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Economy

搜索文档
SDHG H1 2025 Profit Soars 506 Percent, Riding Green Energy and Computing Boom
Globenewswire· 2025-09-04 20: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飙升506%至4.76亿元人民币[1][10] - 营业收入达25.03亿元人民币 其中新兴业务贡献96%[1][10] - 总资产增长至675.31亿元人民币 76.97%集中于绿色电力和数据中心领域[2][10] 战略业务布局 - "电力-算力"双引擎战略形成自循环生态系统 通过控股新能源公司(SHNE)和参股数据中心运营商(VNET)实现协同效应[3][5] - SHNE上半年营业收入24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增长6.5%至4亿元 总资产达495亿元人民币[4] - VNET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1%至24.3亿元人民币 批发IDC业务暴涨112.5%至8.5亿元人民币[4] 重点项目进展 - 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年发电量预计8.6亿千瓦时 三期数据中心完全投产后可增加13亿元经济效益[6] - SHNE并网装机容量达4,799兆瓦 上半年发电量36.74亿千瓦时[5] - VNET规划到2036年将数据中心容量扩展至10吉瓦[5] 技术创新与合作 - 母公司山东高速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零碳智慧园区和智能交通系统[7] - 在香港通过HashKey Chain发行首笔4000万美元企业票据代币化产品 探索区块链在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的应用[8] - 重点发展以AI计算、数据资产和创新应用场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9]
Former SCO's Secretary General:The SCO’s future shines in a multipolar world|SFC Markets and Finance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2:14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战略 - 2025年被命名为"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旨在推动务实合作和成果导向型合作 [4] - 天津宣言成为未来十年上合组织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为全面合作设定明确基准 [3][12] - 组织覆盖全球42%人口和23%的全球GDP 在加强区域稳定、扩大经贸伙伴关系和深化文化人文联系三个向量发展 [16] 可持续发展合作领域 - 绿色经济领域签署联合声明文件并通过可持续发展合作倡议 环境部长会议推动具体 ministerial dialogues [5] - 能源部长会议商定可持续能源发展项目声明 继续制定"2030年能源战略"路线图 [6] - 2025年4月可持续发展论坛签署18个价值约5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 [6] - 数字经济论坛达成数据流通、数字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和智慧城市合作 跨境电商渠道进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7][8] - 青岛"中国-上合"示范区2025年贸易额增长超过四分之一 [8]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中吉乌铁路建设将助推东西走廊发展 开辟更短更经济路线 [9] - 同意增加直航连接、现代化边境口岸和简化签证程序 消除物流和商业流动性瓶颈 [9] - 发展多维运输物流网络 包括乌兹别克斯坦物流中心和中国连云港港等跨境枢纽 [18] 金融合作机制 - 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讨论进入政府间层面 将加速可行性研究准备和制定运营原则 [13] - 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已支持超过500个项目 总价值超过200亿美元 [13] - 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机制共同资助30多个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 总价值超过150亿美元 [18] 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 - 数字转型领域实施联合数字能力中心和智慧城市项目 建立现代数字基础设施 [17] - 绿色金融和能源可持续性资助太阳能和风电场、电网现代化和环境标准项目 [18] - 中吉乌铁路项目年运输量可达1500万吨货物 为扩大贸易投资创造实际条件 [21] 中国经验分享 - 中国2020年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消除极端贫困目标 使近9900万农村居民脱贫 [22] - 2025年5月举办上合组织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呼吁经验交流和实践合作 [22] - 人工智能论坛提出建立中国-上合组织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 推动联合研究和标准制定 [23] - 展示灵活可扩展的治理体系 包括分散式扶贫模式和科技战略规划的跨机构协调 [24]
南京两区案例入选省级首批实践名单
