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安全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严格食品添加剂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介绍综合治理最新情况
新华网· 2025-10-31 19:30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严格食品添加剂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介绍综合治理最新情况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建立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对标注"零添加"的食品加大抽检力度,加强肉制品、饮料中食品添加剂 监管……市场监管总局10月31日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食品添加剂监管及综合治理工作的 最新情况。 据介绍,今年4月,国务院食安办等六部门在全国联合部署开展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行 动。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查办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案件13180件,涉案总金额2331万 元,罚没金额9038万元,其中89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严格食品添加剂监管始终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的重点。 五是严格规范。在食品生产环节,我国制定了专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国家标准,对各类食品中允许 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用量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食品生产者必须按照规定在使用范围和限量内合 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相同功能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及部分甜味剂合并使用的各自用量,标准 中也都明确作出了规定。 六是严格执法。市场监管部门一直都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作为对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 ...
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市场监管所集体约谈榨菜生产企业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30 13:32
行业监管动态 - 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市场监管所于10月29日对辖区10余家榨菜生产企业进行集体约谈 [1] - 监管行动针对榨菜加工行业突出的标签标识不规范等消费者投诉问题 [1] - 监管所下一步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等形式进行监督 [2] 行业现存问题 - 行业存在虚假宣传、标签标识不规范、添加剂超标等问题 [1] - 网络平台在榨菜网络销售中存在不规范行为 [1] - 榨菜销售环节不断出现职业索赔问题 [1] 监管要求与整改措施 - 要求企业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1] - 要求榨菜生产企业立即开展自查整改,确保“涪陵榨菜”地理标志使用合法合规 [1] - 要求企业严把榨菜原料入口关、储存关和产品质量关,注重环境卫生,严防食品安全风险 [1] 行业影响与目标 - 监管行动旨在维护“涪陵榨菜”区域品牌公信力和良好信誉 [1][2] - 目标是规范网络销售行为,维护涪陵榨菜百年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1] - 对整改不力的企业将依法从严查处 [2]
全国人大检查组:食安仪器设备落后,近半临近报废
仪器信息网· 2025-10-29 11:32
食品安全法实施成效 - 食品安全法修订实施以来成效显著,近五年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3] - 中国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93项,涵盖日常消费的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涉及各类食品安全指标2.3万项[4] 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 -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更新滞后,现有标准存在局限性,部分企业标准跟不上产业技术升级[4]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有限,针对热点问题的监测样本量不足,新型食品和新业态食品未能及时纳入监测范围[5] - 基层执法能力不到位,存在"一人所"和"零人所"现象,难以承担日常监管执法工作[5] - 对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缺乏有效监管和约束,部分食品检验流于形式[5] 食品安全检测能力不足 - 基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检验机构长期投入不足,仪器设备老化[2][5] - 部分地区一半以上食品快检设备临近报废,导致检不快、检不准、检不出[2][5] - 随着食品生产工艺发展,需检测参数不断增加,现有仪器设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5]
还有多少“老痰酸菜”流入了市场端上了餐桌?
新京报· 2025-10-28 10:29
事件概述 - 辽宁省兴城市一酸菜生产企业被曝光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 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在酸菜池中吸烟并随地吐痰 并使用钢叉处理酸菜 [1] - 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扣押该批次酸菜 并计划销毁 涉事企业正在接受调查 [1] 行业历史与现状 - 酸菜行业存在长期卫生痼疾 2022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湖南岳阳多家酸菜企业存在工人光脚踩踏酸菜 随意丢弃烟蒂等问题 [2] - 行业痼疾依然存在 一些企业野蛮粗糙的制作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 封闭卫生规范的生产环节普遍缺失 [2] - 酸菜生产企业多为中小规模 数量众多且分散 传统腌制工艺设备更新实现现代化需要时间 生产场地开阔导致全天候监管不易实现 [3] 标准与监管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2022年315晚会后发布了《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对生产全过程做出了详细规定 [2] - 关键在于监管是否缺位 而非缺少标准 需要建立更严密的监管网络和更严厉的惩戒机制 [3] - 监管应转向常态化 从事后查处转向事前预防 而非依赖网友偶然的曝光 [3] 建议与方向 - 建议通过飞行检查 突击抽查 举报奖励等方式增加监管密度 打破企业侥幸心理 [3] - 建议推广安装生产过程监控设备实现远程实时监督 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独立评估 [3] - 建议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和行业禁入机制 让违规企业付出惨痛代价 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3] - 需要严格的监管体系确保规范化标准操作落地生根 让每道工序在阳光下运行 保障最终产品安全 [4]
强化全链条监管 食品安全法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新华网· 2025-10-26 14:42
食品安全法实施成效 - 食品安全法实施取得积极成效,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1] - 近五年来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2] - 法律实施为改善食品安全状况和增强人民群众信心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2] 监管体系与标准建设 - 国家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93项,涵盖日常消费的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涉及各类食品安全指标2.3万项[2] - 建立多部门多领域合作的标准审查机制,为全链条监管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 - 推动全国309.8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备115万名食品安全总监、949万名食品安全员[3] 重点领域监管措施 - 全国93.1%的中小学建立了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保障家长参与监督[3] - 全国16万余名责任督学每月进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导[3] - 各地共投入103亿元改善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提高至98.5%[3] 执法检查与未来工作方向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今年5月至9月对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开展第四次执法检查[1][2] - 检查范围覆盖食品企业、网络平台、学校、托育机构、养老机构等场所,并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小作坊、食品摊贩进行暗访[2] - 报告从八个方面提出加强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包括凝聚监管合力、加大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新业态监管等[3]
