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险减量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湖南人保财险启动“理赔服务体验官”活动 以外部监督驱动服务再升级
长沙晚报· 2025-09-15 12:1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5日讯(通讯员 孙明)9月12日,人保财险湖南分公司首届理赔服务体验官活动启动仪式在 长沙举行。 理赔服务体验官常德市东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演表示:"作为理赔服务体验官,通过活动能够让我深入保 险公司、深入理赔一线,去近距离了解、观察整个理赔流程完整的体系,将真实的理赔体验分享给更多人,同时 把客户的需求反馈给保险公司,共同推动服务更贴合居民实际。" 活动现场,人保财险湖南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分别为5位来自保险、医疗、汽车服务、社区工作者、媒体等 不同领域的体验官代表颁发"理赔服务体验官"证书。 此次活动是人保财险湖南分公司深化服务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理赔服务体验官"的上岗,搭建公司与客户沟通 的桥梁,促进公司"好的理赔"持续提质升级,积极传递保险服务温度,为保险行业服务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体验官们观看了公司及理赔服务年报介绍,观摩了公司2025年理赔技能大赛决赛,并参观了解了公司创新研发的 风险减量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实现全周期风险管理,有效 降低灾害风险损失。 活动以构建"外部监 ...
聚焦风险减量 中华财险浙江分公司《电梯全生命周期智慧云平台构建与应用》课题成果获二等奖
新华网· 2025-08-12 14:15
公司创新成果获奖 - 中华财险浙江分公司《电梯全生命周期智慧云平台构建与应用》课题成果获2022年第八届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1] - 成果从全国范围4300多项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 [1] - 评选活动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等权威机构发起 旨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1] 电梯风险管理创新模式 - 公司以"风险减量管理"为核心思路 创建行业首个全生命周期智慧电梯云平台"电梯盯盯" [3] - 平台应用物联网科技 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管理模式 [3] - 采用"先体检后承保"+"先修后赔"模式 全过程监督维保质量 [3] 平台运营成效 - 电梯故障率普遍下降50% 困人率下降90%以上 [3] - 电梯大修提速90%以上 总体费用支出减少30% [3] - 2019年以来累计为浙江省1万余台电梯提供1611亿元风险保障 [3] 行业影响 - 有效破解主体责任落实难、维保监督难、维修实施难等行业痛点 [3] - 为电梯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提供全方位保险服务 [3] - 创新成果获得社会各界对风险减量管理实践的肯定 [3]
下好“先手棋”打出“组合拳”中华保险打造防灾减损新模式
新华网· 2025-08-12 14:15
为防范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近日,国家减 灾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治理能 力的重要标志。保险业为群众生活恢复和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发挥着风险管理、防灾减损的功能, 是社会的"稳定器"与经济的"助推器"。 中华保险始终牢记国有控股保险公司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利用专业风险防范技术,积 极开展风险减量工作,建立一体化的防灾减损机制。2022年,中华保险共支付防灾减损费1.4 亿元,建 立防雹增雨、抗旱打井、防涝防洪及日常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机制;持续升级"卫星遥感火点监测""风险 管理地图""防雹体系建设"等应用场景;建立"人防+物防+技防"多维防控体系。 "一喷三防"减风险 心系三农守粮安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保护国家 粮食安全、助推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渐成为解决"三农 ...
