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种植
搜索文档
四川会东大崇镇牛油果产业激活移民后扶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15:56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褶皱间,万亩牛油果种植基地焕发着蓬勃生机,牛油果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说起牛油果与大崇镇的关系,就需要追溯到1980年。这一年,会东与牛油果结缘,乡里的一名老师从云 南省西双版纳引进一批牛油果树种植。如今,最早引进的这批牛油果树尚存5株,树势挺拔,均已挂 果。实践证明,金沙江干热河谷独特的光热资源和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成为牛油果生长的最适生态区。 截至目前,会东县已建成牛油果基地10700亩。 大崇镇是白鹤滩水电站(四川库区)移民人口最多、搬迁人口最多的乡镇。近年来,随着国家移民后扶政 策的深入实施,大崇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将这些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土壤检测、气候分析、市场研判这"三重论证",并经过反 复调研,牛油果产业被确定为会东县大崇镇移民后扶的主导产业。 据了解,会东县金江万亩牛油果产业园按照"建基地、兴产业、助移民、促增收"的总体思路,以建设高 标准规模化牛油果种植基地为依托,分为两期开发,一期流转了崇兴村中梁子、后龙山和大花村三个山 头土(林)地5004亩,于2023年6月28日开工建设,二期5000亩准备逆江而上毗 ...
酵素耕作让苹果与土地实现“双赢”
中国经济网· 2025-09-29 10:34
于此同时,绿发合作社作为小城子林果产业联合体的带头企业,带动周边6个示范基地、5个示范点和1 个科研基地,辐射周边乡镇3000多户,让种植户每户年均增收3至5万元。"我们主要采用技术全托管, 销售半托管的模式,"李洪全介绍,"加入合作社后,一方面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可 以通过统一签订大型订单来提高溢价功能。目前推广的酵素耕作面积约8000亩,据我们统计,可以带动 种植户每亩增收2000元。" 中国经济网赤峰9月29日讯 (记者 梁木) "小时候的苹果是什么味道?"李洪全拿着红彤彤的苹果介绍 道,"我们通过酵素耕作模式,打造集口感、安全、营养、健康于一身的优质苹果,让大家品尝到儿时 苹果的味道。"李洪全是内蒙古绿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宁城县绿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蓬勃发展的果树经济林产业里,绿发是当地的一家"明星"合作社。 小城子镇南湾子村种植户刘磊加入合作社后,对农资采购成本下降、销售支持力度增大这两点好处有着 很深的体会。而作为种了半辈子苹果的果农,他对新的酵素耕作方式也很认可。"与原来种植方式相 比,最大的区别是对土壤有很大好处。过去为了追求产量使用大化 ...
从果园到屏幕 江苏睢宁猕猴桃“飞”往全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8:01
公司运营模式 - 农场负责人通过手机进行果园直播,将田间地头变为直播间,直接向全国消费者销售猕猴桃 [1][2] - 直播内容涵盖猕猴桃从开花、挂果、疏果到施肥的全过程,采用无滤镜的真实展示方式吸引观众 [2] - 直播销售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路问题,从过去被动等待收购商转变为主动通过直播间卖向全国,最远销售至东北和海南地区 [2] - 另一家公司负责人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从开春施肥、抹芽到人工授粉、疏果及冬季修剪绑枝,实施全年无休的精细化作业 [5] 产品质量控制 - 果园采用生态种植方式,使用黄色防虫板进行物理防虫,并通过粉碎杂草还田及施用有机肥来滋养土地 [3] - 公司对产量进行严格控制,因树势较弱将每亩产量控制在2000斤以内,以确保果实养分集中 [5] - 公司在果实成熟前定期检测糖度,设定采摘标准为糖度达到15度以上,并在采摘后进行严格的分拣、分级和包装 [5] - 