江南时报· 2025-09-01 14:41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案例 - 江苏省数据局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数据"跑起来"场景实践案例征集 首批公布9个案例 南京市玄武区和建邺区各1个案例入选[1] - 案例征集遵循企业自主申报 各地推荐与综合评估流程 每县市区最多入选1个原则[1] - 入选案例以原始数据不出域 数据可用不可见为核心准则 精准对接产业痛点与社会需求 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1] 玄武区数据产业发展 - 玄武区推荐案例由江苏传古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医疗高质量数据集 预计今年11月正式建成 通过场内交易模式为药械行业提供疗效数据分析 AI模型训练等研发支持[2] - 江苏国际数据港完成南京市级唯一公共数据融合开发场所建设并投入使用 运营主体江苏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中标南京市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金融服务领域首批开发主体[2] - 玄武区在全省率先布局数据产业 建设江苏国际数据港和玄武大模型工厂 构筑区域特色数据产业生态[2] 建邺区数据应用场景 - 建邺区入选案例为中舟数联实施的诚信保司法风险识别平台 覆盖全国2亿多家经营主体和超14亿自然人 以轻量化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风险识别能力[3] - 诚信保平台通过数据可用不可见模式实现企业背调 自然人背调等功能 已完成多轮商业交易[3] - 建邺区累计发布近500个应用场景 总投资额超68亿元 标杆场景和优质场景入选数量均居南京首位[3] 区域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 南京两区案例入选体现区域依托数据要素赋能产业升级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4] - 江苏国际数据港等平台将继续联合企业培育更多优秀案例 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路径 为全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支撑[4] - 建邺区以打造抢占新领域新赛道的首发区为突破口 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深化转型 打造江苏省数据产业集聚区与长三角数据要素产业高地[3]
国企要闻 | 广数科控股上市企业破千亿市值创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29 21:10
公司概况与市值表现 - 广州数科集团控股广电运通、海格通信、广电计量、广哈通信、中科江南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011.61亿元,近期多日站上千亿大关并创历史新高 [3] - 集团于广州无线电集团基础上改组成立,持续锻造数字科技根技术并推进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建设 [5]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2.91亿元,同比增长5.96%,研发投入强度达12.43% [9] - 累计获授权专利4182项、软件著作权2862项、授权知识产权7196项,主持和参与制定标准460项 [9] - 自研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aiCore System及"望道"大模型,联合华为昇腾发布望道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 [11] - 拥有国内首条原子钟芯片产线,自研"5G+北斗"高精度智能车载终端、"14吨全电运动平台"、车规级高精度定位芯片及星途低轨多模基带芯片 [11] 人才队伍建设 - 2023年以来招聘数字科技高级人才145人(含博士60人) [13] - 形成由20多名院士担任顾问的团队,汇聚"全国劳模"杨春宝、"大国工匠"张路明等领军人才,拥有超200名博士及11000名技术人才 [13] 产业布局与战略发展 - 深化构建"1+5+N"数字产业布局,发力培育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北斗+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 [16] - 成立广州数据集团承接公共算力中心建设与数据运营,其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为大湾区唯一"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 [18] - 组建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公司并挂牌飞行综合服务管理中心,推进A类飞行服务站建设 [18] - 组建数字健康科技公司承建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整合数字金融板块孵化广州首个数币预约消费保障平台 [18] 投资并购与资本运作 - 通过上市公司开展投资并购:广电运通收并购中数智汇和广电五舟股权,收购中金支付落户南沙 [20] - 广电计量收购博林达和曼哈格深化标准物质产业链布局,广哈通信收购北京易用和赛康智能开辟能源数字化赛道 [20] - 数科产投收购赛姆科技和领信数科完善信息安全板块,设立数字经济产业基金投资AI+医疗、商业航天等领域 [20] 基础设施与空间布局 - 在全国布局32个自有园区超100万平方米,包括平云广场总部基地、AI智能设备产业基地、北斗产业园等 [21] - 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进入主体建设阶段,海格天腾信息产业基地加速推进,西安产业园完成购地 [21] 产学研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与清华、北大、中大、华南理工等高校合作研发项目从2021年15项增至2024年28项,签署战略协议超50项 [23] - 牵头成立广东省北斗规模应用协会、广州市数据要素产业协会等组织,强化业界生态合作 [23] 技术应用与成果转化 - 建设全国首家"无人银行"及首条刷掌支付技术示范线,打造广州首个数字人民币交通出行场景 [24] - 为全国3000余家财政系统提供国库支付电子化服务,助力建成全球首个北斗高精度定位无人码头 [24] - 在电力行业规模化应用北斗时空数据,推出智慧音响、智慧充换电等创新场景 [24] 市场拓展与全球化服务 - 发布金融、医疗、教育等12个领域16项"数据要素×"成果案例 [25] - 承建"粤智助""穗智管"等数字化平台,在甘肃、湖南等6省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25] - 海外市场拓展至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尼等7国,开展数字金融、智慧交通、智能零售业务 [25]