中国人寿赋能治理现代化:从“山西实践”到“中国方案”的创新启示
核心观点 - 保险机制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 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力量 中国人寿通过综合金融优势在医疗保障 养老保障 环境治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2][3] - 公司通过具体实践如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 林业保险 综合金融服务站等 形成可复制的"保险赋能治理"模式 从区域探索升华为全国性解决方案 [4][5][6][11] 业务实践与成效 - 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机制累计救助23596人次 垫付金额超7.16亿元 实现24小时内审核垫付 并将救助范围扩展至非机动车事故 [4] - 林业保险为4028万亩生态林木提供441亿元风险保障 为8700余名护林员提供138亿元风险保障 并通过卫星遥感 铁塔监控 无人机巡检将火灾预警响应缩短至60秒内 [5] - "百区百镇"项目覆盖68个县域100个乡镇 单个网点年均服务农户达9000人次 累计创造1021个就业岗位 [6] - 企业风险减量服务累计排查安全生产隐患超150万件 2025年上半年发送灾害预警信息超1000万条 完成160次大灾应急演练 [7][11]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中国人寿财险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成为继总资产 保费规模后第三个千亿指标 位列全球TOP 50财险公司第36位 [2] - 2025年上半年全集团新增保险保障金额超450万亿元 赔付支出2372亿元(同比增长14.7%) 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5万亿元 [10] - 财险公司服务中小微企业84.98万家 提供风险保障59.1万亿元 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支持1427家企业获融资46.41亿元 [11] 产品创新与覆盖范围 - "惠民保"项目覆盖超350个 提供风险保障69万亿元 "惠军保"为1784万人次退役军人提供57万亿元保障 "惠工保"为近百万职工提供超3万亿元保障 [10] - 创新推出古树名木保险 野生动物致害责任险 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等产品 构建多元化保险服务体系 [5][11] - 为121万农民工提供605亿元工资保障 为建筑企业缓释工资支付保证金60.5亿元 为新市民群体提供风险保障超1300亿元 [10] 战略定位与社会价值 - 公司立足金融保险"两器三网"功能定位 将保险机制嵌入国家治理体系 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1][2][8] - 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协同模式 形成科技赋能 风险减量的治理新格局 实现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预防的转型 [7][11][12]
筑牢防灾减灾底线 巨灾保险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网· 2025-05-13 18:59
巨灾保险政策与顶层设计 - 国家政策推动巨灾保险发展 提出积极发挥商业保险作用 健全保险体系 发展巨灾保险 明确丰富巨灾保险保障形式 [1] - 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逐步扩大 除破坏性地震外 台风 洪水 滑坡等自然灾害已被纳入 [2] - 支持有意愿地方政府通过巨灾保险共同体开展试点 鼓励国内再保险公司加大巨灾风险支持力度 探索新型风险分散方式 [4] 行业实施与试点进展 - 中国人保联合40余家保险机构组成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 2024年为全国6439万户次居民提供22.36万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2] - 在河北 四川 浙江等20个省落地地方性巨灾保险项目 河北 湖北率先落地全灾因 广覆盖 长周期的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 [2] - 提供人身+住房+室内财产三层巨灾保险保障 案例显示人保财险第一时间赔付受灾群众340元 [1][2] 科技创新与风险减量 - 保险公司应用无人机 卫星遥感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灾害风险评估 理赔和风险管理能力 [2] - 中国再保开发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巨灾风险模型 涵盖地震 台风 洪水等灾害 [3] - 太保产险自主研发巨灾风险减量数智化平台风险雷达 构建灾害损失预警模型 实现防灾减灾一体化管理 [3] - 中国人保自主研发巨灾安澜平台 依托巨灾经纬可视化平台实现风险地图动态监测 [3] 跨行业协作与气候协同 - 推动金融气象协同联动 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拓展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保险的防灾减灾服务 [3] - 提高气候异常和中长期极端天气风险预估预测能力 为保险公司提供灾前预警和灾后重建技术支持 [3] - 联合开发适应当地需求的直保和再保巨灾保险产品 提高风险减量管理能力 [3]
农业保险绘就“猪粮安天下”锦绣画卷——四川的实践与探索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1 23:14
农业保险在四川的实践 - 农业保险在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中发挥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居民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1] - 四川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生猪年出栏量长期位居全国首位,承担"猪粮安天下"的使命 [1] 生猪保险的创新与应用 - "川农保"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服务,包括承保精准勾画、线上查勘理赔,最快2小时内完成赔款支付 [2] - 平台集成"一拍知重""耳牌号精准匹配"等功能,实现从承保到理赔的闭环管理,降低防疫风险 [2] - 2024年公司生猪养殖保险承保2287.61万头,为38.29万户次农户提供259.82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5.16亿元 [3] -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为435.67万头生猪提供75.17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2.15亿元 [3] 高标准农田保险模式 - 采用"保险+科技+服务"模式,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查勘定损,AI识图等技术提高效率 [4] - "高标准农田管护系统"实现线上化、标准化管理,覆盖90余万亩农田,提供超13亿元风险保障 [5] - 建立承保、管护、理赔等全套管理机制,确保"三分建、七分管"落地实施 [5] 粮食安全风险管理 - 以二十四节气为设计出发点,覆盖三大主粮灾害新增成本赔偿,鼓励"灾前防、灾中救" [6] - 构建"承保+过程+理赔"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2022-2024年累计承保4918.73万亩,提供416亿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10.95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