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优化

搜索文档
医疗器械板块飙升,医疗设备ETF(159873)冲高涨近3%,涨幅高居全市ETF前十,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35
医疗设备ETF市场表现 - 医疗设备ETF(159873)盘中一度上涨近3% 换手率4.61% 成交额400.84万元[3] - 跟踪指数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上涨1.57% 成分股利德曼上涨20.02% 赛诺医疗上涨20.01% 中红医疗上涨19.99%[3] - 近1周日均成交711.40万元位列可比基金第一 规模增长465.85万元 份额增长600万份[3] - 近3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367.21万元[3] 药品集采政策动态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启动报量 涉及55个品种 医疗机构需在8月6日至25日填报需求量[4] - 国家医保局召开系列座谈会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药械发展[4] - 中信证券认为集采优化趋势确定性加强 已落地品类续约可能涨价 未集采品类降幅温和或不予集采[4] - 湘财证券指出多层次支付体系建立中 医疗需求刚性将推动行业企稳回升[4] 相关ETF产品特征 - 医疗设备ETF(159873)紧密跟踪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 覆盖医疗保健主题上市公司[4] - 生物医药ETF(159859)为同标的规模第一产品 年初至今涨幅居首 覆盖创新药/疫苗/血制品等领域[5]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独家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 实现A股+港股创新药+CXO全覆盖 药明系权重股占比近20%[5]
建信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159891)跟踪指数盘中涨超2%,政策信号明确,医疗器械拐点机会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58
医疗器械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一度涨超2% 现涨0.38% [1] - 成分股利德曼上涨20.03% 热景生物上涨9.14% 英科医疗上涨9.02% 冠昊生物上涨7.82% 中红医疗上涨6.62% [1] 政策利好催化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1] - 第11批药品集采启动 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1] - 集采报量允许医药机构选择具体品牌报量 中选规则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不再以最低价为参考 [1] 集采政策优化影响 - 已落地集采品类续约或有涨价 未集采品类后续可能降幅温和或直接不集采 [2] - 集采优化趋势确定性加强 带动市场情绪修复和板块估值修复 [2] - 下半年板块内部公司迎来业绩拐点 [2] 指数产品跟踪 - 建信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ETF(159891)紧密跟踪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 [2] - 该指数从中证全指选取医疗保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反映整体表现 [2]
午评:沪指低位震荡跌0.68% AI硬件、创新药概念股再度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7-31 13:2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跌0.68%报3591.26点 深证成指跌0.45%报11152.77点 创业板指涨0.43%报2377.84点 [1] - AI概念股逆势走强 硬件方面剑桥科技、英维克等多股涨停 应用方面易点天下涨停 创新药概念股持续活跃 康缘药业等多股涨停 [1] - 钢铁、煤炭等周期股调整 安阳钢铁、包钢股份、安泰集团等跌超5% [1] 板块表现 - 涨幅居前板块包括化学制药、软件开发、IT服务、智谱AI、Sora、CPO等 [2] - 跌幅居前板块包括钢铁、煤炭开采加工、贵金属、房地产、可燃冰、玉米、中船系等 [2]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认为AI大模型产业链进入Token增长驱动新阶段 关注AI Agent在办公、医疗、金融等垂直场景应用机会 服务器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生成式AI发展呈现2B领先2C特征 [3] - 中信证券指出创新药械产业政策拐点信号明确 建议关注国内集采优化受益+出口持续突破的医疗器械板块 [3] - 天风证券建议关注纯碱、氨纶、染料、煤化工、聚氨酯、钛白粉、有机硅等化工细分行业 [4] 行业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5] - 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 其中集中式光伏1亿千瓦 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 截至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1亿千瓦 同比增长54.1% [6] - 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2.9% 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4% [6] 政策动态 - 北京市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支持力度 拟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多子女家庭租赁房屋可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 [7][8]
再度拉升!大资金已连续9天抢筹医疗器械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42
最近医药圈暗流涌动,有个板块悄悄被"聪明钱"连续爆买9天。不是CXO,也不是创新药,而是之前被集采"锤"得有点懵的——医疗器械。 集采优化预期+"反内卷"大背景下,这个板块最近持续走强。今日开盘,迈瑞医疗高开涨超3%,联影医疗、惠泰医疗等集体跟涨,医疗器械ETF(159898) 也再度拉升、水下翻红一度涨0.53%。 据了解,这个ETF所跟踪的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是目前A股净流入资金最多的医药指数。现在资金已经连续9天抢筹医疗器械ETF(159898),10个交易 日内累计净流入5318万,十分"吸金"。 | 医疗器械指数ETF | | | | --- | --- | --- | | 159898 | | 家 | | | * Q + | | | 13.80% 52周低 | 0.43 | | | 申购 申购赎回信息 | 陵回 | | | 12 | T | | | 0 | ○ | | | 3200万 | 400万 | | | 블草 | | | | 申赎单位纷额 | 100万 | | | 替代比例上限 | 50% | | | 時同分年情况 | 由你随同皆分许 | | | 「日预估现金差额 | 27139.48 | ...
