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大模型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1029
国信证券· 2025-10-29 09:09
宏观与策略 - 宏观专题研究梳理世界货币变迁史,指出其核心逻辑为贸易奠基、金融创新巩固、债务与军事失控崩塌,并总结三大规律:贸易是基础、金融创新是核心、债务与军事是底线[10][11] - 中美经贸谈判在10月25至26日举行第五轮磋商,就关税、出口管制等重点议题达成初步共识,双方正准备签署全面贸易协议[12] -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核心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等关键路径,并以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动力[13][14] - AI大模型技术正深度渗透金融行业核心环节,驱动其向智能化、个性化迈进[15] - 总量专题指出2025年以来“小登股”组合上涨183.8%,显著优于“老登股”组合的3.91%,认为AI是当前牛市主线,但阶段性应关注地产、券商、白酒等价值板块[15][16][17][18] 医药生物行业 - 医药生物板块第41周整体上涨0.58%,表现弱于市场,其中医疗服务板块领涨3.94%[19] - Grail公司在2025 ESMO年会上公布多癌早筛产品Galleri的Pathfinder 2临床结果,阳性预测值达61.6%,较第一阶段38%大幅提升,特异性高达99.6%,I-III期癌症检出占比达69.3%[20] - 三星电子向Grail投资1.1亿美元,并将Galleri引入亚洲主要市场,Grail随后通过私募配售募集约3.25亿美元,自9月1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170%[20] 传媒互联网行业 - 传媒板块第41周上涨4.20%,跑赢沪深300但跑输创业板指,电影《逃离鸭科夫》上线首周销量突破百万[21][22] - AI视频生成技术持续突破,中科大与字节发布MoGA长视频生成模型,字节跳动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1.0[22] - 2025年9月中国手游收入前三名为点点互动《Whiteout Survival》、点点互动《Kingshot》和柠檬微趣《Gossip Harbor: Merge&Story》[23] 公用环保行业 - 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7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49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4][26] - 9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2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水电增长31.9%,火电同比下降5.4%[25] - 本期报告梳理了国家及各省政府支持绿色甲醇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26] 食品饮料行业 - 食品饮料行业专题认为当前白酒板块进入布局阶段,基于2013-2015年周期复盘,指出多数公司股价底部在业绩降幅扩大后确认,估值随流动性回暖修复[28][29] - 当前酒企通过渠道、产品释放压力,与上轮周期相似,可视作供给端调整加速探底,板块估值复苏路径将分两阶段,第一阶段由股息率定价,第二阶段待景气指标兑现[30][31]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行业 - 人工智能周报动态显示,OpenAI推出AI浏览器,DeepSeek发布开源文字识别模型DeepSeek-OCR,腾讯发布混元世界模型1.1[32] - AI已对互联网巨头广告业务、云计算场景和企业效率产生明显作用,例如腾讯Q2广告保持20%增长,阿里云增速环比提速至26%[33] 重点公司财报点评 - 宁波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50亿元同比增长8.3%,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8.4%,三季度末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376%[34][35][36] - 圣晖集成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8.21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94%,截至三季度末在手订单22.14亿元同比+21%[37][38] - 汇川技术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新能源汽车业务联合动力营收145.25亿元同比增长35.52%[39][40] - 龙佰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61.0亿元同比-13.7%,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65.7%,受钛白粉价格下跌影响,三季度金红石型钛白粉均价约12997元/吨同比-14%[42][43] - 