五粮液成立智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 出资额10.1亿
新浪财经· 2025-08-29 09:44
基金设立 - 宜宾智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出资额达10.1亿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及资产管理活动 [1] - 企业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与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1] 投资方向 - 基金专注于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的股权投资和资产管理 [1] - 通过私募基金形式开展投资管理活动 [1]
预计年底投用!枣庄市市中区鲁南超算中心项目已完成基础施工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5:29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建成5G基站1646处 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1] - 总投资6.2亿元的鲁南超算中心项目加速推进 已完成基础施工 预计年底投用 将提供17600p(PF16)算力支持[1] - 推进基站直供电改造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联合公安电力部门打击通信设施破坏行为筑牢数字安全防线[1] 产业数字化转型 - 山东正凯新材料和思克奇食品科技获得省级"5G+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2] - 淮海数字智谷产业园获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称号 山东正凯新材料被认定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 - 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涵盖纺织建材电子信息领域 海之杰彩印智能生产线改造后成本降低40%[2] 产业链培育与项目建设 - 动态管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企业46家[3] - 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2亿元 其中土建8000万元 机电1.5亿元[3] - 机房楼屋面及室内施工基本完成 综合楼屋面及二次结构施工完成[3] 企业培育与项目申报 - 指导7家企业申报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项目[3] - 协助山东智谷产业园申报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成长型)[3] - 淮海数字智谷计划3年内培育不低于60家数字经济企业 打造国家级互联网后台生态集聚小镇[2]
中国每周要点:A 股上涨 4%;5 万亿元潜在投资瞄准新兴产业-China Weekly Kickstart_ A-shares rallied 4; RMB500bn potential investment targets emerging industries
2025-08-24 22:4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中国A股市场 包括上证指数 SHCOMP 和深证指数 如创业板 ChiNext 和科创板 STAR50 [1] * MSCI中国指数 MXCN 和沪深300指数 CSI300 [1] * 香港股市 恒生指数 HSI 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HSCEI [1] * 多个行业 包括信息技术 IT 成长股 Growth 房地产 Real Estate 价值股 Value 医疗保健 Health Care 工业 Industrials 材料 Materials 能源 Energy 金融 Financials 必需消费品 Consumer Staples 非必需消费品 Consumer Discretionary 公用事业 Utilities 通信服务 Comm Svcs [7][39][55][62][65] * 具体公司 如中国电信 China Telecom 京东物流 JD Logistics 泡泡玛特 Pop Mart 阿里巴巴 Alibaba 腾讯 Tencent 建设银行 CCB 美团 Meituan 比亚迪 BYD 等 [1][34][3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表现强劲** A股主要指数均创年内新高 上证指数涨4%至十年高位 MSCI中国指数涨1.3% 沪深300指数涨4.2% 成长股和IT板块领涨 科创板50指数涨13% 创业板指数涨6% 市场成交额连续8天超过人民币2万亿元 [1] * **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据报告 可能推出新的"准财政"金融工具 计划投资人民币5000亿元于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1] * **"反内卷"主题下的盈利重估机遇** 过去二十年公司盈利增长6% 落后于营收增长8%和名义GDP增长7% [9][10] 