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搜索文档
非凡“十四五”丨“国家财政账本”来了!一起细读
新华社· 2025-09-12 20:08
1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发布会上,财政部晒出了"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账本"。其中, 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国家财政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资金更多、更直接 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十四五 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十四五 坚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过去4年中央本级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 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规模是"十三五"同期10倍多 2024年跨省调剂规模达到2533亿元 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我国现行18个税种已经有14个完成立法 "十四五"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近50万亿元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十四五 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 国家财政拿出约4200亿元 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累计支持3万多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及190个品种创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 两年来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 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 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 创造性发行 ...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开幕
新华日报· 2025-09-11 23:06
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开幕 大会开幕前,信长星、许昆林等参观了基础研究、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重大科研设施等科 技成果,并同科研人员交流。希望大家将科研优势与江苏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突出需求导向和产业化 方向,把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更好融合起来,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 产力。 许昆林在致辞时指出,江苏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 一方阵的使命,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自主创 新能力,夯实高水平创新策源根基,加速高质量成果转化应用,构建一体化协同创新格局,做深做实科 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文章,推动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期待与大家深 化协作、共谋发展,着力打造动能澎湃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引领未来的新兴产业集聚地、开放共赢的制 度创新先行地。 吴兢指出,江苏是经济大省、科教强省,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科技创新寄予厚望。科技部将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支持江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产学研 合作对接大会成为江苏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金 ...
李干杰在广东调研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侨务工作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新华社· 2025-09-11 21:27
李干杰来到汕头市、广州市,深入侨资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听取企业创新发展和网络信息化工作情况 介绍;考察高等院校、华文教育创新发展基地、港澳青年之家,了解华侨高等教育、海外华文教育发展 和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情况;走进华侨历史文化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察看历史文化传承发 展保护情况。调研期间,李干杰主持召开座谈会,围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侨务工作听取意见建议。李干 杰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侨务工作各 方面,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发挥大统战工作格局效能。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挖 掘华侨华人历史文化遗产,引导侨胞传承优良传统,厚植家国情怀。要深化为侨服务,完善涉侨政策法 规体系,加强侨务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服务精准化便利化,为侨胞工作生活提供更多支持,形成依法护 侨良好氛围。要支持引导广大侨胞发挥独特优势,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 国家核心利益、促进中外友好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李干杰还走访了宗教活动场所,调研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继往开来谱写复兴伟业新华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6 18:17
纪念大会反响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专家尹泽勇表示国产航空发动机装备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 体现航空事业跨越发展 航空人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建设航空强国[2] - 国网陕西延安供电公司枣园保线站班长邱绎同强调能源电力保供一线需守护万家灯火 以昂扬斗志和务实作风立足岗位[3] - 中国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张欣园指出该行连续14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金融战线将坚守报国初心并以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3]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鞍钢股份炼钢总厂首席技师刘铁称产业工人需将抗战精神融入强国实践 无畏技术攻关 勇于创新突破 挺起大国重器钢铁脊梁[6] - 中船集团七〇二所所长叶聪提到全国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未来"号历经6年攻关后于今年7月正式交付 体现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力量[11]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 -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庆阳环县支行农户金融部经理惠兴瑞表示将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并服务实体经济[7] - 国家开发银行江西分行副行长孙剑平强调需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展现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作为[7] - 中国人寿管理养老金资产规模超2万亿元 健康保险体系持续完善 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聚焦群众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能力[9] 教育与人才培养 -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来斌提出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和民族观 厚植家国情怀并培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4] -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辅导员乔森指出要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10][11]
中国科协: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软实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7:25
中国科协:公民科学素质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软实力"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冯身洪9月4日指出,中国正处在加快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科普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公民科学素 质成为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软实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冯身洪回答 媒体提问时作上述表示。 9月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 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他说,中国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对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更多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学技术发 展将重塑科普生态,引发科普范式变革。面对这些重大时代课题,科普工作应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和使 命,要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创新文化土壤,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 撑,为推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社会营造科学文化氛围,为增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目前,中国科协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单位,正在联合纲要办成员单位谋划"十五五"时期工作。 在传统科普工作基础上 ...