三美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3.66%,毛利率达50.7%,受益于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实施,第三季度制冷剂销售均价4.13万元/吨同比提升55.65%[44][45][46] - 兴发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92亿元环比增长42.15%,草甘膦价格回暖,截至10月28日华东地区95%草甘膦原粉市场价为2.75万元/吨,较3月上旬上涨19.05%[49][51] - 安踏体育2025年第三季度安踏主品牌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FILA录得低单位数正增长,其他品牌录得45-50%正增长,管理层下调安踏品牌全年流水指引[52][53] - 上海家化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4.83亿元同比+28.29%,归母净利润1.40亿元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产品推新迭代效果较好及电商运营能力提升[62]
道通科技20251028
2025-10-2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道通科技 [1] * 行业:汽车后市场(智能诊断、TPMS、ADAS标定)、新能源充电桩、智能机器人(空地一体解决方案)[3][4][14] **核心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25%,扣非归母净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62% [2][3] * 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55%以上,同比增长2.2个百分点,得益于新品推出、AI应用搭载及自研液冷/风冷模块等降本措施 [2][6] * 第三季度营收接近12亿元,同比增长超20%,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超63% [3] * 维修智能终端业务是最大收入来源,前三季度收入22.75亿元,同比增长超20%,其中TMS产品线增速约50% [2][3] **各业务板块进展与预期** * **维修业务**:全年收入增速指引从10%-15%上调至15%-20%,受益于新产品R九 S2(搭载AI Agent)的推出 [2][7] * **TPMS业务**:预计全年收入达10亿至12亿元人民币,受益于北美和欧洲后装市场需求爆发,全球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年 [2][7] * **ADAS业务**:增速保持在20%-30%,随着全球智能化渗透率提升,预计未来保持高速增长,市场空间可达平板电脑的五倍以上 [7][9] * **新能源充电桩业务**:Q2和Q3连续实现单季度利润为正,全年目标盈亏平衡,预计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40%-50% [3][4][12] 北美市场占比约45%,欧洲占比约38% [4][13] * **AI及软件业务**:前三季度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约25%,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长期订单同比增长超50% [2][11] 软件毛利率高达99.6%以上 [22] **生产布局与供应链管理** * 所有产品均为自产,在深圳、越南、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和墨西哥设有工厂 [2][8] * 墨西哥工厂预计11月中旬预产TPMS产品,以应对美墨加协议下的关税豁免 [2][8] * 为应对越南关税上涨,已于5月1日调整终端价格覆盖成本 [8][23] **新兴业务与技术创新** * **巨神智能机器人**:主打空地立体解决方案,已在油田、电网等场景测试部署,预计今年订单量达千万级,未来五年市场空间预计万亿级 [4][14] * **自研功率模块**:已完成液冷(6月推出)和风冷模块(9月推出)的自研,预计2026年自供率可达60%以上,将提升平均毛利约5个百分点 [15] * **AI Agent**:已成立AI事业部(100多人),负责AI大模型开发并赋能各产品线 [19] **战略重心与风险应对** * 公司核心战略围绕AI展开,商业模式通过智能终端作为入口,持续收取软件服务费实现盈利 [21][22] * 积极应对关税风险(95%以上收入来自海外),通过产品关税豁免、调整终端价格、布局越南和墨西哥工厂等方式,使经营影响微乎其微 [23][24]
计算机行业周报:HarmonyOS6发布,行业喜迎新机遇-20251027
