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碳纤维
icon
搜索文档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9月1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2 15:3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汽车等其他领域 [1] - 秉持"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经营理念 [1] - 立足有色光电基膜,大力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 [1] - 布局高性能碳纤维相关领域项目 [1] - 推进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设 [5] - 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布局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的重要战略举措 [5] - 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成后将完善公司业务结构,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5] 产能与扩张计划 - 严格依照既定规划推进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工程建设 [1] - 综合自身战略发展规划与市场客户需求科学评估产能资源 [2] - 适时启动新的产能布局 [2] - 持续提升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核心品质与稳定交付能力 [2] - 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品类矩阵 [5] - 加速产能释放与高效消化 [5] - 提升市场开拓精准度与效率 [5]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电子行业处于关键转型期,市场逐步恢复稳定 [3] -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行业创新浪潮 [3] - 行业巨头新产品加速变革过程 [3] - BOPET薄膜行业预计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4] - 朝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 [4] - 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 - 行业集中度提高,落后产能淘汰 [4] - 朝更高质量、更环保、更具功能性方向发展 [4] - 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4] 技术创新与市场策略 - 紧密关注聚酯薄膜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3] - 持续进行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以及业态创新 [3] - 跟踪宏观经济新动态与行业发展前沿趋势 [5] - 巩固并扩大现有业务竞争优势 [5]
机构调研聚焦成长路径,和顺科技功能膜板块将逐步构建新的增长曲线
全景网· 2025-08-27 08:46
核心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有色光电基膜营收占比45.46% 透明膜营收占比42.62% 其他功能膜营收占比10.84% [1] - 功能膜业务从太阳能背板膜转向窗膜领域 窗膜业务已平稳承接并构建新增长曲线 [1] - 新投产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及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各季度业绩环比好转 [2] 研发与技术布局 - 掌握双向拉伸有色薄膜制造等核心技术 通过自主研发与高校合作持续创新 [2] - 计划扩充光学膜基膜产品系列 依托先进工艺和独特配方生产差异化功能性聚酯薄膜 [2] - 重点研发高附加值产品以替代进口 强化市场竞争力 [2][3] 碳纤维项目进展 - 碳纤维项目自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 目前处于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关键阶段 整体进展顺利 [2] -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拓宽至民用航空/3C数码/低空飞行器/赛车等领域 行业从高端军工向民用市场转变 [2] 发展战略与模式 - 坚持差异化功能性经营模式 通过技术进步和市场响应能力构建新增长曲线 [3] - 通过产品研发力度加大和产品结构合理调整改善经营情况 [2]
47亿元碳纤维项目,中交!
中国化工报· 2025-08-22 22:10
该项目位于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规划总投资47.3亿元,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一阶段年产能5000 吨,主要包括聚合、纺丝、碳化等生产装置,采用丙烯腈法工艺技术生产HF20-50K、HF30S-24K和 HF40S-24K等高性能碳纤维系列产品。 8月20日,榆林恒神新材料有限公司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一阶段(5000吨/年)工程实 现中间交接,标志着这个陕西省首个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由工程建设转入试生产阶段。 在当天陕煤集团基本建设管理部高级主任师黄社民主持召开的验收会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单位分别汇报了自查报告,建设单位榆林恒神公司通报了中交验收意见,陕西省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 监督站核查组通报了工程监督检查情况。 施工单位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榆林恒神碳纤维项目部经理王友明介绍,他们针对项目主要 装置厂房钢结构安装量大、设备基础多、成套进口设备安装精度要求高等特点,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国 家标准规范及恒神相关规定组织施工,贯彻落实"三检一评制度",严抓设备材料进厂验收,严格管控工 程建设施工质量,管道焊接一次合格率97%,压力管道、压力容器、起重设备等特种设备监检已完成, ...
