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
搜索文档
药都古韵传千年 金融创新助振兴
金融时报· 2025-11-04 11:37
涡水悠悠,药香千年,孕育出中华"四大药都"之首——亳州。这里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承载着 跨越1800余年的中医药文明密码。"华佗药圃"的遗迹,见证了东汉神医播撒的医药火种,更衍生出"药 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的业界传奇。 当秋风拂过亳州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园地,摇曳的药草正诉说着药与城的共生。此刻,金融与中药材产业 的深度融合正与药都古韵一同激荡,描绘出崭新的振兴图景。 2025年,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实施方案》, 并指导人民银行亳州市分行锚定中医药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让中药材从华佗故 里的千年传承,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聚焦中医药振兴 从"单打独斗"到"共同发展" 金秋九月,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中药材交易早集车水马龙,药香弥漫,药商与药农的洽谈声此起彼伏。 不远处的谯城区徐高流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里,成片的白芍、白芷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 徐高流脸上满是丰收的期待。"过去种药材,想扩大规模、引进新品种、囤点存货,都卡在'没 钱'上。"谈及过往,徐高流坦言资金难题曾是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这一困境的破解,源于 ...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三股绳”拧成一道力
新华网· 2025-11-02 20:46
新华社南昌11月2日电(记者陶叶、熊家林)辣椒是江西主要蔬菜作物之一。"牛初乳""小美好""正青春""老腊肉""满堂红",在江西省高安市上湖 乡富硒辣椒产业园,根据坐果后12天到30多天的生长时间和不同辣度被分成5个等级,单价最高能卖到每斤119元。 上湖乡已经种了40多年辣椒,曾经一度面临品种退化、品质参差、销路不畅的传统产业提质发展瓶颈。 "过去有的农户家,辣椒最低只能卖每斤几毛钱。"高安市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黄国东说,随着品种退化,原本细长、皮薄、肉嫩的 本地辣椒变得粗短、皮厚、抗性降低。有的农户辛苦一年,每亩只能赚几百元。 传统农业焕新既要顺应市场需求,也离不开因地制宜的政策环境。江西省樟树市有着千年药业历史,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深秋时节,走 进樟树市义成镇罗港村的黄栀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传统农业因科技而注入新活力,种植大户以身作则有效带动,地方政府积极有 为,三股绳拧成一道力。一群人,一条心,铆足劲,加油干。如今,上湖乡每年辣椒复种面积约1.5万亩,年产量约达6万吨,助力参与辣椒产业 的当地农民亩均增收3 ...
肇庆南药,家底有多厚?| 南药食养 ③
南方农村报· 2025-10-30 14:34
肇庆南药产业总体规模 - 2024年南药种植总面积156.62万亩,总产量65.99万吨,总产值106.05亿元,种植规模位居全省首位 [8][9] - 产业以肉桂、巴戟天、何首乌、广佛手四大传统品种为主,经济效益日渐显著 [10][12] 主要南药品种种植与产值 - 肉桂种植面积127.09万亩,产值57.24亿元,是四大南药中种植面积最广、产值最高的品种 [10][15][16][17] - 巴戟天种植面积6.28万亩,年产值10.85亿元,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产业 [11][28][32] - 何首乌种植面积2.85万亩,年产值5.46亿元,德庆县被评为"中国何首乌名县" [11][35][36][37] - 广佛手种植面积4.16万亩,产值5.44亿元,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等功效 [11][42][43] 特色南药品种发展 - 广宁砂仁种植面积约2.8万亩,鲜果年产量3000吨,产值约1.4亿元,已研发砂仁切粉、茶、酒、蜜等深加工产品 [48][49][53][54] - 肇实(芡实)被列为肇庆"十大特色农产品"之一,龙头企业推出芡实薏仁红豆茶、肇实米粉、代餐粉等系列药膳食品 [58][63][64][65] - 高要广藿香已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防治暑湿感冒的要药和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 [68][69][71] - 牛大力是近年重点发展的南药品种,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常用于煲汤、泡茶、泡酒 [74][75][76][77] 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在德庆县和肇庆市农林科学院沙浦基地建成规模可观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种源基础 [83][84][86][87] - 德庆县南药产业园种质资源圃总面积达100亩,收集保存巴戟天、何首乌、广藿香、佛手等众多药食品种 [88][89][90][91] - 沙浦基地南药种质资源圃面积45亩,已收集引进肉桂、巴戟天等道地与泛岭南地区名特优新中药材品种100种以上 [95][97][98][99]
