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C认证
icon
搜索文档
3C认证!能上飞机!高铁上被问了一路的充电宝,就是它!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21:38
行业背景与监管新规 - 新的充电宝安检规定核心要求是3C标识清晰耐磨以及额定容量等信息一目了然 [5] - 新规导致大量不合格充电宝在安检口被扣留,此前不受重视的外壳标识成为登机关键 [7] - 新规暴露行业乱象,市场上存在大量“三无”充电宝,不仅无法通过安检,还存在充电发烫、鼓包等高风险,堪称“移动隐患” [9] 公司产品核心卖点 - 产品为幻响快充移动电源系列,定位为新规下的“放心选” [10] - 产品具备3C认证,无需带线,支持苹果和Type-C插口 [12] - 产品采用高性能聚合物电芯,充电不发烫、不鼓包 [16][39] - 产品配备智能芯片和10重安全防护,提供过压过温保护 [16][42] - 产品提供S16(10000mAh)和S17(20000mAh)两款型号,满足不同充电需求 [17] - 3C认证采用激光雕刻,清晰耐磨 [20] - 产品容量符合民航携带标准,可随身携带上飞机 [23] 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 - S16型号体积小巧,比纸巾还小,方便随身携带 [13][56] - 产品设计解决普通充电宝的“带线焦虑”和“笨重痛点”,自带双线且轻巧 [46][48] - S16采用外置双头快充线(Lightning和Type-C),不充电时可收纳为手提绳 [50][53] - S16可同时为2台设备充电 [58] - S17采用抽拉隐藏线设计,两条线隐藏在机身内,一拉即用 [60] - S17支持一机4充,可为耳机、平板等多种设备充电 [62] - S17虽具备20000mAh容量,但体积轻盈,大小不到手机的一半 [64] - 两款型号均支持快充,包括苹果快充和华为超级快充 [66] - 产品配备高清液晶数显,剩余电量一目了然 [68] - 产品采用UV光固镀层工艺,米白机身搭配玫瑰金装饰,具有轻奢感 [73] 公司实力与产品质量 - 公司为深耕数码领域19年的上市企业,拥有自有研发工厂,把控从电芯到外壳的全链条生产 [32] - 公司获得多个设计界奖项,线下拥有3000多家门店常年陈列,市场检验时间长,品质有保障 [34] 市场定位与价格策略 - S16(10000mAh)定位日常通勤和学生党,可为手机充电约2次 [77][79] - S17(20000mAh)定位长途旅行和家庭用户,可为手机充电约4次,为iPad充电约3次 [81][83] - 产品在某东日常价为187元/299元,推广福利价仅为89元起,立省近百元 [25] - 产品性价比高,使用成本每天仅几分钱,可避免租赁充电宝的费用,使用寿命长达数年 [87]
调查丨无证共享充电宝仍违规流通,成本骤升与点位战成“拦路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7:33
行业监管与合规现状 - 共享充电宝行业存在部分设备未获CCC认证或认证标识张贴不合规的现象,与2023年3月移动电源被纳入CCC强制认证目录并于2024年8月1日起强制执行的要求相违背 [1][2] - 早期行业在资本推动下重规模轻合规,导致大量未经认证的设备成为“存量包袱”,企业回收更换老旧设备节奏缓慢 [2][3] - 单个充电宝认证成本较以往增加约30元,在激烈竞争下企业推进换新动力不足,部分小品牌代工厂认证周期仍需2至3个月 [1][3] 商业模式转变与竞争格局 - 行业运营模式从直营显著转向“直代共营”,以怪兽充电为例,2024年上半年近九成点位交由代理商运营,以减轻直营模式营销费用占总收入高达95.4%的重压 [5] - 品牌方为争夺优质点位资源,将渠道话语权转向代理商与商户,导致区域商户分成比例从50%攀升至70%,部分娱乐场所甚至高达90% [4][5] - 激烈的点位竞争挤压产品研发资源,某头部企业2023年研发费用为9150万元,2024年降至8290万元,降幅达9.4% [4][5] 市场价格与用户体验 - 共享充电宝租金水平普遍上调,深圳北站美团收费为6元/60分钟,厦门北站怪兽充电达8元/小时,部分娱乐场所收费突破10元/小时 [6][8] - 价格上涨并未带来体验提升,用户投诉集中在收费上涨3-10倍及充电功率低,主流品牌输出功率仅约为普通快充的四分之一 [8][10] - 2024年行业规模突破126亿元,预计2029年达400亿元,但用户投诉量大幅攀升,黑猫投诉平台2024年相关投诉达29640条 [10]
售卖未获3C认证却粘贴该标志的产品,要退一赔三吗?