国元证券· 2025-10-27 11:44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 [6] 核心观点 - 计算机行业指数结束前两周下跌态势,本周上涨3.58%,表现优于上证指数,位居涨幅榜前列 [4][11] - 华为发布HarmonyOS 6,聚焦生态深度协同与用户体验提升,其流畅度较HarmonyOS 5提升15%,较HarmonyOS 4提升40% [4][22] - HarmonyOS 6基于鸿蒙智能体框架,首批上线超80个鸿蒙应用智能体,有望给国产软件发展带来新动力,建议关注深度参与鸿蒙生态的厂商 [4][22] 市场回顾与指数表现 - 本周计算机(申万)指数上涨3.58%,同期上证指数上涨2.88%,深证成指上涨4.73%,创业板指上涨8.05% [1][11] - 细分板块中,计算机设备指数上涨4.74%,IT服务Ⅱ指数上涨3.00%,软件开发指数上涨3.29% [1][12] - 计算机板块个股方面,本周上涨、回调和走平的个股数量分别为282只、36只和18只,科大国创、达华智能、佳华科技涨幅分列前三,分别为31.31%、27.07%和22.69% [12] 行业重大事件 - 快手发布AI编程产品矩阵,其KAT-Coder模型在SWE-bench Verified榜单解决率达73.4%,开源版KAT-Dev-72B-Exp达74.6%,相关收入8个月增长4倍 [16] - 字节跳动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 1.0,基于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可从单张图像生成包含精细几何和真实纹理的3D模型 [16] - 谷歌发布量子回声算法,在Willow芯片上运行速度比Frontier超级计算机快13000倍,数小时完成需3.2年的计算 [16] - OpenAI发布AI浏览器ChatGPT Atlas,基于Chromium内核,深度集成ChatGPT功能 [16] - Claude发布桌面版,支持Mac和Windows系统,提供全局快捷键、窗口分享等核心功能 [19] - 松延动力推出全球首款万元以内消费级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京东首发售价9998元 [19] - DeepSeek开源3B规模DeepSeek-OCR模型,在OmniDocBench取得新SOTA成绩 [19] - nof1.ai发起Alpha Arena实验,DeepSeek V3.1在1万美元本金下盈利超3500美元排名第一 [19] 重点公司公告 - 广电运通全资公司取得香港MSO牌照,标志着公司在跨境支付领域业务布局取得关键性进展 [2][18][20] - 同花顺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56.72%,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144.50% [2][20] - 国盾量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业界乐观估计5~10年内量子计算机有望在部分特定场景实现实用化突破 [20] - 新北洋控股子公司中标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中标含税金额1.05亿元,合同期限5年 [2][20] - 道通科技正在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3][20]
脑机接口产业趋势解读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脑机接口产业 涉及的科研机构包括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中山医院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等 涉及的企业包括强脑科技 三博脑科 冠昊生物 汉威科技 翔宇医疗 北脑 新自达 阶梯医疗 九州通等[1][5][21][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政策支持 * 2025年被称为中国脑机接口元年 七部委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政策支持从医学应用扩展到硅基碳基融合 大脑仿真 军事安防等领域[2] * 国家医保局将神经系统相关的82项整合并新增24项拓展项纳入医保 浙江 上海 江苏等地已落实具体收费项目 如浙江将非侵入式适配费960元纳入医保 上海将侵入式装介入费和取出费定价权下放医院 江苏明确非侵入式适配费6600元每次[3][4][12] 技术进展 * 中国技术指标取得突破 电气探针通道数达1,024个 信噪比超20dB(部分达22dB) 芯片功耗降至3.8毫瓦每通道 单通道成本降至800元左右 部分指标(如功耗和软件结构)已赶超国际领先水平如Neuralink[1][4][25] * 科研机构取得突破性成果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开发高效解码算法用于帕金森治疗 中山医院实现心脑共病实时调节 清华大学实现大脑运动皮层信号高分辨率采集 浙江大学强脑科技团队在瘫痪患者控制机械臂方面取得突破[1][5] * 企业表现突出 强脑科技在神经假肢领域 三博脑科在大数据建模 冠昊生物等在电生理信号分析处理方面有进展 北脑与清华等合作开发12纳米CMOS工艺 其AI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 系统成本从200多万降至约50万[5][19][20] 未来发展方向 * 技术发展方向包括提高通道数至30~50 