年初增长6.4%,零售存款占比较年初提升0.6个百分点至67.7% [29] - 招商银行零售AUM中零售存款占比仅26.5%,财富管理业务特色显著 [28] 资产质量状况 - 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稳健,2025Q2末上市银行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分别为1.25%、1.68%、1.42% [37] - 零售贷款不良率自2021年起反弹,2025Q2末信用卡、经营贷、消费贷、按揭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上升13、22、10、8个基点 [42] - 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从2016年的164%提升至2022年的240,2025Q2微降至235.7%,风险抵御安全垫厚实 [37] - 2020-2025H1上市银行累计核销不良贷款平均占2020年末总贷款的5.8% [40] 银行板块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银行板块PB_LF估值0.73倍,位于2019年以来52%分位处,对应2025年PB估值为0.66倍 [49] - 银行板块在跨年阶段通常有超额收益,2017-2024年间仅2020年例外,领涨标的以高弹性个股居多 [55] - 部分银行如华夏银行、上海银行2025E股息率超过5.8%,具备高股息特征 [64] - 重点银行中,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获“增持”评级 [66]
农业银行(601288)2025年三季报点评:收入利润继续保持正增长
格隆汇· 2025-11-01 19:53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王剑/陈俊良 手续费净收入、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幅均较大。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13.3%,延续了中报较 高的增速,估计仍然是理财和代销基金收入增加导致。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1.7%,估计主要是债券 投资收益增加。 资产质量平稳,拨备覆盖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三季度末不良率1.27%,较年初下降0.03 个百分点,环比 二季度下降0.01 个百分点。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295%,较年初降低5 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持平。 整体来看,公司资产质量指标变化不大,拨备覆盖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资产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公司三季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0.5%至48.1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3%。三季度 末存款较年初增长5.8%至32.1 万亿元,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8.3%至26.9 万亿元。其中公司类贷款较年 初增长7.1%,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5.7%,票据贴现较年初增长9.3%。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1.16%,较年初下降0.26 个百分点。 净息差持续下降。前三季度日均净息差1.30%,同比降低15bps,降幅较上半年略微扩大2bps,前三季度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4%。环比来看,三季 ...
银行业绩下行周期接近尾声 资产质量改善趋势确立
经济观察网· 2025-10-31 19:50
行业整体态势 - 中国银行业正步入本轮下行周期的尾声,为新一轮业绩增长周期积蓄动能 [3] - 过去十五年,银行通过分领域、分阶段的方式依次化解了小微、制造业、房地产、城投及零售贷款风险,避免了风险集中暴露 [4] - 银行不良率的表面稳定掩盖了深层次结构性变迁,过去依靠拨备调节和风险轮动实现的软着陆正在进入尾声 [2][8] 建设银行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收入5,602.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 [3]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584.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52%,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573.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62%,连续两个季度增速提升 [3] - 资产质量稳健,不良贷款率1.3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5.05%,较上年末上升1.4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9.24% [3] 国有大行资产质量 - 国有大行资产质量普遍保持稳健,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4%,拨备覆盖率196.60% [4]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10.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6.90亿元,不良贷款率0.94%,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 [4] - 邮储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1,334.12亿元,同比增加490.84亿元,占比升至1.38%,拨备覆盖率240.21%,较年初下降45.94个百分点 [4] 股份制银行风险抵御 - 部分股份制银行拨备缓冲趋薄,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1.26%,微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8.92%,较年初下降11.67个百分点,已接近监管警戒线 [5] - 华夏银行不良率1.58%,拨备覆盖率仅149.33%,风险抵御能力明显弱化 [5] 优质区域银行表现 - 部分优质区域银行展现出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成都银行不良率仅0.68%,拨备覆盖率高达433.08% [6] - 宁波银行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375.92%,常熟银行不良率0.76%,较年初微降 [6] - 张家港行和瑞丰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达355.05%和345.04%,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83%的低位,拨备覆盖率313.22% [6] 零售贷款风险转向 - 当前风险焦点已从对公转向零售,招商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达1,018.47亿元,增加127.67亿元,关注率升至1.43% [7] - 招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信用卡及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均呈上升趋势 [7] - 平安银行前三季度核销贷款高达328.93亿元,收回不良资产260.20亿元,显示清收力度空前 [7] 风险成因与利润平滑机制 - 零售风险承压源于居民收入预期转弱、偿债能力下降,以及按揭提前还款、银行主动压降信用卡额度等行为在分母端推高不良率 [7] - 银行通过拨备机制有效平滑利润波动,上市银行存量拨备可释放至少8000亿元净利润,现有拨备在悲观假设下仍可支撑未来四年利润不降 [7] 行业未来挑战与方向 - 随着超额拨备空间收窄、零售风险持续暴露、中小银行资本约束趋紧,银行业或将迎来真正的压力测试 [8] - 资产质量未来将成为银行战略定位、客户结构、区域布局和数字化能力的综合映射,行业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转型的关键节点 [8]
杭州银行(600926):信贷投放积极,利润维持两位数增长