人民网· 2025-09-24 15:37
案件核心事实 - 消费者以269元价格网购一台智能吹风机,收到商品后发现产品未取得3C认证但底部贴有3C认证标志 [1] - 消费者与商家协商退一赔三未果后,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1] - 法院判决商家行为构成欺诈,支持消费者退一赔三的诉求,该判决已生效并履行完毕 [1][2] 司法判决与法律依据 - 法院认定智能吹风机属于国家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未取得认证标志不得销售 [2] - 商家在明知产品未获认证的情况下销售粘贴3C标志的商品,属于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违反诚信原则,构成欺诈行为 [2] - 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决商家退还货款并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 [2] 行业规范与合规要求 - 3C认证是国家对涉及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产品实行的统一强制性认证制度 [3] - 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禁止出厂、销售、进口或用于其他经营活动 [3] - 经营者必须在产品获得强制性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进行销售 [3] 消费者行为指引 - 消费者在网购时应检查产品包装上的厂家信息、防伪码及3C认证标志,并查验相关证书 [3] - 建议通过市场监管总局的“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证书真伪 [3] - 收到商品后应录制开箱视频验货,保存商家宣传证据,发现问题可协商、投诉或起诉 [3]
你的充电宝“持证上岗”了吗? 一家企业销售无3C认证充电宝被处罚
每日商报· 2025-09-11 07:18
监管政策与执法行动 - 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查处销售无3C认证充电宝案件 涉事商家销售罗**品牌某型号4台和品*品牌某型号3台充电宝 货值共计230元 [2][3] - 商家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七条被处以罚款230元并责令限期改正 [3] - 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充电宝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使用 2025年8月15日起进一步规范CCC标志样式与查询方式 [4] 行业规范与认证要求 - 移动电源属于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中第八大类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 必须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才能销售 [3] - 部分商家对3C认证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赠品可例外 但强制性认证目录内产品无论正价销售或赠品均需认证 [4] - 商家进货需索要并核查3C认证证书 拒绝来源不明和资质不全产品 [4] 消费者选购指南 - 消费者购买充电宝需检查外包装是否有清晰CCC认证标志 并通过官方平台查询认证编号确认产品信息一致性 [5] - 购买后需留存发票和小票等凭证 发现问题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5] - 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对无3C认证电子产品的查处力度 从源头遏制安全隐患 [5]
罗马仕充电宝起火“烧到”了A股公司:卓翼科技起诉追讨1.36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6:34
核心事件概述 - 罗马仕充电宝起火事件引发连锁反应 包括高校禁用 产品召回 3C认证暂停 最终导致罗马仕停工停产 [2][3] - 事件影响蔓延至上游供应商 多家上市公司受到波及 [2][6] 涉诉公司及金额 - 卓翼科技全资子公司卓翼智造起诉罗马仕及相关公司 诉讼请求总金额达1.36亿元 [2][3] - 具体诉讼金额包括:欠付成品货款8007.97万元 在途订单损失5535.86万元 订单差价23.13万元 呆滞物料费15万元 返工费5.97万元 停线放空人力损失费38.09万元 [4] - 被告包括江门罗马仕 深圳罗马仕及四家关联公司 江门罗马仕为深圳罗马仕持股98.9%的子公司 [4] 财务影响 - 创益通对罗马仕相关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86.46万元 坏账计提比例为50% [6] - 创益通对相关存货计提跌价准备314.65万元 存货计提比例为30% [6] - 