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研判港股2026年前景:基本面“接棒”驱动行情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7:27
进入四季度,券商机构对港股市场明年行情展望陆续出炉,今年年初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的 港股在经历近期调整后能否重拾涨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的行情,2026年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港股进一步行 情的重要因素,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 率(ROE)改善,继而带动市场估值抬升;从资金面看,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 场,结构上也有望更加均衡;就配置而言,在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同时,港股创新药、券商以及部分周 期风格资产也值得关注。 基本面改善驱动进一步行情 自2024年初触底反弹以来,港股市场在2025年整体延续强势表现,并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 主要股指今年纷纷创出阶段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 中国企业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29.37%、30.22%、25.83%。 不过从整体行情节奏看,4月初港股市场经历过一次较为明显的调整,主要股指在4月7日集体创出 两位数跌幅,之后指数震荡上涨、逐步收复失地;在10月初创出阶段新高后,港股市场再度经历一轮小 幅调整, ...
基本面“接棒”驱动行情 看好四类资产配置价值
中国证券报· 2025-11-05 04:17
进入四季度,券商机构对港股市场明年行情展望陆续出炉,今年年初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的港股 在经历近期调整后能否重拾涨势,备受投资者关注。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2025年由估值修复主导的行情,2026年基本面改善可能是驱动港股进一步行情的 重要因素,中期视角下,AI产业催化有望带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港股相关板块净资产收益率 (ROE)改善,继而带动市场估值抬升;从资金面看,2026年外资及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港股市场, 结构上也有望更加均衡;就配置而言,在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同时,港股创新药、券商以及部分周期风 格资产也值得关注。 ● 本报记者 胡雨 基本面改善驱动进一步行情 自2024年初触底反弹以来,港股市场在2025年整体延续强势表现,并一度领跑全球主要权益市场,主要 股指今年纷纷创出阶段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收盘,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 企业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29.37%、30.22%、25.83%。 不过从整体行情节奏看,4月初港股市场经历过一次较为明显的调整,主要股指在4月7日集体创出两位 数跌幅,之后指数震荡上涨、逐步收复失地;在10月初创出阶段新高后,港股市场再度 ...
南向资金逆势买入近百亿港元 港股调整现布局良机
新浪财经· 2025-11-04 18:13
来源:新浪港股 11月4日,港股主要指数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79%,报25952.40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 1.76%;国企指数下跌0.92%。尽管大盘表现疲软,南向资金却呈现大幅净买入态势。 多家机构对港股后市仍持乐观态度。华西证券指出,在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回撤、美元指数走强的掣肘 下,港股可能还会出现一定波动。不过当外卖大战、美元走强等压力边际放缓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 技品种有望回归趋势。从这一角度来看,当前的波动或正是一段较长的"上车"窗口期。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黄金价格将继续上行。美元指数将持续偏弱;联储降息将推动美债利率下行;美股 将继续受流动性宽松支撑。人民币汇率兑美元有小幅升值;国债利率阶段性磨顶;A股港股将继续"新 四牛",稳中向好有升。AI产业仍将引领中国相关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并将继续带动A股港股科技板块 上涨。 东吴证券最新发布的策略深度报告指出,港股市场已进入年末调整阶段,但从中长期视角看,震荡上行 趋势仍未改变。报告提出十一月主要配置思路:继续看好AI科技板块;增配红利股;持续看好创新 药。 从资金流向来看,中国海洋石油、小米集团、中国移动成为最受青睐的标的,分别获 ...
