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

搜索文档
*ST太和: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20:20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50万元至-5670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410万元至-5100万元 [1] - 业绩预告涉及的财务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1] 上年同期业绩 - 2024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96万元 [2] - 2024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30万元 [2] - 2024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18元 [2] 业绩预亏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导致业绩预亏 [2] - 宏观经济环境及水环境治理行业整体需求下滑影响新签订单金额 [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项目利润空间和利润率下降 [2] 行业现状 - 水环境治理行业整体需求下滑 [2] - 行业竞争态势持续加剧 [2]
科技赋能生态治理 智慧守护绿水青山
中国环境报· 2025-07-09 15:26
公司技术体系 - 公司以系统化思维重构水环境治理逻辑,开发"蓝藻磁捕+底泥洗脱"协同治理技术体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突破 [3] - 蓝藻磁捕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2019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处理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5倍以上,处理流程仅需3至4分钟,出水水质可达地表水Ⅲ类标准 [7] - 底泥洗脱技术污泥产生量仅为传统清淤的15%至20%,能有效提高水体透明度满足沉水植物生长需求,突破传统生态恢复"三步法" [9] 技术应用成效 - 蓝藻磁捕技术已转化为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蓝藻磁捕船,在巢湖、太湖、滇池等重点水域应用 [7] - 安庆西小湖治理案例中水体透明度提升200%,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 [11] - 北京凉水河治理项目沉水植物覆盖率突破70%,获水利部2020年度"大禹科技奖" [12] - 山东日照泻湖项目开创大型湖泊内源治理先河,海口项目树立近海污染水域治理典范 [12] 技术创新路径 - 公司成立中科雷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开发五大系列产品实现技术研发到装备制造全链条覆盖 [15] - 主导编制《河湖底泥洗脱净化工程设计标准》等行业标准,推动技术创新向标准创新跃升 [15] - 技术在全国14个省(直辖市)不同水体类型中验证适用性,包括高原湖泊杞麓湖、滨海泻湖等特殊环境 [11][12] 行业发展理念 - 公司指出行业存在重外源轻内源、重水线轻泥线两大认知偏差,传统清淤疏浚手段可能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15] - 强调水生态恢复应着力修复水体生境和沉水植被,底泥洗脱技术为此提供创新性技术路径 [15] - 技术体系实现从应急治理到长效维护的闭环管理,为破解河湖治理难题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5]
无锡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通水试运行
新华日报· 2025-07-09 07:19
项目概况 - 无锡市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于6月28日成功通水试运行 旨在优化蠡湖水环境并改善太湖无锡水域水质 [1] - 项目依托梅园水厂新建生态活水厂 建设规模达20万吨/日 采用创新"沉淀+气浮"组合工艺 [2] 技术工艺 - 处理工艺在原水藻密度≤1000万个/L、总磷≤0.12mg/L条件下 出水指标可控制在藻密度≤100万个/L、总磷≤0.04mg/L、浊度≤3.0NTU [2] - 实际运行数据显示出水藻密度40.74万个/L、总磷0.019mg/L、浊度1.21NTU 显著优于设计标准 [4] 建设进程 - 项目从2024年9月14日立项备案到2025年1月20日取得施工许可证 仅用不到3个月完成环评等手续 [3] - 通过"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机制 5个多月实现通水试运行 春节及假日持续施工保障进度 [3] - 集约化利用土地建成12677平方米建(构)筑物 运用BIM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 [3] 生态效益 - 项目调水能力达20万吨/日 目前实现7000吨/小时出水量 有效增强水体流动性及自净能力 [4] - 将改善蠡湖及周边河道生态环境 推动太湖综合治理 打造"会呼吸的湖湾"生态系统 [4]
*ST太和: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08
公司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拟终止"总部运营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8,3410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日常经营及业务发展 [5][8][9] - 该项目原计划投资总额3677700万元其中房产购置及装修27324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5070万元研发费用1144万元基本预备费3239万元 [8] - 截至2025年5月31日该项目累计投入1514031万元投入进度6647%剩余募集资金836669万元未使用 [9][1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1953万股A股发行价433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8456490万元净额7961067万元 [6] - 募集资金专户截至2025年5月31日余额834101万元含利息其中上海农商行杨浦支行账户余额826687万元 [7][8]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两个项目:补充工程施工业务营运资金项目(全额投入5503394万元)和总部运营中心项目(部分投入) [11] 项目终止原因及资金用途 - 终止原因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导致水环境治理行业投资需求减少及公司业务发展侧重点调整 [9][11] - 补充流动资金将用于:每月超500万元的职工薪酬支出存量项目超2000万元的追加投入海南等新拓业务资金需求 [12] - 资金划转后将注销募集资金专户并终止与银行及保荐机构的三方监管协议 [12] 公司治理程序 - 该议案已通过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 [12][13] - 独立董事认为调整符合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及公司章程规定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3] - 保荐机构中原证券对调整无异议认为不影响前期保荐意见的合理性 [14] 股东会议程安排 - 现场会议定于2025年7月15日10:30在公司16楼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时段为9:15-11:30 [4][5] - 会议将采用现场记名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表决结果将在上交所网站公告 [3][5] - 股东发言需提前登记每次不超过3分钟总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按持股数优先安排 [2][3]