提高信噪比至30~50dB 将芯片功耗降至2毫瓦以下 单通道成本控制在500元以下 发展自适应迁移识别算法[6][7] * 重点应用市场包括阿尔茨海默症早期干预(中国老年痴呆发病率高) 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国每年瘫痪患者数量庞大) 以及儿童专注力训练等[7][13][14][23] * 非侵入式与侵入式技术路径将相辅相成 非侵入式进行宏观解析(如警觉度 专注力) 适用于消费类应用 更易被大众接受 侵入式偏重精细解码[16][22] 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 * 临床应用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每年脑卒中患者约3000万 上肢康复患者2000多万 儿童专注力问题就诊人数3000万 老年痴呆症高风险人群约1.5亿 市场空间至少达500亿元[23] * 亚健康人群应用前景巨大 如阿尔兹海默症早期认知障碍人群约1.5亿 早期干预可减少大脑损伤 但需市场教育[24] * 未来1-2年消费类应用将有震撼性成果 3-5年康复治疗有重大突破 10年后可能实现强人工智能在军事等社会层面的应用[21] 其他重要内容 产业生态瓶颈 * 中国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在芯片 生物相容性材料及软件工具底座方面存在欠缺 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最大瓶颈之一[1][13][14] AI技术的作用 * AI大模型将对脑电信号解码及脑语言翻译带来重大突破 提高分类准确性 抗干扰能力及信息传输能力 用户自适应型脑机接口对AI算法要求更高[3][18] 商业模式 * 商业模式可分为To B(向医院提供材料芯片电极等医疗器械)和To C(针对消费市场如阿兹海默症 儿童专注力等)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也可走消费电子类路线(如游戏)[16][17] 国际比较 * 国际领先机构包括斯坦福大学与Neuralink(瘫痪患者控制光标) 麻省理工学院(神经信号解码及柔性电子材料) 加州理工学院(解析大脑深层次结构信号) 美国偏重基础研究 中国更侧重医学应用[8]
晚点独家丨小鹏汽车智驾一号位换帅,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接任
晚点LatePost· 2025-10-11 00:16
小鹏汽车智驾团队人事变动 -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发生变更,李力耘不再担任负责人,由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接替该职位 [5] - 刘先明于2024年3月加入公司,担任AI团队负责人,此前已在为芯片和具身团队提供软件支持,并直接向CEO何小鹏汇报 [5] - 李力耘于2023年8月接替离职的吴新宙担任自动驾驶负责人,并在2024年10月晋升为公司副总裁,目前仍在职 [7] 新任负责人背景与技术方向 - 刘先明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曾在Meta、Cruise从事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研究 [5] - 公司官方表示,刘先明将带领团队加速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在AI汽车领域的应用,扩大智能辅助驾驶的代际领先优势 [7] - AI大模型是公司智驾团队技术研发的重点领域,刘先明加入后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向AI大模型方向演进 [4][9] 行业竞争与技术投入 - 2024年以来,理想、华为、蔚来等厂商均在加码智驾新一代技术研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9]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投入45亿元用于AI和自动驾驶,并已建成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规模AI算力集群以支持模型训练 [10] - 为适应AI大模型研发,理想、吉利、蔚来等公司的智驾团队在近期也完成了组织架构调整 [10][11] 公司技术进展与规划 - 公司于2024年4月提出“基座模型”的智能辅助驾驶路线,内部正在开发一个720亿参数的自动驾驶大模型 [9] - 该模型研发历时一年多,使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模型数据量,相关技术进展将在下月的AI科技日上公布 [9] - 在李力耘任职期间,其带队完成了城市NGP在国内数百座城市落地,并推动了“端到端”智驾方案的行车全功能量产上线 [8]
独家丨小鹏汽车智驾一号位换帅,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先明接任
晚点Auto· 2025-10-09 22:52
