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con
搜索文档
Eltek Sets Earnings Release Date and Conference Call to Report First Quarter 2025 Results on May 20, 2025
Prnewswire· 2025-05-12 19:30
To participate, please call the following teleconference numbers. Please allow for additional time to connect prior to the call: PETACH-TIKVA, Israel, May 12, 2025 /PRNewswire/ -- Eltek Ltd. (NASDAQ: ELTK), a global manufacturer and supplier of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solutions in the field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nounced today that it will release its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before the market opens on Tuesday, May 20, 2025. Eltek's financial results will be released over the n ...
兴森科技:FCBGA封装基板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力争早日实现大批量量产
巨潮资讯· 2025-05-09 16:41
公司业务进展 - FCBGA封装基板业务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 未来大规模量产进度取决于行业需求恢复状况、客户量产进展及供应商管理策略 [2] - 公司正通过提升技术能力、优化工艺水平、提高良率及交付表现推进市场拓展与客户认证 争取尽早实现大规模量产 [2] - 北京兴斐于2024年中启动产线升级 重点扩充AI服务器加速卡及高端光模块产品产能 [3] - 半导体测试板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30% 高阶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8.17亿元 同比增长8.5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8亿元 同比下降193.88% [2] - 业绩亏损主要受FCBGA封装基板项目高额投入、子公司宜兴硅谷及广州兴科亏损拖累等因素影响 [2] 行业动态 - 2024年全球PCB行业呈现结构性复苏 高多层板(18层及以上)和HDI板分别实现约40%和18.8%的同比增长 主要受益于AI、通信及卫星领域需求拉动 [2] - 封装基板行业整体需求不足 但预计2025年将回暖 BT载板表现或优于ABF载板 [2] - 目前内资企业中仅深南电路与兴森科技等少数企业布局FCBGA封装基板 且均未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 [2] 未来战略 - 未来盈利增长点将聚焦于PCB样板、测试板业务的稳健发展 以及CSP封装基板、FCBGA封装基板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3]
景旺电子:拥抱AI新态势加码高端市场,研发持续投入巩固技术优势
华安证券· 2025-05-07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6.59亿元,同比增长17.68%,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增长24.86%;2025年一季报营业总收入33.43亿元,同比增长21.90%,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2.18%,营收提升因订单增加和产能利用率提升[5] - 公司拥抱AI新态势,在数据中心、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领域打开高端市场,如2024年在AI服务器领域有突破,部分产品批量出货,汽车业务产能有序释放,消费电子业务订单大幅增长[6][7] - 公司加码研发投入,具备多种制造工艺技术,在高频高速通信、智能驾驶、低轨卫星和商业航天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和量产成果,导入新客户并完成高难度产品打样[8][9][10]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9.06亿元、174.58亿元、203.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6亿元、19.34亿元和23.25亿元,较原预期上调,维持“买入”评级[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近12个月最高/最低股价41.60/22.45元,总股本932.82百万股,流通股本921.00百万股,流通股比例98.73%,总市值273.2亿元,流通市值269.8亿元[1]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659|14906|17458|20308| |收入同比(%)|17.7|17.7|17.1|16.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69|1586|1934|2325| |净利润同比(%)|24.9|35.7|21.9|20.2| |毛利率(%)|22.7|24.2|24.5|25.0| |ROE(%)|10.3|12.2|13.0|13.5| |每股收益(元)|1.34|1.70|2.07|2.49| |P/E|20.78|17.22|14.12|11.75| |P/B|2.29|2.11|1.83|1.59| |EV/EBITDA|11.66|9.91|7.83|6.15|[13]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9452|12324|16006|20191|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9791|9397|8833|8255| |资产总计(百万元)|19244|21721|24839|28445| |流动负债(百万元)|5964|7161|7694|8859|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782|1946|2051|2156| |负债合计(百万元)|7746|8571|9745|1101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84|192|202|21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百万元)|11314|12958|14892|17217|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9244|21721|24839|28445|[14]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659|14906|17458|20308| |营业成本(百万元)|9782|11307|13181|15231|