新疆肉苁蓉进入采收季 沙产业让沙漠化身“致富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3:54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红柳、梭梭根部的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沙漠人参"。新疆和田 地区于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眼下这里的24万亩肉苁蓉进入采收季。 肉苁蓉的采挖时间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秋季肉苁蓉采挖从十月下旬开始,持续到11月底结束。 作为全国肉苁蓉主产区之一,于田县通过"林下接种"模式,将治沙与产业结合。目前,全县肉苁蓉种植 面积达24万亩,今年总产量预计超过4万吨。 发展沙产业 为沙漠披绿助农民增收 近年来,于田县将沙漠生态治理和发展沙产业相结合,鼓励当地村民种植红柳、梭梭等生态林,并 接种肉苁蓉。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种植肉苁蓉致富,沙产业不仅为沙漠披绿,也帮助农民增收。 采挖肉苁蓉可是一项技术活,用铁锹把红柳树下的表层沙土清除,当看到肉苁蓉顶部露出来后,就 得用手将沙土一点一点地挖出来,直到看见肉苁蓉的躯体完整呈现,这时候,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拔,一 根新鲜的肉苁蓉就采挖出来了。在采挖的时候还要避免损伤肉苁蓉的根系,否则会影响来年的生长。而 且,采挖出来的肉苁蓉还要确保完整度,如果断裂了会影响售卖价格。 这里的肉苁蓉能有这样好的品质,离不开生态林的养护。种植肉苁蓉的这片防沙林,在三年前还 ...
视频丨新疆肉苁蓉进入采收季 沙产业让沙漠化身“致富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09:40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红柳、梭梭根部的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沙漠人参"。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眼下这里的24万亩 肉苁蓉进入采收季。 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的肉苁蓉种植基地里,四周是连片的梭梭和红柳,一行行整齐排列,顽强地扎根在沙漠中,守护着这片土地。它们不仅防风固沙,还 是肉苁蓉的"生命摇篮"。被当地人称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主要生长在梭梭和红柳的根部,靠吸取梭梭和红柳根部的养分 生长。现在正值肉苁蓉采挖的季节,在防沙林中间,当地村民会手持铁锹,俯下身体刨开沙土,小心翼翼地采挖着这些"沙漠珍宝"。 采挖肉苁蓉可是一项技术活,用铁锹把红柳树下的表层沙土清除,当看到肉苁蓉顶部露出来后,就得用手将沙土一点一点地挖出来,直到看见肉苁蓉的躯体 完整呈现,这时候,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拔,一根新鲜的肉苁蓉就采挖出来了。在采挖的时候还要避免损伤肉苁蓉的根系,否则会影响来年的生长。而且,采 挖出来的肉苁蓉还要确保完整度,如果断裂了会影响售卖价格。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这里的肉苁蓉能有这样好的品质,离不开生态林的养护。种植肉苁蓉的这片防沙林,在三年前还是一片荒漠。在沙漠中, ...
国家林草局:全国森林药材年产值超千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22:21
在大别山区,湖北省蕲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长期闲置的企业孵化器用地打造成集研发、生产、仓储 于一体的专业化蕲艾产业园,目前蕲艾产业园年纳税额突破3500万元,带动了当地蕲艾种植、精深加 工、包装、物流运输等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为持续推进森林药材规范化种植,国家林草局印发了林草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3个 通则,联合有关部委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范林草中药材种植和质量管理。自2013年以来, 国家林草局认定了649家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其中超过半数基地重点发展林草中药材种植,在林草 中药材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在三北工程建设中,国家林草局要求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之 路,各地积极发展枸杞、肉苁蓉等林草中药材。例如,新疆在红柳林、梭梭林下接种肉苁蓉,面积达86 万亩,肉苁蓉干品产量超过6000吨,占全国产量80%以上,产值达10亿元。绿富同兴,以绿生金,实现 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做好森林药材统计调度工作。国家林草局将森林药材种植面积及产量纳入林业草原综合统计调查制度, 由原来的"杜仲"1项指标增加到杜仲、黄柏、 ...