小鹏汽车智驾团队人事变动 - 2024年10月9日,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负责人由李力耘变更为刘先明(Xianming Liu)[3] - 刘先明于2024年3月加入小鹏汽车,担任AI团队负责人,6月以小鹏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身份亮相,此前已直接向CEO何小鹏汇报[3] - 李力耘于2023年8月接替离职的吴新宙担任自动驾驶负责人,并于2024年10月晋升为公司副总裁[6] 新任负责人刘先明的背景与职责 - 刘先明2016年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电气和计算机工程专业,曾在Meta、Cruise从事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研究[3] - 其在小鹏从事的AI研究已同时为芯片、具身团队提供必要软件支持[4] - 公司将由其带领团队加速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在AI汽车领域应用,扩大智能辅助驾驶代际领先优势[6] 行业竞争格局与公司战略 - 2024年以来,理想、华为、蔚来等国产头部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竞争加剧,理想凭借"端到端+VLM"双系统方案跻身第一梯队[8] - 小鹏汽车将AI大模型作为技术研发重点,于2024年4月提出"基座模型"路线,内部开发一个720亿参数的自动驾驶大模型[8] - 公司已建成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规模AI算力集群,2025年计划在AI和自动驾驶上投入45亿元[9] 公司技术进展与规划 - 李力耘在任期间带队完成了城市NGP在国内数百座城市落地,并推动小鹏实现"端到端"智驾方案在行车全功能量产上线[7] - 小鹏汽车将在下月年度AI科技日公布物理AI领域技术进展,涉及自研的AI基座模型,该模型研发历时一年多,使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模型数据量[8] - 自动驾驶VLA大模型是世界基座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但更关键的是让模型具备对整个世界进行推演的能力[6]
CSDN 创始人蒋涛:中国开源十年突围路、模型大战阿里反超 Meta,数据解析全球开源 AI 新进展
AI科技大本营· 2025-09-25 11:33
全球开源生态发展格局 - 全球开发者总量突破1.5亿,GitHub活跃开源开发者达2280万,美国为核心力量,中国活跃开发者超400万,总开发者1200万,规模全球第二[11] - 高影响力开发者美国310人居全球第一,中国从2016年3人跃升至2025年94人,增长超30倍,跻身全球第二梯队[1][16] - 开源项目数超4亿代码仓,活跃仓数从2016年193万增至2025年近600万,增长超3倍,AI大模型、云基础设施、前端与交互技术、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为四大技术驱动力[16] 区域与国家贡献分析 - 印度和中国增长显著,印度十年达6倍增长,中国达3倍增长,巴西作为拉美代表增幅超5倍[12] - 美国在OpenRank贡献度2021年达峰值后逐年下降,中国贡献度十年大幅上升,其余国家稳步增长[12] - 美国在影响力格局持续领先,德国稳居欧洲第一,中国、印度快速上升,巴西与日本体现区域共同发展[12] 企业开源影响力 - 全球企业OpenRank排行榜TOP100中,美国企业65家居首,中国企业16家次之,华为全球第二,阿里巴巴TOP8[19] - 微软以OpenRank 87234.62居首,华为61039.42次之,谷歌31402.94第三[20] - 中国企业开源进展快速,华为、阿里巴巴等在高影响力企业中表现突出[19] 技术领域影响力 - AI与大模型以OpenRank 535,299居技术影响力榜首,远超云基础设施333,165和前端与交互式314,618[21] - 编程语言与开发291,487、应用与解决方案218,783、区块链与Web3 167,408分列第四至第六[21] - 数据库系统129,806、RISC-V与硬件112,327、大数据与数据工程111,791进入前十技术领域[21] 开源项目影响力 - OpenHarmony以OpenRank 40192.24居全球开源项目影响力第一,中国9个项目进入TOP100[21][22] - Azure22155.91、.NET14479.13、NixOS13148.25分列第二至第四[22] - 中国开源从使用走向贡献,项目影响力显著提升[21] 大模型技术体系开源影响力 - 大模型开源影响力榜单涵盖数据、模型、系统、评测四维度,Meta、阿里巴巴、谷歌位列模型榜前三[2][29] - 模型下载量向量模型占41.7%,语言模型31%,多模态模型18.3%,UKP Lab下载量最高[31] - 阿里巴巴千问系列下载量2025年6月后飞速增长,超越Meta,DeepSeek保持稳定[31] 数据与系统生态 - 数据榜单Ai2、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谷歌前三,智源综合性数据开放突出[37][40] - 语言数据集1-4月为下载主力,纯视觉数据集比例快速下降,具身数据集增势显著[43] - 系统榜单智源贡献突出,Meta和谷歌紧随其后,百度、阿里、华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进入TOP10[45] 评测与综合影响力 - 评测榜单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Hugging Face、智源前三,中国学术机构投入大[50][52] - 综合榜单Meta第一,谷歌第二,智源第三,智源在多芯片支持的系统维度优势显著[55] - 大模型生态美国贡献比例37.41%,中国18.72%,位居前两位[60]
