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期信用损失
icon
搜索文档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4:54
公司治理与报告审批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10月30日召开,应到董事7人,实到7人,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投票结果为同意票7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7][8] - 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10月30日召开,应到监事3人,实到3人,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投票结果为同意票3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 [11] - 董事会和监事会均确认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前三季度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 [8][11]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7,263.62万元,导致当期利润总额减少相同金额 [15][38] -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包括信用减值损失5,953.60万元、合同资产减值损失-375.84万元、存货跌价准备10,682.12万元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3.74万元 [32][35][37] - 公司对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量,对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固定资产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 [17][33][36] 财务报告与审计情况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未经审计 [3][6]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已于2025年10月31日经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批准并公告 [8][11][14]
天下秀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5:21
公司财务报告与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1月12日15:00-16:00通过网络互动方式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9][10][12] - 业绩说明会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檬、董事会秘书于悦、财务负责人覃海宇及三位独立董事 [12] - 投资者可在2025年11月7日前通过邮箱ir@inmyshow.com提交问题,或于会议当天在线参与互动 [13]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9日召开,全体7名董事出席并审议通过了第三季度报告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议案 [26][27][29] - 公司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同日召开,全体3名监事出席并审议通过了相同议案 [22][24][25] - 董事会、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均认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财务制度,能更公允反映财务状况 [20][21][29]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合计-2,261.50万元 [19] - 此次计提使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加1,726.36万元 [19] - 此次计提同时使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1,726.36万元 [19]
*ST生物: 关于娄底金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审计报告(众环审字[2025]1700094 号)
证券之星· 2025-09-06 00:3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2年11月9日注册成立 初始注册资本为4500万元 2025年7月经增资及股权变动后注册资本变更为9848.67万元 [1] - 公司及子公司主要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和加工业务 [1] - 母公司为湖南金弘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最终母公司为湖南海弘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为李铁祥 [1]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 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 [1][2] -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除部分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 [2] 重要会计政策和估计 - 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 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以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 [2]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2] - 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两种类型 [2][3][4]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12][13] - 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 领用和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 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24][25] - 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35年 机器设备10-15年 运输设备4年 办公设备5-10年 [39] - 收入确认在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时点 主要业务为产品生产及销售 在产品提交客户时控制权转移 [48][49][50] -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两类 与实际活动相关的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成本费用 [52][53][54] 合并报表编制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 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 [6][7] - 编制合并报表时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调整 抵销集团内重大往来余额及未实现利润 [8] -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及净损益中不属于公司的部分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及损益单独列示 [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15:23
董事会决议 - 第十二届董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 全体9名董事出席 审议通过多项议案 [3] - 会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准备、预计负债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9票同意 [3][4] - 会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 认为报告内容符合监管要求并真实反映财务状况 [5][6] 财务公司风险评估 - 对四川长虹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进行持续风险评估 查验其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等资料 [8] - 关联董事柳江、衡国钰、杨金、侯宗太、段恩传回避表决 最终4票同意通过该议案 [8][9] 信用减值损失 - 2025年1-6月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6,136.21万元 转回1,562.92万元 减少利润总额14,573.29万元 [10] - 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分类评估应收款项 包括单项评估和客户信用特征组合评估 [11][12] 资产减值损失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8,186.51万元 存货销售转销28,180.02万元 固定资产处置转销255.25万元 [11] - 存货跌价损失计提28,096.16万元 主要来自电子产品存货项目 [13] - 无形资产新增计提减值90.35万元 来自子公司四川长虹虹微科技的非专利技术 [14] - 长期股权投资、商誉及在建工程未新增计提减值 [15] 预计负债 - 未决诉讼预计负债余额2,084.28万元 较期初增加695.19万元 [16] - 产品质量保证及专利费预计负债余额61,493.88万元 较期初增加8,729.84万元 [17] 财务影响 - 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利润总额14,317.01万元 [18] - 预计负债减少利润总额9,425.03万元 其中未决诉讼减少695.19万元 产品质量保证及专利费减少8,729.84万元 [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余额384,404.76万元 预计负债余额63,578.16万元 [18]