西部证券· 2025-10-31 19:0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信贷投放积极,利润维持两位数增长,依托区域发达经济实现资产规模高速增长,业绩表现优异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3%,年化ROE达16.91%,持续领先同业 [1][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13%、11.14%、9.77% [3][4]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1.35%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14.53% [1][6]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9.96%,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预计因三季度息差降幅收窄及信贷规模高增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2.65%,预计由存款加速分流下代销手续费回暖带动 [1] - 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4.74%,降幅较2025年上半年扩大13.4个百分点,预计因三季度债市利率上行导致债券估值收益下滑 [1] 资产负债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3.76%,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2.68%,增速分别较第二季度末提升1.1和0.7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企业贷款(含贴现)净增196亿元,预计主要由基建及产业贷款投放支撑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个人贷款净减少34亿元,或反映零售信贷需求仍偏弱 [2] - 2025年第三季度末存款总额同比增长14.59%,增速较第二季度末下降1.6个百分点 [2] - 存款结构改善,2025年第三季度活期存款环比上季度多增314亿元,定期存款少增11亿元 [2]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76%,环比第二季度末持平,已连续11个季度保持稳定 [1][3]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513.64%,环比第二季度末下降7.3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500%以上的较高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1][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93.82亿元,同比增长14.13% [4][10]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2.67元,对应市盈率为5.87倍 [4][10] - 预计2025年净息差为1.14%,生息资产收益率为2.97% [10]
兴业银行三季报:风险收敛 百亿分红“在路上”
第一财经· 2025-10-31 15:06
林舒说,今年以来,银行业息差延续下行态势,兴业银行的净息差走势符合预期。他表示,通过做强负 债有效压降付息成本,可以较好对冲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影响。"展望全年,兴业银行将坚持采取积极有 效的稳息差策略,力争今年净息差变动跑赢大市,利息净收入保持相对稳定。"林舒说。 在资产质量方面,前三季度,兴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4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83亿元;不良贷款率 1.0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率1.6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计提资产减值 损失423.13亿元,同比下降11.3%;拨备覆盖率为227.81%。 兴业银行首席风险官赖富荣说,前三季度,兴业银行新发生不良资产规模及不良生成率实现"双降"。从 规模上看,新发生不良资产规模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从不良生成率上看,不良资产生成率低于 去年同期,风险进一步收敛。 分领域来看,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领域从风险高发转向收敛。"对公房地产新发生 不良较上年同期减少5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新发生不良,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10.58%。"赖 富荣说,"我们预计全年新发生不良较上年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关注贷款率 ...
北京银行(601169.SH):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0.64亿元,同比增长0.26%
格隆汇APP· 2025-10-30 23:54
格隆汇10月30日丨北京银行(601169.SH)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5.88亿元,同比下降 1.08%,实现归母净利润210.64亿元,同比增长0.26%。 从收入端构成来看,前三季度,该行利息净收入为392.46亿元,同比增长1.79%;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 为32.69亿元,同比增长16.92%。北京银行表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合作代销机构近百家,累计代销 财富产品超3200只,代销个人理财规模增量超去年全年增量。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29%,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 195.79%,较上年末下降12.96个百分点。 ...
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六大行,“交卷”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23:47
资产规模增长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资产规模保持稳健扩表增速,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超8%,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均超过10% [1] - 农业银行凭借股价持续上涨,截至10月30日总市值达到2.74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位居市值榜首 [1] 盈利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净利润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利润增速环比二季度由负转正 [1] - 农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03%,在六大行中增速最快,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8%、1.9%、0.98%、0.33%、0.62% [2] - 中国银行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部分原因包括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8%以及实际所得税率下降 [2] - 六大行营收均实现正增长,中国银行营收同比增长2.69%为最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营收同比分别增长2.17%、1.97%、1.82%、1.80%、0.82% [2] 净息差水平 - 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邮储银行净息差1.68%为最高,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6%、1.30%、1.28%、1.26%、1.20% [3] - 建设银行管理层表示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有信心通过主动管理保持净息差在可比同业中的领先水平 [3] 资产质量与股东回报 - 六大行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且不良有所改善,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4%保持最优,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4%、1.27%、1.26%、1.33%、1.32% [4] - 交通银行关注类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较上季末有所下降 [4] - 六大行拟进行中期分红,合计派息金额达2046.57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息分别为1.414元、1.858元、1.563元、1.230元、1.195元、1.094元 [4]