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75|80|52|61| |销售费用(百万元)|246|291|340|396| |管理费用(百万元)|751|851|803|934| |财务费用(百万元)|20|-16|-28|-59|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64|-3|-2|-2|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0|-20|-20|-2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12|7|8|9| |营业利润(百万元)|1323|1824|2224|2673|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5|3|4|4|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7|6|6|6| |利润总额(百万元)|1320|1822|2222|2671| |所得税(百万元)|160|228|278|334| |净利润(百万元)|1160|1594|1944|2337|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9|8|10|1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69|1586|1934|2325|[14]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290|1404|2593|2706|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003|-443|-285|-284|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465|202|133|128|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30|1173|2550|2441|[14]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17.7|17.7|17.1|16.3|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25.7|37.9|21.9|20.2|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同比(%)|24.9|35.7|21.9|20.2|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2.7|24.2|24.5|25.0| |获利能力 - 净利率(%)|9.2|10.6|11.1|11.4| |获利能力 - ROE(%)|10.3|12.2|13.0|13.5| |获利能力 - ROIC(%)|9.1|10.5|11.2|11.7|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0.3|39.5|39.2|38.7|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67.4|65.2|64.6|63.2|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58|1.86|2.08|2.28|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27|1.55|1.77|1.97|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69|0.73|0.75|0.76|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3.26|3.27|3.31|3.37|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3.09|3.07|3.23|3.22|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1.34|1.70|2.07|2.49|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45|1.50|2.78|2.90|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2.13|13.89|15.96|18.46| |估值比率 - P/E|20.78|17.22|14.12|11.75| |估值比率 - P/B|2.29|2.11|1.83|1.59| |估值比率 - EV/EBITDA|11.66|9.91|7.83|6.15|[14][15]
景旺电子(603228):拥抱AI新态势加码高端市场,研发持续投入巩固技术优势
华安证券· 2025-05-07 20: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126.59亿元,同比增长17.68%,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增长24.86%;2025年一季报营业总收入33.43亿元,同比增长21.90%,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2.18%,营收提升因订单增加和产能利用率提升[5] - 公司拥抱AI新态势,在数据中心、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领域打开高端市场,如在AI服务器、高速通信、智能驾驶等方面有进展和优势,产能有序释放[6][7] - 公司加码研发投入,具备多种制造工艺技术,在高频高速通信、智能驾驶、低轨卫星和商业航天等领域有技术突破和量产成果[8][9][10]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9.06亿元、174.58亿元、203.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6亿元、19.34亿元和23.2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659|14906|17458|20308| |收入同比(%)|17.7|17.7|17.1|16.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69|1586|1934|2325| |净利润同比(%)|24.9|35.7|21.9|20.2| |毛利率(%)|22.7|24.2|24.5|25.0| |ROE(%)|10.3|12.2|13.0|13.5| |每股收益(元)|1.34|1.70|2.07|2.49| |P/E|20.78|17.22|14.12|11.75| |P/B|2.29|2.11|1.83|1.59| |EV/EBITDA|11.66|9.91|7.83|6.15|[13] 资产负债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9452|12324|16006|20191| |现金(百万元)|2184|3357|5798|8349| |应收账款(百万元)|4158|4969|5577|6487| |存货(百万元)|1742|1884|2197|2539|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9791|9397|8833|8255| |资产总计(百万元)|19244|21721|24839|28445| |流动负债(百万元)|5964|7161|7694|8859|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782|1946|2051|2156| |负债合计(百万元)|7746|8571|9745|11015|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84|192|202|213| |股本(百万元)|933|933|933|93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百万元)|11314|12958|14892|17217|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19244|21721|24839|28445|[14] 