以“治水”为笔,勾勒江南水韵新图景
镇江日报· 2025-07-08 07:36
水环境治理工程 - 2020-2022年老通济河清淤整治工程累计疏浚河道766米 清淤6.6万立方米 新建生态驳岸380米 河坡绿化3600平方米 [2] - 燕子山引水河整治工程投资120万元 清淤4.1万立方米 植草护岸1509米 [2] - 2022-2023年对胜利河台庄桥断面 通济河宝埝桥断面累计疏浚河道3000米 [2] - "十四五"期间宝埝桥 台庄桥两断面平均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 [2] 污水管网改造 - 2022-2023年投资400万元实施宝堰集镇污水截污改造工程 新建污水重力管400米 压力管900米 配套3座提升泵站 更新雨污水管道400米 [3] - 2024-2025年老通济河控源截污工程通过末端截流技术封堵污水排口 [3] - 推进老通济河补水与通济路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计划引入污水处理厂中水 [3] 未来治理规划 - 推进北部工业园区 老集镇及东进路地块雨污分流改造 [4] - 2025年完成老庄洋 俞甲等4个自然村农污治理 [4] - 2026年启动包巷 万兴庄等3个自然村农污治理项目 [4] - 推广"光伏+生态养殖"模式 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实现尾水循环利用 [4]
*ST太和: 中原证券关于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投项目终止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及注销专户的核查意见.docx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4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953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发行价为43.3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84,564.9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79,610.67万元 [1]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8,341.01万元(含利息),其中总部运营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专户余额8,266.87万元,补充工程营运资金项目专户余额分别为33.20万元和40.94万元 [2][4] 募投项目执行情况 - 补充工程营运资金项目已100%完成投入,累计使用55,033.94万元 [4] - 总部运营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为66.47%,累计使用15,140.31万元,剩余7,636.69万元未使用 [4] - 原计划该项目总投资36,777.00万元,其中房产购置及装修投资27,324万元(募集资金投入13,324万元),设备购置5,070万元(募集资金全额投入),研发费用1,144万元(募集资金全额投入) [4] 项目终止原因及资金用途调整 - 终止原因是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及地方财政因素导致水环境治理行业投资需求减少 [5] - 将剩余募集资金8,341.0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1) 每月超500万元的职工薪酬支出 2) 存续项目追加投入超2,000万元 3) 海南等地新业务拓展资金需求 [6] - 调整后公司将注销募集资金专户并终止三方监管协议 [6] 决策程序 - 2025年6月27日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6][7][8] - 董事会认为调整符合经营发展需要且不损害股东利益 [7] - 保荐机构中原证券核查后认为调整符合监管规定,对变更无异议 [8]
华控赛格(000068) - 000068华控赛格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6
2025-06-26 19:2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068,证券简称华控赛格 [1] - 2025 年 6 月 25 日 13:30 - 14:30 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地点在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益田路 6001 号太平金融大厦 29 楼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董事会秘书(代行)秦军平、证券事务代表杨新年 [2] 业务情况 主营业务 - 涵盖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水系统综合技术服务、海绵城市建设、市政设计、EPC 总承包和工程咨询规划、设计以及集采集供业务等,还通过并购引入新技术赋能传统业务 [2] 海绵城市项目 - 承建河北迁安、云南玉溪、四川遂宁三个项目,涵盖全流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近年来未中标新项目,原有项目围绕运营、验收、结算审计和化解风险开展工作 [4] 内蒙古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 - 控股子公司内蒙古奥原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因规模小、未形成完整产业链且受市场波动影响,业务销量下降、亏损增加 [5] 坪山土地利益统筹项目 - 2023 年 5 月纳入《深圳市 2023 年度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计划》,11 月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书,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6][7] 人事与法律事务 人事调整 - 近期人事调整基于大股东整体人事安排及加强上市公司治理需要,属正常调动 [2] 投资仲裁案 - 与同方投资仲裁案已按规定披露,同方投资不服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处于立案审查阶段,公司聘请法律团队积极应对 [3] 人员数量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在职员工 343 人 [7] 股东相关 间接控股股东业务及规划 - 关于间接控股股东山西建投的情况,关注股东方微信公众号及官网介绍 [7] 同业竞争承诺延期 - 因业务整合期长、同业竞争业务范围广、公司资金压力大、新业务拓展困难等因素,山西建投拟延长同业竞争承诺履行期限,并将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7] 并购计划 - 2025 年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详见 2024 年年度报告,如有并购计划将按规定及时披露 [8]