化工:T800级及以上碳纤维行业近况交流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于T800级及以上碳纤维,涉及风电、体育休闲、航空航天/军事等应用领域[1] * 2024年全球碳纤维总用量156,100吨,中国市场84,062吨(国产67,640吨,进口16,400吨),同比增长20%[1][4]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中复神鹰、光威复材、中简科技、恒神等,中复神鹰技术领先可量产T1,100级别[2][15][28] --- 核心观点与论据 **市场需求与供应** * 风电为最大应用领域(44,000吨),但高端领域(如航空航天)需T800及以上级别[1][3] * 国内T800+市场供大于求,定向采购光威、太钢钢科等产品,中复神鹰等供应充足[10] * 军品需求2024年9,000吨(占7.7%),2025年预计增至1万吨,增幅有限[11][26][27] **技术验证与周期** * 军用验证需三年:工业标准达标→供应方序列→使用方全面测试(如10吨批次抽样)[6][7][8] * 民用航空验证更严(如C919用T800),标准可能高于军用[9] * 研发到销售需五年:工艺包→基建→设备调试→试生产→认证[25] **技术瓶颈与工艺差异** * M系列瓶颈在原丝制造,国内石墨化工艺落后国际[21] * 湿法(光威领先)与干喷湿法(中复神鹰领先)差异:原丝表面结构影响树脂适配性[22] * 生产线兼容性有限,高等级(如M55)需专用产线[24] --- 其他重要细节 **价格与成本** * T800价格300-400元/公斤,M46达1万多元/公斤,光威高模量系列约1.5万元/公斤[13][14] * 成本差异:T700耗电25,000度/吨,T1,000需75,000度/吨[23] **进口依赖与替代** * 卫星领域部分依赖进口(如东丽T300、赫氏织物),国产替代品少量[12] * 进口2万吨因质量标准(如东丽T300 3K界面处理优)短期难替代[20] **企业动态** * 永成碳纤维T1,100通过鉴定,技术源自中安信团队[16] * 和顺科技挖角中安信非核心团队,计划生产350吨M级但工艺水平存疑[19] **数据补充** * 航空航天/军事全球用量26,400吨,中国航天2024年用量9,000吨[1][11] * 国内产能8万吨(国产6万吨),进口占比25%[20] --- 注:所有关键点均按[序号]严格对应原文,未合并多编号。
永成新材T1100级碳纤维制备技术通过鉴定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49
技术突破 - 永成新材"T11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工业化制备技术"通过鉴定 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 T1100级碳纤维为全球高性能碳纤维顶尖产品 具有超高强度 高模量 轻量化等优异性能 [1] - 公司已实现YC-11(T1100级)超高强度碳纤维千吨级工业化量产 [1] 产品应用 - T1100级碳纤维可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 高端装备 高端体育器材等领域 [1] - 公司与浙江省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开发民用飞机大型结构件应用技术 [1] - 公司与山东瑞城宇航碳材料 德州骏腾材料科技就碳纤维在民用高端和特种装备领域达成合作 [1] 公司业务 - 永成新材长期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 [1] - 公司主要产品为T700 T800 T1000 T1100高性能碳纤维 [1]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7月22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2 16:5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产销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汽车等领域 [2] - 未来秉持“差异化、功能性”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扩大产品系列及应用领域 [2] - 布局高性能碳纤维相关领域项目,提高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7月22日13:00 - 14:30,地点在公司11楼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有光大证券蔡嘉豪、山西证券王金源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吴学友、证券事务代表毋昱 [2] 主要问题及回复 提高产品竞争力措施 - 今年以产品创新为抓手构建满足客户核心需求的技术,保持产品力快速迭代 [3] - 拓展消费电子、汽车等市场应用,向卡牌等潜在细分市场扩展 [3] - 未来开拓薄膜新材料细分应用领域,推进技术改造、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优化产品结构 [3] 碳纤维项目送样验证情况 - 碳纤维项目按规划进行建设安装,待投产后逐步送样和验证 [3] 高性能碳纤维项目规划产品 - 持续动态监测市场与行业趋势,科学统筹产品规划与研发节奏 [3] - 审慎规避产能较多的产品赛道,优先考虑项目自身盈利韧性,保障项目生态健康运转与长效增长 [3]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会综合考量市场状况、公司发展战略和股东利益等因素 [3] - 若有相关决策或进展,将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6月23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4 19:2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产销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可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汽车等领域 [2] - 未来秉持“差异化、功能性”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探索新材料领域,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 [2] 碳纤维项目相关问题 增产计划 - 公司按既定产能计划建设,未来结合战略规划及客户需求,合理配置业务产能,择机布局产能提升 [3] 战略规划考量 - 碳纤维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公司建设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符合国家战略布局 [3] - 