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
搜索文档
北斗成标配,为“小电驴”上把“安全锁”
新京报· 2025-09-01 16:50
新国标核心要求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要求车辆具备北斗定位功能 但私家车可选择不安装或关闭定位服务 且定位服务免费 [1] - 城市物流 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车必须强制安装北斗模块 一般家庭用车为可选安装 体现政策差异化设计 [2] - 新国标同步提升控制器防篡改 车辆材质 防火性能等技术要求 推动行业从机械化代步工具向智能物联网终端升级 [2] 政策实施目标 - 通过北斗模块采集车辆经纬度 速度 电池温度等数据 动态监测位置异常移动 温度异常升高现象 提前预警安全隐患 [1][2] - 交管部门可实现对超速 闯红灯等违规行为的动态监控 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数据支持 并提升盗窃案件侦破效率 [1] - 系统监测电池热失控风险 有助于减少因蓄电池引发的火灾事故 [2] 行业影响分析 - 技术要求提升将推动行业重新洗牌 缺乏研发能力的小作坊企业面临淘汰 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管控的企业获得更大发展机遇 [2] - 政策倒逼行业技术升级 推动电动自行车产业走出低端制造困局 迈向技术驱动的新阶段 [2][3] - 新国标实施需配套数据安全规范 防范信息泄露和滥用 同时需设置政策过渡期以稳妥推进新旧标准衔接 [3]
新规今施!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有新要求
鑫椤锂电· 2025-09-01 16:08
新国标核心调整 -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施行 重点关注锂电池相关规定 [1] - 锂电池电动自行车最大重量限制为55公斤 铅酸蓄电池车型重量从55公斤提高至63公斤 以平衡续航与操控安全性 [1] -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和充电器纳入3C认证管理 需经第三方机构检测符合电气安全 机械安全 环境安全 耐热阻燃及互认协同充电等要求后方可出厂销售 [1] 实施时间表 - 2025年9月1日起 不符合新国标且未取得新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不得生产出厂 [2] - 符合旧国标GB 17761—2018且取得旧CCC认证的车辆 若在2025年8月31日前出厂或进口 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2] - 2025年11月1日起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和充电器须经CCC认证方可市场流通 [2] - 2025年12月1日起 禁止销售不符合新国标且未取得新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 [2] 行业现状与影响 - 中国存量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 其中装配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占比约20% [2] - 新规实施使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面临产品升级与合规调整挑战 消费者需关注新规确保出行安全 [2]
事关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网络攻击事件判定……一批国家标准本月起实施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5:08
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标准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国家标准GB 45438—2025为强制性标准 适用于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和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 旨在防范安全风险并提升人工智能安全水平[2] - 网络攻击事件判定准则国家标准GB/T 37027—2025为推荐性标准 规范网络攻击描述要素和判定方法 适用于组织监测分析和态势感知活动[3] 智能家电与家居安全标准 - 智能家用电器语音交互国家标准GB/T 45354.1—2025为推荐性标准 规定语音交互分类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智能家电设计开发测试评价[4] - 家具阻燃性能安全国家标准GB 17927—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家具阻燃要求及检验规则 适用于软体家具质量控制[5] 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为强制性标准 涵盖整车安全电气安全防火阻燃等11项技术要求 明确北斗定位和防篡改功能[6] 能效与节能标准 - 家用厨房电器能效国家标准GB 21456—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电饭锅电磁灶微波炉等能效等级 适用于额定电压≤250V厨房电器[7] - 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国家标准GB 30254—2024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能效等级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50Hz交流电源供电电动机[8] 公共安全与检测标准 - 车辆驾驶人员毒品含量国家标准GB 45248—2025为强制性标准 规定11种毒品及代谢物含量阈值 适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检测[9][10] - 室外健身器材安全国家标准GB 19272—2024为强制性标准 涵盖材料结构环保等10项要求 适用于器材研发制造安装维护[11]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今起实施 旧标车辆有3个月过渡期
北京商报· 2025-09-01 12:07
北京商报讯(记者张茜琦)9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GB17761—2024)正式实施。本次发布的新标准从蓄电池重量、制动性能、控制器、电机等进行了明确 要求。 新国标规定,铅酸蓄电池车型重量从55公斤提至63公斤;改善制动性能,缩短一半刹车距离;完善控制 器防篡改要求,车速超25公里/小时,电机不再提供动力;塑料材质占整车重量比例不超5.5%等。 新国标明确,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在销售方面,新国 标则额外给予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 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 ...
