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经济

搜索文档
家电周报:国补第三批资金690亿已下达,大疆官宣首款扫地机-2025072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7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家电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6月空调双线销量提升,新兴厨电量价齐升。投资上有三大主线,白电板块因地产政策反转、以旧换新政策催化等因素,推荐海信家电等组合;出口方面推荐欧圣电气等公司;核心零部件领域推荐华翔股份等企业[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市公司动态 - 本周家电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申万家用电器板块指数同比持平,沪深300指数上涨1.7%。重点公司中,火星人、倍轻松、莱克电气领涨,华翔股份、极米科技、苏泊尔领跌[4][6][8] - 国补第三批690亿元资金下达,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大疆8月6日将推出首款扫地机器人ROMO进军扫地机市场[4][11][12] 行业变化 - 原材料价格方面,截至7月25日,铜、铝价格同比上升,不锈钢板价格同比下降,塑料城价格指数和65寸open cell面板价格同比下降[13][14] - 零部件数据显示,5月空调压缩机销量微增,冰箱全封活塞压缩机总销量同比下降,洗衣机电机总销量同比上升[19][24] - 6月空调双线销量提升,价格同比下降;油烟机与洗碗机双线销量上涨,油烟机线上均价同比下降、线下均价同比上升,洗碗机线上均价同比下降、线下均价同比上升[2][3][30] 宏观经济环境 - 截至7月2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年初至今下降0.65%[39] - 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住宅现房同比上升,住房期房同比下降;社会零售商品零售额同比上升;截至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同比增长[41] 本周家电公司公告 - 火星人决定不向下修正“火星转债”转股价格[45] - 万和电气收到参股的前海母基金第十次分配款4211.83万元[46] - 苏泊尔2025H1预计收入同比+5%,归母净利润同比 - 0.0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 - 1.62%[47] - 三花智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被动稀释0.59%[48] - 荣泰健康7月28日至8月18日举办股东回馈活动[49] - 奥普科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50][51] 行业新闻摘要 - 商务部介绍上半年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消费电商中品质商品、以旧换新、网络服务消费增长快;产业电商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丝路电商伙伴国增加,合作取得新进展;数字商务提升商务领域数字化水平,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52][53][54] - AWE2026以“AI科技 慧享未来”为主题,采用“一展双区”新模式,新国博展区侧重场景和体验,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展区侧重产品和技术展示,将为全球参展企业和观众提供便利[55][59][60] - 高温带动制冷家电需求,空调在非传统高温地区和高校市场需求爆发,冰箱保鲜与制冰功能需求升级,家用制冰机和制冰净饮机成为潜力赛道,欧洲高温为中国空调企业出海带来机遇[64][65][69] - 2025年上半年冰箱市场分化,传统品类价格竞争激烈,法式、十字大容积产品及平嵌等嵌入式品类成为增长引擎[72][73][74] - 悍高集团IPO获批,但在行业内卷背景下,其业绩高增引发质疑,投资者关注其销售业绩是否“掺水”及募资扩产的前景[75][77][78] 家用电器行业重点公司估值表 报告给出了各板块重点公司的评级、7月25日收盘价、归母净利润预测、股本、每股收益预测和PE等估值信息[83]
22.8元的农夫山泉冰块,是不是智商税?
36氪· 2025-07-23 15:03
行业概况 - 包装饮用水行业催生两位中国首富 钟睒睒和宗庆后 显示该行业的高利润潜力[1] - 冰杯产品价格是同等重量纯净水的5倍 160g冰杯售价3-5元 大颗冰球单价达6.9元[1] - 日本冰杯年销量达25亿杯 超过瓶装水销量 显示成熟市场的消费规模[10] 市场动态 - 中国冰杯品类销量连续两年保持300%以上增速 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48杯[10] - 预计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规模将突破630亿元 实现四倍增长[10] - 盒马冰杯系列6月同比增长30% 咖啡冰杯同比增幅达60%[22] 技术壁垒 - 工业制冰采用流水缓冻和分层结冰技术 需-8℃至-10℃环境淬炼48-72小时[15] - 冰球制作需特定机器 工序更复杂 成本更高[15] - 水源需经臭氧杀菌和反渗透膜过滤 电导率控制在2μS/cm以下[15] 供应链特点 - 冰杯塑料杯成本占比达50% 需耐受-20℃至80℃温度变化[16][17] - 国内缺乏符合12个月保质期要求的杯材供给 依赖进口PETG材料[17] - 农夫山泉生产1吨标准食用冰需消耗4吨原水 损耗率高达75%[19] 竞争格局 - 行业主要玩家分为三类:传统制冰企业/即时零售平台/跨界饮料品牌[21] - 蜜雪冰城推出1元冰杯 成为新茶饮赛道爆款引流单品[22] - 专业制冰企业做规模 饮料巨头做品牌 渠道商做场景 茶饮店做服务[24] 消费趋势 - 冰杯具有社交货币属性 便利店单店日销50-60杯[9] - 消费者为便捷和情绪付费 3元冰杯包含口味搭配和时髦体验[9] - "冰杯+"饮品组合玩法在社交媒体扩散 形成DIY风潮[4][10]