计算机行业“一周解码”:荣威上车豆包大模型,智能座舱进入深度思考时代
中银国际· 2025-09-23 0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6] 报告核心观点 - 智能座舱进入深度思考时代 上汽荣威M7 DMH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 实现从指令式到自然人感交互的跨越 具备模糊语义理解 行业领先记忆贯穿能力 复杂控车能力和汽车大师功能 覆盖15类核心场景 支持超过300个车控能力和1000多个接口[1][11][12] - 人形机器人赛道加速升温 Figure AI完成C轮超10亿美元融资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英伟达 英特尔资本等巨头参投 资金将用于扩展家庭和商业运营 构建下一代GPU基础架构及启动数据收集工作[1][13][15] - 散热成为AI产业链战略物资 英伟达因AI新平台Rubin与Feynman功耗或超2000W 推动MLCP液冷方案 单价为传统散热方案的3至5倍 供应商Boyd已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交付500万块液冷板[1][16][17] 行业重点事件分析 - 智能座舱革新 荣威M7 DMH搭载豆包大模型实现四大能力提升 包括模糊语义理解(支持倒装句式 否定表达和多意图) 记忆贯穿(覆盖车端状态 地理位置及多轮交互信息) 复杂控车(300+车控能力)及汽车大师功能 重新定义人车交互模式[11][12] - Figure AI融资里程碑 融资额超10亿美元 估值390亿美元反映资本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看好 但需关注"演示能力"向"交付能力"转化 公司核心发展领域包括BotQ生产部署 GPU基础设施升级及多模态数据收集[13][14][15] - 液冷技术升级需求迫切 英伟达MLCP技术将芯片金属盖与液冷板整合 通过微通道直接冷却芯片 缩短传热路径 预计2026年下半年应用于Rubin GPU 目前面临流体力学复杂性及冷液渗漏风险 量产需3-4个季度[16][17][18] 产业链相关企业 - 智能座舱及车载AI领域关注中科创达 科大讯飞 四维图新 光庭信息 华阳集团 东软集团[1][6]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涉及优必选 科大讯飞 凌云光 汉王科技 软通动力 智微智能 索辰科技[1][6] - 液冷散热产业链包括中科曙光 网宿科技 中国长城 润泽科技 依米康[1][6] - 投资建议覆盖智能座舱 人形机器人及液冷企业 具体为科大讯飞 软通动力 索辰科技 智微智能 中科曙光 网宿科技 中科创达 四维图新 华阳集团[4] 行业动态摘要 - 芯片及服务器领域 英伟达要求开发MLCP液冷技术 腾讯全面适配国产芯片 西部数据提高HDD价格 英伟达在英国部署12万个GPU 华为公布昇腾芯片三年迭代路线[19] - 云计算领域 科威尔与英伟达签署63亿美元算力订单 CoreWeave投资15亿英镑建设数据中心 华为CloudMatrix云节点将升级至8192卡[20] - 人工智能领域 湖南上线低空经济互联网平台 上海推动高端AI医疗器械发展 谷歌母公司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华为发布AGI驱动产业革命报告 微软建设AI数据中心 Meta推出智能眼镜及神经腕带[20] - 数字经济与工业互联网 丽江打造数字农业产业集群 金砖国家论坛聚焦AI绿色低碳经济 通威太阳能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工业互联网同舟AI平台发布[21][22] 公司动态要览 - 奇安信拟注册发行不超过2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含10亿元中期票据及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3][22] - 商络电子全资子公司收购立功科技88.79%股权 实现控股[3][22] - 软通动力解除限售股份2.73亿股 占总股本28.61% 控股股东刘天文解除质押1950万股[24] - 索辰科技全资子公司拟收购北京力控元通51%股权[25]
恒图科技×火山引擎:为全球用户打造智能创作新体验
财富在线· 2025-09-16 17:43