今起实施!时速不得超25公里,超速自动断电
财联社· 2025-09-01 10:50
新国标核心修订内容 - 新国标于今日起正式实施,旨在通过强化防火阻燃、防篡改等技术要求降低火灾和事故风险 [1][2] - 标准通过物理层面限制车速,当车速超过25km/h时电动机将切断动力输出,从设计上杜绝超速可能 [3][4] - 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和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2025年9月1日后所有新生产车辆必须符合新标,2025年12月1日后所有销售车辆必须符合新标 [19] 安全技术规范具体条款 - 最高设计车速维持不得超过25km/h的规定,并增加超速时电动机停止动力输出的要求 [4] - 进一步加严与电池直接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等关键部件的阻燃性能要求,并对不同类别材料分别作出规定 [5] - 增加塑料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5.5%的要求,鼓励使用其他不可燃材料替代以降低火灾危害 [6] - 增加电动机空载反电动势等指标要求,确保输入电压最大时车速也无法超过25km/h,同时允许电机短暂输出较高扭矩以满足爬坡需求 [7] - 分别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并给出6大类常见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 [8][9] - 要求整车编码采用耐高温永久性标识,以便于事故后车辆信息识别和溯源追查 [10] - 增加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条款,要求企业具备与产能匹配的生产和检测能力 [11] 产品设计与功能调整 - 将铅蓄电池车型的重量限值由55kg放宽至63kg,以满足消费者对更长续航里程(期望达70公里以上)的需求 [12] - 仅要求电助力模式车辆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对电驱动车辆不作强制要求,79%的消费者基本不使用该功能 [13] - 鼓励但未强制要求安装后视镜,后视镜不计入整车高度和宽度 [14] - 增加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经营性用途车辆必须安装,普通家用车辆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 [15][16] - 明确应在产品铭牌、合格证上标明建议使用年限,以防范因电气线路老化引发的火灾事故 [18]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对于非经营性活动车辆,销售时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北斗模块 [17] - 加装的通信模块符合国家加密规定,管理平台需遵守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必须经消费者同意后才能进行敏感信息采集和处理 [17]
明起电动车新规生效 选新车看好这些标准
齐鲁晚报· 2025-09-01 07:50
新国标核心规定与实施时间表 -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1] - 新国标维持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的规定,并引入超速断电机制,车速超过25km/h时电动机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8] - 2025年9月1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 [13] - 为按旧标准生产的车辆设置销售过渡期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后所有销售产品必须符合新标准 [13] - 已购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各地政府可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 [15] 非法改装的主要风险与危害 - 非法改装为提高续航或车速,追求刺激或博眼球,屡禁不止 [1] - 解除限速后骑行者超速行驶可能出现侧滑、翻倒等失控现象,改变整车重量影响操控性和制动性能 [5] - 7月9日湖南桃江两名学生骑乘改装后时速可达100km的电动自行车,上路40秒后撞上围墙身亡 [7] -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表示速度超过25km/h交通事故致死率非常高 [8] - 电路改造可能导致原装电线承受过大电流引发短路自燃 [9] - 加装电池迫使电机、轴承等部件超负荷运转影响寿命和安全,改装电池可能加速接线端腐蚀产生电火花,引燃氢气导致爆炸 [10] 新国标防篡改技术规范 - 新国标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从源头遏制非法改装 [4][12] - 电池组防篡改要求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接口或线路,并具备充电放电互认协同功能,确保电池组与充电器匹配后方可充电、与整车匹配后方可骑行 [12] - 控制器防篡改要求不应通过剪线、跳线等方式修改功能,不应兼容多种输入电压模式,具有过压锁定功能,限流装置不应留后门 [12] - 限速器防篡改要求无论独立模块或集成在控制器内部,均不应具备修改限速值功能 [12] - 增加资料性附录给出6大类常见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为产品设计及检测抽查提供指导 [12] 消费者选购指南 - 消费者选购新车应查看CCC认证标志,表明产品经过指定机构认证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 [16] - 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有产品合格证,实行一车一证,消费者可核对合格证上产品型号、整车编码等信息是否与实车一致 [18] - 可扫描产品合格证上二维码或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CCC认证证书真伪及有效性 [18][20]
新国标落地引领电动自行车进入“安全为王”时代
证券日报· 2025-09-01 01:08