医疗器械行业重大推荐电话会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细分包括医疗设备、高值耗材、IVD、低值耗材等板块 - **公司**:心脉医疗、南微医学、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医疗、春立医疗、惠泰医疗、归创通桥、艾艾博医疗、安杰斯、微创集团、华耀发光、英科医疗、康基医疗、艺瑞科技、美好医疗、赛诺医疗、爱博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整体**:受益于集采优化、医保创新鼓励及药监局加速审评等政策支持,有望修复板块估值并吸引投资,下半年及2026年有结构性机会[1][2][4] - **政策支持**:集采优化、医保局鼓励创新、国家药监局加快审评,推动创新药和创新器械发展,如集采规则可能不再以最低价中标为主,药监局加快新项目审评并允许医院收费[4] - **结构性机会原因**:经营基数、集采政策优化落地、细分领域竞争深化带来进口替代和并购整合机会、AI和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进展[2] 2. **医疗设备板块**:2025年三季度迎来业绩拐点,龙头公司业绩显现,新品放量将推动业绩增长[1][5] - **业绩表现**:联影预计二季度双位数收入增长,下半年超50%;迈瑞、开立、澳华等公司拐点已至,但部分公司仍在去库存,整体业绩恢复趋势明确,明年增速预计改善[1][5] 3. **高值耗材板块**:长期前景取决于集采出清情况,部分公司受益,部分公司值得关注[1][6][7] - **集采情况**:春立医疗已出清,惠泰医疗、归创通桥和艾艾博医疗部分产品受益于集采加速入院,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和安杰斯等公司未参与集采,若未来降幅温和、规则合理,市场表现将提升[1][6][7] - **推荐公司**:心脉医疗外周介入和国际化高增长,国内板块受集采影响有限;春立医疗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超40%,有望超50%;新增推荐微创医疗,治理改善有投资潜力[10] 4. **IVD板块**:看好华耀发光新产业出海空间和高增长趋势,海外收入占比达40%,短期内国内政策影响量价,长期国际化前景乐观[3][11] 5. **低值耗材板块**:英科医疗在东南亚投产后有望美国订单爆发式增长实现业绩拐点,全球供应链布局优势显著,海外收入占比达85%左右[3][12] 6. **国际化能力**:对行业至关重要,联影和迈瑞等企业已验证,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提供发展空间[1][8] 7. **企业在集采优化政策下**:中标预期更稳定,估值和业绩有望修复,看好未参与集采或可能续约、受益集采的公司,部分产品降价未影响出厂价,整体前景好[9] 8. **微创集团** - **经营业绩**:2024 - 2026年经营情况逐步扭亏为盈,2026年全年利润预计达6.3亿人民币,国资占比提升至15.5%[1][14][16] - **新兴业务**:机器人、新迈等新兴业务保持高增长,构成第二增长曲线,对整体业绩贡献显著[1][17] - **自有产品出海**:2024年自有品牌产品出海营收1亿美元,增速85%,预计2025年增速超70%,将成第三增长曲线[18] - **估值体系**:2026年扭亏为盈后可用PE估值法,也可用分部估值法,显示公司价值提升空间[19] - **国资影响**:国资占比提升至15.5%,发挥国资平台优势为子公司赋能,新麦弹性最大,心脉、心通等子公司也受益[20] 9. **英科医疗** - **推荐原因**:一次性手套供需平衡价格回升,产能扩充有成本优势,整合上游供应链,布局全球供应链优化计划,海外收入占比85%左右[21][22] - **利润预期**:2025 - 2027年利润分别为14亿多、18亿多和21亿左右,2026年增长26%,2027年增长15%[24] - **市盈率变化**:2025 - 2027年市盈率预计从14倍降至10倍,估值更具吸引力[25] 10. **投资选择建议**:医疗设备关注国际化进程及业绩恢复拐点,高值耗材关注集采修复、估值修复、新品放量及国际化进展,IVD等待政策影响拐点及国际化高增长公司表现,低值耗材关注英科医疗等有全球供应链布局优势企业[13] 11. **有望高增长公司** - **近期**:2025年三季度联影医疗、惠泰医疗、爱博医疗、艺瑞科技、美好医疗、心脉医疗等有望高增长[26] - **中长期(2026年)**:英科医疗、艺瑞科技、赛诺医疗可能加速增长,赛诺医疗支架获批后有望放量[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微创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常总及其相关基金会持股比例为26.4%,确保管理层与大股东利益一致,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14] - 2024年微创集团与高瓴签订的可转债协议中高管参与出资,显示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巩固管理层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15] - 英科医疗2025年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持续到2028年或2029年,激发员工主动性和创造力,体现公司对长期增长信心,确保员工与公司长期利益一致[23]
生物医药ETF(512290)涨超1.4%,医药“反内卷”、集采优化或带来医药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28 10:04