超颖电子2025年11月4日涨停分析:发行市盈率低+营收增长+AI产业机遇
新浪财经· 2025-11-04 13:57
股价表现 - 2025年11月4日,超颖电子股价触及涨停,涨停价75.2元,涨幅10.01% [1] - 公司总市值达到328.65亿元,流通市值为33.09亿元 [1] - 截至发稿,总成交额为10.90亿元 [1] 财务与估值分析 - 公司发行市盈率为28.64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60.52倍,估值吸引力突出 [2] -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71%,主要受通信、存储领域需求增长带动 [2] - 公司资产规模增长10.74%,流动资产增长20.31%,显示业务扩张态势 [2] 业务与行业机遇 - AI技术革新推动高端PCB需求增长,公司作为全球汽车电子PCB领先企业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2]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显示、储存、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 [2] 市场交易与资金动向 - 2025年11月3日公司入选龙虎榜,成交额9.56亿,所属板块为元件 [2] - 龙虎榜数据显示总买入9674.75万,总卖出6808.52万,上榜原因为游资 [2] - 游资的大量买入可能使股价突破关键压力位,吸引更多资金关注,形成板块联动效应 [2] 公司治理与市场信心 - 公司主板上市地位具备流动性溢价,利于长期价值发现 [2] - 股东稳定股价承诺中包含破净回购条款,增强了市场信心 [2]
以纪律和三层框架驾驭波动,华安基金郭利燕的低波“固收+”哲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2:53
(原标题:以纪律和三层框架驾驭波动,华安基金郭利燕的低波"固收+"哲学) 在近年来震荡加剧、利率持续下行的市场环境中,"固收+"策略凭借其股债混合的配置特性,逐渐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工具。为此,基金 经理100首场活动将主题设定为"'固收+'策略的长期生命力",来自多家头部公募基金的"固收+"策略负责人、基金经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低波时 代下该类产品的定位与未来发展路径。 " 低波 ' 固收 +' 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其实是承受低于市场平均的波动率,去获得一个合理的收益率水平。 " " 我们的权益仓位是 ' 上有顶、下为 0 。 " "' 固收 +' 更适合左侧埋伏 …… 虽然可能让渡了一定的短期胜率,但却站在了正确的时间复利方向上。 " 10月22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与点拾投资联合主办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基金经理100系列高端访谈"首场活动顺 利在沪举办。该系列活动旨在回归"基金经理"本身,聚焦其代表产品与业绩曲线,打造纯粹、专业、高质量的交流平台,真正实现"让业绩说话、 让产品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娜娜 上海报道 华安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郭利燕,以其独 ...
沪电股份(002463):2025年三季报点评:季度业绩再创新高,产品结构仍有优化空间
华创证券· 2025-11-04 12:1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沪电股份的投资评级为“强推”,并予以维持 [2] - 目标价格为89.7元,相较于当前价71.63元存在约25%的上涨空间 [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12亿元,同比增长49.96%;归母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7.03%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达50.19亿元,环比增长12.62%;归母净利润10.35亿元,环比增长12.44% [2] - 剔除约2300万元汇兑亏损影响后,第三季度实际净利率超过20.62%,显示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8]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0亿元、57.60亿元和85.15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51.1%、47.3%和47.8% [4][8]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在算力产品领域,支持112/224Gbps速率的GPU平台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下一代GPU及XPU平台产品正与客户共同开发 [8] - 在网络交换产品领域,用于Scale Up的NPC/CPC交换机开始批量生产,用于Scale Out的112Gbps/Lane以太网交换机已批量交付,224Gbps产品在开发中 [8] - NPO和CPO架构的交换机技术正持续配合客户进行开发,显示技术布局领先 [8] 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 公司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固定资产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快速增长,加大对关键制程的投资 [8] - 泰国生产基地于2025年第二季度进入小规模量产,并在AI服务器和交换机应用领域获得客户认可,预计2025年底接近合理经济规模 [8] - 公司拟投资43亿元扩建产能,新产能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开始试产,以满足AI产业对高端PCB的中长期需求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上调了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分别调整为39.10亿元、57.60亿元和85.15亿元 [8] - 基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带来的ASP和盈利能力提升预期,参考行业及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6年30倍市盈率的目标估值 [8] - 当前公司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35倍,2026年预测市盈率为24倍,报告认为其向下有估值保护,向上有业绩超预期可能 [4][8]
恒生指数翻红企稳,震荡上行趋势不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0:26
11月4日,恒生指数低开0.04%,恒生科技指数跌0.19%,随后翻红企稳。有色金属板块走弱,内银、医 药行业走强,新能源题材活跃。 港股科技板块虽面临短期调整,但其内在的长期向上趋势并未改变,当前阶段或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 战略布局机遇。AH股溢价指数已从年初的40%高位显著回落,无论是通过港股通南下的内资,还是开 始回流的国际资本,都在用实际行动填平曾经的估值洼地。 【港股科技相关ETF】 展望未来,港股科技板块正处在"天时地利"的有利环境中。"天时"体现在全球宏观东风渐起与内外资持 续流入的共振;"地利"则在于其占据AI产业高地并拥有显著的估值优势。尽管市场情绪难免反复,导致 短期出现震荡,但基于上述核心支撑,板块整体"下行有底,上行有空间"的震荡上行格局预计将延续。 因此,每一次因市场情绪或短期因素引发的回调,对于未能及时上车的投资者而言,都可能是一个以相 对合理价格买入中国科技核心资产的良机。投资者需要做的,是保持理性,忽略短期噪音,关注产业长 期发展趋势,以把握中国经济转型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确定性机遇。 覆盖科技全产业链——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 聚焦互联网龙头——恒生互联网ETF ...