A股,重要指数调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
证券时报· 2025-08-30 12:59
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 -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宣布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 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1] - 生益电子将被调入科创50指数 埃夫特和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调入科创100指数[3] 指数覆盖范围及代表性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 覆盖率38.9%[3] -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 覆盖率24.4%[3] -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 较调样前提升0.5%[3] 指数成分结构特征 - 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 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3]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均为两大指数前三大行业[3] - 调整数量连续数个季度未达比例限制 显示科创板市值结构相对稳定[3] 科创板指数表现 - 今年以来科创综指上涨43.30% 科创50上涨35.63% 科创100上涨46.83% 科创200上涨54.90%[3] - 科创50指数自8月12日起14个交易日涨幅达27.78%[4] - 所有指数均创下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3] 指数体系发展现状 - 科创板指数数量达32条 构建了市值产业链全覆盖的指数体系[4]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旗舰指数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4] - 科创50已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产品和最大的单市场ETF产品[4] 政策支持与发展前景 - 科创板凭借技术突破和"1+6"政策支持吸引资金持续涌入[3] - "科八条"发布以来已陆续发布16条指数包括科创200指数和科创综指[4] - 指数化投资将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4]
科创板指数将进行2025年三季度调样 科创宽基指数对科创板市场的代表性进一步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8-30 07:26
指数调整与代表性提升 -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样本于9月12日收市后实施季度定期调整 [1]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对科创板市场覆盖率达38.9% [1] -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覆盖率24.4% [1] - 三大指数总市值覆盖率达84.6%,较调样前提升0.5% [1] 指数表现与资金流向 - 今年以来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分别上涨43.3%、35.6%、46.8%、54.9% [1] - 所有指数均创2023年9月24日以来新高 [1] - 科创板市场资金积极流入,主要受益于技术突破和"1+6"政策支持 [1] 样本调整具体变化 - 生益电子被调入科创50指数 [1] - 埃夫特、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被调入科创100指数 [1] - 科创50前五大成份股合计权重39.1%,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 [2] - 调整数量连续数个季度未达比例限制,显示市值结构稳定 [2] 行业分布与指数体系发展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为前三大行业 [2] - 科创板指数数量达32条,构建市值产业链全覆盖指数体系 [2] - "科八条"发布后新增科创200指数、科创综指等16条指数 [2] 指数产品规模与政策影响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2] - 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和最大单市场ETF [2] - "1+6"政策措施落地将推动指数化投资支持科技自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2]
A股重要指数调整!生益电子将被调入科创50指数
证券时报· 2025-08-29 22:30
指数调整概况 -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将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2] - 生益电子被调入科创50指数 埃夫特和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被调入科创100指数[4] 指数覆盖范围变化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 覆盖率38.9%[4] -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 覆盖率24.4%[4] -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 较调样前提升0.5%[4] 指数成分稳定性 - 科创50和科创100指数前五大成份股基本保持不变 调整数量连续数个季度未达比例限制[4] - 调样前后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 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4]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均为两大指数前三大行业[4] 指数表现 - 今年以来科创综指上涨43.30% 科创50上涨35.63% 科创100上涨46.83% 科创200上涨54.90%[5] - 科创50指数自8月12日以来14个交易日涨幅达27.78%[5] - 所有指数均创下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5] 指数体系发展 - 自去年6月"科八条"发布以来 科创板指数数量从16条增至32条[5] - 目前已形成以科创综指和科创50为代表的市值产业链全覆盖指数体系[5]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其中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5] - 科创50已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产品和最大的单市场ETF产品[5]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科创板凭借技术突破和"1+6"政策支持吸引资金持续涌入[5] - 指数化投资将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5] - 科创板改革从"试验田"走向高质量发展"示范田"[5]
A股,重要指数调整!
证券时报· 2025-08-29 22:18
近期的明星指数——科创50指数调样在即。 8月29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发布公告,决定调整科创50等指数样本,于2025年9月12日收市后生效。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生益电子将被调入科创50指数,埃夫特、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将被调入科创100指数。 此次样本调整后,一方面,科创宽基指数对科创板市场的代表性进一步提升。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覆盖率38.9%。科创100指数总 市值1.9万亿元,覆盖率24.4%。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较调样前提升0.5%,共同良好表征科创板大中小市值证券表现。 另一方面,科创50、科创100指数前五大成份股基本保持不变。调整数量已连续数个季度均未达到比例限制,显示出科创板证券市值结构相对稳定。 调样前后,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均为两大指数前三大 行业。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分别代表科创板大中小市值证券表现,三条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今年以来,科创板凭借技术突破和科 创板"1+6"政策支持,吸引市场 ...
科创板指数进行2025年三季度调样 指数代表性进一步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1:00
科创板指数调整 - 科创50等指数样本将于9月12日收市后实施季度定期调整 [1] - 生益电子调入科创50指数 埃夫特和中科蓝讯等5只证券调入科创100指数 [2] 指数表现与覆盖 - 今年以来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分别上涨43.3%、35.6%、46.8%、54.9% 均创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 [1] - 调整后科创50指数总市值3.1万亿元 覆盖率38.9% 科创100指数总市值1.9万亿元 覆盖率24.4% [2] - 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总市值覆盖率达84.6% 较调样前提升0.5% [2] 指数结构稳定性 - 科创50和科创100前五大成份股基本保持不变 调整数量连续数季度未达比例限制 [2] - 调样前后科创5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39.1% 科创100前五大权重股合计权重13.9%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均为前三大行业 [2] 科创板指数体系发展 - 科创板指数数量达32条 构建了以科创综指和科创50为代表的市值产业链全覆盖体系 [3] - 科创指数产品总规模突破3200亿元 旗舰指数科创50产品规模超1900亿元 [3] - 科创50已成为境内第五大宽基指数产品和最大单市场ETF产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