新国标核心内容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于9月1日正式实施 针对全国超3亿辆电动自行车 [1] - 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性能要求 限制塑料使用量 从源头减少易燃材料使用 [1] - 要求电池组、控制器和限速器采用"三位一体"防篡改设计 杜绝非法改装可能 [1] - 设置生产过渡期至2025年8月31日 销售过渡期至2025年11月30日 2025年12月1日起市场必须全部销售新国标车 [2] 行业影响分析 - 3C认证和生产许可证审核趋严 叠加环保监管压力 行业将加速洗牌 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 [1] - 全国在用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 存在大量老旧车和改装车 去年通过"以旧换新"淘汰1200多万辆老旧车 [8] - 涉电动自行车伤亡事故中近六成车辆超出原设计时速 旧标准无法覆盖新技术新材料带来的新风险 [2] 企业应对措施 - 绿源集团已全面升级产品线并推进技术革新 两款车型首批通过新国标CCC认证 生产线改造基本完成 [3] - 爱玛科技采用"以销定产"模式 自9月1日起不再生产旧国标车型 依托数智化系统辅助经销商制定销售计划 [4] - 多家企业鼓励门店参与政府"以旧换新"活动 对交售老旧锂离子电池车并购买铅酸电池车型的消费者提供额外补贴 [4] 技术升级要求 - 明确锂电池需通过热失控、过充、短路等严苛测试 强制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 推动电池向高安全性磷酸铁锂路线转型 [5] - 新国标车限速25公里/小时 车型偏小但安全性更高 配备后视镜和转向灯 车身标有"CCC"认证标志 [3] 市场分层趋势 - 合规基础款主导下沉市场 价格区间约在1500元至2500元 [6] - 高端智能款配备自动驾驶辅助、语音交互等功能 售价普遍突破5000元 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6] 产业链协同创新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需研发符合新规材料 中游制造商需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升级优化 [6] - 企业拓展跨行业供应链 如引入汽车供应商以满足适配要求 [6] - 通过轻量化材料与工艺创新提升车架强度与续航 通过算法优化实现精准续航预测与多模式动力输出 [7] 行业发展模式转变 - 企业从"硬件销售"转向"硬件+软件+服务"模式 业务延伸至二手交易、电池租赁、更换、定制化及维修保养等领域 [7] - 雅迪控股2016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 新日股份2017年4月登陆上交所主板 九号公司和小牛电动相继上市 [8] - 上市公司凭借研发投入与规模优势率先完成技术升级 部分IPO募投项目成果已投入使用 [8]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采取哪些防篡改措施?
央视网· 2025-09-01 01:03
政策实施 - 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于9月1日正式实施 [1] 行业规模 - 当前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3.8亿辆 [1] - 保有量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1] 新规关注点 - 新国标包含防篡改措施 [1] - 新国标在安全技术方面有新的变化 [1]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明起实施丨为何要增加“北斗定位”?
搜狐财经· 2025-08-31 23:35
新国标核心要求 - 增强智能化功能 包括北斗定位 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1] - 通信模块需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标准 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并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规 [9] - 9月1日后新生产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方可出厂 [11] 技术实施细节 - 采集车辆经纬度 速度 定位时间及电池电压温度信息 进行动态安全监测 [3] - 通过4G通信模块将电池电压电流 车速和定位信息发送至企业平台 [7] - 城市物流和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车必须加装北斗模块 家庭用车可选装 [3] 市场过渡安排 - 旧标准车辆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13] - 2025年12月1日起所有销售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 [13] - 建议消费者在过渡期内优先选择安全性更可靠的新国标产品 [13]
北京查处多起电动自行车非法拼改装案件
中国新闻网· 2025-08-31 22:28
新国标政策与监管动态 -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完善了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通过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防篡改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从技术上严格限制非法改装行为,并通过严控电机转速等关键参数限制超速行驶 [1][6] - 新标准对9月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的车辆给予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12月1日起旧标准车辆将不可销售 [7] - 监管机构表示将依法继续从严从重打击经营性拼改装和销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的违法行为 [6] 非法改装市场活动与风险 - 存在专门从事电动车拼改装业务的经营者,按照外卖、快递骑手及“玩车”一族的需求设计提供改装方案,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时速可轻松达到100km/h,具备电摩性能但无需驾照和牌照,上路风险极大 [2][3] - 存在通过加装“电池升级包”提升续航里程的非法服务,即在电动自行车脚踏板内加装电池仓以配置两块蓄电池,此类改装易造成电路电源系统隐患,引发电池自燃爆炸 [3][4] - 部分门店为迎合用户更换大容量电池需求,擅自在车座下方控制器旁加装蓄电池扩展槽接口,方便将原厂48V蓄电池更换为60V蓄电池,此举易导致电路过载烧毁、电池鼓包爆炸起火及制动失效等重大安全隐患 [4][5] 执法行动与查处成果 - 今年以来,北京市场监管部门累计检查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2.2万余家次,查处电动自行车不合格及非法拼改装案件76件 [6] - 执法部门联合公安部门捣毁2处违规电动车仓储销售窝点,查扣违规电动自行车425辆,查获涉嫌伪造的车辆号牌20余套、刻码机2台,相关涉案人员被依法刑拘 [6] - 近期查处的多起典型案例包括在隐蔽窝点查获的“爆改电摩”案件、在销售门店隐蔽仓储间查获的“电池升级包”案件,以及抽检中发现加装电池扩展接口的案件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