港股科技板块中长期向好,港股科技30ETF(513160)连续4个月实现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逾4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0:26
此外,随着全球AI产业浪潮推进与国内企业创新突破,港股科技板块中长期向好的趋势依然稳固,当 前市场波动更多是情绪宣泄而非基本面恶化,反而为布局AI产业链、智能驾驶等核心赛道提供了难得 的入场时机。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投资于多只港股科技股不仅门槛较高,操作也相对复杂。通过港股科技 30ETF(513160)则可以一次性买入一篮子优质港股科技公司,场外投资者还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 024037;C类:024038)一键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3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1740.7亿元,显示出其对 港股市场较大的配置热情。港股科技30ETF(513160)更是连续4个月实现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逾40 亿元。 有券商认为,基本面预期回暖叠加资金面持续改善,四季度港股或仍有新高。一方面,互联网叙事转 向"AI赋能"叠加政策加码,港股基本面预期有望回暖;另一方面,外资超预期回流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流 入,强化港股增量资金市场。 港股今日早盘低开高走,科技板块涨幅居前。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涨超3%,英诺赛科、高伟电子涨 超2%。 受盘面影响,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的港股科技30ET ...
超227亿订单!这一赛道打破储能天花板
行家说储能· 2025-11-03 18:39
政策与市场机遇 - 中美元首会晤明确提及"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为中美能源尤其是储能领域合作打开政策窗口 [2] - AI算力浪潮导致美国数据中心面临电力缺口,电力需求激增、并网流程长、区域电网容量有限及审批复杂等问题,促使运营商转向部署电池储能系统以降低并网容量、稳定电力波动并加快并网 [2] - 中国储能企业凭借技术实力与市场敏锐度,正快速切入美国AIDC储能市场,成为缓解美国AI产业"电量焦虑"的关键力量 [2] 中国企业市场进展 - 星星充电美国公司与Beneficial Holdings签署主服务协议,将在美国和波多黎各推出总装机容量超32.24GWh、总价值超32亿美元(约227.82亿元人民币)的大规模电池储能项目,旨在缓解电网拥堵并支持数据中心产业 [3] - 顷刻能源通过国际数据中心UPS龙头企业认证,跻身其核心供应链,拿下北美AIDC储能项目首批超3000万元订单,预计2026年需求规模超100MWh,其9月以来在AIDC领域海外订单总额已突破5600万元 [4] - 南都电源中标美国某超大规模AIDC园区锂电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4.78亿元人民币 [5] - 南都电源中标项目采用其自主研发的高压高功率锂电后备电源系统,使用预装集装箱式部署方案以增强热失控风险防控,箱内模块化设计支持灵活扩容与快速部署 [8] 市场需求规模预测 - 阳光电源指出美国储能市场需求强劲,明年规模预计达40-50GWh,AI快速发展带来的电力缺口将为光储一体解决方案创造重要机遇 [9] - 招商证券测算,到2030年,数据中心可能推动美国储能需求达到122-245GWh(基于4小时和8小时储能配置) [10] - 英伟达CEO黄仁勋透露公司在2025至2026年期间累计实现5000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已具备"可见性",印证算力基建带来的能源配套空间 [14] 技术趋势与行业标准 - 英伟达白皮书明确AIDC配储必要性,并首次系统提出"双层储能架构":机房内采用超级电容/电解电容实现响应时间<400μs的超容储能,机房外通过锂电池系统实现10秒-1小时级能量缓冲的BESS储能 [14] - 微软、亚马逊、Meta在PJM与ERCOT部署BESS系统,为AI园区提供2–6小时储能保障,例如微软"Temple Data Center"项目采用Solar+BESS+Microgrid结构,放电时长5小时,容量270MWh [14] - 在英伟达、微软等科技巨头推动下,后续配储方案在其他头部厂商的推广可能进一步打破储能天花板 [15]
阿特斯20251031