利润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659|14906|17458|20308| |营业成本(百万元)|9782|11307|13181|15231|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75|80|52|61| |销售费用(百万元)|246|291|340|396| |管理费用(百万元)|751|803|934| |财务费用(百万元)|20|-16|-28|-59|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64|-3|-2|-2|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0|-20|-20|-2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12|7|8|9| |营业利润(百万元)|1323|1824|2224|2673|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5|8|4|4|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7|6|6|6| |利润总额(百万元)|1320|1822|2222|2671| |所得税(百万元)|160|228|278|334| |净利润(百万元)|1160|1594|1944|2337|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9|8|10|1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69|1586|1934|2325|[14] 现金流量表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290|1404|2593|2706| |净利润(百万元)|1160|1594|1944|2337| |折旧摊销(百万元)|817|801|812|826| |财务费用(百万元)|75|17|23|28| |投资损失(百万元)|12|-7|-8|-9|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174|-1019|-193|-491| |其他经营现金流(百万元)|1038|2632|2153|2842|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003|-443|-285|-284| |资本支出(百万元)|-1839|-310|-204|-203| |长期投资(百万元)|-79|-90|-80|-80| |其他投资现金流(百万元)|-86|-43|-2|-1|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465|202|133|128| |短期借款(百万元)|122|50|50|50| |长期借款(百万元)|-133|150|100|100|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91|0|0|0|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 -130|1173|2550|2441|[14]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17.7|17.7|17.1|16.3|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25.7|37.9|21.9|20.2|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24.9|35.7|21.9|20.2| |获利能力 - 毛利率(%)|22.7|24.2|24.5|25.0| |获利能力 - 净利率(%)|9.2|10.6|11.1|11.4| |获利能力 - ROE(%)|10.3|12.2|13.0|13.5| |获利能力 - ROIC(%)|9.1|10.5|11.2|11.7|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40.3|39.5|39.2|38.7|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67.4|65.2|64.6|63.2|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58|1.86|2.08|2.28|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27|1.55|1.77|1.97|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69|0.73|0.75|0.76|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3.26|3.27|3.31|3.37|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3.09|3.07|3.23|3.22|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1.34|1.70|2.07|2.49|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2.45|1.50|2.78|2.90|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2.13|13.89|15.96|18.46| |估值比率 - P/E|20.78|17.22|14.12|11.75| |估值比率 - P/B|2.29|2.11|1.83|1.59| |估值比率 - EV/EBITDA|11.66|9.91|7.83|6.15|[14][15]
TTM Technologies(TTMI)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04: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6.487亿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5.701亿美元增长14% [26] - 2025年第一季度GAAP营业利润为503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1710万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GAAP净利润为3220万美元,即摊薄后每股0.31美元,2024年同期为1050万美元,即摊薄后每股0.10美元 [26] - 2025年第一季度非GAAP毛利率为20.8%,2024年同期为18.8%;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10.5%,较2024年同期的7.1%增加340个基点 [27][28]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支出为109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1180万美元;实现外汇收益9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10万美元 [29] - 2025年第一季度有效税率为15%,税收支出为930万美元,2024年同期税率为14%,税收支出为470万美元 [29]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为5240万美元,即摊薄后每股0.50美元,2024年同期为2910万美元,即摊薄后每股0.28美元 [30]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9950万美元,占净销售额的15.3%,2024年同期为7050万美元,占净销售额的12.4% [30] - 2025年第一季度折旧为2690万美元,净资本支出为6320万美元 [3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使用1070万美元,预计通过增加收入和管理净营运资金在秋季收回现金 [31] - 2025年第一季度回购70万股股票,花费1790万美元;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4.113亿美元;净债务与过去十二个月EBITDA之比为1.3 [31][32]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在6.5亿 - 6.9亿美元之间,非GAAP收益在摊薄后每股0.49 - 0.55美元之间 [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 - 第一季度收入占比47%,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6%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47%基本持平,同比增长15% [18] - 第一季度末该业务项目积压订单约为15.5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3.8亿美元 [19] - 预计第二季度该业务销售额占比约45% [19] 数据中心计算业务 - 第一季度收入占比21%,与2024年第一季度持平,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22%,同比增长15% [20] - 预计第二季度该业务收入占比保持21% [20] 医疗工业仪器仪表业务 - 第一季度收入占比13%,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14%,与2024年第四季度持平,同比增长5% [20] - 预计第二季度该业务收入占比为15% [21] 汽车业务 - 第一季度收入占比11%,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13%,与2024年第四季度持平,同比下降主要因库存调整和客户需求疲软 [21] - 预计第二季度该业务收入占比保持11% [21] 网络业务 - 第一季度收入占比8%,高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6%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7%,同比增长53% [21][22] - 预计第二季度该业务收入占比保持8% [22] 先进技术和工程产品业务 - 第一季度约占收入的44%,低于2024年同期的约48%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50% [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亚太地区 - 第一季度PCB产能利用率为58%,高于2024年同期的52%,低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59% [23] 北美地区 - 第一季度PCB产能利用率为35%,低于2024年同期的38%,高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34%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过去十年通过终端市场多元化和制造布局调整重塑公司,剥离中国的消费和低利润率工厂,投资马来西亚等地区的新生产能力 [8] - 应对关税影响,采取交付时间、采购地点和定价模型调整等策略,与政府就与国防部相关的设备投资部分进行沟通 [12] - 槟城工厂持续进行客户认证,第一季度收入增长,订单出货比远高于1,预计第三季度末达到收支平衡 [16] - 锡拉丘兹新工厂外部建设基本完成,内部制造持续推进,设备已下单,预计夏季开始安装,2026年年中开始生产 [17][18] - 公司在PCB制造方面面临来自亚洲竞争对手的竞争,槟城工厂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但竞争对手也在泰国建设工厂 [7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强劲,收入和非GAAP每股收益高于指引范围高端,业务季节性减弱 [6] - 关税对收入的直接影响预计不大,仅3% - 4%的收入来自客户从中国直接进口到美国的业务,客户可寻找替代制造商;原材料和设备进口方面有一定关税暴露,公司将采取措施减轻影响;间接影响较难预测,目前未看到客户行为的重大变化 [9][10][13] - 政府提高国防预算对公司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有利,约一半业务与雷达系统相关,导弹防御支出增加将带来收益;北约国家增加国防支出也可能使美国国防承包商受益 [15][16] - 商业市场公司在美国增加制造业投资的计划对公司长期有利,如生成式AI供应链相关项目 [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于4月22日地球日发布第二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 [18] - 公司将参加5月20日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巴克莱杠杆融资会议、5月2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举行的B. Riley投资者会议以及6月3日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举行的Stifel跨行业邀请会议 [33][3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槟城工厂第一季度的收入、利润率及未来几个季度的收入和利润率预期 - 第一季度收入约为220万美元,运营收入亏损约1150万美元;预计到第三季度末实现收支平衡,收支平衡点收入在3000 - 3500万美元之间 [36][37][38] 问题2: 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项目积压订单略有下降的原因 - 该业务订单出货比为0.96,积压订单从15.6亿美元降至15.5亿美元,降幅较小;2024年第四季度是出色的订单季度,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积压订单会进一步下降,但实际订单水平令人惊喜,且预计第二季度会有类似情况;运营团队表现出色,减少了逾期订单 [44][45][46] 问题3: 槟城工厂已认证的客户数量及市场垂直领域 - 