AI 大模型正让创作变得更高效、更便捷。如果将目光聚焦全球市场,面对海内外用户文化、审美和使 用习惯等差异,技术出海的中国企业,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让海外用户为"好用"而买单? 专注于图像处理研究、汇聚全球用户的成都恒图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人均视频生成次数提升12%,用 户付费转化率增长23%的答案。截至目前,恒图每天平均创建视频近万条,日均消耗 Tokens 数持续增 长,其中超过80%的推理以及训练任务的相关资源都由火山引擎提供。 在恒图的视频工作流中,影视创作者只需输入文字脚本,就能快速生成动画片的分镜视频,不仅省去了 传统分镜绘制的时间,还能灵活修改与迭代,推动内容创意更快落地。 得益于 Seedance 1.0 pro 模型对推摇、升降、变焦等运镜指令的精准响应,以及远、中、近写等专业景 别描述的支持,创作者可轻松实现专业的影视级运镜控制,完成影视级效果的视频创作,原本需要手工 绘制、可能耗时数天的分镜视频,现在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 面向营销场景,用户也可以通过输入品牌口号或产品卖点,只需指定视频的起始和结束图片,Seedance 1.0 lite 就能帮助用户一键生成丝滑的风格化宣传短片,并提供人物 ...
鼎佳精密(920005):新股介绍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小巨人”
华西证券· 2025-09-02 17:06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8][19][20][21][22][23][24][25][27][28][29][30][31][32][33][34][35][36] 核心观点 - 鼎佳精密是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8亿元、3.66亿元、4.07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5.99%、11.47%、11.1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亿元、0.51亿元、0.59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7.46%、-30.01%、-3.03% [1]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改善,Q1-Q2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1.15亿元,同比增长20.36%、17.52%;归母净利润0.20亿元、0.17亿元,同比增长63.27%、13.42% [1] -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2018年的9195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10276亿美元,预计2028年进一步攀升至11767亿美元 [2][7] - 公司拥有208项专利(含20项发明专利),通过模切多层组合异步加工一体成型等核心技术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并横向拓展金属注射成型工艺研发 [2][14][23] - 下游绑定仁宝电脑(行业前二笔记本制造服务商)、台达电子、和硕科技、立讯精密等优质客户,产品最终应用于戴尔、惠普、联想等知名品牌 [2][14][24] - AI技术驱动消费电子行业新发展,AI PC中国市场新机装配比例快速攀升,预计AI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合计销售额从2023年的141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1312亿元(增长8.3倍) [13] 行业分析 -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保持高位增长,2018-2023年复合增长稳健,预计2028年达11767亿美元 [2][7] - 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是功能性产品重要应用领域:2020年笔记本电脑出货量2.23亿台(同比增长28.61%),2021年达2.75亿台(历史新高),2024年约2.02亿台;平板电脑2020年出货量1.64亿台(同比增长12.76%),2024年约1.05亿台 [8] - AI PC成为新增长点,Canalys预计2026年AI PC出货量达1.54亿台,2028年达2.08亿台,2024-2028年复合增速42% [13] 公司财务与业务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功能性产品收入2.89亿元(占比70.91%),防护性产品收入1.14亿元(占比28.15%) [19] - 公司通过自主开发生产信息化与自动化系统提升产品稳定性并降低成本,同时拓展至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热管理系统领域 [1][14][23] -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纳入"瞪羚计划"企业名录 [1][23] 产业链定位 - 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为功能性及防护性产品加工制造,下游覆盖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动力电池等 [18] - 受益于5G、物联网、AI等技术普及,消费电子行业持续扩张,带动上游功能性产品需求增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