深山土货直连全球市场,黄精产业何以成为“黄金产业”
第一财经· 2025-10-27 09:09
湖南新晃县正在打造"中国黄精第一县"。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有一种名叫"黄精"的土特产。 这个一块块看上去像生姜的东西,不仅拿到了"中国生态原产地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 国家级认证,入选湖南"湘九味""怀六味"道地药材名录,还直连全球市场,获得了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的准入资质。 在新晃县,黄精年交易量约占全国1/6的市场份额,年产值突破20亿元。中国黄精产业发展大会也选择 在这里永久落户。 新晃县林业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自古以来,黄精作为滋阴补气、健脾润肺益肾的上品药材,备受推崇。 因其生长在泥土中汲取精华,颜色呈土黄色,且具有喜阴、耐寒的特性,故而得名"黄精"。 20世纪50年代起,新晃因其"湘黔通衢""滇黔咽喉"的独特区位优势,以及质优价廉的药材质量,成为国 内中医药企业采购黄精的集散地和主要交易市场之一。"新晃黄精产品的优良品质,在东南亚很受欢 迎。"新晃黄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魁广说。 新晃县林业部门上述人士介绍,为支持发展林下黄精产业,新晃县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县财政设立 1000万元产业"资金池",推行以奖代补1000元/亩、贷款贴息50%、保险补贴80% ...
山东发布应对连阴雨天气加强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齐鲁晚报· 2025-10-24 16:00
天气影响与生产挑战 - 山东省自9月中旬以来遭遇持续性多雨寡照天气 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和部分地块积水渍涝[1] - 不良天气导致植株根系受损、生长缓慢、指标性成分合成降低 对丹参、西洋参、黄芩等根类药材的秋季田管及收获带来不利影响[1] - 大部分在田中药材土壤湿度接近饱和状态 根系长时间浸泡受损导致植株生产停滞和药材品质严重受影响[1][2] 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 当前田间管理重中之重是全力做好排水散墒 包括及时疏通沥水沟和必要时采用机械强行抽水[1] - 土壤湿度适宜后应及时进行中耕松土 深度一般以打破地表板结层为宜约5~10厘米[1] - 增强植株抗逆能力首选叶面追肥 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配合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每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2] - 待植株明显恢复生长后可酌情轻施一次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的速效性肥料 采用穴施或条施避免大面积撒施[2] 病虫害防控与采收加工 - 全力控制病虫害发生需及时清除田间病死植株和枯枝落叶 对根腐病地块可用恶霉灵、咯菌腈等药剂灌根或拌细土撒施[2] - 深根系药材采收时间需灵活安排 西洋参应选择晴天加快抢收 丹参收获期需综合考虑田间积水、病害发生、药材品质及产量等多重因素[3] - 采收后药材切忌堆放 应摊放在通风良好场地并经常翻动 有条件的应优先采用烘干设备进行人工干燥[3] - 丹参最晚可至11月底土壤封冻前采收 为植株恢复生长和加快合成指标性成分留出充足时间[3]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子:“小灵芝”撑起乡村“致富伞”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5:00
产业发展现状 - 山西长子县刁黄村灵芝种植基地共建有9座标准化大棚,2024年产出孢子粉约15吨,预计收入300余万元[4] - 灵芝种植产业带动村里2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4] - 公司通过在大棚顶部加装孢子专用收集装置,并调控温度、湿度,精准适配灵芝生长环境,以保证孢子粉品质[3] 产品与市场 - 灵芝产业的核心产品为孢子粉,孢子粉含有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成分,是传统养生滋补调理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健康消费市场需求稳定[3] - 采收后的孢子粉大部分被送往代加工厂进行破壁处理,后续将供给药店、养生馆,并通过合作电商平台销往全国[3] - 公司计划在现有初级加工基础上,引进粉碎、分装生产线,开发便携装孢子粉冲剂等深加工产品[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联合周边村庄扩大种植规模,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4] - 未来发展方向是让刁黄灵芝从单一的孢子粉升级为多元化健康产品系列[4] - 刁黄村地处浅山区域,散射光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能产出高品质灵芝,为产业扩张提供了资源基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