有四个锚定客户,总体约有10个客户正在认证中,数量持续增加;从收入贡献来看,数据中心和网络客户占比较大,从客户数量来看,医疗工业仪器仪表领域较多 [49][50][53] 问题4: 除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外,哪些垂直领域在第二季度之后有更强的可见性 - 汽车行业对关税较为敏感,关注政府对该行业的政策;医疗工业仪器仪表领域受中国市场和经济形势影响,短期未受影响且预计第二季度表现强劲;数据中心和网络业务受生成式AI和数据中心投资影响,预计持续增长;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不受关税影响,与数据中心业务合计占收入的70% - 80% [54][55][58] 问题5: 数据中心和网络业务是否有因关税环境而提前拉动业务的迹象 - 数据中心和网络领域未看到异常业务势头;医疗工业仪器仪表领域北美订单强劲,但不确定是否与关税影响有关,目前未看到客户行为的重大变化 [65][66][67] 问题6: 与亚洲PCB竞争对手的竞争动态及相关客户对话情况 - 公司与客户进行了大量对话,不仅涉及槟城工厂,还包括多伦多、犹他州洛根和圣何塞的商业设施;槟城工厂更适合处理未来的高产量需求和高层数生产,但竞争对手也在泰国建设工厂,公司有先发优势,决心使槟城工厂成为最佳选择 [69][70][71] 问题7: 从中国运往台湾富士康等其他地区的产品最终进入美国并可能面临关税的比例 - 公司无法确定该比例,因为产品运往多个目的地,难以判断最终去向 [75][76] 问题8: 公司在全球(中国以外或美国)的PCB制造产能份额,以及先进高层数电路板的情况 - 在北美生产方面,公司是最大的PCB生产商,锡拉丘兹工厂投产后将是唯一有规模和能力生产先进印刷电路板的公司;在全球生产能力排名中约为第五,大部分竞争对手在中国或主要产能在中国;在全球中国以外的产能方面接近最大,但缺乏行业研究对比 [78][79] 问题9: 众议院和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150亿美元和解法案中,是否有对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收入有积极影响的内容 - 与防空导弹防御雷达系统相关的项目符合公司业务范围,有望带来额外业务机会;如Golden Dome项目是积极方向,但通常在预算确定后18 - 24个月才能看到实际业务 [82][83]
TTM Technologies(TTMI)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04: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6.487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的5.701亿美元增长14% [6][26] - GAAP营业利润为503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1710万美元 [26] - GAAP净利润为3220万美元 每股收益0.31美元 去年同期为1050万美元 每股收益0.10美元 [26] - 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10.5% 较去年同期的7.1%提高340个基点 [8][28] - 非GAAP净利润为5240万美元 每股收益0.50美元 去年同期为2910万美元 每股收益0.28美元 [30] - 调整后EBITDA为9950万美元 占净销售额的15.3% 去年同期为7050万美元 占12.4% [30] - 毛利率为20.8% 去年同期为18.8% [27] - 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030万美元 占净销售额3.1% 去年同期为1940万美元 占3.4% [28] - 一般行政费用为3890万美元 占净销售额6% 去年同期为4000万美元 占7% [28] - 研发费用为780万美元 占净销售额1.2% 与去年同期持平 [28] - 利息支出为109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1180万美元 [29] - 有效税率为15% 税收支出930万美元 去年同期税率为14% 税收支出470万美元 [29] - 经营现金流为净使用1070万美元 主要由于应收账款时间因素 [32] - 资本支出为6320万美元 主要用于马来西亚设施最终付款和锡拉丘兹新设施建设 [32] - 回购70万股股票 金额1790万美元 [32]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为4.113亿美元 净债务与过去12个月EBITDA比率为1.3 [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占销售额47% 收入同比增长15% [17][18] - 数据中心计算业务占销售额21% 收入同比增长15% [19] - 医疗工业仪器业务占销售额13% 收入同比增长5% [19] - 汽车业务占销售额11% 同比下降 [20] - 网络业务占销售额8% 收入同比增长53% [21] - 先进技术和工程产品(包括HCI 刚柔结合板 RF子系统和组件 工程系统)占收入约44% [22] - 亚太地区PCB产能利用率为58% 去年同期为52% 上季度为59% [23] - 北美地区PCB产能利用率为35% 去年同期为38% 上季度为34% [24] - 前五大客户贡献45%销售额 去年同期为42% [24] - 有一家客户贡献超过10%销售额 [24] - 90天可取消订单积压为5.175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4.595亿美元 [2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航空航天与国防市场占销售额47% 去年同期46% 上季度47% [17] - 数据中心计算市场占销售额21% 去年同期21% 上季度22% [19] - 医疗工业仪器市场占销售额13% 去年同期14% 上季度13% [19] - 汽车市场占销售额11% 去年同期13% 上季度11% [20] - 网络市场占销售额8% 去年同期6% 上季度7% [21] - 航空航天与国防项目积压为15.5亿美元 去年同期为13.8亿美元 [18][25] - 整体订单出货比为1.1 [7][25] - 国防市场订单出货比为0.96 [4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过去十年通过多元化终端市场和制造布局重塑业务 剥离中国消费电子和低利润率设施 投资马来西亚等地区新生产能力 [8] - 无直接消费电子业务暴露 航空航天与国防市场接近50%收入 [8] - 积极推进马来西亚槟城和纽约锡拉丘兹新设施建设 [16] - 槟城设施第一季度收入220万美元 运营亏损约1150万美元 [36][37] - 槟城设施盈亏平衡点预计在3000-3500万美元收入水平 预计第三季度末达到盈亏平衡 [37] - 锡拉丘兹设施外部建设基本完成 内部建设进展中 设备订单已下 预计夏季开始安装 2026年中投产 [16][32] - 公司发布第二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 显示对环境影响的承诺 [17] - 竞争对手正在泰国建设设施竞争 但公司认为有先发优势 [70][71] - 北美PCB生产规模最大 锡拉丘兹投产后将成为唯一具有先进印刷电路板规模生产能力的公司 [7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需求强劲来自航空航天与国防 数据中心计算 网络和医疗工业仪器终端市场 部分被汽车市场轻微下滑抵消 [6][7] - 关税潜在影响分为三方面:对收入的直接影响 对材料和设备的直接影响 以及间接影响如终端需求疲软和经济放缓 [9] - 仅3-4%收入代表客户从中国直接进口到美国 客户负责支付关税且可找到美国以外替代合同制造商 [9] - 原材料和设备方面 公司负责支付进口到美国的关税 约11%收入价值的材料从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进口到美国 [10] - 2024年全球资本支出中约23%是从欧洲和亚洲进口到美国的设备 2025年预计为29% [10][11] - 通过交付时间 采购地点和定价模式调整减轻关税对材料和设备购买的影响 [12] - 尚未看到关税导致的客户行为重大变化 但会继续密切关注 [13] - 政府效率部门(DOGE)初始影响主要在国防部以外 国防部内重点是咨询合同而非防御项目削减 [14] - 2025财年以持续决议开始 讨论显示国防支出继续增加约1500亿美元范围 [14] - 总统表示2026预算请求将在万亿美元范围 表明国防支出进一步增加 [14] - 政府采取行动支持国内国防工业 特别是导弹防御领域 [15] - 导弹防御局发布"美国金穹"项目信息请求 寻求加强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信息 [15] - 公司约一半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与雷达系统相关 将从更多导弹防御支出中受益 [15] - 北约国家寻求增加国防支出 可能短期内使美国国防承包商受益 [15] - 生成式AI供应链转移到美国的Stargate项目以及英伟达 苹果和Meta在美国投资计划可能是长期积极因素 [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参与5月20日巴克莱杠杆金融会议 5月21日B Riley投资者会议和6月3日Stifel跨部门邀请会议 [33] - 第二季度指引:净销售额6.5-6.9亿美元 非GAAP每股收益0.49-0.55美元 [33] - 预计SG&A费用占净销售额8.9% R&D占1.2% [33] - 预计利息支出约1140万美元 利息收入约300万美元 [33] - 预计有效税率13-17% [33] - 预计折旧约2810万美元 无形资产摊销约920万美元 股票补偿费用约850万美元 非现金利息支出约50万美元 [33] - 基于约1.04亿稀释股数计算EPS [3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槟城设施第一季度收入 利润率和对整体结果的影响 以及未来几个季度收入和利润率的预期轨迹 [35] - 槟城第一季度收入约220万美元 是初始商业收入量级 [36] - 运营亏损约1150万美元 随着收入增加正在增加直接劳动力 [37] - 预计稳步改善情况 第一季度强劲订单出货比对第二和第三季度是积极信号 [37] - 仍预计第三季度末达到盈亏平衡点 [37] - 盈亏平衡点在3000-3500万美元收入水平 寻求快速提升设施收入 [38] - 看到量产推出和良率提升的积极面 同时面临设备提速和处理速度的挑战 [39] 问题: 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表现良好但项目积压环比略有下降的原因 [41][42] - 国防订单出货比为0.96 接近1:1 [43] - 项目积压从15.6亿美元降至15.5亿美元 下降很小 [44] - 预计第一季度订单量会进一步下降 但对订单水平和从第二季度提前到第一季度的订单感到积极惊喜 [44] - 预计第二季度类似行为 订单继续强劲 特别是年初通常订单放缓时期 [44] - 国防运营表现优秀 第一季度从强劲第四季度继续运营良好 [45] - 能够减少逾期订单 这对为客户执行很关键 [46] 问题: 槟城设施已通过资格认证的客户数量和市场垂直领域 [50] - 有四个锚定客户 正在积极与这些客户进行资格认证 [51] - 总共与约10个客户进行资格认证 数量持续增加 [51] - 资格认证节奏因客户而异 已完成锚定客户大部分资格认证工作 [52] - 仍在进行初始资格认证 但进展良好 [52] - 从收入量级看略偏向数据中心和网络客户 也有医疗工业仪器客户 [54] - 医疗工业仪器领域客户数量更多 但收入贡献上数据中心和网络更集中 [54] 问题: 除航空航天与国防外 哪些垂直领域 beyond Q2 有最强能见度 [55] - 从能见度和关税敏感性角度思考 [55] - 汽车可能是受关税影响最敏感领域 但看到一些积极动向 [55] - 医疗工业仪器是第二个需要关注的领域 医疗明显受中国影响 [56] - 工业与资本投资高度相关 可能受美国资本投资积极影响 但如果经济受影响则消极 [57] - 仪器与半导体资本设备市场最紧密相关 受出口管制影响 [57] - 短期未看到影响 实际上第一季度强劲 预计第二季度也强劲 [58] - 数据中心和网络都受生成式AI和数据中心投资严重影响 [58] - 预计美国有积极投资势头 [58] - 航空航天与国防肯定不受关税影响 需求端也不受影响 [59] - 航空航天与国防和数据中心合计超过70% 接近80%收入 [59] - 医疗工业仪器占10-15% 其余为汽车 [60] 问题: 数据中心业务表现更好和网络继续有势头 是否有迹象表明在下半年关税环境更清晰前有提前活动 [64] - 在数据中心或网络领域未看到这种情况 两个领域行为更可预测 [65] - 医疗工业仪器更难判断 北美该领域订单强劲可能是客户考虑关税影响 [66] - 未看到中国订单行为很大变化 MII组装多由美国以外合同制造商进行 [66] - 即使客户有CM在美国进行组装 也未看到很大行为转变 [67] 问题: 与亚洲PCB竞争对手相比的竞争动态和机会 是否已开始与客户进行此类对话 [68] - 很多对话 不仅涉及槟城 还影响多伦多 洛根和圣何塞的商业设施 [69] - 正与客户进行很多演练 帮助他们前瞻性规划 [69] - 非短期影响 更多是长期建模 槟城设施更适合处理未来量需求 [69] - 确保产品类型最适合槟城高效生产 倾向更高层数生产 [70] - 竞争对手也在行动 特别是在泰国建设设施竞争 [70] - 认为在槟城有先发优势 但客户总有其他东南亚选项 [71] - 决心使槟城成为最佳选择 [71] 问题: 发往别处(如中国发往台湾富士康)最终可能进入美国并可能受关税影响的产品百分比 [75] - 无此感觉 因为CM建造的这些产品多会发往多个目的地 [75] - 很难衡量这些发货去向 发往墨西哥通常可预计最终产品会到美国 但这只是发货的一小部分 [76] - 发往东南亚时更难衡量 [76] 问题: 中国以外或美国的PCB制造产能份额 或锡拉丘兹投产后情况 以及高级高层数板是否不同 [77] - 北美生产继续是最大PCB生产商 锡拉丘兹投产后将成为唯一具有先进印刷电路板规模或生产能力的公司 [78] - 中国以外产能方面 接近最大 未见提供良好比较的行业研究 [79] - 全球约第五大生产能力 大多数竞争对手主要生产产能在中国 [79] - 喜欢TTM布局 北美(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实力 现在加上槟城关键环节 [80] 问题: 众议院和参议院军事委员会1500亿美元和解法案中是否有特别突出或可能为航空航天与国防收入百分比带来上升空间的内容 [82] - 与空导弹防御雷达系统相关的项目正是公司专长 允许在板之外有额外内容机会 [83] - 对该和解法案方向感到高兴 应该是积极因素 [83] - 细节正在制定中 但是正确方向 [83] - 强调金穹项目 这是强大领域 [83] - 与该总体计划相关的项目是机会 且多数情况下已有内容 [84] - 通常预算商定后约18-24个月才会看到实际业务 [84] - 绝对是好的方向 政府对2026年超过万亿美元预算的评论也是 [84]
TTM Technologies(TTMI)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5-01 04:17