人大常委会丨强化全链条监管 食品安全法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新华网· 2025-10-26 14:26
食品安全法实施成效 - 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施行后经过多次修订和修正,2024年针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进行“小切口”修法 [1] - 近五年来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高位,法律实施为改善食品安全状况和增强公众信心提供了法治保障 [2] - 国家卫生健康委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93项,涵盖日常消费的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涉及各类食品安全指标2.3万项 [2] 企业主体责任与监管措施 - 全国309.8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备了115万名食品安全总监和949万名食品安全员,普遍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风险防控机制 [3] - 全国93.1%的中小学建立了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16万余名责任督学每月进校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导 [3] - 各地共投入103亿元改善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提高至98.5% [3] 监管检查与未来工作重点 - 2024年5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开展第四次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检查范围覆盖食品企业、网络平台、学校及各类餐饮场所 [1][2] - 未来加强监管工作的建议包括凝聚全链条监管合力、加大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网络食品等新业态监管以及尽快启动食品安全法全面修订 [3]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等 赵乐际出席会议
新华社· 2025-10-26 14:17
金融政策与监管 -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3] - 金融工作下一步重点包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并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3] - 金融领域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3] 国有资产管理与国企改革 - 国务院报告提出下一步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并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3] - 财政部专项报告指出将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并压实责任强化监督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 - 人大财经委监督调研报告建议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强国企监督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提升国企发展质量 [4] 食品安全监管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提出推动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建议,包括凝聚全链条监管合力、加大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及加强监测执法能力 [2] - 食品安全监管将统筹推进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强化网络食品等新业态监管,并健全进口食品相关法律制度 [2] - 检查组建议尽快启动食品安全法的全面修订工作,并巩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2] 林业发展与资源保护 - 森林法执法检查报告指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就,林业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2] - 进一步推动森林法实施的建议包括提升森林资源总量质量,加强保护培育,强化林地林农权益保护,并拓展“两山”转化路径 [2] - 林业领域将促进林草产业提质增效,并健全完善林业法治体系 [2]
三大外卖平台被市场监管总局上门调查
经济观察网· 2025-10-24 11:25
接受调查的某平台员工向经济观察报透露,此次调查和以往约谈相关业务负责人的形式不同,当天国家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作人员上门,全程通过执法记录仪摄录,要求召业务负责人回公司接受问询。部分 公司被驻场问询数日,也有公司消极配合执法。 自2025年2月开始,京东、美团、饿了么轮番打响"外卖大战",并于5月、7月两度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总局、商务部等多部门约谈,涉及食品安全、不正当竞争、反内卷等问题。 10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 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更加聚焦外卖餐饮食品安全,针对网络餐饮服务中平 台责任不清、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管理不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行为不合规罚则等环节作了系统 性规定。 针对监管部门上门调查一事,经济观察报向京东、美团、饿了么、抖音集团等公司进行求证,截至发 稿,未获有效回应。经济观察报拨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电话,未获回应。 该员工透露,除了三大外卖平台,抖音集团也在此次调查名单之列。自2022年开始,抖音通过"小时 达"切入即时零售业态,目前覆盖鲜花、蛋糕、生鲜等品类。 另一家接受调查的平台人士 ...
北京“夏安”行动收官 开展食品抽检监测2.3万批次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7:40
北京"夏安"行动收官 开展食品抽检监测2.3万批次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21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5月以来,北京市市场监 管局聚焦夏季高温潮湿环境下食品安全风险,开展"夏安"专项行动,历时4个月,检查覆盖北京1.2万余 家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食品抽检监测2.3万批次,为首都餐饮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发期,烧烤、凉菜、自制饮品等消费需求激增,也为食品安全风险埋下隐患。北京 市市场监管局从源头治理发力,通过细化指引、精准指导,推动餐饮企业从"被动监管"转向"主动防 控"。 行动期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针对性制定并下发《餐饮服务单位夏季食品安全自查要点提示》《经营烧 烤的餐饮服务单位肉类采购和使用提示》和《食品经营环节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工作规范》,为企 业自查提供"操作手册"。 其中,《餐饮服务单位夏季食品安全自查要点提示》聚焦从业人员健康、后厨环境卫生、操作过程安全 规范三大关键环节,明确要求餐饮单位每日开展员工晨检、严格区分生熟食材加工、确保冷藏冷冻设施 温度达标,尤其对凉菜间操作人员佩戴口罩、消毒池规范配制消毒液等细节作出规定。 编辑:张澍楠 广告等商务合作, ...
北京“夏安”行动收官:处置问题餐饮单位333家
北京商报· 2025-10-21 23:28
历时4个月的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夏安"专项行动圆满落幕。10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 局"夏安"专项行动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此次夏季餐饮食品安全的专项治理,通过"自查自 纠、靶向监管、社会共治"的多维模式,累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2万余家,开展食品抽检监测2.3万批 次,以精准施策规范市场秩序,为首都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线下检查中,结合制售假劣 肉制品等专项整治,重点核查企业进货渠道、索证索票、原料储存等关键环节,累计处置问题餐饮单位 333家;立案查处肉类掺杂掺假违法行为144起,查处过期食品、"两超一非"等违法案件510起,以严格 执法震慑违法经营行为。 烧烤消费杜绝食材"擦边球" 提振消费市场信心 "开门搞监管"的社会共治模式,让食品安全监管从"政府独奏"变为"社会合唱",为餐饮消费市场注入信 心。"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成为重要载体,邀请市民、媒体参与烤串、凉皮等热门品类抽检,2.3 万批次抽检结果实时公示,其中检出的282批次不合格食品已全部处置。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已 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依法予以调查处理。 针对连锁餐饮与集中用餐单位等关键主体,监管部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