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D/3D封装

搜索文档
芯碁微装(688630):领先的LDI设备公司,受益PCB设备投资扩张与先进封装产业趋势
开源证券· 2025-07-29 1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9][1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一期工厂产能受限下修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考虑下游PCB厂商扩产、二期厂房投产及半导体业务构建多增长极,新增2026/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达15/22/27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0/5.2/7.1亿元,对应PE为39.8/23.1/16.8倍,公司布局先进封装具备稀缺性和增长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5] 各部分总结 公司情况 - 公司是直写光刻龙头,产品涵盖PCB与泛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功能覆盖多领域光刻环节,PCB设备覆盖多类产品制造工艺,半导体设备针对先进封装市场布局 [6] - 公司从丝网印刷拓展到半导体,LDI技术应用于先进封装,最小线宽达350nm,未来有望升级产品、拓展应用领域 [20] - 截至2025年一季度股权相对集中,董事长程卓为实控人,大客户战略入股深度绑定,子公司有芯碁合微和芯碁科技(泰国) [29] - 公司收入和利润稳步增长,2018 - 2024年CAGR达49.1%,PCB业务收入6年CAGR达57.1%,半导体业务进入验证上量阶段,PCB产品毛利率下滑,半导体系列相对稳定,规模效应显现,费用率下降,研发投入增长 [34] AI基建下PCB厂商扩产与公司业绩提升 - PCB是电子产品关键互连件,分类多样,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应用,公司设备覆盖线路及阻焊曝光制程,拓展钻孔制程,LDI设备优势明显,覆盖多类产品,引领IC载板国产替代 [47][61] - 全球AI资本开支提振,高端PCB供不应求,预计2024 - 2029年市场规模CAGR达5.2%,服务器PCB市场增长快,2029年将成第一大市场,AI需求带动PCB升级,价值量提升 [65][72] - 下游PCB厂商积极扩产,公司订单排至2025年三季度,产能超载,二期工厂预计2025年中期投入使用,产能约为一期两倍以上,有望带动业绩增长 [78][81] 半导体业务多赛道突破 - 公司2022年推出WLP2000用于先进封装,LDI技术优势明显,可解决传统光刻问题,当前产业化瓶颈有望突破,公司还布局键合与量检测设备 [82][88] - 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2023 - 2029年CAGR达11%,2.5D/3D封装是趋势,CoWoS产能供不应求,公司直写光刻技术可解决芯片位移等问题,有望随先进封装产业放量 [90][110] - IC载板市场预计2027年突破200亿美元,公司设备推动国产替代;掩模版制版国产化加速,公司设备填补高端空白;功率器件方面,公司设备助本土厂商降成本;新型显示带动LDI设备需求,公司技术可替代传统曝光技术 [113][116] 盈利预测 - PCB业务受益于需求和产能释放,订单有望增长;半导体业务与头部封测厂商合作,先进封装设备导入客户,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117]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为15/22/27亿元,毛利率为39.9%/42.1%/44.1%,归母净利润为3.0/5.2/7.1亿元,公司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118][122]
探索2.5D/3D封装EDA平台协同创新模式
势银芯链· 2025-05-09 14:4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远超摩尔定律速度,导致算力需求剧增与芯片性能增长缓慢的矛盾[4] - 先进封装技术(如2.5D/3D堆叠)通过异质异构集成、高密度互连实现集成度量级跃升,显著提升计算速度与存储容量[4] - 堆叠芯片设计难度指数级上升,全流程EDA工具链稀缺,需解决工艺制程混合、异构集成及多类型芯片集成问题[5] 技术突破与解决方案 - 硅芯科技自研3Sheng Integration Platform EDA平台,覆盖Chiplet后端设计全流程,包含五大中心闭环体系(架构设计、物理设计、测试容错、分析仿真、集成验证)[5] - 平台实现"芯粒-中介层-封装"三维协同设计与"性能-成本-可测试性"多目标优化,达成PPPAC(Package, Performance, Power, Area, Cost)综合优化目标[5] - 公司研发团队自2008年研究2.5D/3D堆叠芯片设计方法,在EDA后端布局、布线、可测试性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成果[3][4] 行业活动与生态建设 - 2025势银异质异构集成封装产业大会在宁波召开,聚焦先进封装EDA技术,硅芯科技展示2.5D/3D IC后端设计工具创新实践[1][3] - 行业需构建芯片设计、封装制造、EDA研发的深度协同生态,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进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