上述计提减少创益通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1101.11万元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江门罗马仕尚欠创益通货款1562.93万元 [6] 业务关系 - 卓翼科技深耕3C领域近二十年 罗马仕为其核心客户 [4] - 卓翼智造是罗马仕多款产品的生产商 包括无线充移动电源 快充移动电源等 罗马仕27个3C认证证书的生产单位均为卓翼智造 [4] - 创益通与江门罗马仕于2023年10月20日签订《采购协议》 供应移动电源等产品 [6] 法律行动 - 创益通已于7月11日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 请求对罗马仕名下价值1572.79万元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6] - 卓翼科技子公司起诉罗马仕一案已获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2][3]
罗马仕充电宝起火“烧到”了A股公司:卓翼科技起诉追讨1.36亿元、创益通相关计提影响利润超11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3 00:05
核心事件概述 - 罗马仕充电宝起火事件引发连锁反应 包括高校禁用 产品召回和3C认证暂停 最终导致罗马仕停工停产[1][2] - 事件影响蔓延至上游供应商 两家A股上市公司卓翼科技和创益通受到直接财务冲击[1][4] 卓翼科技诉讼详情 - 全资子公司卓翼智造起诉罗马仕及相关公司 诉讼金额合计1.36亿元[1][2] - 具体诉讼请求包括追讨欠付成品货款8007.97万元 在途订单损失5535.86万元 订单差价23.13万元 呆滞物料费15万元 返工费5.97万元以及停线放空人力损失费38.09万元[2] - 被告包括江门罗马仕 深圳罗马仕等6家公司 其中江门罗马仕为深圳罗马仕持股98.9%的子公司[2] - 卓翼智造是罗马仕多款产品的生产商 包括无线充移动电源和快充移动电源等 共涉及27个3C认证证书[3] 创益通财务影响 - 对罗马仕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86.46万元 坏账计提比例为50%[4] - 对相关存货计提跌价准备314.65万元 存货计提比例为30%[4] - 上述计提减少公司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1101.11万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江门罗马仕尚欠公司货款1562.93万元[5] - 公司已申请诉讼保全 请求冻结罗马仕名下价值1572.79万元的财产[5] 行业供应链关系 - 卓翼科技深耕3C领域近二十年 罗马仕是其核心客户之一[3] - 事件表明消费电子品牌商的产品安全问题可能对上游供应链造成重大财务风险[1][4]
大连飞南京航班客舱起火,又是充电宝惹的祸
虎嗅· 2025-08-29 15:50
事件概述 - 厦门航空MF8086航班在登机阶段发生旅客充电宝自燃冒烟事件 机组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旅客有序下机 经评估不影响飞行安全 航班延误后于10:17起飞并安全抵达南京[1][3][5][6] 航班运行数据 - 原计划起飞时间8:05 实际起飞时间10:16 延误约2小时11分钟 实际到达时间11:41[4] - 机组在30秒内控制现场安全 未对飞机造成损伤[5][6] 充电宝安全规范 - 机场安检要求充电宝需具备3C标识 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 且未在召回批次内[4] - 国家强制规定充电宝必须取得3C认证 新规将于2025年8月15日实施移动电源强制性认证管理[20][24] - 充电宝在气压变化(客舱压力从1个大气压降至0.6个大气压)时易引发热失控[10] 行业风险案例 - 2023年6月13日上海航空FM9449航班飞行中出现充电宝冒烟 机组与旅客协作处置[9] - 2023年6月10日山东航空SC1159发生同类事件 乘务组按程序处置[10] - 2021年9月广东东莞因充电宝整夜充电引发火灾[16] 技术风险因素 - 外力冲击(挤压/针刺/跌落)可能导致电芯短路[12][13] - 劣质电芯与电路板是自燃主因 需通过3C认证保障品质[14] - 过充与高温环境(超过40℃)易引发电路故障[15][17] 应急处置方案 - 充电宝起火需用水基灭火 干粉灭火器效果不佳[19] - 锂电池存在热蔓延风险 需持续降温防止复燃[18]
瑞尔特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2亿元,同比下降15.5%,归母净利润约5166万元,同比下降43%[3] * 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下滑18%,归母净利润约3000万元,同比下降6.8%[3] * 智能坐便器及盖板品类占总营收比重57%左右,同比下降22%左右[5] * 国内市场占总营收比重63%左右,同比下降27%左右,海外市场占总营收36%左右,同比增长0.6%[5] 业绩下滑原因 * 受物业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新房需求受房地产行业影响、各地区国补促消费政策执行进度不一等因素影响[4] * 国内代工业务大幅下降,代工部分同比下滑33%[13] * 