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属高端新材料产业,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提升是战略方向,有助于公司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3] 项目进展 - 项目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当前处于工程建设阶段,进程有序推进 [3] 应用领域 - 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逐渐放宽,延伸至民用航空、3C数码产品、低空飞行器、赛车等领域,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3] 产能过剩问题 - 产能过剩主要体现在通用型产品上,T800级以上产品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 - 碳纤维在新兴领域应用范围扩大,需求整体仍在增长,公司规划产品为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可提供差异化、功能性产品 [3]
中简科技14亿扩产预估年赚7.7亿 首季净利过亿经营现金流增65倍
长江商报· 2025-06-03 06:34
扩产计划 - 公司拟投资约14亿元建设2000吨/年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产品项目,完善产业链布局 [1] - 项目预计第7年达产率100%,年营收约16亿元、净利润7.7亿元 [2] - 扩产原因是现有产能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 [2] 项目背景与进展 - 此次扩产可能是公司此前筹备的第四期产业化项目,基础土建已开始,可研报告和施工方案在优化中 [6] - 三期项目产量尚未达到设计产能,但四期项目旨在突破高端碳纤维产能瓶颈 [6] - 项目建设期预计36个月,第4年部分投产(达产率30%),第7年完全达产 [6]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公司自主研发的ZT7系列和ZT9系列碳纤维产品打破国际技术封锁,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5] - 产品已稳定批量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优先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5] - 公司在技术等级、盈利能力、应用水平和装备水平等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 [5] 近期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营收8.12亿元(同比+45.39%),净利润3.56亿元(同比+23.16%)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39亿元(同比+62.89%),净利润1.13亿元(同比+91.29%) [8] - 一季度经营现金流1.76亿元,同比猛增约65倍,反映产品走俏及货款回收良好 [3][9] 财务状况与资金保障 -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仅6.31%,货币资金12.72亿元,理财产品5.55亿元 [11] - 充足的现金流可保障扩产计划和研发创新顺利实施 [11] 行业需求与展望 - 2024年客户需求阶段性波动,但2025年ZT9H需求量预计显著提升 [10] - 公司做好长期陪伴商用航空成长的准备,未来业绩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8][11]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5月23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7:0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产销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 [2] - 未来秉持“差异化、功能性”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探索新材料领域,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 [2] 项目战略规划 - 建设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符合国家战略布局,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3] 扩产计划 - 目前暂无扩产计划,未来结合自身经营规划与市场需求合理配置业务产能 [3] 项目进展与资金来源 - 碳纤维项目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进展顺利 [3] - 资金来源为部分超募资金及自筹资金 [3] 客户情况 - 碳纤维项目处于建设阶段,待试生产后进行市场推广及意向客户沟通 [3] 行业前景 - 公司对下游消费电子行业未来市场保持乐观,将关注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把握机遇,提升竞争力 [3]
吉林碳谷(83607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9 19:55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网络投资者,接待人员有公司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和保荐代表人 [3] 分组2:项目建设与产能情况 - 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处于试生产调试状态,投产后预计提升产能 [3][4] - 公司目前整体产能约16万吨,在建产能约3万吨,投产安排综合考虑多因素 [6] 分组3:产品相关情况 - 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碳化后性能可达T800及以上 [4] - 公司有20条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的生产线,可满足不同领域需求 [4] - 未来兼顾提升中小丝束产品性能并推出新的大丝束产品 [5] - 产品种类包括1K - 50K碳纤维原丝,3K碳纤维原丝需求上升 [9] 分组4:成本与市场情况 - 国产油剂项目处于建设与试验阶段,量产后预计降低国内碳纤维领域成本 [7] - 公司占据国内约50%的市场份额,未来坚持技术提升,开拓新市场和新客户 [8][9] - 公司持续与高校、下游企业合作研发,关注新应用以扩大产品应用和开拓终端市场 [9] 分组5:股价维稳措施 - 公司注重价值管理和传递,未来根据市场情况择机采取措施稳定股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