苏农银行(603323):保风险、稳投放,盈利稳健增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0 17:4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苏农银行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苏农银行在营收承压及增值税调整等扰动下,三季报维持利润增长约5%,反映管理层稳盈利增长的经营目标 [6] - 三季度信贷投放明显增长,贷款增速由2Q25的4.2%提速至8.7%,对公端是主要贡献,体现管理层主动稳投放、在增长中控风险的态度 [6] - 息差短期仍显压力,3Q25估算息差环比下降5bps至1.38%,但降幅较2Q25的9bps有所收敛 [6][9] - 不良生成率高位趋稳,3Q25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于0.90%,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31个百分点至356%,风险抵补能力仍充足 [1][6][9] - 基于审慎考虑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0%、5.1%、5.5%,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B为0.52倍 [9] 财务表现 - 9M25实现营业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5.0% [1]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滑3.8%,拖累营收增速2.6个百分点,其中息差收窄拖累3.6个百分点 [6] - 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9%,贡献营收增速2.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主动兑现债券浮盈 [6] - 受农商行增值税计税政策调整影响,实际税率变化阶段性拖累利润增速10.5个百分点 [6] - 平滑拨备计提节奏稳定业绩表现,拨备少提反哺利润增速10.2个百分点 [6] 业务发展与资产质量 - 3Q25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7%,环比明显抬升,前三季度累计新增贷款86亿元,同比多增近40亿元 [6][10] - 信贷投放结构上主要由对公贷款贡献,前三季度对公贷款增量占主导 [6][10] -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3Q25不良率0.90%,估算9M25年化加回核销后不良生成率约0.8%,前瞻指标关注率环比回落5bps至1.24% [1][6][9]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6%,资本充足率为12.88%,资本实力稳健 [11] 同业比较与估值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5.11倍,预测市净率为0.52倍 [2] - 预测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0.75%,总资产收益率为0.92% [2][12] - 股息率(以最近一年已公布分红计算)为5.22% [3]
招商银行(600036):非息持续改善,资产质量优异
天风证券· 2025-10-30 16:12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6] - 所属行业为银行/股份制银行Ⅱ [6] - 当前股价为40.77元 [6] 核心观点与业绩总览 - 招商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14亿元,同比下滑0.51%,但环比上半年增速提升1.21个百分点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增长0.52% [1] - 拨备前利润增速从2025年上半年的-2.61%改善至前三季度的-1.16% [2] - 净利息收入为1600.42亿元,同比增长1.74%,占总营收的63.66% [2] - 非利息净收入为913.78亿元,同比下降4.23%,占比较一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 [2] 盈利能力分析 - 净息差保持韧性,2025年前三季度录得1.87%,较2025年上半年小幅下行1个基点 [2]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08%,较2025年中下行6个基点;计息负债成本率持续改善,较2025年中压降4个基点至1.31%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呈现改善态势,1-3Q25为562.02亿元,同比增长0.9%,较2025年上半年提升2.79个百分点 [2] - 投资净收益显著增长,1-3Q25为302.52亿元,同比增长22.67%,浮盈兑现力度加大 [2] 资产负债结构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生息资产总计12.26万亿元,同比增长8.58% [3] - 贷款总额同比增长5.78%,占生息资产比重为56.06%,较2025年中提升0.31个百分点 [3][16] - 金融投资同比增长21.17%,占生息资产比重为33.09% [3][16] - 计息负债余额为1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3] - 存款同比增长2.14%,占计息负债比重为87.66%,较2025年中略微下滑0.10个百分点 [3][17] 资产质量 -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口径下不良贷款率为0.91%,环比下降1个基点 [4] - 对公不良率环比下降5个基点至0.82%,零售不良率环比提升1个基点至1.05% [4] - 贷款拨备率为3.84%,环比提升1个基点;拨备覆盖率为405.9%,环比下降5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0.80%、+3.44%、+4.85% [5]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5.88元、6.09元、6.39元 [5][19]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净资产(BPS)分别为48.54元、54.91元、60.26元 [5] - 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P/E)为6.93倍,市净率(P/B)为0.84倍 [5][19]
成都银行2025Q3点评:规模保持较快扩张,营收利润双稳健
新浪财经· 2025-10-30 05:07
营收与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7.61亿元,同比增长3.01%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4.93亿元,同比增长5.03%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4.91亿元 [1] - 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上半年分别下滑2.90个百分点和2.26个百分点 [1] 业务规模与结构 - 2025年9月末总资产超过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3.4% [1] - 2025年前三季度贷款(不含应计利息)同比增长17.4%至8462亿元 [1] - 资产规模保持较快扩张,主要受对公业务拉动,票据业务有所回落 [1] 盈利能力与息差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净息差为1.45%,较第二季度下降3个基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8.2%至147.25亿元,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65个百分点 [1] - 净利息收入增速回升体现以量补价效果明显 [1] 资产质量 - 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68%,较6月末上升2个基点 [1] - 2025年9月末拨备覆盖率为433.08%,较6月末下降19.57个百分点 [1] - 2025年9月末关注率为0.37%,较6月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1] - 整体资产质量保持优异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