精细化管理使得另一果园亩产达到4000斤,其中徐香猕猴桃批发价超过5.5元/斤,采摘价达到10元/斤 [5] 行业发展趋势 - 当地涌现出大量拥抱数字时代的新农人,通过直播卖水果、电商卖杂粮、短视频推广特产等多种形式销售农产品 [7] - 数字技术应用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特征,体现了传统农业与数字时代结合的活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7] - 直播电商模式显著提升了销售效率,每天直播几小时即可实现几十笔订单,有效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半径 [2]
农业施肥“根治有道”,南林科研团队让科技扎根田野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17:17
核心观点 - 南京林业大学研发的靶向根系精准施药机在赣州龙灵农场应用成效显著,解决了传统施药方式效率低下、病虫害防治难的问题,实现了作物增产、品质提升和成本节约 [1][3] 技术原理与创新 - 技术通过“精准诊断、靶向施药、成本可控”的路径落地,核心创新在于改造作业链路,将施药过程拆解为“先准、再到、后稳” [3] - 具体操作包括根据根域经验模板选择孔位与层位以避开主根,采用小直径微扰动方式直达目标土层,并通过定量单元实现按孔计量的精准投放 [3] - 技术解决了传统撒施或灌根方式因表层覆盖、雨水淋洗、土壤孔隙结构等因素导致的药剂难以到达关键根域的问题 [3] 应用成效 - 在占地1000亩的赣州龙灵农场,病害治愈率提升至90%,年节省成本超过115万元 [1] - 单个果农管理45亩橙园,使用该技术后一年节省人工成本4000多元,同时施肥施药成本降低,橙子产量和口感得到提升 [1] - 农场成功打响“绿色有机脐橙”品牌,果品实现果个均匀、甜度高,客商直接到园收购,解决了销售难题 [1][3] 市场推广与影响 - 该技术由南京林业大学“根治有道”团队自主研制并完成田间验证,目前已在全国5个省份的28家果园应用 [3] - 该案例已成为赣南脐橙产区技术推广的标杆,团队未来计划让更多果农用上此项“省心技术” [3]
宝藏小城沾化:盐碱地里长“保健品”,还有跨越六百年的甜
新京报· 2025-09-28 16:24
在渤海湾南岸,沾化曾是被自然遗忘的角落,直到一棵枣树改写了剧本。从六百年古树基因培育出 的"沾冬2号",用薄如蝉翼的果皮包裹着清甜汁水,颠覆了人们对枣的认知。2024年,沾化冬枣产业总 产值已突破60亿元,远销海外。沾化正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宝藏"的真谛:不是得天独厚,而是向逆境 索要甜美。(记者 王容 编导 李媛 摄像 刘佳昊 李媛 剪辑 王容 刘石磊 刘佳昊 校对 赵琳) ...
助农直播打通产销链路 新沂猕猴桃“云端”热销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14:47
金秋时节,江苏新沂市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当地的猕猴桃种植户抢抓电商直播热潮,借助新 媒体让"土特产"变身"网红爆款",实现从"靠天吃饭"到"靠流量赚钱",悄然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产销模 式。 位于新沂市港头镇的蜜满园家庭农场,百亩猕猴桃近期进入了采收季。适逢周末,一些家长带着孩子们 来到农场里体验采摘猕猴桃的乐趣。 农场负责人李瑞笑着对记者说:"最近每天都有一二十人来我家园里采摘,我们按品质定价,110克以上 的优质果12元/斤,小的会相对便宜些。"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李瑞一家就开始摸索猕猴桃的种植技 术,种植规模也从最初的10亩发展壮大到现在的120亩。如今,果园不仅栽培有"金红一号""阳光金 果"两个优质品种,还采用大棚与露天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巧妙地延长了销售期。 "大棚里气温高,果子会早熟,我们先采棚里的,后续再采露天的。"李瑞介绍道,"这样错峰采收,既 能保证果子品质,又能缓解采收压力。"今年,李瑞创新营销方式,在田间地头架起手机,走进直播间 向全国网友推介自家猕猴桃。从最初"对着镜头紧张忘词",到如今能熟练介绍品种特点、演示采摘技 巧,他的直播间粉丝已突破5000人。 两个种植基地,两种经 ...