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3:22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年半年度公司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增加6,083,298.81元 主要由于信用减值损失转回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综合影响 [13]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金额为9,952,695.51元 主要原因是收回武汉白浒山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史欠款 该笔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1,528,273.92元 已计提坏账11,508,273.92元 [10][12]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为3,869,396.70元 主要由于建筑业务合同资产账龄延长导致预期信用损失增加 [11][12] 业务板块经营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水的生产与供应板块和建筑板块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数据已披露但具体数值未在文档中显示 [21][22] - 建筑业务受行业特性影响 部分项目结算周期较长 导致合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增加 [12] 公司治理 -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十一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8月20日召开 全体董事7人及监事3人均出席 [5][17] - 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以及计提及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表决结果均为全票通过 [6][7][18][19] - 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投资者需访问指定网站阅读全文 [1][2]
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4:46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2%,但报告期内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38%至8.26亿元 [4] - 分行业表现:金融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9.52%,运营商行业增长25.31%,能源行业增长32.35%,交通行业大幅增长60.78% [4] - 毛利率提升4.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及管理费用总额同比减少14.04%,实现大幅减亏 [4] 财务与投资决策 - 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18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保本型或低风险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2025年8月22日至2026年8月21日 [7][13][14] - 理财产品类型包括银行/证券机构产品、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固定收益类产品和国债逆回购,且不与金融机构存在关联关系 [14] - 2025年半年度转回信用减值损失1829.59万元,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09.41万元,合计增加利润总额1320.19万元 [26][32] 公司治理与公告 - 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全票通过半年度报告及理财投资议案,9名董事均出席(3名以通讯方式参会) [6][7] - 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无优先股股东及存续债券情况 [3][4] - 公司未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且未涉及转融通业务导致的股东持股变化 [2][3] 战略与运营 -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战略,持续完善产品体系与解决方案,同时优化营销布局以增强市场渗透力 [4] - 推进提质增效战略,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三项费用总额实现同比下降 [4] - 对商誉等长期资产采用现金流折现法进行减值测试,关键参数包括预测期增长率、毛利率及折现率 [29]
余伟文:香港商业房产贷款信贷风险可控 设立“坏帐银行”不符银行稳健情况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20:40
香港银行业商业房地产贷款风险状况 - 香港银行特定分类贷款比率在第二季末为1.97% 与3月底的1.98%基本持平 但面临上升压力 主要源于商业房地产信贷风险[1] - 全球商业房地产因电子商贸和居家工作趋势受压 香港办公室落成量上升导致商用物业价格和租金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调整 高利率环境加重发展商及投资者偿债负担[1] 银行风险管理措施 - 银行在检视信贷额度时综合考虑借款人信贷需求、整体财务状况及还款能力 不会单纯因抵押品价值变化调整额度 也不会仅因租金收入下跌要求即时还款[2] - 对于财务状况不稳定的借款人 银行优先协商调整还款方案 仅在别无他法时采取信贷行动 以保障银行稳健经营和存户利益[2] - 银行对本地地产贷款风险敞口主要面向财务状况良好的大型香港企业 中小型发展商贷款早年已采取信贷风险缓冲措施 大部分有抵押品且无单一借贷人过度集中[2] 资产质量评估指标 - 预期信用损失仅为会计模型表述 不代表坏帐 不能作为全面评估银行资产质量的依据[3] - 特定分类贷款比率从2021年底0.89%升至约2% 仍远低于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后7.43%的水平 反映信贷风险可控[3] - 香港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和财务实力三项指标显示 银行资本充裕、拨备充足 有良好财务实力应对市场波动[3]
美力科技: 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00:2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852万元 主要涉及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应收款项融资 其他应收款和存货项目 同时核销长期未收回应收款及转销已计提跌价存货 以更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 [1][2][3] 资产减值计提详情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8,520,037.10元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2,135,820.68元 应收款项融资坏账损失1,386,883.47元 存货跌价损失9,418,993.38元 [1][2] - 应收票据坏账损失为-21,404.47元 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为-128,614.60元 显示部分项目存在减值转回 [2] -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52,702,326.78元 本期计提减值2,135,820.68元 核销1,178,014.76元 期末余额降至49,388,491.34元 [2][3] - 存货期初余额23,137,586.33元 本期计提跌价准备9,418,993.38元 转销9,563,571.03元 期末余额为22,993,008.68元 [2][3] 资产核销与转销 - 核销长期未收回应收账款1,178,014.76元 转销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9,563,571.03元 [2][3] - 核销和转销总额为10,741,585.79元 直接影响当期损益 [3][8] 减值计提方法 - 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根据信用风险变化计提损失准备 包括按整个存续期或12个月内预期损失计量 [5][6] - 应收款项按组合管理 银行承兑汇票参考历史损失经验 商业承兑汇票及应收账款按账龄与损失率对照表计提 [6][7]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直接出售存货按售价减销售费用税费确定可变现净值 需加工存货按产成品售价减成本费用确定 [7] - 长期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商誉等 在减值迹象时测试可收回金额 低于账面价值部分计提减值 [8] 财务影响 - 本次减值计提及核销使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减少 但提升了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的公允性 [1][8]
瑞银:降恒生银行(00011)评级至“沽售” 下调目标价至102港元 料全年股息下跌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1:50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恒生银行评级由中性降至沽售 目标价由112港元下调至102港元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跌34.6% 信用成本创新高导致业绩逊于预期 [1] - 2025至2026年每股盈利预测被下调12%至18% [1] 信用风险与拨备 - 香港商业地产风险敞口带来拨备压力 [1] - 管理层指引下半年预期信用损失与上半年相若 预示2025全年信用成本可能超过100个基点 [1] 股息与股东回报 - 预计2025年每股股息降至6.2港元 去年为6.8港元 即使派息比率可能提升至90%以上仍难维持稳定 [1] - 30亿港元股份回购计划符合预期 若贷款需求持续疲弱可能扩大回购规模 [1]
花旗:汇丰控股上季经调整税前利润超预期10% 年度贷款损失比率指引略上调
智通财经· 2025-07-30 15:29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基本税前利润(不含特殊项目)达92亿美元 较市场共识高10% [1] - 收入较预期高5% 其中银行净利息收入高出2% 非利息收入高出13% [1] - 列账税前利润为63亿美元 较市场共识低9% 主要因交通银行20亿美元减值费用超出预期 [1] - 减值损失达11亿美元(贷款损失比率44个基点) 较市场共识差12% 含香港商业地产相关减值损失4亿美元 [1] 资本与股东回报 - 核心一级资本比率为14 6% 按季下降10个基点 符合市场共识 [1] - 季度股息维持10美仙 回购计划保持30亿美元规模 [1] 业务与战略 - 财富管理业务表现强劲 成本节约和业务简化成效显著 [1] - 香港商业地产敞口降至319亿美元 其中85亿美元被评为次级或已减值 预期信用损失为9亿美元 [1] 未来指引 - 维持2025年全年指引 包括银行净利息收入约420亿美元 经调整成本增长率3%(约333亿美元) [2] - 贷款损失比率指引略上调至约40个基点 贷款增长预计中期至长期为中单位数 [1][2] - 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RoTE达18 2% 预计可达14-16%目标范围上限(市场共识15 5%) [2] - 业绩可能推动每股盈利共识预期出现低单位数上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