业绩总结 - Q1'25收入为6.487亿美元,超出指导范围的高端600-640万美元[12] - GAAP每股收益为0.31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为0.50美元,超出指导范围的0.37-0.43美元,创下第一季度新高[12] - Q1'25的营收同比增长13.8%,从Q1'24的5.701亿美元增长至6.487亿美元[16] - 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10.5%,较Q1'24的7.1%提高3.4个百分点[16]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运营现金流使用为-1070万美元,因营运资金增加[12] - 自由现金流为-7390万美元,较Q1'24的-540万美元下降[16] - 现金余额为4.113亿美元,净杠杆率为1.3倍[12] 订单与市场展望 - Q1'25的订单出货比为1.10[12] - 航空航天与国防项目的订单积压为15.5亿美元[12] - 预计Q2收入为6.5亿至6.9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为0.49至0.55美元[12]
Decisions of Aspocomp Group Plc's Annual General Meeting 2025 and Board of Directors' organization meeting
Globenewswire· 2025-04-29 19:05
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决策 - 采纳2024年年度账目和合并年度账目,免除董事会成员和CEO 2024年财务期责任 [1] - 批准2024年治理机构薪酬报告和2024 - 2027年治理机构薪酬政策 [1] - 决定2024财年不支付股息 [2] - 确定董事会成员为4人,重新选举安斯·科赫宁和维尔·沃里,选举珍妮·恩罗斯和凯萨·科科宁为新成员,任期至下一次年度股东大会结束 [3] - 选举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审计师,埃里卡·格伦伦德为首席审计师,任期至下一次年度股东大会结束 [3] - 决定董事会成员薪酬不变,董事长30000欧元,副董事长20000欧元,其他成员每人15000欧元;董事长每次会议1000欧元,其他成员每次会议500欧元;成员合理差旅费可报销;自愿为薪酬缴纳与收入相关的养老金保险费;审计费按发票支付 [4] - 授权董事会决定发行股票、期权及其他特殊权利,最多发行684144股,包括新股和公司可能持有的自有股,可偏离股东优先认购权;取消2024年4月18日的相关授权,有效期至2026年6月30日 [5][6][7] 董事会组织会议决策 - 选举维尔·沃里为董事会主席,凯萨·科科宁为副主席 [8] - 成立审计委员会,珍妮·恩罗斯和凯萨·科科宁为成员,未成立其他委员会 [9] - 评估认为所有董事会成员独立于公司大股东和公司 [10] 公司概况 - 提供印刷电路板技术设计、测试和物流服务,自有生产和国际伙伴网络保障成本效益和可靠交付 [11] - 客户包括电信系统和设备、汽车和工业电子、半导体测试系统设计制造公司,业务以出口为主 [12] - 总部位于埃斯波,工厂位于奥卢 [12]
Aspocomp’s Interim Report January 1-March 31, 2025: Order book, and net sal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operating result turned clearly profitable
Globenewswire· 2025-04-29 13:0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第一季度阿斯波康公司业绩表现出色,净销售额接近历史纪录,经营成果扭亏为盈,订单量和产能利用率高 公司预计2025年产品需求保持良好,净销售额将显著增长,经营成果将明显盈利[2][3][4] 2025年展望 - 2025年公司产品需求预计保持稳固,半导体市场需求因人工智能应用和数据中心的大量投资而有望良好发展,安全、国防和航空航天客户领域需求也将持续增长[2][11] - 公司重申2025年2月26日发布的指引,预计2025年净销售额较2024年显著增长,经营成果将明显盈利 2024年净销售额为2760万欧元,经营亏损400万欧元[3][12] 首席执行官回顾 - 1 - 3月公司接近实现历史净销售额纪录,经营成果明显盈利,订单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系统性工作取得成效,公司可着手更新战略[4] - 强劲的订单量和高产能利用率使1 - 3月净销售额达1030万欧元,同比增长66% 生产盈利能力和产量处于良好水平,经营利润达80万欧元[5] - 产品需求保持良好,订单量同比增长近80%,半导体行业客户领域需求尤其高,安全、国防和航空航天客户领域需求也持续增长 审查期末订单量创纪录,达2100万欧元[6] - 2024年10 - 11月专注于优化和稳定生产流程,年初产能利用率保持在优秀水平,加上强劲订单量,1 - 3月几乎打破净销售额纪录[7] - 自去年秋季以来,改善生产流程和产量的工作提升了盈利能力,经营成果扭亏为盈 随着产量增加,净营运资金保持在适度水平,净销售额强劲增长使经营现金流大幅转正,同比增加近400万欧元,达180万欧元[8] - 随着生产流程改善,交付可靠性提高,预计2025年4 - 6月交付可靠性恢复良好水平,全年将关注生产的质量因素[10] 净销售额和收益 2025年1 - 3月 - 净销售额为1030万欧元,同比增长66%,增长主要来自半导体行业客户领域[12] - 半导体行业客户领域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82%,达520万欧元;工业电子客户领域净销售额同比下降73%,至30万欧元,原因是终端客户需求疲软和生产能力有限[13] - 安全、国防和航空航天客户领域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4%,达200万欧元;汽车客户领域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9%,达210万欧元;电信客户领域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2%,达70万欧元[14] - 前五大客户占净销售额的74%,欧洲市场占净销售额的64%,其他大洲占36%[15] - 经营成果为80万欧元,得益于半导体行业客户领域的强劲需求、高产能利用率、有利的产品组合以及生产流程和产量的改善 经营成果占净销售额的8%[15][16] - 净财务费用为10万欧元,每股收益为0.10欧元 审查期末订单量为2100万欧元,主要因半导体行业客户领域的强劲需求而增长[17] 集团关键数据 |指标|2025年1 - 3月|2024年1 - 3月|变化|2024年全年| | ---- | ---- | ---- | ---- | ---- | |净销售额(百万欧元)|10.3|6.2|66%|27.6| |EBITDA(百万欧元)|1.2|-1.1|211%|-2.1| |经营成果(百万欧元)|0.8|-1.6|151%|-4.0| |经营成果占净销售额百分比|8%|-26%|34个百分点|-14%| |税前利润/亏损(百万欧元)|0.7|-1.7|143%|-4.3| |税前利润/亏损占净销售额百分比|7%|-27%|33个百分点|-16%| |本期利润/亏损(百万欧元)|0.7|-1.7|142%|-3.5| |本期利润/亏损占净销售额百分比|7%|-27%|33个百分点|-13%| |每股收益(欧元)|0.10|-0.24|142%|-0.51| |收到订单(百万欧元)|11.4|7.5|52%|37.0| |期末订单量(百万欧元)|21.0|11.8|79%|19.9| |投资(百万欧元)|0.2|0.2|9%|0.4| |投资占净销售额百分比|2%|3%|-1个百分点|2%| |期末现金(百万欧元)|1.7|1.3|42%|1.4| |每股权益(欧元)|2.34|2.50|-16%|2.24| |权益比率(%)|55%|65%|-9个百分点|54%| |资产负债率(%)|26%|17%|9个百分点|37%| |期末员工人数|167|163|4人|165|[20] 