打造夏夜纳凉消费新主场!苏宁易购首批55店深夜营业
中金在线· 2025-07-20 16:05
公司动态 - 苏宁易购启动"清凉夜市"行动,首批55家门店延长营业时间至深夜,提供即时购物和消暑体验[1] - 门店覆盖南京、苏州、上海等23个城市的55家核心门店,营业时间延长至晚间10点,部分到凌晨[3] - 公司联合家电品牌加码补贴,如海尔"燃购生活节"提供三重补贴至高优惠30%,活动持续至7月20日[5] - 推出多款智能新品,包括海尔麦浪套系家电、宁净净水机、卡萨帝燃气热水器无界V6Ultra系列等[5] 行业趋势 - 商务部报告显示中国城市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18-22时消费额占比超全天营业额一半[7] - 夜间旅游人均消费是白天的3倍以上,显示"夜经济"的巨大潜力[7] - 行业认为"清凉夜市"是对"高温经济"与"夜经济"叠加效应的深度挖掘,为线下业态升级提供新样板[7] 战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开拓线下门店消费场景,深度参与各地促消费和夜经济活动[8] - 计划与合作伙伴创新玩法、提升体验,通过让利消费者来点亮城市新"夜态"[8]
高温来袭,大冰块成“香饽饽”
人民日报· 2025-07-17 15:18
高温天气对制冰行业的影响 - 河南持续高温局部达40摄氏度以上导致制冰厂满负荷生产 市场供不应求 库存用去大半 [1] - 公司每天出货两三千块冰 每块重约200斤 售价30元左右 [1] - 工人月收入可达1万多元 生产积极性高涨 [1] 制冰厂运营情况 - 公司拥有15个冷库 总容量1500吨 目前冷库库存已消耗过半 [2] - 采用冷水制冷式制冰法 48小时可制成200斤重冰块 [2] - 生产线持续运转 制冰模具循环使用 每48小时完成一批次生产 [2] 市场需求结构 - 主要客户包括水产 蔬菜 物流 工厂等有降温需求的场所 [1] - 钓鱼爱好者成为重要客户群体 既购买普通冰块用于物理降温 也定制彩色冰块 [1] - 定制化需求增长 彩色冰块内冻有水果 饮料和啤酒等 满足户外作业和旅游需求 [1] 产品特性与用途 - 标准冰块重200斤 高温环境下可维持6小时降温效果 [1] - 彩色冰块兼具实用和娱乐功能 特别受钓鱼爱好者欢迎 [1] - 产品周转快速 生产后立即装车运输 实现高效配送 [2]
硬核科技、精准营销双驱动,九牧王空调裤销量破纪录,圈粉年轻客群
财富在线· 2025-07-10 17:17
高温经济重塑男装市场格局 - 2025年极端高温导致男装市场整体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中高端品类库存压力显著 但功能性服饰需求激增开辟凉感科技细分市场新机会 [1] - 九牧王定价799元的"空调裤"上市两月销量突破6万条 单品零售额最快破3500万元记录 带动品牌35岁以下会员流水激增190% [1] 产品技术突破路径 - 公司提前一年布局极端气候需求 将赛车服降温科技转化为大众产品 采用2:1尼棉配方实现"行走的空调"效果 含UPF50+防晒和30%遮热率 [2] - 面料纤维仅头发丝1/8厚度 结合内侧棉织风路与外侧凉感尼龙纱线结构 完美平衡沁凉舒适与时尚体面 [2] - 技术转化本质是准确洞察高温经济 在凉感科技功能化细分建立差异化壁垒 [2] 营销策略创新实践 - 锚定科技 汽车 旅行三大高增长圈层 联动70余位跨领域KOL构建"专业背书+场景验证"信任链 包括车垂达人拆解技术 旅行博主户外实测等 [4] - 五一节点采用"线上开屏热搜+线下代言互动"组合拳 明星张云龙 李昀锐深度绑定产品凉感属性 实现流量到销量闭环转化 [5] - 传播推动35岁以下会员流水同比增长20% 验证"高势能事件+精准圈层渗透"模式对年轻客群的撬动效应 [6] 行业范式升级启示 - 成功要素包括真需求洞察 硬科技壁垒 圈层穿透协同 形成"术道融合"可持续增长路径 [8] - 从"小黑裤"到"空调裤"的超级单品延续 体现36年品质坚守与前瞻研发 显著提升品牌价值感与行业话语权 [9] - 为服装业在存量市场中通过预见性创新实现高质量增长提供可复制范本 [9]
跟着演唱会去打卡,撬动城市的夏日经济学
经济观察报· 2025-07-08 13:02
演唱会经济规模 - 五月天北京站将连续举办12场鸟巢演唱会 刷新北京演出纪录[1] - 单张演唱会门票可带动4.5-5倍综合消费 涵盖住宿交通餐饮零售等[2] - 杭州五月天演出三日吸引超10万观演人次 带动消费近亿元[2] - 苏州JJ20演唱会拉动超7亿元消费增量 其中跨城粉丝贡献过半[2] - 西安TFBOYS演唱会带来超4亿元旅游收入 酒店订单增幅达50倍[2] 文旅消费联动效应 - 北京鸟巢演出期间周边高星酒店价格上涨30%-60% 部分提前一周满房[2] - 粉丝夜间涌入魏公村夜市 形成城市夜经济流量注入[2] - 文旅部门推出票根联动政策 包括景区免费夜场等优惠[3] - 官方推出"五月天打卡观光专属巴士" 串联音乐地标与热门景点[3] - 城市地标设置音乐人公仔 如"北海池畔五月天"形成新打卡点[3]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北京启动轨道交通末班延长 夜间公交加班等应急机制[3] - 平台上线"演出打卡地图" 联动餐饮住宿景点形成消费闭环[3] - 演唱会考验城市交通安保环境管理等公共服务系统[4] - 太原通过演唱会发放夜游景区门票 实现流量二次转化[5] - 成都长沙推出"演出+城市游"融合套餐 打造文旅组合拳[5] 城市品牌价值沉淀 - 音乐地标与粉丝行为场景交融 提升文化目的地吸引力[4] - 演出消费场景和政策支持成为文旅数字化转型试验场[5] - 文化事件沉淀为"城市记忆" 形成粉丝重返理由[5] - 年轻群体通过演唱会建立城市情感认同与文化印记[5]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现象重塑城市未来发展方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