自有品牌销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均价下滑,导致收入减少2000多万元[13] * 汇兑损益影响:上半年汇兑亏损近8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五六百万元收益[7] 产品表现 * 上半年智能马桶整体销售额下降20%以上,占总营收45%-50%[11] * 水电产品占比25%-30%,同比下降17%-18%[11] * 静音缓降盖板占比10%-15%,下降接近20%[11] * 同层排水产品占比约9%,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11] * 618大促期间表现较好的产品价格区间为3000-4500元的全智能产品,实际售价降至2000-3000元[28] 渠道拓展 * 经销商渠道网点数约1200个,增长不明显[6] * 新渠道以京东线下自营店为主,总门店数约700个[6] * 线上销售基本持平有1-2%小幅增长,线下销售略有下降[23] * 线上渠道ROI同比下降但环比有所改善[22] 市场竞争与政策影响 * 轻智能产品市场需求集中在2500-3000元区间,全智能产品仍为主流[14] * 国补政策线上渠道全面参与,线下家电渠道90%以上门店参与,经销商渠道参与度50%-60%[15] * 3C认证实施后线上2500元以下低价位段产品份额下降,中高端3000元以上产品份额增长明显[16] * 国内代工业务主要客户订单占比从30%下降至20%,预计全年订单量将比去年减少约2/3[10] 盈利能力 * 二季度毛利率较一季度有所提升,综合毛利率约30%[19] * 国内智能代工业务毛利率下滑2-3个百分点[19] * 品牌端产品均价下降导致毛利略微下降[19] * 自主品牌线上线下盈利水平较之前有所降低,但仍保持略微盈利状态[2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推出AI健康智能马桶,实现健康数据监测[27] * 致力于提升产品功能稳定性、节能性及环保卫生性能[27] * 加大在小红书和快手上的投流比例,实现多元化投流[27] * 下半年计划推出无水箱壁挂式马桶和尺寸较小的智能马桶等新型产品[28] 业务展望 * 下半年国内代工业务仍将承压,新客户贡献量未达预期[21] * 公司暂未调整全年各团队执行目标[26] * 重点拓展海外市场及品牌端业务,聚焦卫浴空间的新兴市场需求如改造项目及适老方向[31] * 适老化产品布局包括可升降和带扶手的智能坐便器,寻求与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合作[30]
济南充电宝市场探访:3C认证成标配,共享充电宝也换“新装”
齐鲁晚报网· 2025-08-19 14:49
行业监管政策实施 - 移动电源锂电池3C认证新规于8月15日正式实施 未取得认证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 [1] - 市场监管部门多次检查线下售卖渠道 禁止销售未标注3C标识的充电宝 [2] - 线上线下平台同步规范 共享充电宝品牌全面更换带3C认证的新设备 [4] 产品结构变化 - 市场淘汰无认证低价产品 当前在售产品多为大品牌且价格普遍超百元 [2] - 充电宝外包装和机身显著位置标注"3C认证"和"符合新国标"标识 [3] - 商家突出宣传"可携带登机"特性 部分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截图 [4] 价格变动趋势 - 无3C认证充电宝原售价仅二三十元 当前认证产品价格区间为80-200元/块 [2][3] - 部分品牌因认证检测和原材料质量提升导致生产成本上涨 价格较此前提高10% [2] 消费者行为与认证识别 - 消费者购买时优先询问3C认证情况 可通过扫码查验防伪码信息 [2] - 3C标识需具有立体视觉效果 白色底板黑色图案为真伪判断依据 [5] - 可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查询证书编号验证产品合规性 [5]
合规认证不容造假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47
3C认证监管与市场乱象 - 民航局新规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部分商家利用新规在电商平台售卖伪造的3C认证贴纸 严重违反市场规则并威胁消费者安全 [1] - 市场监管总局规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未获3C认证的充电宝禁止出厂销售及进口 但存量无证产品仍在使用 [1] 3C认证的技术与法律属性 - 正规3C标识包含唯一认证编码 与产品型号生产企业检测报告等信息绑定 可通过官方渠道验证 [1] - 伪造行为源于商家对3C认证法律属性的认知偏差 该认证属于强制性监管范畴 [1] - 监管部门通过随机抽查投诉举报电商协查等方式打击伪造行为 违法者将受严惩 [1] 多方协同治理机制 - 需监管部门电商平台消费者三方联动 市场监管部门需强化电商平台责任与流通环节检查 [2] - 电商平台应主动下架违法产品 消费者需抵制伪造贴纸以保障公共安全 [2] -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彻底切断造假链条 维护消费安全与市场秩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