政府已在内卷风险高的行业采取行动 [11] 成功的内卷治理 campaign 可能在适度乐观的假设下 到2027年将公司盈利提升最多14% [16] 太阳能设备 电力和化工等行业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高的反内卷上行空间 [22] * **南向资金持续强劲** 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净流入达1230亿美元 [3][24] 购买高股息收益率股票仍是主要贡献 对科技股的流入在过去几周有所改善 [28] 南向资金 aggregate holdings 高度集中于互联网25%和金融25% sector [30][31] * **上半年盈利增长稳健** 迄今已有39%的中国上市公司和42%的MSCI中国指数成分公司公布业绩 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12%和9% [1][39] * **估值与增长预期** MSCI中国和沪深300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分别为12.5倍和13.8倍 [7] I/B/E/S共识预期2025/26年MSCI中国的EPS增长为4%/14% 沪深300为15%/12% [7][8] 医疗保健行业的盈利预期上调最多 [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指数调整** 恒生指数公司宣布季度检讨结果 将中国电信 京东物流和泡泡玛特纳入恒生指数 后者亦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1] * **宏观与政策动态**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宣布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4] 高盛中国金融状况指数 FCI 显示金融条件相对稳定 [58] * **地缘政治与监管环境** 美国与中国关系晴雨表 GSSRUSCN 读数为76 显示关系紧张 [46] ADR退市担忧 barometer 显示相关风险仍被市场计价 [40][41] 对民营企业 POEs 的政策立场近期进一步放松 [42][43] * **行业深度分析** 提供了大量行业层面的详细数据 包括内卷强度指数 [11] 当前净利率与历史区间对比 [14][15] 资本支出增长变化 [17][18] 以及南向资金最青睐的投资组合 [35] * **宏观经济预测** 高盛预测中国2024年 2025年 2026年实际GDP增速分别为5.0% 4.7% 3.9% [54][56] * **市场情绪与资金** A股散户风险偏好近期小幅上升 [48][49] "国家队" NT 的ETF流动追踪显示其活动信号 [50]
VSTECS(00856)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1 17: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中期收入增长13.6%至455亿港元[2] - 股东应占利润增长34.7%至6.1亿港元[2] - 每股收益0.4406港元[2] - 净资产收益率13.7% 高于恒生指数平均10.94%[2] - 自上市以来收入复合年增长率24%[3] - 自上市以来净利润年均增长率28%[3] - 计息负债与总资产比率为0.14[6] - 库存天数从49天降至48天[7] - 应付账款天数从66天降至65天[8] - 营运资金周期维持在53天[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企业系统业务增长14.1% 从2250亿日元增至2570亿日元[5] - 消费电子业务增长7.5% 从1590亿日元增至1720亿日元[5] - 云计算业务爆发式增长67.9% 从15.6亿日元增至26.1亿日元[6] - AI计算业务增长76%[19] - 阿里云业务增长156%[12] - 华为云业务增长29%[12] - AWS业务增长293%[12] - VMware业务增长295%[12] - Cloudstar业务稳健增长63%[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东南亚地区收入增长22.5% 从1360亿日元增至1670亿日元[6] - 北亚地区收入增长8.7% 从2640亿日元增至2870亿日元[6] - 泰国市场增长50%[9] - 菲律宾市场增长45.4%[9] - 马来西亚市场增长31%[9] - 印度尼西亚市场增长29.9%[9] - 新加坡市场下降19% 主要因2024年AI相关项目爆发式增长造成高基数[10][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致力于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ICT产业解决方案技术平台之一[14] - 专注于具有巨大潜力和快速增长的信息产业[14] - 使命是推动亚太地区数字化建设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14] - 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和数字化来构建核心竞争力[15] - 稳步扩大运营规模并创造可持续的社会价值[15] - 与国内生态系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是昆仑生态系统最大合作伙伴[20] - 是国内八家GPU制造商中六家的合作伙伴[22] - 在九个国家级智算中心中为七个提供服[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数字化转型推动政府业务增长 预计这种增长将持续[10] - 利率和汇率因素对历史业绩产生影响[4] - 排除异常因素后 2024年净利润创新高[5] - AI计算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AI使用两方面带来益处[19] - 东南亚国家政府积极致力于数字化 对计算能力基础设施投资提出高需求[33] - 中国业务存在不确定性 但海外业务存在许多机会[32] - 目标维持约20%的利润增长和收入增长[34] 其他重要信息 - 构建了为国际品牌提供本地化服务的平台和中国企业出海平台[1] - 与苹果在东南亚的业务增长104%[1] - 