2025-11-03 10:36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1.2亿元[3]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扣非净利润2.8亿元,其中计提信用减值和存货减值合计2.5亿元[2][3] * 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近55亿元,展现出强劲的财务健康度与抗风险能力[2][3] * 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20%以上,并转化为13-14%的净利率,显示出较强的毛利转化能力[11] 光伏业务进展 * 公司前三季度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达到19.9GW,其中第三季度出货量为5.1GW[2][4] * 公司主动减少出货以确保经营效益稳定,并有序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5] * 美国市场光伏组件供应链短缺明显,对明年报价有所提升,公司全力扩充产能,计划从2024年的5GW提升到10GW[30] * 符合OBBBA要求的美国电池工厂预计到2026年一季度才开始试产,短期内业绩可能受影响[31] 储能业务进展 * 公司前三季度大型储能出货量达5.8GWh,同比增长32%[2][5] * 第三季度储能出货量达2.7GWh,创单季度出货新高,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27%[2][5] * 户用储能业务已实现盈利性增长,第三季度环比增长70%[5] * 公司储能订单总金额约28至29亿美元,并持续增加[4][17] * 公司与APA电力公司就加拿大安大略省两大电池储能项目签署协议,总装机容量达420MW,并达成20年长期服务协议[2][5]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光伏行业反内卷举措初见成效,上游多晶硅料及硅片环节亏损收窄或转亏为盈,但下游组件环节价格仅企稳,未见明显回升[2][7] * 当前组件价格稳定在每瓦0.64至0.75元之间,但上游成本上涨使中下游企业面临压力[2][7] * 行业预计将继续面临调整期,但随着反内卷措施落实及市场需求回暖,市场环境有望更理性[2][8] * AI产业发展推动全球电力需求新高峰,光伏和储能成为AI数据中心的重要供能方式[2][6] AI与数据中心业务机遇 * 公司正在与若干数据中心客户合作,在北美市场已有十几个具体的AI数据中心项目正在探讨中[2][6] * 数据中心配储行业前景广阔,其空间可能与大型电网端储能项目相当[13] * 美国数据中心对储能需求增加,因电网供电不确定性,需要长小时数(4-6小时)的储能确保供电[4][16] * AI数据中心相关的储能项目由于其定制化属性和紧迫性,通常具有较高的价格接受度,盈利能力可能优于传统项目[23] * 美国六大科技公司未来四年的新增装机量预计在20GW到65GW之间,市场增长潜力巨大[24] 全球市场战略与产能布局 * 公司主要覆盖高价市场,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洲和智利等,这些市场pipeline增长显著[14] * 公司拥有泰国和美国工厂,泰国新工厂设计产能3GWh,预计2026年一二月投产,全年产量至少2.5GWh[4][18] * 公司通过中国、泰国以及即将投入运营的肯塔基州工厂,为客户提供符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要求的解决方案[25][28] * 公司已开始生产自己的PCS(功率转换系统),以降低成本并增强技术响应能力,2025年将在海外实现首个使用自有PCS的案例[25] 盈利能力与未来展望 * 储能业务毛利率波动主要受产品结构及市场价格变化影响,预计随着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提升,业务将保持稳健增长[2][9] * 美国市场关税增加(如芬太尼关税、对等关税以及301基础关税,总计约50%)大部分由客户承担,但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仍维持在20%左右[4][19] * 长期来看,大型储能项目的毛利率正在下降,磷酸铁锂电芯作为大众化产品,其利润受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不应期待超高毛利率[9][19] * 公司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发货量在8至9吉瓦(GW)之间,对2026年的储能需求预期有明显增长[17] * 对美国光伏市场长期看好,预计未来四年每年安装量至少40GW,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将支撑需求[32] 风险与挑战 * 光伏行业未来发展依赖于需求侧政策的支持和释放,国家对于36亿千瓦新装机计划的布置至关重要[10] * 公司坦率面对近期业绩的不确定因素,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34] * 美国市场短期存在不确定性,如关税和供应链问题,但长期对公司有利[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