投资 审查期内投资20万欧元,用于奥卢工厂的设备现代化[21] 现金流和融资 2025年1 - 3月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80万欧元,主要因经营成果改善而提高[22] - 期末现金资产为170万欧元,有息负债为590万欧元,有息负债违反契约条款,但已获得融资方豁免同意 有息负债因使用信贷额度而增加,资产负债率为26% 无息负债为700万欧元[23] - 集团权益比率为55.1% 公司有600万欧元信贷额度,审查期末使用了560万欧元 此外,公司有发票信贷协议,审查期末使用了480万欧元,可用额度为60万欧元[24] 人员 审查期内公司平均有166名员工,2025年3月31日有167名员工,其中113名为蓝领,54名为白领[25]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1月20日,汉娜 - 利娜·凯斯基塔洛开始担任人力资源总监和阿斯波康管理团队成员[26] - 截至2025年1月20日,公司管理团队包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努·斯凯塔、首席商务官兼副首席执行官安蒂·奥亚拉、首席运营官佩卡·霍洛帕宁、人力资源总监汉娜 - 利娜·凯斯基塔洛、首席财务官尤尼·金努宁和首席技术官米特里·马蒂拉[27] 年度股东大会、董事会及授权 - 2024年4月18日年度股东大会的决定、授予董事会的授权以及董事会组织相关决定已在2024年4月18日的单独证券交易所公告中发布[28] - 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将于4月29日上午10点(芬兰时间)举行[28][42] 股份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数为6849240股,股本为100万欧元,无库存股 每股享有相同投票权和股息权[29] - 2022年7月20日,董事会决定为公司高级管理层和关键员工设立基于股份的长期激励计划 2022 - 2024年第一个绩效期已结束,首席执行官达到绩效标准,董事会决定向其定向发行7800股新股以支付奖励[30] - 2025年1 - 3月,公司586816股在纳斯达克赫尔辛基交易所交易,交易总额为2697908欧元,股价最低3.07欧元,最高6.00欧元,平均股价4.59欧元,3月31日收盘价为5.40欧元,市值为3690万欧元[31] - 审查期末公司有4530名股东,代持股份占总股份的0.7%[32] 基于股份的长期激励计划 - 2022年7月20日,董事会决定为公司高层管理和关键员工设立基于股份的长期激励计划,目标是使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促进股东价值创造,推动管理层实现战略目标[33] - 2022 - 2024年第一个绩效期,约20人参与,绩效标准未全部达到,但首席执行官后续达到部分标准,还获得无绩效标准的承诺奖金 2025年第一季度,该计划支付了15600股,一半为股份,一半为现金用于代扣所得税[35] - 2023 - 2025年第二个绩效期,约20人参与,绩效标准为累计经营成果和公司绝对总股东回报率的发展,潜在股份奖励将于2026年上半年支付[36] - 2024 - 2026年第三个绩效期已获董事会批准,约20人参与,绩效标准与第二个绩效期相同,潜在股份奖励将于2027年上半年支付[37] 股东提名委员会 2024年9月17日,公司公布股东提名委员会组成,三大股东任命了帕维·马尔蒂拉、基约斯蒂·卡科宁和米科·蒙托宁为成员[38] 2025年财务信息发布计划 - 2025年半年报将于7月17日上午9点左右(芬兰时间)发布 - 2025年1 - 9月中期报告将于10月30日上午9点左右(芬兰时间)发布 公司静默期在财务信息发布前30天开始[44] 2025年1 - 3月中期报告发布 2025年4月29日下午1点(芬兰时间),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努·斯凯塔将通过网络直播介绍报告,可通过https://aspocomp.events.inderes.com/q1 - 2025访问 报告和演示材料将在公司网站发布[45][46] 会计政策 报告涵盖集团母公司阿斯波康集团股份公司,审查期数据未经审计,中期报告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48] 研发 研发成本计入工厂间接费用,因其既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中开发的定义,也不符合研究的定义[49] 或有负债 2025年3月或有负债总计953.3万欧元,包括商业抵押、土地租赁权抵押和对芬兰海关的担保[60] 公司概况 - 公司提供印刷电路板(PCB)技术设计、测试和物流服务,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确保成本效益和可靠交付[62] - 公司客户包括电信系统和设备、汽车和工业电子以及半导体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商,业务主要通过出口实现 公司总部位于埃斯波,工厂位于芬兰奥卢[63]
2025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CB制造基地(组图)
前瞻网· 2025-04-27 17:32
文章核心观点 2016 - 2023年全球PCB市场规模波动上升,2023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产值下降,预计2024年恢复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刚性板是主流产品类型;通信和计算机是主要应用市场 [1]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鹏鼎控股(002938.SZ)、东山精密(002384.SZ)、深南电路(002916.SZ)、景旺电子(603228.SH)、沪电股份(002463.SZ)、兴森科技(002436.SZ)、世运电路(603920.SH)等 [1] 全球PCB市场规模 - 2016 - 2023年全球PCB市场规模波动上升,2023年受宅经济退潮及全球高通胀等影响,终端电子消费品行业景气下降,全球PCB行业产值同比下降15%至695亿美元 [1] - Prismark预计2024年全球PCB行业将恢复性增长,整体市场规模达729.7亿美元,同比增长4.97% [1] 中国PCB生产地位 - 2000年以前,美洲、欧洲和日本三大地区占据全球PCB生产70%以上的产值,是主要生产基地;21世纪以来,全球电子制造业产能向中国大陆等亚洲地区转移 [2] - 自2006年开始,中国大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PCB生产地区,2016 - 2023年,中国大陆PCB产值占全球产值比重从50%波动上升至2023年的接近55% [4] 产品结构 - 2018 - 2023年,全球印制电路板市场中刚性板占主流地位,2023年多层板占比约为38%,单/双面板占比约11%,二者合计占比近半 [6] - 封装基板近年来占比有所提高,2018年占比约12%,到2023年提升至18% [6] 应用领域 - PCB主要应用领域分为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七大类 [10] - 2023年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通信、计算机以及汽车电子,占比分别为31.8%、30.7%、13.1% [10]