集采规则优化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优化价差计算"锚点",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防止过度"内卷",价格降幅将更温和 [1] - 以往集采以最低报价的1.8倍为最高价,新规则下报价趋于合理化,改善"地板价"问题 [1] - 高值耗材(冠脉介入、神经介入等)已纳入集采范围,降价压力释放后进入后集采阶段,规则有望优化并带来创新驱动增长点 [1] 生物医药ETF及指数 - 生物医药ETF(512290)跟踪CS生医指数(930726),覆盖沪深市场生物科技、医疗设备与服务领域上市公司 [2] - CS生医指数具有创新属性和成长特征,能有效反映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动向 [2]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联接A(006756)和C类份额(006757) [2]
科创50指数涨超2% AI应用端普遍走强
上海证券报· 2025-07-26 02:2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调整 上证指数跌0.33%至3593.66点 深证成指跌0.22%至11168.13点 创业板指跌0.23%至2340.06点 [1] - 科创50指数逆势涨超2% 沪深两市成交额17873亿元 较前日缩量574亿元 连续第7个交易日突破1.5万亿元 [1] - 超2500只个股上涨 北方稀土、中国电建、东方财富成交额均超百亿元 [1] 科技板块表现 - AI应用端普遍走强 因赛集团20%幅度涨停 云从科技涨超10% 汉王科技、竞业达涨停 [2] - 芯片股尾盘拉升 寒武纪盘中涨超16% 光刻机概念午后发力 茂莱光学涨超10% 张江高科涨停 [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26日至29日举行 规模创历届之最 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 [2] - 科技大厂资本开支持续增加 海内外数据中心建设发力 算力产业链景气度上升 [2] 医药板块表现 - 医药股全天活跃 医疗器械、CRO、AI医疗等方向走强 康泰医学20%幅度涨停 南微医学涨超10% [3] - 国家医保局启动第11批集采 优化价差计算规则 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 [3] -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3] - 集采规则优化背景下 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和业绩确定性有望迎来修复 [3] 机构投资策略 - 建议关注集采中持续中选、具备质量与成本优势的仿制药及器械龙头 [4] - 建议关注研发管线丰富、核心产品进入医保或创新药目录的创新药企 [4] - 当前宏观预期平稳 资金面充裕 外部环境边际改善 市场结构性活跃有望延续 [5] - 上证指数市盈率14.83倍 创业板指市盈率40.93倍 处于近3年中位数水平 [5] - 建议关注半年度业绩高增长和科技成长双主线 同时关注高股息银行、公用事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5][6] - 基金调仓方向清晰 通信、非银金融、传媒、农林牧渔、美容护理获显著加仓 [6] - 建议关注AI扩散下的通信与硬件上游、非银金融估值修复、港股新消费主线及安全主线 [6]
价格自底部反弹超30%,3股获主力资金大幅抢筹!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9:05
市场整体表现 - 7月25日A股市场震荡,沪指下跌0.33%,深证成指下跌0.22%,创业板指下跌0.23%,全市场2532只个股上涨,2724只下跌 [1] - 市场成交1.82万亿元,较昨日缩量超500亿元 [1] - 恒生前海基金认为A股处于震荡向上态势,交投活跃,通信、军工、创新药、游戏、有色等板块表现突出,预计三季度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 [1] 板块表现 - 多模态AI方向大涨,天润科技、因赛集团、汉王科技、竞业达4股涨停 [1] - 医疗器械板块逆市上涨1.07%,康泰医学、正川股份涨停,封单量分别约为4.52万手、1.13万手,天智航-U、南微医学等股涨逾10% [2] - 雅下水电概念调整,深水规院、华新水泥、苏博特、中设股份、中岩大地等多股跌停,海南、民爆、水泥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医疗器械行业动态 - 国家医疗保障局启动第11批集采,优化采购规则,不再以最低价作为参考,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2] - 中信建投认为医疗器械行业估值和业绩确定性有望修复,产品创新、国际化与并购整合将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2] 主力资金流向 - 本周A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237.35亿元,机械设备、基础化工、计算机、电力设备净流出额均超百亿元 [3] - 银行、美容护理、综合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依次为14.46亿元、3.52亿元、4832.34万元 [4] - 兴森科技、宁德时代、天齐锂业、银轮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均在5亿元以上,兴森科技以7.71亿元居首 [4] 锂电产业链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上涨7.21%至7.67万元/吨,较6月底部反弹超30% [4] - 中邮证券预计碳酸锂2027—2028年供需平衡,价格有望达到10万元/吨以上 [5] 个股资金动向 - 本周39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5亿元,中国电建以26.9亿元居首,新易盛、高争民爆、中油资本、四方精创净流出额均在10亿元以上 [5] - 光模块企业新易盛、天孚通信周度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分别为21.54亿元、7.82亿元 [5] ETF表现 - 500质量成长ETF近五日上涨2.57%,市盈率16.90倍,最新份额4.5亿份,减少3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5.2万元 [7]