拓璞环保AI+遥感赋能“三水统筹” 实现琼江清水出安居
中国环境报· 2025-06-26 09:04
公司概况 - 四川拓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专业从事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1] - 公司在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及流域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技术服务 [1] - 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已获得66项专利授权和8项软件著作权,参与了四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1] - 公司技术团队配备14名注册建造师和18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了符合行业要求的资质管理体系 [1] 项目概况 - 琼江是长江三级支流和川渝跨界重点河流,全长240公里,其中122.6公里流经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流域内分布53条支流 [2] - 安居区聘请拓璞环保作为技术河长,显著改善琼江水环境质量,实现了"一江清水出安居"的治理目标 [2] 技术特点及项目优势 - 项目创新性地融合遥感技术与智能分析手段,通过多源数据协同处理,显著提升了水域岸线动态监管、污染精准防控及执法响应效率 [3] - 基于遥感污染控制分区的流域面源治理工程实现了污染物削减量达标甚至超预期完成,大幅缩短了流域综合治理前期调查周期 [3] - 基于多源遥感反演的藻华藻害监测系统整合卫星、无人机等多平台数据,结合多波段光谱分析与多角度观测,实现了流域污染状况的广域动态监测 [3] - 项目创新性融合光学遥感与热红外遥感技术,构建"多光谱—多极化—多时相"立体监测体系,实现对琼江流域岸线变迁、藻类水华分布、工业热污染排放源的高精度动态监测 [5] - 项目首次采用"卫星宏观筛查+无人机微观验证"的立体巡查模式,对支流污染源进行精准识别,较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80% [5] - 项目开发了"遥感反演—水质模型—生态评估"一体化智能平台,通过遥感—模型—决策联动机制,实现藻类水华爆发提前预警 [5] - 创新构建的"污染分区—工程适配"智能匹配模型使工程设计周期较传统方法缩短40%,治理措施精准度显著提升 [5] 效益分析 - 2024年琼江大安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月均浓度达标率实现100%,相较2023年,此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下降5.26%,跑马滩断面总磷年均浓度显著降低19.95% [6] - 流域水质提升带动生态系统焕发生机,绝迹多年的鳜鱼重返河道,白鹭群也重现琼江湿地 [6] - 自2020年以来,流域植被覆盖度稳步提升,生态质量等级从中等改善至良好 [6] - 琼江大安、跑马滩两大断面已连续5年平均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6] - 项目累计产出"遥感技术的流域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 [6]
新董事长上任首秀,山西建投旗下华控赛格推资源整合重磅运作
搜狐财经· 2025-06-17 09:20
收购与增资 - 华控赛格决定以自有资金收购北京清控中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价格合计918.33万元 [1][2] - 公司将对清控中创增资8,000万元,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从2000万元增至1亿元,为原来的5倍 [1][2] - 清控中创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施工总承包管理(EPC)及各专业专项工程施工,拥有15项建筑工程施工资质 [2] 战略规划 - 收购清控中创有利于实现压降法人层级,推动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决策管理效率 [2] - 增资将帮助清控中创申办水利相关资质、拓展环保业务,打破专业壁垒,快速切入水利综合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新兴领域 [2][3] - 此举有助于提升高附加值项目承接能力,优化整体盈利结构,推动主业转型,进一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3] 公司背景 - 华控赛格1997年在深圳主板上市,主营业务包括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水系统综合技术服务、海绵城市建设、市政设计等 [4] - 公司经营状况起起伏伏,常年处于亏损状态 [4] - 2020年山西建投通过深圳华融泰实现对华控赛格的间接控股 [4] 管理层变动 - 2020年7月山西建投推荐7名非独立董事全面改组华控赛格董事会 [6] - 原董事长黄俞辞职后,新任董事长均来自建投系 [6] - 公司通过出售非主业资产回笼资金数亿元,并解决了同方投资仲裁案历史遗留问题 [6] 经营改善 - 在建投运作下,华控赛格营收和净利润表现有所改观,2024年报显示经营状况明显好转 [6] - 部分项目顺利推进,公司收益情况将明显改善 [6] - 山西建投拟将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履行期限延期3年,将通过资产重组、业务调整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6]
【铜川】水环境治理典型经验获全国推广
陕西日报· 2025-06-03 06:59
水环境治理成效 - 铜川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经验获生态环境部推广,成为全国26个典型经验之一[1] - 石川河岔口国考断面连续4年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改善率位居全省第一[1] - 汛期污染强度同比下降47%,改造雨污分流管网60.43公里[1] 治理机制与基础设施 - 建立5项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巡查联动、预报预警、驻厂监管、部门协作)并制定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1] - 建成北市区污水处理厂应急调蓄池、南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系统[1] - 完成北洛河、石川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级分类排查整治,率先划定54个乡镇(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 生态修复与水资源利用 - 实施丹阳、牡丹园等片区雨水调蓄与生态修复工程,新建雷家沟、龙潭、王家坪水库[2] - 桃曲坡水库常态化补给沮河下游生态水,提升河道水生态功能[2] - 累计建成40公里再生水管网,缓解水资源短缺[2] 监测与联防联控 - 与相邻区县建立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2] - 10个站点组成的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实现全域水质实时监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