利用海外资源渠道帮助中国企业全球化[1] - 探索稳定币等创新技术以提高跨境支付效率并降低外汇损失[2] - 供应商提供非常好的信贷条件 大部分业务使用供应商提供的免息信贷条款[7] - 推出多云管理平台社区版和AI计算能力调度平台社区版[13] - 与华为合作开展定制化数据工程项目和软件商业化[2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AI业务在下半年的策略以及如何平衡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16][17] - AI计算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和AI使用两方面带来益处[18] -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东南亚地区的收入增长[18] - 云业务中AI计算增长76%[19] - 与国内生态系统建立全面合作 是海光芯片组的独家分销商[20][21] - 是国内八家GPU制造商中六家的合作伙伴[22] 问题: Cloudstar业务的详细规划和未来发展[17] - Cloudstar的优势在于多云管理和计算能力调度[23] - 加大了研发投入和AI能力及解决方案的投资[23] - 拥有MaaS AI大模型孵化平台[23] - 与行业合作伙伴开发硬件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24] - 采用华为开源生态系统 开展数据工程项目和软件商业化[25] - 推出更轻量级和高性能的社区版产品[25] 问题: AI业务的前景和未来三到五年的规模预期[27] - AI业务具有挑战性 难以准确预测[27] - 已在硬件软件人才和新业务领域进行投资[28] - 未预料到AI业务76%的增长[29] - 将比以前更多地投资于AI[29] 问题: 是否有扩展到其他亚洲市场特别是印度的计划[27] - 目前正在考虑越南市场[27] - 尚未考虑印度市场 但可以开始考虑[27] - 已考虑韩国日本台湾澳大利亚市场[27] 问题: 未来的股息策略安排[30] - 维持稳定的股息政策 派息率保持在35%左右[30] - 只有年终股息派发[30] - 需要平衡业务发展和股息派发[30] - 目前没有提高派息率的计划 但会维持相同水平[31] 问题: 未来是否有并购计划[31] - 始终有并购扩张计划[31] - 有强烈的并购意向并将加快进程[31] 问题: 未来两到三年的业绩指引[32] - 中国业务难以预测 但海外业务存在机会[32] - 应收账款存在不确定性[32] - 对中国业务非常选择性[32] - 东南亚地区除新加坡外都有超过30%的增长[32] - 目标实现约20%的利润增长和收入增长[34] 问题: AI业务是否存在季节性[34] - 上半年和下半年业务占比约为40%至60%或4.5%至5.5%[34] - 没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34]
软件ETF(515230)涨超1.1%,技术渗透驱动行业效率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0:44
人工智能对软件行业的变革影响 - 人工智能推动软件行业从技术验证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深刻改变计算机与软件开发行业[1] - 中国软件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3.5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 受益于数字经济加速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1] - AI使软件开发效率提升20%-30% 通过自动生成代码 检测漏洞及优化性能实现[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拓展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推动智能客服和语音助手等应用普及[1] - 金融领域AI应用从智能客服向信贷审批 理财投顾等核心业务拓展[1] - 预计2027年金融科技投入超5800亿元 其中生成式AI预算占比达30%~39%[1] 重点领域发展前景 - 智慧交通作为国家战略方向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871亿元[1] - 政策驱动下产业链涵盖芯片 系统集成等环节加速智能化升级[1] - C端AI产品通过电商运营和供应链优化等场景实现爆发 AI电商成为行业变革核心驱动力[1] 技术演进趋势 - AI技术正从边缘工具向核心决策系统渗透[1] - 推动行业向高效化 普惠化方向发展[1] 软件指数及投资工具 - 软件ETF(515230)跟踪软件指数(H30202) 反映软件行业整体表现[2] - 指数成分股涵盖各类软件开发及服务企业 具有高成长性和较高波动性特征[2] - 行业配置集中于信息技术领域 风格偏向成长型 体现软件相关上市公司整体市场表现[2]
红色沃土新答卷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山西阳泉:数字赋能 “煤城”转型“数智新城”
央视网· 2025-08-20 11:49
阳泉市数智化转型 - 阳泉市从传统煤城转型为创新高地,实现数智化蝶变 [1] - 建成12座智能化矿井,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95.84% [3] - 5G智能化矿井实现井下人员减少50%,效率提升50% [3] 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 - 阳泉成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 [5] - 建成"车城网"系统,实现车路协同 [5] - 大连街路口改造后车均延误率降低45%,停车次数减少70% [5] 数字经济发展 - 实施数字经济优先发展战略 [7] - 建成中电数字经济产业园、"晋创谷·阳泉"等平台 [7]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13.3% [7] - 获评"2023-2024年度中国新型智慧百强城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