“反内卷”催化,医疗器械本轮反弹超10%!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6日累获近2400万元资金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7-25 09:40
医疗器械集采规则优化 - 第11批集采启动 国家医保局优化中选规则 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为参考 要求最低报价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1] - 规则调整标志药品集采进入"质价平衡"新阶段 对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具风向标作用 [1] - 医疗器械指数自6月低点累计反弹超10% 相关ETF(159898)实现7连阳 近6日获2361万元资金流入 [1]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近一年净值增长6.05% 跑赢业绩基准5.16% 居同指数产品首位 [1] 行业拐点与投资机会 - 集采规则优化背景下 未落地赛道降幅或缓和 已落地赛道可能温和续约 板块估值与业绩确定性有望修复 [2] - 医疗器械行业迎来拐点 下半年机会逐步增多 Q3多家公司预计实现高增长 [2] - 产品创新将持续催化行业 国际化与并购打开长期发展空间 [2]
国泰海通医药2025年6月第二周周报:集采优化,持续推荐创新药械-20250618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18 09: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整体评级为优于大市,细分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和医药服务业评级也为优于大市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推荐创新药械,创新药高景气,推荐价值有望重估的 Pharma、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且业绩进入放量期的 Biopharma/Biotech、盈利增速拐点逐渐体现的 CXO 以及有望受益于集采优化的高值耗材 [2][4] - 药品耗材集采优化,创新药械有望受益,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验证集采优化方向,有望提振市场情绪 [2] - 2025 年 6 月第二周 A 股、港股美股医药板块表现均优于大盘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持续推荐创新药械 - 推荐价值有望迎来重估的 Pharma,包括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等公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 - 推荐创新管线逐步兑现、业绩进入放量期的 Biopharma/Biotech,如科伦博泰生物、信达生物等,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 - 推荐盈利增速拐点逐渐体现的 CXO,维持泰格医药优于大市评级 [4] - 推荐有望受益于集采优化的高值耗材,维持惠泰医疗、南微医学、心脉医疗优于大市评级 [4] 2025 年 6 月第二周 A 股医药板块表现优于大盘 - 2025 年 6 月第二周上证综指下跌 0.2%,SW 医药生物上涨 1.4%,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4 位 [2][6] - 生物医药板块中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医疗服务细分板块表现相对较好,涨幅分别为 5.5%、3.8%、3.2% [2][10] - 个股涨幅前三为易明医药(+38.5%)、赛升药业(+36.4%)、澳洋健康(+35.0%);跌幅前三为人民同泰(-16.7%)、万邦德(-12.2%)、万泰生物(-10.2%)(剔除上市 1 个月内个股、ST 个股、退市个股) [2][14] - 截至 2025 年 6 月 13 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 A 股的溢价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当前相对溢价率 87.19% [2][17] 2025 年 6 月第二周港股美股医药板块表现优于大盘 - 2025 年 6 月第二周港股恒生医疗保健+8.8%,港股生物科技+10.5%,同期恒生指数+0.4%;个股涨幅前三是绿叶制药(+33%),欧康维视生物 - B(+29%),晶泰控股(+28%);跌幅前三是同源康医药 - B(-18%),一脉阳光(-17%),健世科技 - B(-8%) [2][20] - 2025 年 6 月第二周美股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1.2%,同期标普 500 - 0.4%;标普 500 医疗保健成分股中涨幅前三是再生元制药(+7%),礼来(+6%),辉瑞制药(+5%);跌幅前三是环球健康服务(-10%),直觉外科(-8%),德康医疗(-5%)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