甘肃平凉:早熟苹果丰收上市 “甜蜜经济”铺就致富路
新华财经· 2025-09-28 13:53
行业概况 - 平凉市地处北纬35度苹果黄金适生区,具备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等自然优势,出产的苹果品类丰富、品质上乘 [1] - 行业已形成错峰上市、多元互补的协同供给体系,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延长市场供应期 [1] - 早、中熟品种占比达12.9%,鲜果供应期显著延长,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2] 生产与运营 - 崇信县锦屏镇铜城塬子150亩矮化密植苹果园产量超400吨,地头价每公斤8元以上,10天内销售一空 [1] - 崆峒区盛果期亩产突破4000斤,泾川县1.2万亩优质品种预计产值达1.6亿元 [2] - 实行技术人员包片包乡包园制度,每名技术员负责一个乡镇和50至100亩示范园,提供从修剪防冻到采收销售的全流程指导 [2] - 推动标准化采摘分拣,提前对接物流渠道,构建技术引领、产销协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2] 产品与市场 - 各地区形成特色产品矩阵:崆峒区有嘎啦、华硕、蜜脆,灵台县凭借嘎啦、华硕抢占夏末市场先机,崇信县通过红思尼可、玖月奇迹等品种实现梯次成熟 [2] - 庄浪县将中早熟品类占比提升至20%以拉长鲜果供应周期,静宁县采用早、中、晚熟组合策略增强抗风险能力 [2] - 今年早熟苹果地头价较去年上涨15%,北京客商专程赴平凉订货 [3] 品牌与价值 - 静宁苹果品牌价值达180.86亿元,跻身全国前列,荣获9项国家级荣誉、21项大奖 [3] - 品牌入选欧盟地理标志保护名录,实现从种得好到卖得俏再到品牌响的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3]
小果实“撬动”大产业 特色种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9-27 16:49
湖北罗田板栗产业 - 板栗产量达到6.2万吨,综合产值达35.3亿元 [1][3] - 组织9支直播团队深入11个乡镇开展村播活动,通过直播直接销售板栗1500吨,销售额达3000万元 [3] - 当地投资8000万元扩展加工产线,推动加工环节提质增效 [3] 福建厦门龙眼产业 - 龙眼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今年产量将达到4.5万吨 [4][6] - 通过改良品种使龙眼亩产增加20%至30% [8] - 通过鲜果采摘、干货烘焙、统一品牌网络销售等方式,龙眼年产值近5亿元 [8] 云南大姚石榴产业 - 石榴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预计可实现产值7000万元以上 [9][12] - 随着中秋佳节临近,石榴的量价持续攀升 [10] - 石榴采摘旺季吸纳了周边村庄的闲置劳动力 [12]
银河期货苹果月报-20250926
银河期货· 2025-09-26 17: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短期内苹果价格略偏强,中长期随着苹果大量上市价格大概率回落,11月入冷库苹果量增加或给市场带来压力 [5][30] - 策略上短期单边建议逢低做多,套利建议观望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概要 行情回顾 - 9月苹果期货主连价格大部分时间在8200 - 8400元/吨区间震荡,曾一度跌至8000元/吨附近后又回到震荡区间,因果径偏小优果率预计较差且收购价格偏高,在大量上市前维持高位震荡 [4][11] 市场展望 - 短期内苹果价格略偏强,中长期10月后大量上市价格大概率回落,仓单成本下跌,因今年冷库贸易商盈利,预计11月入冷库苹果量增加给市场带来压力 [5] 策略推荐 - 单边短期建议逢低做多,套利建议观望 [6] 基本面情况 行情回顾 - 9月旧季苹果价格震荡,山东栖霞纸袋富士80以上一二级货源交易价维持在3.8元/斤附近,陕西洛川纸袋富士70半商品价格维持在4.8元/斤附近但冷库实际成交少;新季早熟苹果好质量价格偏高,嘎啦收购价高于去年0.3 - 0.5元/斤,红将军质量一般好货少价格偏高,陕西产区采青富士订货价格普遍较高;期货价格维持在高位震荡原因同前言 [11] 新季冷库苹果预计入库量高 - 9月冷库苹果库存量少主要做礼盒对行情影响不大价格基本维持,截至9月26日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为12.18万吨,较四周前减少21.79万吨,同比减少53.9%,基本在山东冷库;10月新季富士大量上市,预计10月底到11月初入库量增加,年后供应压力突显,对价格有一定利空影响 [13][15] 新季苹果陕西地区果径偏小 - 陕西地区果径预计偏小,因春季坐果中心果少套边果及前期膨大期干旱,优果率偏低,优质果收购价格和仓单制成成本偏高;山东产区红将军到货多但多数质量一般,部分地区果径略偏小有梗秀,烟台栖霞纸袋红富士80以上一二级果农货主流价格预期在3.7元/斤左右;今年苹果部分地区果径偏小,优果率偏低,质量差价扩大,早熟苹果价格高,预计晚熟富士开秤价格高于去年0.3 - 0.5元/斤,个别产区价差可能更高 [17][19] 旧季冷库苹果库存低 新季苹果需求尚可 - 9月是冷库苹果需求淡季,早熟苹果需求尚可,好质量苹果需求好,质量偏差需求一般;9月冷库苹果需求一般价格变化不大,9月前四周本果季苹果平均出库量在5.45万吨,同比减少36.2%,处于历年同期偏低位,因冷库库存低;截至9月26日一周山东栖霞地区富士一、二级纸袋80的冷库毛利润下降至0.3元/斤,处于近些年同期偏中位水平;从广州三大批发市场来看,9月日均到货量较7、8月季节性增加,但同比减少;10月苹果陆续上市市场需求季节性好转,质量偏好苹果采购意愿大 [20] 进出口情况 - 出口方面,8月鲜苹果出口量约为6.84万吨,环比增加27.6%,同比减少17.6%,1 - 8月累计出口量约为53.27万吨,同比减少7.7%,9、10月出口量预计季节性增加;进口方面,8月鲜苹果进口量1.18万吨,环比减少33.3%,同比减少15.3%,1 - 8月累计进口量9.84万吨,同比增加22%,9、10月进口量预计持续减少 [23] 替代品情况 - 9月6种重点监测水果平均批发价先跌后涨,月初6.93元/公斤,目前6.91元/公斤,对初期上市苹果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10月秋季水果上市价格预计回落;9月葡萄大量上市对苹果有一定替代作用,价格处于历年同期中位,近期回落,10月仍是供应高峰期预计继续回落 [26] 后市展望及策略推荐 后市展望 - 供应端旧季苹果库存低影响小,新季苹果果径偏小优果率偏差,产量可能不及预期,上市初期好质量苹果价格偏强,市场预期开秤价格高于去年;需求端中秋、国庆“双节”临近水果需求有望回暖,但节假日影响较弱;短期内苹果价格略偏强,中长期10月后大量上市价格大概率回落,仓单成本下跌,11月入库量增加给市场带来压力;期货方面10月下旬前上市初期价格偏强,盘面价格强,10月后大量上市及入库数据公布盘面预计走弱 [29][30] 策略推荐 - 单边短期建议逢低做多,套利建议观望 [6]
山东新泰:山楂成熟收获忙
新华网· 2025-09-26 09:11
近日,山东省新泰市山楂陆续成熟,当地果农忙着进行山楂收获、运输、存储等工作。近年来,新 泰市因地制宜发展山楂产业,当地山楂种植面积达4.7万余亩,山楂产业已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的特色产业。 9月25日,在新泰市刘杜镇,经过分级的山楂被装入包装箱。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